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滴水穿石的启示第二课时
苏教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本课前后照管的特点,学习联系上下文
明白得词句意义的方法。感知文章举例子,作比较的说理方法
2、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明白古今中外凡成就事业的人,
都离不开"滴水穿石"的精神,明白得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标专一
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
教学重难点
在读中体会语言文字的前后照管和内在联系,在举例中加深对"滴水穿
石"精神的体会,并提高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初悟“启发”
1、复习词语
接连不断 锲而不舍 日雕月琢 微不足道 目标专一 持之以恒
翻山越岭 孜孜不倦 坚持不懈 炉火纯青 三心二意 半途而废
2、用上前面的词语讲讲安徽广德太极洞一大奇迹。
3、朗读: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它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因此能
把石块滴穿。假如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还有什么情况做不成呢?
二、品读名人,深悟“启发”
(一)、学习第三自然段
课文给我们介绍了哪几位名人的故事?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
1、对比导学案,自学李时珍的故事
(1)、边读边做记号,摸索:李时珍“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精神表现
在哪些地点?
(2)、明白得“不懈努力”
不懈努力什么意思?哪些细节表现李时珍专门“努力”?哪些细节表现了
他的“不懈”?
(3)、填空: 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因此 。
假如我们也能像 那样,还有什么情况做不成呢?(导
学案“当堂检测2-1”)
(4)、有感情地朗读李时珍的故事:先读故事,接着读填空,提醒学生:
先写事例,然后写感受,这是读后感常用的写法。
2、对比导学案,合作探究爱迪生、齐白石的故事
(1)、默读爱迪生、齐白石的故事,边读边做标记,摸索:爱迪生、齐白
石滴水穿石的精神表现在哪些地点?
(2)、小组交流
各学习小组的2号向大伙儿汇报自学成果,其他同学倾听汇报并作评判;
各学习小组的4号向大伙儿汇报自学成果,其他同学倾听汇报并作评判;
(3)指名汇报自学成果
明白得“孜孜不倦”、“坚持不懈”。
(4)、填空: 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因此 。
假如我们也能像 那样,还有什么情况做不成呢?(导
学案“当堂检测2-1”)
(5)、照着前面读李时珍故事的模样,有感情地朗读爱迪生、齐白石的故
事。
三、拓展生成,体悟“启发”
(一)、像如此的名人故事我们还明白哪些呢?
(二)、概括朗读: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
不差不多上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
最终取得成功的吗?
1、明白得引号里的三个词语:滴水穿石 滴穿 顽石
李时珍面前的顽石是什么?他如何滴穿的?爱迪生、齐白石呢?富兰克
林……
2、填空:A你看, 在前进的道路上,不确实是靠着这
种 ______的精神,
才 最终取得成功的
吗?(导学案“当堂检测2-2”)
B你看, 在前进的道路上,确实是靠着这
种 ______的精神,
才 最终取得成功的。
(三)、雨水和水滴有何不同?
(四)、铭记作者的期望:我们要铭记,“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发:
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
好的理想。
四、领会特色,赏悟“启发”
(一)、小结写作特色:这篇课文先给我们出现太极洞奇迹,然后揭示滴
水穿石的启发,接着举三个典型事例并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只有做到目标
专一、持之以恒,才能实现美好理想的道理,最后给我们提出期望。
(二)、练写读后感片段。(导学案“课后拓展”)
(三)、再次朗读安徽广德太极洞一大奇迹。
本文发布于:2023-11-11 00:08: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63249621207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滴水穿石的启示第二课时苏教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滴水穿石的启示第二课时苏教版.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