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_第4节免疫调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更新时间:2023-11-11 04:41:53 阅读: 评论:0

我的学生时代-玉米的英语怎么读

高中生物_第4节免疫调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2023年11月11日发(作者:杭州西湖风景)

《免疫调节》教学设计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指出,高中生物学的课程基本理念之一是提高学生的生物科

学素养,尤其是发展学生的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以及社会责任,它是公民科学素

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生物科学发现史的探究性学习是实现此课程基本理念的极为有效

的载体,生物学史能够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情意发展三方面教育融合起来,很好地体现

了生物学科的特点和新课程理念的要求。

本节内容多而复杂,学生学习会感到比较困难。教学时以艾滋病问题为切入口,围绕艾

滋病问题的讨论而逐步展开。关于艾滋病的知识,学生通过初中生物课的学习已有所了解,

近年来媒体的宣传,也使得艾滋病的知识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普及,学生应该会对艾滋病问题

的讨论比较感兴趣。课前教师可布置学生收集有关艾滋病及其防治方面的资料,课上针对艾

滋病这一社会话题进行交流和讨论。

本课教学的设计思路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以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揭示艾滋病与人体

免疫系统的关系,引入对免疫系统功能的学习。联系所学知识,分析讨论人体需要通过哪些

途径来抵御病原体的攻击。以社会话题作为探究的背景,问题引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

采用问题(任务)驱动学习,引导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贯穿从

“自学”到“互学”再到“活学”,从“课外”到“课堂”再到“课外”的开放式思想。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免疫系统的组成,分清免疫细胞在免疫过程中的作用,意在体现生物核心素养的生命

观念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的体现,体现生物核心素养的

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

3.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宣传关爱生命的观念和知识,崇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体现

生物核心素养的社会责任

能力目标

强调免疫调节对于维持稳态的作用,从而引导学生从个体水平上来思考生命系统的整体性。

情感目标

1.认识到艾滋病发展的严峻形势,以及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爱关爱艾滋病人,体现生物

核心素养的社会责任。

2.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体现生物核心素养的

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社会责任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教学难点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及T细胞在免疫中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

《免疫调节》一节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

功能及免疫学的应用四部分内容。关于人体的三道防线,由于第一、二道防线的内容在义务

教育教材中已有详细介绍,以习题的形式进行基础知识检测。本节的重点是关于第三道防线,

即特异性免疫所起的作用。该部分,利用探究式教学方法,通过引导—观察—分析—合作探

究—归纳总结,并以视频、学案、多媒体课件作为辅助进行教学。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第1课时)

【课前】看自学视频。关于艾滋病的知识,学生通过初中生物课的学习已有所了解,近

年来媒体的宣传,也使得艾滋病的知识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普及,学生应该会对艾滋病问题的

讨论比较感兴趣。布置学生收集有关艾滋病及其防治方面的资料,进行交流和讨论。

了解:1)艾滋病的发现、艾滋病病毒(HIV、艾滋病的主要病症及其危害。

2)目前全球及我国艾滋病的发展现状以及采取的预防措施。

3)艾滋病传播有哪些途径?

4)我们应如何对待艾滋病病人?

5)你知道世界艾滋病日吗?历年的主题是什么?

【导入】以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为基础,聚焦社会话题,科学分析问题:HIV相关视频(好

人——好法官张晓华)

思考:艾滋病传播有哪些途径?艾滋病病人的死因是什么?为什么艾滋病病人最后往往

是患不同的疾病而死亡?<学生回答>

【总结】人体内主要的免疫细胞──T细胞在免疫中的重要作用,进而说明第三道防线

的重要性。引题:免疫调节主要知识内容,第三道防线是怎样起作用的?

【自主检测】以偶像剧中口含伤口消毒为背景,探讨自主学习部分的误区——第二道防

线及功能,检测学习效果。

【小组合作探究】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36~38页,小组合作探究,并完成总结。

1.牛痘疫苗是用取自牛的牛痘(天然轻型病毒)脓胞中的浆液制成的,接种后用于预防天花。

天花是唯一根除的传染病,目前已经不再注射疫苗。阅读课本p37~38,尝试画出给琪琪注

射牛痘疫苗后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流程图。

牛痘疫苗(病毒)

2.琪琪从出生起,注射了各种疫苗,其中乙肝疫苗就注射了3针,请把上题流程图进一步补

充完整。说出在二次免疫中主要参与的细胞及二次免疫特点。

3.琪琪成长过程中,发现其肾脏出现早衰现象,其父母配型失败,为何配型不成功不能进行

器官移植?

4.琪琪最终从中国红十字会获得配型成功的肾脏,为了提高器官移植成活率,需要服用类固

醇、环胞霉素A、唑嘌呤、强的松等类型的药物,这类药物是免疫增强剂吗?

5.琪琪父母主动加入中国红十字会的“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为什么捐出一部分

骨髓造血干细胞救治他人,不会给捐献者的身体健康造成损伤?你愿意救治他人捐献造血干

细胞吗?

6. 每年10月到次年3月的秋冬季节,是诺如病毒等感染的高发季节。感染诺如病毒后,

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和呕吐,以粪-口传播为主,病人的粪便和呕吐物带有病毒。吃凉拌菜,

生食贝类食物,吃没有煮熟和煮透的食物,感染诺如病毒的风险非常高。结合自身,思考如

何预防传染病?

思考:

1.周围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病原体,为什么一般情况下我们并不得病?

2.人被HIV感染后,也并不立即得病,一般有几年时间的潜伏期,这是什么原因?

3.抗体是怎么产生的?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4.通过体液免疫机体只能消灭体液中的病原体,如果病原体侵入了细胞,如何消灭这些病原

体?

5.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是不是越强越好呢?

【总结】学生思考、小组讨论回答并完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多媒体、学生

小组呈现)

【总结归纳】课堂小结。

【课堂巩固】课堂限时检测

六、板书设计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

1.防卫功能

1)三道防线

2)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2.监控和清除功能

三、免疫应用

《免疫调节》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多而复杂,尤其是关于人体的三道防线学生非常陌生。但是第一、

二道防线的内容在义务教育教材中已有详细介绍,加之免疫学的应用如注射疫苗

进行免疫预防、流行性感冒、骨髓移植等话题涉及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多数内容学生都有切身的体会,所以学生对于免疫一词并

不陌生。同时,电视、电脑等媒体的宣传,也使得艾滋病的知识得到了一定程度

的普及,学生对艾滋病、器官移植等问题都比较感兴趣,因此课前提供给学生有

关艾滋病及其防治方面的资料,使学生能对艾滋病知识有更多的了解,认识到艾

滋病发展的严峻形势,以及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认识到艾滋病患者是HIV

的受害者,需要得到我们的关爱。

学生根据初中所学的知识,清楚的知道,第一、二道防线可以抵御病原体

的攻击。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免疫失调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可以很轻松的理解,

此这些部分都设置为自学内容,而学生对于注射疫苗或感冒后、器官移植后为什

么会发生排斥的基本原理并不是很清楚,也是本节课重点设计的部分,通过教师

任务驱动,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第三道防线是如何起作用的呢?使学生真正领会预

防传染病需从传染源、易感人群、传播路径入手,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和卫生习惯,体会体育锻炼是预防疾病的最好方法。

《免疫调节》效果分析

本节内容设计多个问题串有学生思考并回答,学生都可以很好地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具

有逻辑性的讲解。

第一部分:关注社会话题——HIV。学生根据自学和初中知识,可以很好的进行回答,

并通过安全评测再次告诉学生艾滋病的传播路径及预防手段,并客观的认识到与艾滋病人拥

抱是安全的,提升学生对艾滋病的正确认识,关爱艾滋病人。

第二部分:【自主学习】部分,关于第二道防线的问题,学生存在一定的误区。以偶像

剧情节为引题,深入分析第二道防。学生回答时,仍然将唾液杀菌误认为第二道防线的作用,

回顾第一章体液的组成,突破误区。

第三部分:针对【自主学习】部分进行二次评测,效果很好。

第四部分:【小组合作探究】特异性免疫是本节课的核心,以琪琪为主人翁,让学生深

入了解免疫系统是如何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小组合作探讨,并设置主讲人和角色扮

演为情景,讲述整个过程,生动活泼。

第五部分:结合所学知识,回顾器官移植、免疫应用及如何预防传染病,进行本节知识

的再次升华,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贴近生活,提高了对疾病的防范意识,收获了预防疾病的

方法。

课堂具体实施如下:

开篇以“法官尸检艾滋病人”的新闻视频引入本节课,给本节课定下免疫问题的基调,

以生命观念和社会责任为引领,介绍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危害及预防,让学生清楚的了解哪

些行为是安全的,不要谈艾色变,对艾滋病人更多的关爱和呵护,不要以歧视和冷漠态度对

待艾滋病人;“你会和艾滋病人来一个大大的拥抱吗?”为疑问,让学生从内心传达对艾滋

病人的关爱。

中间环节,以偶像剧常见剧情为背景,区分第一、二道防线,学生从自身出发掌握易混

淆知识点;针对本节重难点——特异性免疫过程,“泡泡男孩”注射疫苗进行免疫预防、

感冒发烧扁桃体、淋巴结发炎为基点引导学生思考机体哪些细胞默默工作,结合课本,以主

人翁“琪琪”为核心,设计了以下突破环节:

1. 课前小组组长抽签决定本节课需要参与的环节,有2个小组完成以下问题讲解:注

射疫苗后,如何起到免疫预防的作用,涉及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二次免疫知识部分。

我采用学生角色扮演,组长主讲,小组成员辅讲,每位学生扮演一种细胞角色,完成知识目

标,加强课堂的趣味性,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以琪琪成长过程中,出现肾脏早衰为题,引出器官移植与配型;器官移植后长时间服

用药物,引出免疫抑制剂的话题,学生分析社会话题,为何配型不成功不能进行器官移植?

长时间服用药物的目的,与本节所学知识的关联,做到学有所用。

3.设计社会话题,以中国红十字会的“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为背景,让学生

真正意识到捐出一部分骨髓造血干细胞救治他人,不会给捐献者的身体健康造成损伤,发出

倡导:你愿意救治他人捐献造血干细胞吗?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最后环节结合本节所学,以秋冬季节常见流行性感冒、诺如病毒引起腹泻和呕吐的背景,

让学生结合自身,思考如何预防传染病?进行传染病预防宣传,真正实现“社会责任”这一

核心素养潜移默化的渗透。

《免疫调节》教材分析

生物体内各器官、系统之间的协调统一,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以及对各种刺

激作出反应,都与生物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功能密切相关,重点体现结构与功能

相适应的生命观念这一生物学核心素养。

免疫调节属于必修三第二章第4节,本章主要涉及维持稳态作用的神经——

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引导学生从个体层次理解生命系统的整体性和稳态,

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是学习本章的基础,进而为第4《种群和群落》

5《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涉及的生态系统的稳态奠定基础,从细胞→器官

→个体→生态系统稳态的多层次生命系统的稳态、调节以及稳态与环境的关系构

建统一整体。

《免疫调节》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免疫系统的监控

和清除功能及免疫学的应用四部分内容。教材中的引言部分,强调了免疫系统对

于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贡献,将免疫作为一种调节方式。

关于免疫系统的组成,教材以现实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实际病例引入,然后

以列表和图示的方式简单作了总结。

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关于第三道防线,即特异

性免疫所起的作用是本节着重讲解的部分。教材中首先通过资料分析活动,即以

艾滋病为例,说明人体内主要的免疫细胞──T细胞在免疫中的重要作用,进而

说明第三道防线的重要性,再讲述第三道防线是怎样起作用的,即较详细地介绍

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概念和过程。课本关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示意图和

文字描述,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有关内容。这也是本节课设计的重难点。

教材又简要阐述了免疫调节异常的情况,帮助学生全面、辩证地分析问题,

体会免疫调节太强、太弱都对机体的稳态造成机体功能的紊乱,从而使学生明白,

正常的免疫功能是维持内环境稳态所必需的。

有关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的内容相对简单,学生也容易理解,所以教

材对于这部分内容只做了简单的叙述。

最后,教材中讲到免疫学的应用涉及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人体的健

康密切相关,如器官移植、骨髓移植、传染病等等,由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

的与免疫有关的问题很多,并做不到面面俱到,这部分的设计意在引导学生体会

科学、技术与社会三者与人类发展之间的关系。学生可以通过免疫调节的学习,

聚焦社会话题,用科学的思维去判断社会现象,做好个人防护,提高疾病防范意

识,与世界人民一起抵御各种社会公共卫生问题。

《免疫调节》自主学习评测练习

1. 人体抵抗病原体的攻击有三道防线,其中第一道防线主要是指(

A. 皮肤、黏膜 B. 体液中的吞噬细胞 C. 体液免疫 D. 细胞免疫

2.下列选项中,均不是免疫系统组成成分的是(

A. 骨髓、T细胞、抗体 B. 过氧化氢酶、淋巴因子、溶菌酶

C. 脊髓、红细胞、胰高血糖素 D. 吞噬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

3.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都发挥作用的细胞是(

A. 红细胞 B. 血小板 C. 神经细胞 D. 吞噬细胞

4. 大面积烧伤时,若护理不当,容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原因是( )

A. 特异性免疫的能力减弱 B. 非特异性免疫的能力减弱

C. 体液大量流失 D. 营养物质不能及时补充影响皮肤再生

5. 下列有关过敏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反应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B. 过敏反应是指在再次受到相同过敏原刺激时发生的反应

C. 过敏反应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

D. 有过敏反应的人对任一过敏原都会发生反应

6. 下列关于免疫系统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过敏反应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B. 监控并清除癌变的细胞不是免疫系统的功能

C. 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是通过三道防线实现的

D. 免疫系统攻击自身正常细胞会引发自身免疫病

7. I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可查出多种自身免疫抗体,这些异常的自身抗体可以损伤人

体胰岛B细胞,使之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下列关于该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属于过敏反应 B. 由免疫缺陷所致 C. 属于自身免疫病 D. 可注射胰高血糖素缓解

症状

8. 每年的“世界艾滋病日”目的之一都是为了有效地阻止艾滋病的传播。关于艾滋病的说

法错误的是(

A. 艾滋病是一种遗传病 B. 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T淋巴细胞

C. 艾滋病主要通过血液传染 D.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9. 下列对艾滋病患者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体内具有相应的记忆细胞和抗体

B. HIV最初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可以摧毁所有的病毒

C. 艾滋病患者的直接死因往往是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

D. 与先天无胸腺的人一样,体内T细胞数目异常

10. 免疫活性物质是免疫系统中重要的组成成分。下列关于免疫活性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抗体、淋巴因子均是免疫活性物质 B. 抗体来源于效应T细胞

C. 抗体的化学本质是核酸 D. 抗体能促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免疫调节》课堂检测试题

1. 下列与免疫系统组成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脊髓均属免疫器官

B. 胃液、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均属第二道防线

C. 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D. T细胞和B细胞都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

2. 为防止甲型流感的大面积流行,我国对特殊人群陆续接种甲流疫苗,接种疫苗后体内会

发生(

A.T细胞受刺激后释放淋巴因子和形成相应的效应T细胞

B. 吞噬细胞受刺激后能特异性地识别甲型H1N1流感病毒

C. B细胞受刺激后增殖分化成能使靶细胞裂解的效应细胞

D. 甲流疫苗与H1N1病毒结合使其失去侵染宿主细胞的能力

3.免疫预防的重要手段是给人体接种疫苗,疫苗在免疫学上属于(

A. 抗原 B. 抗体 C. 淋巴因子 D. 造血干细胞

4.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春夏季节。该病毒感染人体后,机体

可以对靶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其中正确的是( )

A.浆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毒被抗体消灭

B. 浆细胞产生抗体,抗体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毒被消灭

C. 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病原体失去寄生场所进而被吞噬、消灭

D. 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毒被淋巴因子消灭

5.下列关于T细胞的作用叙述最完整的一组是

①处理抗原 ②呈递抗原 ③识别抗原 ④分化成记忆细胞

⑤分化成效应细胞 ⑥与靶细胞密切接触 ⑦分泌淋巴因子

⑧产生抗体 ⑨释放溶酶体酶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⑨ C. ②③④⑤⑦ D. ②④⑤⑥⑨

6.诺如病毒是寄生于肠道细胞中的一种RNA病毒,感染此病毒可使机体出现呕吐,腹泻等症

状,甚至导致脱水。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吡罗红染液染色,可以鉴别肠道细胞是否被诺如病毒感染

B. 特定的抗体与诺如病毒结合可使其失去致病能力

C. 病毒侵入机体后,能被内环境中的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特异性识别

D. 患者严重脱水后,经下丘脑合成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将会减少

7.HN流感病毒是一种RNA病毒,我国若研发出HN流感疫苗并对有关人员进行免疫接种,

7979

可以使许多人获得对该病的抵抗力。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接种HN流感疫苗属于被动免疫

79

B. 感染了HN流感病毒后,人体只需细胞免疫即可将其消灭

79

C. 可用经灭菌的培养液培养HN流感病毒,使之大量增殖

79

D. HN流感患者痊愈后,其血清抗体可用于治疗其他患者

79

8.某学生体检报告显示:乙肝表面抗原 AbsAg呈阴性-乙肝抗表面抗原抗体Ab-sAb

呈阳性(+)。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表示有,“-”表示没有)

A.该生可能注射过乙肝疫苗

B. 可能曾感染乙肝病毒,经免疫反应已清除

C. 表面抗原和抗表面抗原抗体都是蛋白质类物质

D. 乙肝病毒正在该生体内大量增殖

9.如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2、细胞3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

B. 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细胞2、细胞3、细胞4

C. HIV入侵人体后,主要侵染人体的细胞2

D. 物质a主要分布在血清中

10.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血浆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②抗原都是外来异物; ③人体分泌的乳汁中含有某些抗体;

④吞噬细胞可参与特异性免疫; ⑤过敏反应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 HIV主要攻击

人体的T细胞,引起自身免疫病;

⑦对移植器官的排斥是通过细胞免疫进行的.

A. ①④⑤⑦ B. ③④⑤⑦ C. ①②③⑦ D. ②③⑥⑦

《免疫调节》课后评测练习

【达标题】

1. 取一只小鼠的皮肤,分别移植到切除和不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身上,切除胸腺鼠的皮肤移

植更易成功。这个实验结果说明对异体皮肤排斥起重要作用的是(

A. 淋巴干细胞 B. T淋巴细胞 C. B淋巴细胞 D. 巨噬细胞

2.下图表示人体内免疫细胞组成的概念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①细胞对抗原具有摄取、处理和传递的作用

B. T细胞只在细胞免疫中起作用

C. 具有增殖分化能力的细胞有②③④和记忆细胞

D. 用治愈者的血清进行治疗的途径就是激活④产生抗体

3.下图表示机体通过免疫反应清除抗原的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图中的免疫细胞均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B. B细胞和T细胞都来自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C. 抗体能够与相应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D.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导致靶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免疫

4.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吞噬细胞可摄取和处理病原体,暴露其抗原,但不属于免疫细胞

B. 记忆细胞受到同种抗原刺激后细胞周期缩短

C. 同一人体内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不同

D. 抗体、溶菌酶、淋巴因子均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5.甲、乙、丙三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乙组和丙组丧失

了特异性免疫功能。现给三组小鼠分别输入造血干细胞,发现仅有乙组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

分析原因(

A. 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B. 甲组骨髓被破坏,乙组胸腺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C. 丙组骨髓被破坏,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D. 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胸腺被破坏,甲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6.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计划防疫工作,规定新生儿必须在六个月内三次接种乙肝疫苗,接种疫苗

后的应答反应是(

A. 浆细胞能在血液中长期保留

B. 相应记忆细胞和抗体的产生

C. 效应T细胞对疫苗进行摄取、处理和呈递

D. 吞噬细胞受抗原刺激后产生淋巴因子

7.皮肤的任何破损都可能使病原微生物进入体内。引起部分免疫细胞迁移至受损的部位。这些

细胞能从毛细血管壁钻出,进入组织间隙,最终克服感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人体第一道免疫防线有皮肤、杀菌物质等,而杀菌物质是由淋巴细胞产生的

B. 吞噬细胞对病原微生物不具有特异性,可从血液中进入组织液中

C. 人体初次被某种病原微生物感染,体内产生相应抗体的细胞不应来自记忆细胞

D. 若病原微生物已进入细胞,则克服感染的过程应涉及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8.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效应T细胞产生的抗体可以消灭抗原B. 吞噬细胞可以对抗原进行特异性识别

C. 抗体和淋巴因子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D. 浆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

9.B淋巴细胞发育成熟和增殖分化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发育为乙的主要场所是骨髓 B. 乙表面形成了特异性抗原受体

C. 甲增殖分化为乙需要抗原刺激 D. 丙不再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

10.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T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保留分裂能力的细B. 效应T细胞可以使靶细胞裂解暴露出病原体

C. 注射的疫苗可直接刺激浆细胞产生抗体D. 抗体有可能与自身物质结合,引起免疫失调

11.科学家对1976年世界首次爆发的埃博拉疫情的 14 名幸存者进行研究,发现尽管过了 40

年,他们的“血液细胞”在遇到埃博拉病毒时仍能发生免疫反应,并能在血液中检测出该病

毒的抗体。此“血液细胞”是指 ( )

A. 巨噬细胞 B. 记忆B细胞 C. 浆细胞 D. T 细胞

12.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只有淋巴液中才含T细胞和B细胞

B. 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淋巴细胞

C. 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

D. 免疫活性物质都由免疫细胞产生

13.B细胞和T细胞共有的特点是(

A. 产生抗体 B. 产生记忆细胞

C. 导致靶细胞裂解 D. 参与非特异性免疫

14.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计划防疫工作,规定新生儿必须在六个月内三次接种乙肝疫苗(有效成份

为乙肝病毒表面蛋白),若接种疫苗成功,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疫苗利用宿主细胞合成自身蛋白质使机体产生免疫反应

B. 吞噬细胞受抗原刺激后能分解呈递抗原并产生淋巴因子

C. 多次注射疫苗能提高血清中特定抗体的含量

D. 多次注射疫苗后浆细胞能在血液中长期保留

【提升题】

15.如图为特异性免疫发生过程的图解,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细胞一必需在抗原的刺激下和①____________(填该物质的名称)的作用下才能

增殖分化成细胞三和细胞四,若细胞四产生的物质攻击了自身的组织,从而会引发疾病,

种疾病被称为_______________

2)如图中的抗原引起免疫反应需要T淋巴细胞的协助,这种抗原称为胸腺依赖抗原,但

有些抗原不需要T淋巴细胞的协助,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并产生抗体,这种抗

原称为胸腺非依赖抗原。为了研究H7N9禽流感病毒上的抗原对于小鼠是属于哪一种抗原,

研究人员设计了如下的探究实验。(实验室配有H7N9禽流感病毒疫苗)

I.实验步骤:

①将生理状态相同的未感染过H7N9的小鼠平均分成AB两组,测定两组小鼠血液中抗H7N9

的抗体含量。

②切除A组小鼠的_______________(填器官名称),B组不做处理。培养一段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培养。

⑤一段时间后,测定AB两组小鼠血液中抗体的含量。

Ⅱ.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若A______B______,则H7N9禽流感病毒属于胸腺依赖抗原。(填有或无)

②若A______B______,则H7N9禽流感病毒属于胸腺非依赖抗原。(填有或无)

16. 2016年济南非法经营疫苗系列案件发生后,李克强总理高度重视,作出重要批示,要

求彻查“问题疫苗”的流向和使用情况,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请根据材料回答下列

问题。

1)麻疹疫苗的接种降低了麻疹的发病率,该疫苗是大分子物质,其表面的抗原可被免疫

细胞识别,初次接种该疫苗后,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可产生效应T细胞和抗体,再次接种该

疫苗后,__________________将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抗体,与入侵的麻疹病毒结合

失去致病能力,被__________________细胞清除。

2)人体的免疫系统主要由免疫细胞、免疫器官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其中免疫活性物质

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重症肌无力是自身免疫病,其病因是患者免疫系统把神经递质受体当作抗原,使

_________被激活而增殖、分化,产生神经递质受体的抗体,造成神经递质不能与其特异性

受体正常结合,导致_________转换过程受阻,使人神经肌肉传递产生障碍。临床上治疗重

症肌无力,有时采用胸腺切除法,目的是抑制造血干细胞__________________以控制相应

的免疫应答。

4)科研人员为研究脾脏中某种淋巴细胞(简称M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进行了如

下实验:

组别 处理方式 检测结果

用肺癌细胞抗原处理M细胞后,分离出M

实验组 细胞与胸腺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再分离出部分胸腺淋巴细胞能杀伤肺癌细胞

胸腺淋巴细胞与肺癌细胞混合培养

对照组 胸腺淋巴细胞均不能杀伤肺癌细胞

未经处理的胸腺淋巴细胞与肺癌细胞混合

培养

①用抗原处理后的M细胞,与胸腺淋巴细胞混合培养,部分胸腺淋巴细胞能杀死肺癌细胞,

说明M细胞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辅助活化胸腺淋巴细胞。

②胸腺淋巴细胞接受来自M细胞的刺激后,能够迅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培优题】

17.(选做)霍乱弧菌会引起人类患霍乱病,主要通过污染水源或鲜鱼、贝壳类食物而引起

烈性肠道感染,它产生的霍乱肠毒素导致小肠液过度分泌,严重者上吐下泻,导致脱水和代

谢性酸中毒,甚至休克和死亡。患过霍乱的人可获得牢固的免疫力,再感染的较为少见。有

研究小组做了以下两个实验。

实验一

第一步:取未受感染的体重相同的小白鼠三只,标为123号,都摘除胸腺并用大剂量X

射线照射;

第二步:分别接种等量疫苗,测定并确定没有了免疫力(无抗体产生);

第三步:分别向123号小鼠体内注射等量的新鲜T淋巴细胞液、新鲜B淋巴细胞液、新

T淋巴和B淋巴细胞混合液;

第四步:分别向三只小白鼠接种等量的霍乱弧菌疫苗;

第五步:在相同条件下饲养20天后,分别测定三只小白鼠体内血清抗体的数量。

实验二

向健康正常的实验大白鼠注射毒性弱霍乱菌苗,这些大白鼠感染后没有发病。四天后,对实

验大白鼠注射毒性极强的霍乱弧菌制剂,一段时间后实验大白鼠全部正常生活。

1)实验一预测结果是:

2)实验一第二步的目的和意义是:

3)实验二的结果说明:

4实验二中毒性弱的霍乱菌苗进入大白鼠体内作为 起作用,使其体内产

生了相应的免疫活性物质,这免疫过程曾出现图 (填AB)所示的现象。写出

所有与它的产生有关的细胞名称

5)实验二中向实验大白鼠第二次注射毒性极强的霍乱弧菌制剂后没有发病,但会在大白

鼠体内发生一系列重要的生理反应,其中主要的是

6)你认为要使实验二更具说服力,应补充的实验操作是

预测其结果:

7)要防止霍乱病的发生和传染,你可做到的是

《免疫调节》课后反思

在经过没有试讲一次性讲课后,我进一步的意识到磨课的重要性,没有试讲,对课程设

置中的很多细节打磨就容易出现偏差。

这节课结束后,总体感觉是设定的主要任务基本完成,学生配合很好,学生都可以很好

地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具有逻辑性的思考与判断,与艾滋病人的相处,生活中的免疫应用以

及预防传染病等方面,进一步得到升华,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贴近生活,提高了对疾病的防

范意识和建立正确的与艾滋病人的相处模式。当然在小组合作学习的环节中,学生表现比较

拘谨,可能与听课教师随堂听课有关,课堂氛围较为严肃。

第二,课后听课老师与我热烈探讨,口含伤口消毒的风险问题及应急处理方法。我想如

果能够与HIV病人以及与运动员受伤伤口处理等问题将结合,可能课堂效果会更好。

第三,本节课作为初学,知识深度还不是很够,需要在第2课时加强知识深度和广度的

延伸。

《免疫调节》课标分析

《免疫调节》隶属人教版必修三第二章第四节。本模块涉及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人和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内容。

所有的生命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中,在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下,依靠自身调节机制

维持稳态。从分子到细胞到器官水平→种群→生态系统,甚至生物圈,在生命系统的各个层

次上,都普遍存在稳态现象。而免疫调节作为一种调节方式,通过一定的调节机制,与神经

——体液相配合使机体保持稳态,为生物有机体适应多变的环境,以及帮助学生理解健康生

活方式对于人体稳态及疾病预防的意义。针对本节知识点进行课程价值定位分析如下:

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体现生物核心素养的生命观念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探讨、阐释生命现象及规律,体现生物核心素养

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

3.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宣传关爱生命的观念和知识,崇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体现生物核心素养的社会责任

4.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体现生物核心素

养的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社会责任等。

广告战略-名句经典

高中生物_第4节免疫调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本文发布于:2023-11-11 04:41: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64891321226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高中生物_第4节免疫调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高中生物_第4节免疫调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