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附答案(典型题)

更新时间:2023-11-11 06:11:02 阅读: 评论:0

火的简笔画-鼠标手症状及治疗方法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附答案(典型题)
2023年11月11日发(作者:证券协会官网)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

库附答案(典型题)

单选题(共40题)

1、下列有关细胞分裂、分化、癌变等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恶性肿瘤是癌细胞不断分裂、分化形成的

B.细胞分化可导致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C.某些已分化的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重新发育成完整的生物个体

D.无论何种形式的细胞分裂,所产生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不会改变

【答案】 C

2、按照马斯洛的理论,免于恐惧的需要属于( )

A.生理需要

B.生长性需要

C.安全需要

D.缺失性需要

【答案】 C

3、下列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

A.细菌

B.酵母菌

C.衣藻

D.草履虫

【答案】 A

4、学校文化建设有多个落脚点,其中,课堂教学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渠道。在

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加强学校文化和学科文化建设,这主要有利于落实

课程三维目标中的( )。

A.知识与技能目标

B.方法与过程目标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D.课堂教学目标

【答案】 C

5、若要在普通显微镜下观察到质壁分离、RNA和脂肪,下列四组材料中应选择

的一组是()

A.水稻胚乳和花生子叶

B.天竺葵叶和水稻胚乳

C.紫色洋葱和花生子叶

D.天竺葵叶和紫色洋葱

【答案】 C

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森林中害虫数量增加时,食虫鸟也会增多,害虫种群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

属于生物群落内的负反馈调节

7、下列有关哺乳动物胚胎发育和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胚胎分割时需将原肠胚的内细胞团均等分割’

B.卵裂期胚胎汇总细胞数目和有机物总量在不断增加

C.胚胎干细胞具有细胞核大、核仁小和蛋白质合成旺盛等特点

D.胚胎干细胞是一类未分化细胞.可从早期胚胎中分离获取

【答案】 D

8、关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葡萄糖通过主动运输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再通过被动运输进入红细胞

B.兴奋的产生和传导过程中Na+通过被动运输进入神经元,再通过主动运输运

出神经元

C.氧分子在肺部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红细胞,在组织处又以自由扩散方式出红细

D.胰岛素通过胞吐方式分泌到细胞外,又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进入靶细胞传递信

【答案】 D

9、下列有关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核酸、酶、脂肪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

中的“T”代表胸腺嘧啶

C.HON四种元素中的“T”代表胸腺嘧啶C磷脂参与构成的细胞器有

线粒体、核糖体等

的特异性主要取决于其碱基的特定排列顺序

【答案】 D

10、“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和常规育种分别有哪些优点?为什么?”此类提

问属于哪一种提问类型?

A.理解型

B.分析型

C.评价型

D.综合型

【答案】 C

11、以下是对生物体ATP的有关叙述,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

大量产生时一定伴随线粒体对O2的大量消耗

不可能产生、消耗于同一细胞器

ADP的相互转化,在活细胞中其循环一定是永无休止的

ADP中的“A”都是指腺苷,即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答案】 C

12、在叶肉细胞中,CO2的固定和产生场所分别是(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 A

13、某版本高中生物教材中选做实验“水质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的教学要求是

既要将“环境因素(水质污染)对生物的生活有影响”这一结论、探究的过程与

方法、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情感教育三者结合起来,又要突出对学生探究能

力的培养。这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A.学习目标的全面性和多元性

B.学习内容的综合性和开放性

C.学习过程的主动性和探究性

D.学习形式的多样性和自主性

【答案】 A

14、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选取了较多的现代生物技术,以及最新的生物科

学研究成果,这符合教材内容选择要( )的思想。

A.以学生的发展作为选取内容的出发点

B.应当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

C.要反映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体现“科学、技术、社会”的思想

D.应将探究活动作为教科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 C

15、下列有关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肾小管细长而曲折,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利于肾小管的重吸收

16、下列关于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的浓度与人血浆中葡萄糖浓度的说法

中,正确的是( )。

A.当某人在数小时内不进食时,胰脏就会增加胰岛素的分泌

B.高浓度的胰高血糖素会刺激肌肉细胞从血浆中吸收葡萄糖

C.高浓度的胰岛素刺激肝脏分泌葡萄糖

D.在肠系统中大量的葡萄糖从食物中转运入血浆时,胰脏就会减少胰高血糖素

分泌

【答案】 D

17、下列关于中学“腐乳的制作”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加盐主要是为了调节水分,利于毛霉生长

B.加料酒主要是为了灭菌,避免腐乳变质

C.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乳酸杆菌

D.实验室制作的腐乳不宜直接食用

【答案】 D

18、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中发生的葡萄糖氧化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可给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

B.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C.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变化,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组成

19、使表现型不同的母牛生育出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小牛,最重要的技术是

)。

A.人工授精

B.细胞培养

C.胚胎分割移植

D.显微注射技术

【答案】 C

20、下面活动属于意志行动的包括( )。多选

A.散步吹口哨

B.背诵古文

C.摇头晃脑

D.小学生登山

【答案】 B

21、下列是某同学关于真核生物基因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⑤

B.①④⑥

B.组织

C.强化

D.讲解

【答案】 C

23、某人手指受伤,一段时间后自动愈合,这一过程中伤口的细胞不会发生

)。

A.有丝分裂和分化

B.同源染色体分离

复制

D.纺锤体的出现和消失

【答案】 B

24、最新研究表明,玉米茎叶夹角由多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假如玉米

茎叶夹角由Aa)、Bb)、Cc)三对基因控制,且基因型为aabbcc植株

的茎叶夹角度数为x,每增加一个显性基因茎叶夹角度数减小y。下列说法不正

确的是( )。

A.选择茎叶夹角最大为x-3y的植物自交,有可能培养出最适于密植的植株

B.如玉米的夹角为x-3y,则植株的基因型有7

C.基因型为AaBbCc的植株自交,子代的夹角有7种表现型

D.AAaa杂交得到F1F1自交,F23种表现型,说明Aa问有明显

显隐性关系

【答案】 D

25、一般来说,中年期的人格特点包括( )多选

A.人格特质稳定不变

B.性别角色日趋整合

C.内省日趋明显

D.心理防御机制日趋成熟

【答案】 B

26、下列关于醋酸杆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单细胞的真核生物

B.能将乙醇氧化成乙酸

C.没有核糖体等细胞器

D.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答案】 B

27、关于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

B.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

C.甘油是极性分子,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

D.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答案】 C

2822日是世界湿地日。我国目前有22个国家级湿地公园,海阳市小孩儿

口湿地公园是其中之一。以下不属于湿地生态系统特点的是( )。

A.湿地是在多水和过湿的环境条件下形成的

B.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

C.湿地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

D.沼泽是最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

【答案】 C

29、玉米和小麦中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 )。

A.胚芽

B.胚轴

C.胚乳

D.子叶

【答案】 C

30、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和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其原因是

)。

A.能产生新基因

B.发生的频率高

C.能产生大量有利变异

【答案】 D

32、在下列选项中,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 )。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

【答案】 D

33、下列基因的传递,不能用孟德尔遗传定律解释的是( )。

A.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

B.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C.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D.一对性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答案】 C

34、糖尿病人血液中的含糖指数远高于常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正常人也有尿糖

B.血糖含量指葡萄糖在血液中的含量

35、在学习有关酶的知识时,教师课前让学生使用普通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

(蛋白酶、脂肪酶)分别洗衣服,然后对比洗衣效果,这体现的课程理念是

)。

A.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B.面向全体学生

C.倡导探究性学习

D.注重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答案】 D

36、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中发生的葡萄糖氧化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可给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

B.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C.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变化,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组成

成分及各物质的理化性质保持恒定不变

D.组织液为组织细胞提供营养物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答案】 B

37、下列观点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

A.种群中个体的死亡可使种群基因库发生一些变化

B.环境变化可引起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C.马和驴能杂交并可产生后代说明两者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D.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38、从教学评价的直接目的来划分,综合入学测验属于( )。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配置性评价

D.终结性评价

【答案】 C

39、水稻根细胞中一般不存在的细胞器是( )。

A.高尔基体

B.内质网

C.线粒体

D.叶绿体

【答案】 D

40、自然水域比封闭式鱼塘更适合家鱼产卵,其原因是具有较强的水流刺激,

其过程垂体分泌的激素是( )

A.性激素

B.孕激素

C.促性激素

D.促肾上腺激素

【答案】 C

大题(共10题)

一、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发现,细胞膜中存在着某种只允许水分子出入的

通道,人们称之为水通道,但水通道到底是什么却一直是个谜。20世纪50

代中期,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研究了不同的细胞膜蛋白,经过实验,他证

明了一种被称为“水通道蛋白”的细胞膜蛋白就是人们寻找已久的“水通

道”。如何验证彼得·阿格雷发现的水通道蛋白就是水通道请你完成下面的实

验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1)实验探究:①观察:发现水分子能通过细胞膜。②

问题:水究竟怎样通过细胞膜③假设:__________(3分)④实验:把含“水

通道蛋白”的正常细胞和经过处理后的__________细胞放在__________中。(4

分)⑤结果:前者能吸水,后者__________(3分)⑥结论:__________(3

)(2)为了进一步验证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就是“水通道”.彼得.阿

格雷又制出两种人造细胞膜,分别做成泡状物,然后放在水中,结果第一种泡

状物吸收了很多水而膨胀,第二种则没有变化。请指出这两种人造细胞膜的化

学成分的异同点:相同点:__________;不同点:__________(2)

【答案】(1)③“水通道蛋白”就是“水通道”④不含该蛋白质;蒸馏水⑤不能

吸水⑥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就是“水通道”(2)相同点:都含有磷脂双分

子层。不同点:一种含有水通道蛋白,一种不含水通道蛋白。解析:(1)根据题

意分析可知:本题是验证彼得·阿格雷发现的水通道蛋白就是水通道,从而探

究水究竟是怎样通过细胞膜的。因此,假设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中水通道蛋白

就是水通道。在实验时,把含“水通道蛋白”的正常细胞和经过处理后不含该

蛋白质的细胞分别放在蒸馏水中。结果发现含“水通道蛋白”的正常细胞能吸

水;经过处理后不含该蛋白质的细胞则不能吸水。因此,可以说明细胞膜上的

“水通道蛋白”就是“水通道”。(2)细胞膜的组成成分有磷脂、蛋白质和糖

类,其中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或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

面,或嵌插于磷脂双分子层中,或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中。彼得·阿格雷制成

的两种人造细胞膜,其中吸收了很多水而膨胀的含有水通道蛋白.而没有变化

的则不含水通道蛋白。但它们的基本骨架都是磷脂双分子层。

二、“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一节的课程标准要求为:“概述蛋

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主要内容包括:①氨基酸结构和种类;②氨基酸的脱水

缩合:③蛋白质分子多样性;④蛋白质功能。(1)设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2)

设计一个合作学习的学习活动。

【答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的种

类;②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过程与方法:①尝试建立氨基酸结构通式的

球棍模型(模仿水平);②使用球棍模型演示脱水缩合、肽链形成具有空问结构

的蛋白质的过程(独立操作水平);③能够利用多媒体搜集相关信息,学会鉴

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

主要承担者;②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

相统一的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③认识生

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初步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

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2)活动目标:为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氨基酸的结构,故

设计球棍模型模拟氨基酸结构的合作探究活动。特别是要形成对氨基酸空间结

构的认识,为下一步理解肽链的空间结构做铺垫。活动用具:桔红色球——氢

原子,黑色球——碳原子,绿色球——氧原子,蓝色球——氮原子,小铁棍—

—化学键.弹簧棍——碳氧双键。

三、材料:在进行“爱护植被,绿化祖国”内容的教学时,某位教师制定了如

下教学目标:A.使学生了解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及特点。B.使学生知道我国

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C.让学生尝试设计校园绿化方案。D.通过了解我国植

被严重破坏的状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E.通过了解我国植

被严重破坏的现状及危害,让同学们认识到保护植被的必要性、迫切性和长期

性。F.通过展示校园绿化设计方案,树立全体学生的爱绿、护绿意识,并从身

边做起.自觉参加绿化祖国的各种活动。问题:(1)请对上述教学目标的表述进

行评价和修改。(10)(2)初中生物学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让学生在哪些方面得

到发展(10)

【答案】(1)教学目标的制定应体现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三个维度。将题目中给出的教学目标分类,并注意行为动词的使用参

照《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答案符合此要求即可)(2)初中

生物学课程总体目标是让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领域中都

有一定的发展,具体的体现如下:①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

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②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

学思维的习惯。⑧理解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④初步

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要的基

础。

四、材料:“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是教材“消化和吸收”一节课的学习内

容.教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体验入手,让学生细细咀嚼馒头,感受咀嚼中味道

的变化,教师提出问题:“口腔里的什么使馒头变甜的”学生们各自猜想,有

的说是因为嘴巴里有牙齿,牙齿咀嚼形成的。有的说是因为嘴巴里有舌头,舌

头的搅拌形成的,有的说是因为口腔里有唾液。然后,老师让学生分组做实

验,找到馒头经过咀嚼变甜的原因。问题:(1)上述材料中老师用的是什么类型

的教学策略老师采用这一策略的优点有哪些(10)(2)教师使用这种教学策略

需要注意哪些要求(10)

【答案】(1)上述材料中教师用的是探究性教学策。探究式教学比较强调维持学

生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培养学生与科学探究有关的各种技能以及对科学概

念、原则和规则的理解。该策主要有以下五个优点:①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

来解决问题或回答问题;②保持学生的好奇心;③让学生参与需要高水平认知

和技能的活动;④形成积极地对待科学的态度:⑤为学生提供具体的经验。(2)

探究性学习需要结合学科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先前经验来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牢

固的知识基础、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包括创造性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

及学习能力。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课堂中的探究性学习需具有以下要求:①

明确主题;②为了研究自然而培养所需要的探究能力;③培养探究未知自然的

积极态度;④通过探究活动而学得的知识是科学概念而不是文字知识;⑤有效

地形成认识自然基础的科学概念。

五、教材分析:本节内容站在生态系统的高度,论述了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特

点,生物圈与生态系统之间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这是一个最基本的生物学

观点,也是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所以

本节在本章中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能描述出生

态系统的类型及各自特点:②能理解并说出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2)过程

与方法:①通过查阅各种生态系统的特点,培养学生查阅、整理和分析资料和

小组合作的能力:②通过阐述各种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表达、交流

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分析各种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形成整

体与部分相统一的观点;②通过对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

系统的认识.培养爱护生物的情感和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答案】教材分析:本节内容站在生态系统的高度,论述了生态系统的类型和

特点,生物圈与生态系统之间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这是一个最基本的生物

学观点,也是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所

以本节在本章中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能描述出

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各自特点:②能理解并说出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2)

程与方法:①通过查阅各种生态系统的特点,培养学生查阅、整理和分析资料

和小组合作的能力:②通过阐述各种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表达、交

流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分析各种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形成

整体与部分相统一的观点;②通过对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圈是最大的生

态系统的认识.培养爱护生物的情感和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六、回答关于生命科学发展史的问题:(1)1903年,萨顿在研究蝗虫的精子和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发现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关系,通过方法得

出的推论是。(2)在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中,1944年艾弗里在格里菲斯实验的

基础上,通过实验找出了导致细菌转化的“转化因子”。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

则完成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他们的实验中共同、核心的设计思路

是。(3)1953年,青年学者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的结构并构建了模型,从

而获得诺贝尔奖。

【答案】(1)平行;类比推理;基因在染色体上(2)DNA和蛋白质分离开来,

问期开始时和结束时的比较画面。之后提问:现在我们再看一看,细胞核内的

一条染色质长丝经过间期发生了什么变化谁能用两根细铁丝演示一下这个时期

的主要变化学生演示并回答。提示:将两根铁丝交叉后.用拳头握于中间。其

拳头代表一个着丝点,这就是染色体的DNA复制。问题:(1)该教师在课堂教学

中多处运用了演示,请说明该教师用到的演示类型并列举出其他类型的演示技

能。(8)(2)简述演示技能的应用原则和要点。(12)

【答案】(1)该教师播放动画用的是声像法,利用铁丝做成模型用的是展示法。

除了这些类型外,演示技能还包括:①分析法:从分析实验现象人手,启发学

生对感知到的现象进行系统分析,得出新概念,获得新结论。②归纳法:通过

提出问题,观察若干个实验或几组实验,归纳总结出概念或规律。③质疑法:

结合实验操作和变化,提出思考问题,让学生讨论回答,根据实验数据来发现

规律.认识实验和微观本质。(2)应用原则和要点:①针对性和目的性。选择的

演示要有利于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或讲清难点,选择的实验能为生物学概念、

原理的教学服务。②适用性和鲜明性。选用的仪器要大小恰当,实验装置和操

作简便易行,装置要高低适宜和美观。演示所用时间短。演示的实验现象鲜

明,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观察现象。③示范性和可靠性。教师能给学生做规范

的、正确的实验操作。④演示与讲授的统一性。演示与讲授密切结合,善于引

导学生把各种感知转化为积极的思维活动。

八、春季浮游藻类一般随着温度的升高形成以硅藻为主的群落,而后转为以绿

藻为主的群落,继而转为以蓝藻为优势种的群落。问:①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角度分析,.上述藻类属于_____它们的种间关系主要表现为______(6分)②

进入春季后,湖泊中各种藻类种群环境容纳量___(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

理由是___(6分)③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春季升温过程提前,而光照

尚未增强,研究表明,蓝藻更适应这种高温低光照的新环境,由此推测,气候变

暖对湖泊中蓝藻成为优势种的时间将___(*提前"或“推迟”或“不变"(3

)

【答案】

九、《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关于“免疫调节”的具体要求是:要知

道免疫系统的组成以及其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某教材首先介绍了免疫系统的

组成,其次从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及监控和清除功能介绍,最后提出了免疫学

的应用。依据上述内容,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并对于教材第一部分“免疫系

统的组成”的学习,构思一系列问题串。设计一个能够体现学生为主体,引导

学生讨论学习的活动环节。

【答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够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及人体免疫系统在

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问的合作交流,提高自

学能力和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节知识,提

高关注自身健康的意识,进一步确定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2)

疫系统组成环节教学:定标自学,讨论互评。让学生自学教材P3536部分内

容,思考以下问题:①什么是免疫器官它包括哪些器官②什么是免疫细胞包括

哪些细胞它们有什么不同③什么是免疫活性物质包括哪些④当我们体内有炎症

时,扁桃体会肿大,有时颌下等部位还出现淋巴结肿大。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⑤学生阅读教材,自主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并展示讨论结果。⑥教师分别进行

点评,最后总结出该部分内容。设问:甲型H1N1病毒轻易就可以侵入你的机体

吗为什么学生讨论、交流,各抒己见。提示:不能,因为人体有三道防线。

一十、《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关于“免疫调节”的具体要求是:要

知道免疫系统的组成以及其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某教材首先介绍了免疫系统

的组成,其次从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及监控和清除功能介绍,最后提出了免疫

学的应用。依据上述内容,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并对于教材第一部分“免疫

系统的组成”的学习,构思一系列问题串。设计一个能够体现学生为主体,引

导学生讨论学习的活动环节。

【答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够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及人体免疫系统在

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问的合作交流,提高自

学生会体育部-卡鲁塞尔氧化沟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附答案(典型题)

本文发布于:2023-11-11 06:11: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6542628770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附答案(典型题).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附答案(典型题).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