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语文课标解读及心得:“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一种理解
2022年4月,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发布。其中,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与2011年版的课程标准(以
下简称“旧课标”)相比,出现了至少三个特征:
一是论者业已指出的“核心素养贯穿论”,即“义务教育新课标是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为主线构建起来的新型课标”;二是“育人理念贯
穿论”,如旧课标的课程理念首条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次
条才提出“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而新课标课程理念的第一条就
是“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三是“交际功能贯穿论”。
与旧课标将课程内容分为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
综合性学习5个部分不同,新课标的课程内容分为识字与写字、阅读
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4个部分,明显突出了“表达与交
流”作为语文交际的功能。特别是在课程理念中指出,义务教育语文
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
通”——这在旧课标中是作为“课程性质”提出来的——替代了旧课标
中强调“体会、把握用语文的规律”的静态目标。
此外,课程理念的一大亮点是突出了课程实施情境性和实践性的
兼顾。而所谓“情境”,就是“对人引起情感变化的具体的自然环境或
具体的社会环境,”它使旧课标中单维重视“实践”转向了加倍突出个
人的情感表达,即“关注个体差异[……]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
在上述三点新特征中,较为显豁的是“交际功能”的强调。旧课标
中虽然出现了29次“交际”,但其中25次都是与“口语”连用的。而新
课标则不然,它把交际具体化为不限于口语的“表达与交流”,并多次
使用“乐于[……]交流沟通”“乐于表达”等话语,促使语文素养还原到
交际功能上。这在很大程度上应对了智能互联时代的“交际匮乏”现象,
使语文从某种偏向自我表达的学科训练转向了兼顾自我与社会的情
境化知识/工具。这是对“语文”(语言文字)原始意义的回归,也是“语
文”在当代社会中急需得到更新和强化的重要功能。
一、何理解语文本位的“跨学科学习”?
为什么在当代社会中,语文的交际功能尤为重要呢?一方面是由
于智能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带来了社会交往圈层化现象,人与人之间
的交际空间正在不断缩小;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智能互联网飞速发展
带来了海量文本的汇聚,要想在不同文本之间应对自如、游刃有余,
是需要对以语言文字为基础的符号实践有着高度的敏感。后者可以被
称为“媒介迁徙”,即认知和把握不同文本表现的能力。
(一)“跨学科学习”学习任务群的提出
所谓“不同文本”,从教育学的角度而言,其实就是不同学科。
而新课标的一大亮点,就是在义务教育阶段提出了“学习任务
群”——这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首次出现的
新概念。而值得关注的是,新课标提出的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科的6
项学习任务群中有5项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
里的18项学习任务群中的5项在名称与内涵上基本可以一一对应(如
下表):
而不能对应的是新课标中有“跨学科学习”这一拓展型学习任务
群,《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没有这一项,取而
代之的是12项更为细致的“任务群”,包括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阅
读与交流、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中国现
当代作家作品研习、外国作家作品研习、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汉字
汉语专题研习、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专题研讨、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讨、跨文化专题研讨、学术论著专题研讨
等。
“跨学科学习”可以归纳这些纷繁复杂的学习任务群吗?为什么
义务教育阶段的“跨学科学习”要依托语文来进行呢?对此,有必要对
“跨学科”进行一点讨论。
(二)何谓语文本位的“跨学科学习”?
毫无疑问,“语文”本身是一个学科。而现代知识传承与生产体系
的一大特征,就是学科分化愈发严重,越来越细致的划分,导致学科
之间的壁垒成为鸿沟,任何涉足宏大意图的问题都会被虚化与消解,
或被斥为无意义。
人们其实早就意识到跨学科的重要性,特别是处理公平、正义、
自由等具有人类普遍意义的范畴,更需要不同学科的介入。因为一个
整体的人处理这些富有整体意义的范畴时,是需要调动不同学科、视
角和立场进行思考的。它不应局限在某个狭隘的学科视野中,丧失对
问题与价值的整体关怀。
当然,义务教育阶段的跨学科学习未必需要体现如此深度,但需
要追问的是,每个学科都在鼓励跨学科学习,那语文学科为什么需要
跨学科学习呢?
事实上,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学科中,“跨学科学习”并不是一
个新概念。2011年版旧课标就两次明确使用了“跨学科”这一术语。如
“前言”部分论及课程基本理念时说,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在“教学建议”中提出,
综合性学习设计要“开放、多元,提倡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开展跨领
域学习。跨学科学习,也应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的”。
可见,“跨学科学习”是一个早已有之的语文教学观念,其着眼点
有二:一是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在不同学科间的迁移和体现;二是学生
作为一个整体的人对“语文知识+观念”(即素养)的整体接纳。
与其他学科鼓励跨学科学习的目的(如以科学课程为本位的跨学
科学习应该强调某一科学原理在不同学科中的表现)不同,语文本位
的跨学科学习关键在强调人文沟通的“语用”,而其直接表现就是在不
同媒介(学科)之间进行迁徙的能力,即媒介迁徙能力。
二、语文“跨学科学习”的本质是跨媒介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不同学科就是不同文本,亦即是不同的媒介。
跨学科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的人文沟通能力在不同学科的迁移中得
到提升,就是要让不同学科围绕同一主题产生不同媒体的呈现与彰显。
也就是说,语文跨学科的直接表现就是媒介呈现,是不同媒介呈现所
带来的语感差异。
(一)跨媒介在语文学科中的表现
义务教育的语文老师对媒介和媒介迁徙是熟悉的。2011年版的
语文旧课标对课程资源的表述,基本就是不同媒介的罗列:“教科书、
相关配套阅读材料、其他图书、报刊、工具书、教学挂图,电影、电
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生
产劳动与社会实践场所,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
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
相比之下,2022年版新课标则显得简练又丰富——“语文课程资
源既包括纸质资源,也包括数字资源;既包括日常生活资源,也包括
地域特色文化资源;既包括语文学习过程中生成的重要问题、学业成
果等显性资源,也包括师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等隐
性资源。”
这主要是因为2011年至2022年间,我国媒介发生了巨大的变迁,
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使不同媒介在数字平台上得到了“不经意的”整合,
媒介差异转化成了同一套虚拟感官。
正因为此,新课标要求:“各地区、各学校应增强课程资源共建
共享的意识,树立动态发展的资源观念,有计划地建设课程资源开发
系统;应重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资源建设,通过开发阅读资源库、
跨媒介阅读平台等数字资源,逐步建立地区、学校之间资源互补、共
建与共享的机制。”
媒介的巨大发展对语文教育带来的影响,已经显豁地表现在课标
变化中。
如初中学段(7-9年级)的“梳理与探究”的第二条要求就明确提
出,要学生“学习跨媒介阅读与运用,体会不同媒介的表达特点,根
据需要选用合适的媒介呈现探究结果”。而对综合性活动来说,第三
条要求的“办刊、演出、讨论”等形式,“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
等展示学习成果”,第四条要求的“从书刊或其他媒介中获取有关资
料”,“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
料”等,都是媒介迁徙能力的直接表现。
(二)“跨学科学习”内在蕴含媒介迁徙
新课标对“跨学科学习”的学习任务群是有明确要求的。
在初中阶段,这一学习任务群的内容包括以下五点:(1)在不
同学科(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的学习或科技活动的参与中,
“撰写并分享”研究报告;(2)通过问卷、访谈、统计、分析等校园
调查,“撰写并分享”调查报告;(3)就环境、安全、人口、资源、
公共卫生等社会议题,“查找和阅读相关资料”,“参加班级讨论”;(4)
选择仁爱诚信、天下为公等专题,组建研习小组,“运用多种形式分
享”研习成果;(5)组建文艺社团,开展或参与文化活动,要求“写
出策划方案,制作海报”,“运用多种媒介发布学习成果”。
而这些内容显然都与跨媒介有着密切的关联,学生要通过语言文
字(语文)这一基本沟通素养的训练,充分聚焦、积极运用和努力提
升媒介迁徙能力,在不同学科(第1点)、不同方式(第2点)、不
同领域(第3、4点)、不同载体(第5点)中穿梭,把多学科的学
习和研究成果用不同媒介(如研究报告、调查报告、班级讨论、海报
等)加以彰显,以求完成语文交际,实现人文沟通,最终得以完整的
独立的主体性或主体间性,与社会进行深度对话。
此外,对“媒介”还可以做更为泛化的理解。新课标初中阶段的跨
学科学习任务群“教学提示”中说到的“充分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社
区生活场景、文化场馆等”,也是不同媒介的表征。进入移动互联网
时代,“场景传播”是传播学关切的重要内容,媒介迁徙能力也应包括
在不同场景间进行迁徙的能力。而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最常见的场景
就是教室(课堂)。
三、“跨学科学习”的课堂实现:以媒介迁徙为中心
虽然新课标要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
与呈现”,但对于“跨学科学习”这一基本以“综合性活动”为表现形态的
拓展型学习任务群来说,它很难作为语文课程内容的主要组织与呈现
形式。
语文课堂上如果只强调跨学科,那就不是语文课堂了。换句话说,
语文学科本位的“跨学科学习”,除了组织综合性活动之外,还应该坚
持课堂和教材本身,以“我”为主(而非以“社区活动”为主)地展开教
学,把“跨学科学习”的意识通过媒介迁徙能力的提高,注入语文教学
的细节之中。
(一)媒介迁徙的四种课堂层次
事实上,不少语文教师的课堂本来就充满跨媒介的意识。这种意
识的教学实现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多媒介表达。如在教通讯《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时,让学生上网看主流媒体对马班邮路邮递员王顺友的报道,听王顺
友唱的山歌,读网友的评价,甚至组织演讲、唱山歌比赛等,引导学
生的媒介参与意识,表达自我。这是对媒介迁徙外显层的触达。
第二层次是多学科参与。如在教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时,注重语基,可以分析“诗句的平仄、对偶、意象、意境”;注重美
术,可以画出“直线与圆的关系”,画出雄浑纵深的沙漠美感;注重物
理,可以用原理解释现象,如“落日是光的传播,狼烟直上是空气的
对流”;注重人文地理,可以解释战乱时期的边疆。当然,这些参与
多浅尝辄止,是媒介迁徙进入知识层的表现。
第三层次是对举式介入。如果说前两个层次对语文教学来说还比
较浅的话,第三层次的媒介迁徙就进入语文文本的内在肌理了。它要
让文本在不同媒介的对举中产生不同的修辞效果,引导学生关注媒介
产生的审美体验。
不同媒介是有不同的审美涉义性的,如论者言,“从现代书籍上
阅读汉乐府民歌《江南》”,“原来口语媒介所‘携带’的民间歌谣特有
的素朴、直率、歌乐舞结合等意义氛围,就可能被稀释掉了,取而代
之,读者更专注于文本的单纯语义的阅读和理解。”
而随着多媒体技术,特别是数据可视化技术的出现,不少语文教
师反其道行之,在课堂上使用新媒体呈现与传统文字文本对举的方式,
营造新的意义氛围,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如有老师运用专业学者制作的电子数据库“唐宋文学编年地图”
(“搜韵”平台),在课堂屏幕上直观地展现诗人杜甫颠沛流离的一生,
展现“诗人的双脚走过的地方布满了壮志忧思,诗人追随皇帝去的地
方撒满了政治理想,诗人小船漂泊的地方抛洒下了眼泪与赤子之心”;
有的老师就用高德地图,把《骆驼祥子》中第二到第四章里“祥子被
抓去当大兵到逃回城里的过程”表现出来,那是从妙峰山到西直门,
长达“41.9公里”步行需要“10小时18分”。这些话由高德地图说出,
学生便能对其“路程之远、徒步之艰、身体之累”产生共情,进而理解
“祥子在夜里摸索着走回去时的孤独、迷茫、无助,到天将破晓那刻
内心迸发而出的希望”。
聚焦一种媒介与文字媒介的对举,以加深审美体验,这是媒介迁
徙进入肌理层的表现。
第四层次是沉浸式体验。语文课堂不局限于教室,而走出校园,
进入社会也很常见。如通过项目式学习或研学旅行,师生一起走出校
园,进入社区、工厂、农村等具有他者意味的场景中开展采风教学和
田野作业,撰写、拍摄不同媒介呈现形态的文本,汇编而成数字展览。
这种强调“媒介近用”(Media Access)的教学方式是学生主体性
生成的重要表现。另外,近来十分兴盛的“元宇宙”,以虚实交互的方
式进入教育,也是沉浸式体验的体现。
(二)以跨媒介通向学科间性之美
事实上,现行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14个综合性学习单位,都
可以通过聚焦媒介迁移能力,形成“跨学科学习”的任务群。
如:七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有朋自远方来”,可以跟外交、跨文
化传播关联;第四单元“少年正是读书时”,可以跟网络文学关联,讨
论屏幕与纸质界面的眼睛友好程度,进而结合生物学设计相关眼动实
验;八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我们的互联网时代”,可以跟算法推荐关
联,讨论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的可能性空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倡
导低碳生活”,更可以跟环境、自然相关联,通过不同媒介形态加以
呈现;等等。
媒介与语言文字有着天然的关联,语言文字本身也是媒介的一种
表现。语文是着眼于人文沟通(交际)的学科,其与一般信息传播不
同,还需要注重人文性和审美价值。
因此,新课标的“总目标”最后一条(第九条)就是“能借助不同
媒介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感受,学习发现美、表现美和创造美,形成健
康的审美情趣”。“跨学科学习”的学习任务群也应该遵从这一“总目
标”,使学科间性转化为与语言文字密切相关的媒介间性,以此构思
和设计学习活动。
本文发布于:2023-11-11 05:32: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65193621231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2022语文课标解读及心得:“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一种理解.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2022语文课标解读及心得:“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一种理解.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