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二战最后一仗:日本关东军虎头要塞覆灭记
作者:马拖骡辣
来源:《党的生活(黑龙江)》2015年第08期
到过中俄边境地区虎林市虎头镇的人,大都游览过虎头军事要塞。
走进那潮湿阴暗、斑驳陆离的水泥隧洞,面对这一功能齐全、异常坚固的战争机器,人们
往往很自然地联想到当年日本关东军在中国土地上的种种罪行。但是,许多人却不知道,70
年前在这片土地上曾发生过一场水陆空立体战,并以1000多名苏联官兵和2000多名日本关东
军守备队官兵的生命为代价,终止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比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延迟了11
天。
正因如此,这里也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终结地。
虎头是一个边陲小镇,坐落在完达山的余脉——虎头山上,面临乌苏里江,与俄罗斯联邦
的伊曼市隔江相望。
1933年,日本关东军侵占虎头后,为了防备苏联,即在这里驻扎重兵,并着手秘密修建
地下要塞。他们认为,“虎头恰似正对着符拉迪沃斯托克和乌苏里斯克咽喉的匕首,又像直插
苏联滨海边疆区心脏部位的长矛枪尖。”这句话,一语道破了日本关东军的天机——这里是有
朝一日进攻苏联的桥头堡。
虎头的地形如一只凶猛的卧虎。高昂的虎头,隔江雄视着苏联的伊曼市、伊曼铁道桥、西
伯利亚铁路及萨里斯基军事区。进,可切断苏联的铁路、公路、水路运输;援,可支援绥芬
河、东宁的日军主力向苏联符拉迪沃斯托克地区进攻,阻止从伯力南下增援的苏军。
虎头要塞大大小小共有十余处,由猛虎山、虎北山、虎东山、虎西山、虎啸山五个阵地组
成。其中,猛虎山是主要阵地,虎东山、虎北山为其两翼前沿阵地,成钳形以南北两线呈护卫
阵势;虎西山、虎啸山两个阵地位于猛虎山主阵地西面,为猛虎山后方第二线阵地。主阵地猛
虎山由中猛虎山、东猛虎山、西猛虎山三个丘陵组成,周围是沼泽地带,形成难以通行的天然
屏障。
起初,日军以中猛虎山为中心修建地下工事,由山底向东西猛虎山延伸,长达8公里,之
后又延伸到虎北山和虎啸山,形成了巨大的地下隧道网络。隧道宽、高约3~4米,用3米厚
的钢筋水泥浇铸。地下工事包括指挥所、通讯室、士兵休息室、伙房、浴池、粮库、弹药库、
发电所等,有竖井直通山顶观测所和出入口、通风口、枪眼、炮眼、反击口等几十条横竖通
道,像蜘蛛网一样在山底下向各处延伸。工事上面自然植被茂密,不见一点儿人工痕迹。要塞
外围,筑有野战工事和飞机场。
本文发布于:2023-11-10 15:56: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60299621170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二战最后一仗:日本关东军虎头要塞覆灭记.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二战最后一仗:日本关东军虎头要塞覆灭记.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