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18课 冷战和国际格局的演变 教学设

更新时间:2023-11-10 16:34:36 阅读: 评论:0

社区矫正工作总结-古诗押韵

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18课 冷战和国际格局的演变 教学设
2023年11月10日发(作者:借景抒情作文)

18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

每节课都有自己的灵魂,把这个灵魂变成一根线,通过这根线来引领学生,从学生

已有的知识开始,精心设计思考问题,积极创设教学情境,以符合青少年的认知逻辑水

平。同时通过不同历史概念间的异同比较,在对比中产生冲击,在冲击中引发思考,在

思考中联结知识的纽带,从而积极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精神;在小组讨论交流的

合作学习中,分享学习的快乐,体会历史的智慧,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合

作精神。

二、教科书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八专题《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的第四课。课

程标准要求为:通过了解冷战时期的典型事件,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理解冷战的发生、

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在世界现代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国际政治格局变动

的角度看,它既是新航路开辟以来延续四百多年的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政治格局的彻底

终结,也是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序曲。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各国的综合国力对

比,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苏联的军事力量空前壮大,成为唯一能够与美国

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两个超级大国在将近半个世纪中的斗争与妥协,直接影响着整个

世界的紧张与缓和。同时,在美苏冷战的两极格局中,也孕育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并随着苏联最终的自行坍塌,两极格局崩溃,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从当今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来看,冷战格局也是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

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重要背景。在两极对峙的大环境下,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在

较长的时间段内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共存中都不同

程度地从对方身上借鉴了经验,吸取了教训,并用于内部的调整和改革,从而推动了世

界的整体发展。从整体上来看,二战以来,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在加速推进,

世界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程度在日益加深,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和平和发展逐渐成

为不可逆转的时代主题。于此同时,冷战使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也在增长,

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也还很有限,因此对冷战和国际格局的演变这段历史还不能形成理

性认识,很多同学还只是停留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感性认知阶段,只知道杜鲁门主义、

古巴导弹危机、多极化趋势等零星几个历史概念,却不能准确解释它们的内涵,更勿论

阐明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高中阶段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深刻理解不同阶段冷战的

典型事件,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并进而分析、探讨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

之间的相互影响。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理解能力,采取深入浅出、形

象生动的方法进行教学。可以提供大量的图片、文字或视频等材料,创设适宜的历史情

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使所学知识能够迁移和深化,以拓展学生的

视野,提升学生的思维。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华约的形成等典型事件的学习,能够描

述二战后冷战对峙格局的形成过程。

2.说出欧共体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中国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3.阐明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的基本史实,认识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的趋势。

【过程与方法】

1.围绕“冰与火的交织”这一主题,以古巴导弹危机这一事件为切入口,引发开

去,学习和探究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不同时期世界格局的特点。

2.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和解读得出结论,做到论从史出。

3.对系列问题进行讨论、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的过程;以“问题三:美苏会如何面对危机?”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以“问题四:冷

战下的世界还有哪些新势力在发展?”和“问题五:冷战给世界带来了什么?”展开课

堂争鸣,在争鸣中提升认识,辩证看待冷战的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七、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课前渲染】

以漫画的方式来吸引学1

展示漫画:

《古巴导弹危机》,请同学简单介绍一下这幅

生,激发学习兴趣,渲染

漫画的故事。

课堂氛围。

2培养学生从漫画材料中

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通过这幅漫画使学生认

识到冷战中美苏的针锋相

对,初步感知冷战对国际

格局的影响。并利用教师

简评中的最后一句话

苏冷战,半个世纪的冰与

火的交织来点题,引出本

课的课题。

要点提示:

古巴导弹危机,又称加勒比海导弹危机,1962

景,教材已经简明扼要地

10月在美国、苏联与古巴之间爆发的一场极其严重的政治、

交代了,但是高一学生没

军事危机。事件爆发的直接原因是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这个

有二战的知识储备,容易

事件被看作是冷战的顶峰和转折点。在世界史中人类从未如此

近地站在一场核战争的边缘。

难。在教师的引导下,通

简评导入:

古巴导弹危机虽然仅仅持续了13天,但美苏

过对二战后初期美苏综合

双方始终在核按钮旁徘徊,使人类空前地接近毁灭的边缘,世

界处于千钧一发之际。时至今日,美苏冷战虽然已成过去,但

它对于当今世界格局的影响,如同这场古巴导弹危机一样,始

终萦绕在人们心头。今天,咱们不妨以这场危机为横切面,重

温美苏之间,这场将近半个世纪的冰与火的交织。

国力对比的解读,结合层

层递进式的三重追问:“美

苏之间到底有何矛盾?”

材料一:美国:工业生产量占世界2/3 黄金储备量占世

3/449年前垄断了原子弹,拥有1200多万军队,30艘航空

母舰,近500个军事基地。

材料二:苏联:经济总量排世界第二,相当于美国的30%

苏军总数达1140万,扩展了60万平方公里疆土,49年试验原

子弹成功,53年试验氢弹成功。

并启发学生去一步步地深

入思考,最终得出,两极

对峙格局的形成,并非凭

空而来,而是一系列历史

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检查学生预习的效果,落

实基础知识,并为后面深

入理解杜鲁门主义、马歇

尔计划、北约华约等知识

点做铺垫。

教师设问:

随着二战的结束,法西斯被消灭以后,一个崭

新的历史命题摆在人类面前,二战后的新世界,谁主沉浮?请

看以上两组数据,并谈谈你的感受

?

要点提示:

二战后初期,美国的军事力量、经济力量,以

及它的政治影响力,都急剧膨胀,在资本主义世界已经是独占

鳌头。世界范围内,唯一可以和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只

有苏联这个社会主义国家。实际上,从二战后期开始,在以雅

尔塔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会议上,美国和苏联,就已经根据各

自的战略需要,对战后的世界势力范围进行划分,历史上把它

称作雅尔塔体系,这已经勾画出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

继续深化:史料引入——战后初期,美苏双方领导人的

想法:

1.翻转课堂,体现课堂的流

材料一:美国是经济世界的巨人,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动性和生命性,学生可以

——杜鲁门

材料二:谁占领了地盘,谁就能把他的那套社会制度推行

到他的军队所能到达的地方去。 —— 斯大林

教师设问:结合上述材料综合思考,为何曾是盟友的美苏

两国,在战后初期会反目成仇?

要点提示:战后初期的美国和苏联,实际在最终目标上是

一致的,双方都想领导世界,可问题是世界只有一个,一山不

容二虎,双方都想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领导世界,也都把对方

看作是自己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正如那句名言说的,没有永

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有的只是永恒的国家利益。

家利益的冲突是美苏反目成仇的根本原因。

承接设疑:既然双方都因为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矛盾,

把对方看作是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何不干脆打一

场?

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

史批判能力和发散思维。

2.利用精选的史料,创设情

境,营造有利于学生积极

思考和主动探究的课堂教

学氛围,培养学生多角度

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把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

形成过程直接呈现在世界

地图上,有助于学生时空

观念的培养。

要点提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

给人类社会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大战导致的政治经济危机,引

发了世界人民要求和平,反对战争的呼声日益高涨。再加上战

后初期美苏的综合国力总体上是旗鼓相当的,因此一旦开战的

结果就是两败俱伤,这是美苏都不愿意看到的。

阶段性小结:我们在探讨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时候,大抵有

三个变量——国家利益、意识形态和国家力量。战后的美苏,

在雅尔塔体制勾勒出两级格局基本轮廓的前提下,一方面,因

为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矛盾,产生尖锐冲突,又因为两国力

量的旗鼓相当,不敢贸然开战,再加上战后的大环境是人们渴

望和平,不希望战争,于是出现了一个极为特殊的局面,叫做

冷战。

回踩漫画:古巴导弹危机,就是冷战的一个典型体现,请

大家仔细观察,这幅漫画的哪些细节可以体现出这是一场没有

硝烟的较量?

引导学生从漫画中抓取关键信息,强调冷战的两大特征:

1.全面对抗;2.没有直接开战。

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

息的能力。借以引导学生

从典型事件上来理解美苏

冷战的基本特征

有关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

过程,是本课的重点所在。

为了突出重点,首先,在

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带着

材,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的能力;接着,让学生来

性,并培养他们的表达能

不到位的地方,通过材料追问,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三个追

加材料如下:

1.新课程强调贴近学生生

活。把历史教学和学生现

合起来,可极大地调动学自由的?

1.杜鲁门主义:

1947年,杜鲁门向国会提出咨文的原话:

I believe that it must be the policy of the United States to

support free peoples who are resisting attempted subjugation by

armed minorities or by outside pressures.

追问一:

Free peoples,在美国眼中,怎样的制度才是free

实生活经历及经验有机结

追问二:

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就必须要防止outside

生积极的学习情绪。

构建和谐2.开展互动教学,

pressures,外来的压力,实际上也就把矛头对准了哪个国家?

追问三:

除了遏制苏联以外,美国还用了mustsupport

这两个词,必须支持,理所应当,不容置疑,这说明美国有怎

样的野心?

课堂。这给学生提供了一

个开放、平等、民主、互

助的交流平台,有助于实

现生生、师生互动,发挥

了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

双主地位。

创建时间数轴,按时间顺

序罗列美苏冷战下多极化

件,引导学生确立时间导

向意识。“冷战的发展与

多极力量的成长”这一框

架涉及的时间点较多。而

新教材在呈现这些史实的

时候,并不是严格按照时

间的先后顺序来编排的,

这样就容易造成部分学生

的认知困难。利用时间数

轴对相近时间发生的历史

事件进行思考,发现知识

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进而强化学生的时间意识

如何理解冷战的发展与世

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

要点提示:

杜鲁门主义是二战以后,美国首次公开地表明

自己反对苏联,称霸世界的立场,因此,我们把它称作是美苏

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

2.马歇尔计划:

情境创设:

通过马歇尔计划,美国给欧洲的具体援助金额

130亿美元,这130亿放到今天相当于2000亿美元,英国前

首先丘吉尔情不自禁地说:“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一项援

助!”那是不是真的如此呢?通过以下两幅漫画,请你谈谈对

马歇尔计划的理解。

响,是本节课的难点所在,

为了突破难点,在前面基

础知识铺垫的前提下,首

追问一:

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那美国安的是什

么心?

先,通过简述古巴导弹危

机的解决,初步得出“紧

张与缓和并存”的感性认

识;其次,通过时间轴的

形式,帮助学生理解两极

格局下,多极化趋势的兴

起与发展,探讨多极化与

系;再次,通过小组合作

讨论,激活学生思维,在

讨论的过程当中培养学生

的团队意识;在思考的过

程当中,培养学生的探究

意识;在争辩的过程当中,

培养学生的思变意识;在

用史实来论证自己观点的

过程当中,初步体会论从

史出的原则;最后教师总

追问二:

愿者上钩这幅漫画里,通过马歇尔计划,美国把

受到援助的国家绑在了自己这架战车上,战车前面挂着一个诱

饵,上面写着贷款两个字,这有什么寓意?

追问三:

通过马歇尔计划,西方国家也确实获得了美国的

大量援助,那么这些援助对于西方国家而言,又有什么客观的

好处呢?

要点提示:

马歇尔计划一方面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复兴了西

欧的经济,从而稳定了资本主义秩序,另一方面,也为美国在

政治上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所以美国实行马歇尔计划,是冷

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归根结底还是为了维护美国自身的利

益。

结归纳,在突破难点的同

3.北约:

1949年,美国等12个西方国家在华盛顿集会,

所谓的自由,也就是资本主义制度,他们宁愿依靠美国,成为

美国遏制苏联的桥头堡,也不愿意投向苏联,说明杜鲁门主义

也好,马歇尔计划也好,北约也好,都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的

色彩。

继续深化:史料引入——北约、华约建立以后欧洲的局

势图

教师提问:

为什么北约和华约的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

正式形成?

要点提示:

回踩漫画:

为什么说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冷战最激烈的一

次对抗?大家有没有发现,导弹上有一个H字母?这个字母代

表的意思是H-bomb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核武器——1亿吨TNT

当量的氢弹。1亿吨TNT什么概念?举个例子,广岛原子弹,15

万人死亡,一座城市化为灰烬,不过2万吨TNT当量,从2

1亿,短短17年间,翻了整整5000倍,说明美苏战后在疯

狂的军备竞赛!

问题三:美苏会如何面对危机?

情境创设:史料引入——古巴导弹危机期间,美苏的对

材料一:肯尼迪:禁止向古巴运送进攻性武器······非到必

要时不使用武力! 写于1961.10.16

材料二:赫鲁晓夫:如美国取消封锁,并从土耳其撤走导

弹,苏联愿撤出导弹!写于1961. 10.23

材料三:肯尼迪:可以取消封锁,并保证不进攻古巴,但

不撤出土耳其!写于1961.10.25

材料四:赫鲁晓夫:接受美国人的所有要求! 写于

1961.10.28

教师提问:

值得一提的是,古巴导弹危机期间,肯尼迪和

赫鲁晓夫始终都在以写信的方式在沟通,从字里行间找出美苏

的态度逐渐发生了怎样的转化?

要点提示:

古巴导弹危机是紧张和缓和并存,紧张到足以

让世界毁灭,但哪怕在最紧张的时候,双方都能保持相对的克

制。而这种紧张和缓和并存的局面,便是冷战对整个国际格局

的双重影响。

问题四:冷战下的世界还有哪些新势力在发展?

情境创设:史料引入——冷战下的国际社会呼声

西欧: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

日本:让腾飞的经济撑起政治大国的脊梁!

中国:坚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发展中国家:每一个国家都有自由、独立的权力!

教师提问

这些国际力量的崛起会给两极格局带来怎样的

冲击呢?请结合以下时间数轴进行分析思考。

要点提示: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东西方关系既有缓

和,也有激烈的冷战对抗。与此同时,随着世界经济的恢复和

发展,世界的政治形势也在发生深刻变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

集团逐渐分化,西欧、日本逐渐成为重要的国际力量;以苏联

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也逐渐瓦解,随着新中国的和平崛起和第

三世界的兴起,这些势力日益成为国际社会中不可忽视的政治

力量。以上国际关系的变化,都对美苏两极格局造成了有力冲

击,然而,这一阶段,美苏两强争霸仍然是这一时期国际关系

的主导,多极化趋势是两极格局下的多极化趋势。

学生活动:(以前后同学为学习小组,结合以上图片和

所学知识进行讨论,尔后派代表发言。)

要点提示:

美苏冷战到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什么?就如刚

才本节课的标题一样——冰与火的交织,一方面,两强对峙,

为了各自的国家利益水火不容,整个世界也如同在冰火两重天

下战战兢兢,无法安宁,如同头上悬了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证明,两极格局中出现的世界多极化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课堂小结】

本节课以古巴导弹危机为横切面,了解了美苏争锋的前因

和后果,通过学习,我们明白,二战后的美苏争锋,并不是凭

空而来,而是在国家利益、意识形态和国家力量三方面共同作

用的结果。美苏之间以欧洲为中心,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全

方位的对抗,无所不用其极,可以说是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相

交织,造成国际局势一次又一次的紧张,如同一个“火”,但

同时,由于军备竞赛的不断升级,导致双方力量达成了一种恐

怖下的相互制衡,谁也不敢轻举妄动,客观上使世界在近半个

世纪的时间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同时随着经济的恢复和

发展,新兴力量在逐渐兴起和发展,如同一个“冰”,这就是

冰与火交织的那个年代。

八、教学评价设计

1. 二战期间美苏建立的同盟关系在战后破裂,其主要原因是

A .美苏争霸必然导致双方对立

B .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

C .两极格局间关系的实质是两强争霸

D .反法西斯斗争取得胜利

2. 美苏冷战的核心地带是

A .亚洲

B .非洲

C .西欧和东欧

D .美洲

3. 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体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A.雅尔塔会议召开

B.杜鲁门主义出台

C “铁幕演说”

D.北约和华约的出现

4. 二战后,美国对欧洲实施“马歇尔计划”的根本目的是

A.帮助欧洲各国恢复社会经济

B.实现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

C.稳定资本主义,抵制共产主义

D.排挤英法势力,控制整个欧洲

5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时人评论说不结盟的“发起我们运动的由来,应追溯到

万隆会议。”万隆会议和不结盟运动反映了

A.殖民主义体系日益瓦解

B.亚非国家一体化进程加快

C.东西方关系进一步缓和

D.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明显

6.下图分别为1956年和1970年欧洲冷战示意图

左图到右图的变化反映了

A.美国丧失在西方世界的领导地位

B.世界发展呈现多极化趋势

C.大国放松了对阵营内小国的控制

D.苏联在对峙中的优势地位

71970年代开始,西欧不顾美国反对,开始加强同东欧的经济关系,希望能缓解东西方紧

张气氛、减少东欧对苏联的依赖、更多输出西方的价值观,并试图以经济的让步换取苏联在

其它方面的让步。这表明

A.西欧积极推进经济一体化发展

B.欧洲的经济联系政治色彩浓厚

C.缓解危机成为西方的迫切需求

D.苏联改革优化了外商投资环境

8.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说:“美国政府在过去几十年一直在等待,即使美国存在

的问题日益恶化。与此同时,中国却没有等待,实施经济改革。德国、印度也没有等待。这

些国家没有原地踏步,也不想成为次要国家。……我无法接受美国成为二等国家。”这表明

A.多极化趋势正在加强

B.美国已经被中国赶超

C.新的国际格局已经建立

D.“一超多强”格局被打破

9.《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写到正在形成的全球政治中,主要文明的核心国家

正取代冷战期间的两个超级大国,成为吸引和排斥其他国家的几个基本的极。造成这种状

况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实力的对比发生变化

B.苏联解体,东欧巨变

C.原先的超级大国已经衰落

D.形成“一超多强”局面

10.(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59月,美、英、苏、法外交部部长在伦敦会晤,法国正式提出自己

的对德方案。方案内容包括:第一,不允许重建中央集权的德意志国家,反对德国建立全国

性的政党和中央行政机构。第二,莱茵兰即莱茵河左岸地区脱离德国。科隆以南是入侵法国

的通道,应该由法国永久占领……法国还要求大量赔款和拆迁德国工厂,以补偿法国的战争

损失。这些主张形成法国战后对德政策的“法国方案”。 ……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否决了把

鲁尔和莱茵兰从德国分离的提议……美英代表比苏联的态度稍微緩和一些……但是,对于肢

解德国的方案却坚决反对。

——摘自姜南《法德英关系与欧洲一体化(19451993)

材料二 下表反映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20世纪5070年代西欧国家的对外政策。

20西欧出于经济上和军事上对羌国的依赖,在外交上亦步亦趋,追

50随美国

年代

201964年,法国主动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成为与中华人民共和

60国正式建交的第一个西方大国。1966年,法国宣布退出北约军事

年代一体化体系,提出对苏联、东欧国家“缓和、谅解、合作”的原

则。1969年,联邦德国勃朗特政府提出“新东方政策”,实现了

同苏联、东欧国家的关系正常化。

改善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在中东、中美洲和南部非洲许多20

问题上,违背美国的旨意,支持第三世界的立场70

年代

——据张春山《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法国提出“法国方案”的根本意图。指出20

世纪50年代初法德关系发生的变化,并分析促成其变化的时代背景。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对外政策特点的变化及

其原因。4分)

参考答案:1-9 BCDBABBAA

10.8分)

1)意图:肢解、削弱德国。(1)

变化:法德关系由对立走向和解。(1)

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普遍哀落;美苏“冷战”开始后,西欧国家认识到必须走联

合的道路才能保障自身安全并获得发展。(2分,其他言之成理亦可)

2)变化:从追随美国到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2)

原因:战后西欧联合趋势不断加强,经济实力增长;第三世界力量的兴起;在美苏两极格局

中维护自身独立与发展。(2分,答到其中两点点即可)

九、板书设计

十、教学反思

历史新教材的专题模块体系,蕴涵了大历史观和文明史观的理念。而笔者对

于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分析,仍停留在美苏冷战的背景、过程、结果等层面。

在探讨冷战的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时,也没有站在20世纪下半

叶世界的新变化这个高度进行诠释。若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社会主

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等等几个方

面对其进行整体规划,相信会使教学内容更有深度与高度,也会更有利于开阔学

生们的视野。

象棋文化-秋夜作文

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18课 冷战和国际格局的演变 教学设

本文发布于:2023-11-10 16:34: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60527621173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18课 冷战和国际格局的演变 教学设.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18课 冷战和国际格局的演变 教学设.pdf

标签:桥头堡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