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人故事中学生

更新时间:2023-11-11 00:39:00 阅读: 评论:0

不知勤学早-多元智力理论

中国名人故事中学生
2023年11月11日发(作者:于宝君)

中国名人故事中学生

中华(文化)历史久远,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有2000年以上,华夏民族在中

但是,小蔡锷却酷爱读书,可没有书又怎么办呢?他便让上学的孩子教他认字。为

了使上学的孩子能痛快地教他识字,他便想了个法子,每当上学的孩子下学后玩的

华大地上演绎出了一幕幕激动人心的(故事),出现一个个叱咤风云的人物,留下

时候,他便凑上去和他们玩,由于他善于动脑,玩的花样多而有趣,所以大家都喜

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中国名人故事中学生,

欢和他一块玩。时间一久,这些孩子不但主动教他识字,还乐意把书借给他,让他

欢迎查阅。

拿回家去自己读。由于借来的书受时间限制,他不得不抓紧时间读,有时头天下午

中国名人故事中学生1

把书借来,第二天一早须还给人家,他便彻夜不眠。就是靠这种(方法),用了两

蔡锷,字松坡,出生于公元1882(光绪八年),湖南保庆(今湖南邵阳市)人。

年的时间,小蔡锷到八岁的时候,便读完了《千字文》、《诗经》、《论语》和大

他十五岁考入湖南时务学堂,后人日本士官学校学习。回国后在江西、湖南主办军

量名家诗词,还学会了作诗、联对、写(文章)。

事学堂,不久任广西兵备道。1910年调云南任督署参议,时年二十八岁;1911年为

这年春季的一天下午,小蔡锷等几个上学的孩子下学后,一起去邵阳城外放风

云南都督,1915年发动护国起义,以讨袁护国著称于世。1916年,因病赴日就医,

筝。正当他们玩得开心的时候,突然有一只风筝的线断了,大家便飞快地朝着风筝

不久病逝,时年三十四岁。

落下的方向追去。

蔡锷小的时候,有不少机警聪慧的故事流传着,故在当地被称为“神童”。

不料,那风筝飘来飘去,竟然飘落在邵阳知府的后院中。当时,大家都感到害

蔡锷出身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由于当时清政府政治腐败,地方官吏敲诈勒

怕,不敢去讨,但小蔡锷却对大家说:“那是我们的风筝,落到了他的院中,我们

索,苛捐杂税多如牛毛,使得百姓苦不堪言。蔡锷的家庭也是如此,虽然父母拼命

只不过是去讨回来,有什么可怕的呢?

干活,家中仍然入不敷出,生活十分艰难,也就根本谈不上让孩子去上学的事了。

6

于是,在蔡锷的带领下,他们一块来到了知府门前。 下面的一个字,蔡锷故意停下不说。

蔡锷跨前一步,对门卫说:“请你进去通报,就说邵阳有个叫蔡锷的向你们老 知府急忙问道:“公后面是什么?快说呀!

爷反映个情况! 蔡锷这才不慌不忙地道:“你还风筝,我就说个‘廉’字,你不还风筝,我就

知府正在房内喝茶,听说有个叫蔡锷的孩子找他反映情况,觉得新奇,便走出说个‘贪’字!

来问道:“你有什么情况要反映呀? 知府见还有些差人在场,能叫他说成“贪”字吗?所以,赶紧命人找来风筝,

蔡锷道:“我们的风筝落到了你的后院,请大人还给我们! 还给了他。

知府一听,不由得生了气,心想,因为要找一个风筝,竟也敢惊动知府,这孩 蔡锷“智讨风筝”的故事传出后,乡里的人们都大为惊异:一个穷得连饭也难

子也太放肆了!可又一想,这孩子确也有些胆识,我倒要乘机考他一考。于是,知府顾上的人家的孩子,怎么学会作诗联对了?难道真是无师自通吗?

对蔡锷提出,要出个(对联),蔡锷如对得上,就把风筝还给他,如对不上,就赶 在他们了解到蔡锷自学读书的过程后,又不禁大加赞叹说:真是一个有心计的

他走。 孩子。

知府出的上联是:童子六七人,无如尔狡。 当地有位学者,名叫樊雉,听到蔡锷的读书事迹后,主动上门,表示愿无偿地

意思是说:在你们六七个(儿童)中,谁都赶不上你狡猾。 收他为徒。

蔡锷一听,这是有意取笑于他,便也不甘示弱,眼珠一转,顺口对道:“知府 从此,蔡锷才真正地读起书来。蔡锷在樊雉的悉心教导下,学习刻苦,博览群

二千石,唯有公……” 书。几年后,学识水平便有了飞速的提高,到十四岁那年,便考中了秀才。

7

中国名人故事中学生2 每天夜晚,量好米,添好水,在小灶里点燃自己拾的木柴,煮米粥。一边读书,一

范仲淹的母亲谢氏,身世坎坷,吃尽许多苦头,饱尝过多酸辛,因此把太多的边续柴煮粥。一锅米粥煮好了,时间也已过了子夜,他便和衣睡去。第二天清早起

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谢氏以孟母自励,悉心教子;范仲淹以颜回自律,发愤成才。来,锅里的米粥凉透了,已经凝固成圆圆的一整个。他拿出小刀,在凝固的粥块上

举凡古代刻苦攻读学有所成的故事,母亲和继父都对范仲淹一一讲过。 面,划上一个十字,完整的一锅粥分成了四块。早晨吃两块,傍晚吃两块,一日两

范仲淹心里明白:要想干一番大事业,就得自律严刻,自觉吃苦,自强不息。 餐,这便是“划粥”。用什么菜蔬佐餐呢?菜蔬就在寺院周围的大山之中。坡坡岭

在醴泉寺读书期间,继父的家境已经比较窘迫,仲淹心知肚明。每次离家去寺岭,沟沟坎坎,自然生长着野韭菜、野葱、野蒜、野山芹,还有苋菜、苦菜、荠荠

院,母亲总劝他多带些粮米,一来担心儿子吃不饱累坏身体,二来怕给寺院的师父菜、蒲公英、王不留、茵陈等十几种可食的野菜。白天去山洞读书时,顺便拔几种

增加负担。可每次范仲淹都不多带,而且带的数量,出人意料的少。母亲絮叨规劝,野菜回来。吃饭时,把十几根野韭菜,或野葱、或野蒜,切成细碎末,加入一点盐

仲淹总是胸有成竹地说:“我有数,不少。” 拌和拌和,一顿佐餐的菜便成了。

初到寺院时,粮米交给厨房,代为制作,随寺院的钟声与和尚们一道用饭。可 这就是“断齑”ji切成碎末的韭菜、葱蒜等。划粥断齑,既简约又清淡,

范仲淹,从早到晚一个心思地读书思考,经常充耳不闻钟声,忘记了吃饭,再去打省时、省力、省钱,可谓范仲淹的创造!醴泉寺读书三年,范仲淹基本过着“划粥

饭时,又过了时辰。好心的厨僧或小和尚眼看着范仲淹如此废寝忘食地读书,便主断齑”这种清苦自律的生活。随着范仲淹在北宋历史舞台上光辉业绩的展现,“划

动给他送饭来,仲淹很过意不去,给别人添了麻烦。 粥断齑”也就成了特指范仲淹青少年时代刻苦读书的专用(成语)。

为了读书方便,他自己备了小锅小灶,自炊起来。范仲淹按自己既定的主意, 中国名人故事中学生3

8

抗日战争时期,北平伪警司令、大特务头子宣铁吾过生日,硬邀请(国画)大 齐白石还嫌不够,又画了一幅画来表明自己的心迹。

师齐白石(18631957)赴宴作画。 画面很特殊,一般人画翡翠时,都让它站在石头或荷径上,窥伺着水面上的鱼

齐白石来到宴会上,环顾了一下满堂宾客,略为思索,铺纸挥洒。转眼之间,;齐白石却一反常态,不去画水面上的鱼,而画深水中的虾,并在画上题字:“从

一只水墨螃蟹跃然纸上。 来画翡翠者必画鱼,余独画虾,虾不浮,翡翠奈何?

众人赞不绝口,宣铁吾喜形于色。 齐白石闭门谢客,自喻为虾,并把作官的汉奸与日本人比作翡翠,意义深藏,

不料,齐白石笔锋轻轻一挥,在画上题了一行字——“横行到几时”,后书“铁发人深思。

吾将军”,然后仰头拂袖而去。 中国名人故事中学生4

一个汉奸求画,齐白石画了一个涂着白鼻子,头戴乌纱帽的不倒翁,还题了一 宋朝的宰相王安石是最不修边幅的人。他有时忙着看公文,上朝时来不及吃早

首诗: 点,便拿了面饼坐在上朝的车中去吃,以致弄得满身都是面屑。

乌纱白扇俨然官,不倒原来泥半团。 王安石也不讲究卫生,他不太喜欢洗脸,也不常换衣服,因此,有时衣服上竟

将妆忽然来打破,浑身何处有心肝? 生了虱子。有一次,王安石和另一位大臣禹玉因事一同去见皇帝,不注意衣着的王

1937年,日本侵略军占领了北平。齐白石为了不受敌人利用,坚持闭门不出,宰相衣领上有个小虫,可能是个虱子,它从衣领爬上了王安石的胡须。皇帝看了,

并在门口贴出告示,上书:“中外官长要买白石之画者,用代表人可矣,不必亲驾不觉暗自好笑。禹玉伸手替他捉去,随口说:“这小虫太光荣了,曾在宰相的胡须

到门,从来官不入民家,官入民家,主人不利,谨此告知,恕不接见。” 上闲荡过!”王安石也觉察到了,于是解嘲地说:“它不仅光荣而且幸福,连皇上

9

都亲眼看到了它。” 失败了,这个大力士自杀了。为了避免被牵连,张良开始逃亡。

王安石的生活非常俭朴,不拘一格,毫不讲究,反对奢华铺张的作风。 张良逃到了下邳,悄悄住了下来,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家周围的人都知道他是

在他任宰相的时候,部属百官宴请他,虽然桌上摆满了佳肴,他只夹面前的几一个有学问的读书人,他在那里渐渐出了名,也结交了不少朋友。有一天早上,张

样菜吃。吃饭时也是心事重重,一副食不知味的神态。他在家里请客时相当随便,良路过一座桥时,看见一个穿着土布长褂的老头子坐在桥头,一只脚搭在另一条腿

一般是两碟小菜,一壶清酒。有一次,他竟将客人吃剩的煎饼饼皮拿来吃了,令客上,正一上一下晃着,而脚上的鞋也跟着晃。奇怪的是,那老头看见张良走了过来,

人大感不安。 就把脚往里一缩,脚上的鞋就掉到桥下了。老头看了一眼张良说:“小子,你快下

医生们看到王安石脸上愈来愈黑,以为是生病了。但诊断结果,不是病,而是去帮我把鞋捡上来。张良一听很生气,可看那老头的头发胡子全白了,满脸皱纹,

积的汗垢,用澡豆擦洗就清洁了。平时就懒得修饰容貌、讲究衣着的王宰相,自然就不好发火了。于是他走到桥下捡起那只鞋,递给老头。但那老头不用手接,而是

是拒绝用澡豆洗面的。还说:“上天要给我一张黑面孔,我为何要用澡豆洗净它呢! 一伸脚说:“给我穿上。”张良这下愣了:怎么还会有这样的人啊!不过他觉得自

中国名人故事中学生5 己已经把鞋捡上来了,不如好人做到底。于是他跪下来恭恭敬敬地给老头穿上了鞋,

张良原来是战国时期韩国的贵族公子,祖父和父亲都做过韩国的相国。韩国被那老头也不说声“谢谢”,只是捋了捋胡子,慢吞吞站起来,大摇大摆地走了。

灭后,张良也从贵族变成平民,他变卖了家产,只为报灭国之仇。当时他认识了一 张良盯着那老头的背影,见他走得又快又有劲,知道这老头不简单。于是他也

个大力士,那个大力士用的是一个足足有一百二十斤重的大铁锤。他说服了那个大赶紧走下桥,注视着老头的背影。

力士去博浪沙这个地方刺杀秦始皇,谁知大力士的大锤没打到秦始皇的马车,刺杀 走了几步之后,老头突然转身回来了:“你小子有出息,我可以指点指点你。

10

张良很聪明,一听这话,就知道老头有来历,赶紧跪下向他一拜:“弟子张良拜认 不一会儿,那老头慢慢走来了,张良一见,赶紧迎了上去。老头看见张良,笑

老师!”老头微微一笑,说:“好!五天之后,天亮的时候,你到桥上来见我。”张了一下:“这样才对嘛。”说完,他拿出一部书给张良,并告诉他:“你如果把这

良连忙说:“是! 部书好好地读明白了,将来就能够做一个有出息的人。”张良小心地接过书,道了

过了五天,张良一大早就梳洗好,匆匆忙忙往桥赶,谁知他到那里时,那老头谢,然后想请教老头的名字,但那老头却头也不回地走了。

已经等着了,一看见张良就生气地说:“小子,你跟老人家有约,就应该早点到, 天亮后,张良拿出书一看,原来是一部《太公兵法》。从此白天晚上都读,直

怎么还要叫老人等你? 到把它读得滚瓜烂熟。

张良马上跪下磕头认错。那老头没理会他,挥挥手:“回去吧,五天后再来。” 十年后,陈胜、吴广起义,张良也在下邳西面与沛公刘邦相遇,并归附了他。

说完就走了。张良站了一会儿,也只好垂头丧气回家了。又过了五天,张良一听见张良多次用《太公兵法》中的道理向刘邦献策,得到了刘邦的赏识,他自己也成为

鸡叫就起来,顾不上梳洗就向大桥跑去。他还没跑到桥上,就看见老头已经在上面杰出的军事谋略家,与萧何、韩信并称为“汉初三杰”。

了,于是他打了一下自己的脑袋,自言自语说:“怎么又晚了!

老头瞪了张良一眼说:“你如果愿意,五天后再来!”说完就走了。张良闷闷不

乐地在原地站了半天,才迈着沉重的脚步回家。

这五天的日子可真是难熬啊,到第四天晚上,张良翻来覆去睡不着,干脆起了

床。刚过了半夜,他就到桥上等着。

11

假如有来生-《讲礼貌》小班教案

中国名人故事中学生

本文发布于:2023-11-11 00:39: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63434021209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中国名人故事中学生.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中国名人故事中学生.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