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区域分析与规划
学生姓名:***
学 号: ***********
班 级: 08资源本科3班
专 业: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学 部: 城市建设学部
课程名称: 区域分析与规划
2011年1月
【摘要】
乌鲁木齐作为西部发展的一颗明珠,正一步一步进入人们的视线,进入世界的
视线,此文对乌鲁木齐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情况做出分析,包括:概况、自然资源、
自然环境、经济状况、历史文化、人口劳动力等八项,在分析的过程中,可以发
现乌鲁木齐的发展水平还是比较落后的,跟发达城市还是有很大的一段距离。分
析出其优势、劣势、环境状况、经济现状等再进一步进行简单的规划,对乌鲁木
齐的土地利用和水资源的使用与保护方面进行分析,规划其未来的发展及应该改
进的地方,使之在节约资源的前提下更加科学更加合理的利用资源。对乌鲁木齐
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空间结构进行分析,规划乌鲁木齐的发展方式,调整乌鲁木齐
的产业结构,使乌鲁木齐的基础设施工程和生态环境建设有突破性发展。总共对
七大项进行了规划,并对远景发展提出设想,希望乌鲁木齐能够更快更稳的发展。
关键词:
乌鲁木齐;经济发展;规划
1
目录
绪论 ................................................................. 3
1.乌鲁木齐概况 ...................................................... 4
2.自然资源分析 ....................................................... 4
2.1土地资源 ....................................................... 4
2.2矿产资源: ....................................................... 5
2.3水资源: ....................................................... 6
2.4森林资源: ....................................................... 7
2.5植物资源: ....................................................... 8
3.乌鲁木齐自然环境分析 .............................................. 8
4.乌鲁木齐经济状况分析 .............................................. 9
4.1乌鲁木齐进出口额分析 ............................................. 9
4.2工业生产值对比 .................................................. 10
4.3产业结构 ...................................................... 11
5.乌鲁木齐区域文化历史背景分析 ..................................... 13
5.1乌鲁木齐历史沿革 ................................................ 13
5.2乌鲁木齐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因素: .................................. 14
5.3经济贡献: ...................................................... 14
6 乌鲁木齐人口与劳动力分析 .......................................... 15
6.1人口数量分析: .................................................. 15
6.2乌鲁木齐市2000年-2005年总人口变动情况 .......................... 15
6.3人口素质分析 : ................................................. 17
6.4劳动力分析: .................................................... 17
6.5政策分析: ...................................................... 17
7. 乌鲁木齐区域技术支持分析 ......................................... 18
8. 乌鲁木齐区域总体情况评价 ......................................... 20
8.1单一指标分析 .................................................... 20
8.2UNRISD: ...................................................... 22
8.3PQLI: ....................................................... 23
第二部分:乌鲁木齐的区域规划 ........................................ 23
1.Swot分析法 ...................................................... 23
1.1战略目标及重点: ................................................ 24
2 区域空间结构分析 .................................................. 26
2
2.1增长及理论: .................................................... 26
2.2核心边缘理论 .................................................... 27
2.3点轴结构: ...................................................... 27
2.4圈层结构理论: .................................................. 28
3.乌鲁木齐土地现状分析 .............................................. 29
4.乌鲁木齐产业规划布局 .............................................. 31
5. 乌鲁木齐基础设施规划 ............................................. 32
5.1综合运输网规划 ................................................. 32
5.2给水工程规划 .................................................... 34
5.3 排水工程规划 .................................................... 35
6.城镇体系规划 ..................................................... 36
七:乌鲁木齐生态环境规划 ............................................ 38
结论 ................................................................ 39
参考文献: .......................................................... 40
绪论
乌鲁木齐的现状进行分析,分析其优劣势,并对其进行简单的规划,展
望未来发展。第一部分是分析的过程,分别对乌市的概况、人文、经济、历史、
3
资源等八大项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第二部分是根据第一部分得出的结论来对
乌鲁木齐进行简单规划,主要规划土地的利用、交通、水资源的利用、经济结
构、产业结构等七大项,这些规划是对未来的一个展望,只有不断地改变才能
使之更好更快的发展
1.乌鲁木齐概况
新疆拥有中国六分之一的国土,乌鲁木齐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
是新疆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中国西部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是新欧亚
大陆桥中国西段的桥头堡,地处亚洲大陆地理中心。行政区总面积1.2万平
方公里,其中城市建成区235.9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235万,其中城市人
口就占90%以上。在发展经济上乌鲁木齐占有很多的优势。首先,乌鲁木齐
是中国连接中亚地区乃至欧洲的陆路交通枢纽,现已成为中国扩大向西开放、
开展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毗邻中亚各国,是沟通东西商贸的重要
枢纽。
乌鲁木齐是规模最大、人口最多、市场潜力最强、环境最好的城市,对中
亚地区具有较强的辐射作用。其次乌鲁木齐的旅游业也十分的发达,拥
[10]
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天山山脉分布着高山冰雪景观、山地森林景观、草原景
观,为游客观光、探险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各民族的文化艺术、风情习俗,
构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人文景观。乌鲁木齐的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
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为61.5%。最后就是政策的优势,近年来,随着国家西
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特别是针对新疆的开发建设,中央出台了一系列
优惠政策。这些政策有力的支持乌鲁木齐快速发展。
2.自然资源分析
2.1土地资源:
截至2009年底,乌鲁木齐市土地总面积1378310.23公顷
(土地面积数据含兵团)。各类土地面积见下表:
【2】
2009年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现状一览表
地 类 面积(公顷)
耕 地 80248.13
园 地 5509.75
林 地 80199.3
草 地 782663.58
4
城镇村及工矿用地 51732.81
交通运输用地 13384.58
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 41877.63
其他土地 322694.45
合 计 1378310.23
表1
图1
通过图表1和意图1以看出,09年乌鲁木齐土地利用现状草地、耕地还有
林地占总面积的百分之七十左右,也可以说明乌鲁木齐的绿化面积是很多的。
截至2009年底,耕地保护面积6.63万公顷,基本农田面积4.75万公顷。这
些数据表明乌鲁木齐市市政府对耕地面积的保护还是做得比较好的,不会在发
展城市的时候破坏耕地,反而加强对它的保护。
2.2矿产资源:
截至2009年底,乌鲁木齐市已发现33种矿,250余处矿产地。其中已探明有一
定资源储量的有20个矿种,中型以上的矿床13处。主要矿产资源储量:煤61.17
亿吨,油页岩3131.5万吨,石灰石3.5亿吨,芒硝9747.8万吨,湖盐441.3万
吨,金2.8吨,陶瓷原料粘土270.8万吨,耐火粘土492.9万吨,铜1290万吨,
磷30.3万吨。煤、湖盐、石灰石和建筑用砂石是乌鲁木齐市优势矿产,油页岩和
5
金是潜在优势矿产。
2009年主要矿产资源储量情况一览表
矿种 资源储量
煤 61.17亿吨
油页岩 3131.5万吨
石灰石 3.5亿吨
芒硝 9747.8万吨
湖盐 441.3万吨
金 2.8吨
陶瓷原料粘土 270.8万吨
耐火粘土 492.9万吨
铜 1290万吨
磷 30.3万吨
表2
共有各类矿山企业280家,从业人员17602人。年产矿石2441.24万吨,实现
矿业总产值22.8亿元。已开发利用的矿种有13 种,主要以煤炭开采为主,全市
现有煤矿83个,生产原煤1340.76万吨,矿业产值19.9亿元,占矿业总产值的
87.3%。其次为建筑用砂,砖瓦用粘土企业156家,矿业产值2.1亿元。市辖区内
大型矿山企业3个,中型矿山企业17个,小型矿山企业260个。
【2】
2.3水资源:
中国是个严重缺水的国家,尤其是中国的西部,新疆缺水现象十分的严重,
这几年乌鲁木齐的水价也是“节节高升”,由此可以看出水资源的短缺时很严
重的。
地区 水资源总量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地下水与地人均水资源
(亿立方米) 量 量 下水资源重量(立方米/
复量 人)
9.34 4.25 3.95 413 乌鲁木齐 9.64
表3
单位:亿立
方米
年 份 供水总 用水总
6
总 计 528.22 447.78 79.87 528.22 500.85 487.78 11.43 1.64
乌鲁木齐
市
克拉玛依
市
石河子市 12 0.9 0.18 13.71 11.38 2.33 13.71 13.08
吐鲁番地
区
哈密地区 10.35 4.06 6.29 10.35 9.56 9.05 0.48 0.03
昌吉回族
自治州
伊犁州直
属县(市)
塔城地区 20.6 13 7.6 20.6 19.37 18.98 0.31 0.08
阿勒泰地
区
博尔塔拉
蒙古自治14.78 10.56 4.22 14.78 14.62 14.44 0.17 0.01
州
巴音郭楞
蒙古自治40.8 34.04 6.61 40.8 38.89 38.24 0.55 0.1
州
阿克苏地
区
克孜勒苏
柯尔克孜8.5 7.73 0.77 8.5 8.32 8.26 0.04 0.02
自治州
喀什地区 116.96 101.77 15.19 116.96 114.41 113.29 0.78 0.34
和田地区 43.84 40.99 2.85 43.84 40.9 40.59 0.29 0.02
量 量
地下第一产第二第三
地表水 生 产
水 业 产业 产业
9.93 5.33 4.32 9.93 7.9 5.85 1.84 0.21
3.07 2.69 0.24 3.07 2.08 1.24 0.8 0.04
13.47 6.91 6.56 13.47 13.08 12.39 0.64 0.05
33.91 19.58 14.33 33.91 33.02 31.39 1.45 0.18
53.14 49.66 3.48 53.14 51.33 49.52 1.64 0.17
39.96 39.46 0.5 39.96 30.16 29.76 0.37 0.03
105.2 100.62 4.58 105.2 104.14 102.79 1.17 0.18
表4
通过表格4 看出:乌鲁木齐除了第二、三产业和居民用水量比较高外其他的
有水量均为中下等,也可以说明乌鲁木齐市的人口在新疆占的比重较高,人口集
中。乌鲁木齐的主要产业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2.4森林资源:
乌鲁木齐地区的森林资源在全疆相对较优,相当于全疆平均森林覆盖率的3倍,
但与全国相比差距甚大。森林资源可分为天然林和人工林两大类。天然林主要包
括山地针叶林、河谷林和平原荒漠林;人工林主要包括以改造自然、保护农田、
7
草场为主体的各种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和城市绿化林。现有林业用地面积62477
公顷,有林地面积35612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57% ;疏林地面积18362公顷,
占林业用地面积的29% ;灌木林地面积2782公顷,占林地面积的4% ;育苗基地
面积264公顷;城市园林及荒山绿化已达3226公顷。树种资源约90余种,主要
有雪岭云杉、天山桦、密叶杨、白榆等。
近几年乌鲁木齐加强城市绿化,草地和树林的占据了大部分的面积。在前几年
还会有沙尘暴,这几年的现象明显好转,在未来沙漠化会被遏制,沙尘暴会慢慢
消失不见,乌鲁木齐会成为真正的西部明珠。
【2】
2.5植物资源:
乌鲁木齐位于天山以北,自然环境比较复杂,有着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
现已查明,可供开发利用的野生食用植物约有40余种,其中野蔷薇、沙棘、
野苜蓿等在国内外已被开发利用,作为饮料和保健品;野生油料植物约有50
余种;野生饲用植物约有29科140多属240余种,其中如三叶草、草木樨、
苜蓿、冰草、草地早熟禾、布顿大麦等世界上著名的豆科和禾木科牧草在本
市均有生长,本地还有不少野生优良牧草有待进一步开发和利用;野生蜜源
植物约有100多种;农作物野生近缘种植物约有60多种;野生药用植物资源
【2】
约有390余种,是祖国医药宝库的一部分;野生工业用植物约有100余种。
分析:因为乌鲁木齐位于天山以北,所以气候条件较天山以南较好,水资
源较为丰富,所以植物资源比较的多,有很多的药材植物,但是由于这几年
气候的改变,使乌鲁木齐甚至整个新疆都处于严重的缺水状态,也使这些野
生植物越来越少,越来越稀缺。
3.乌鲁木齐自然环境分析
耕地 园地 林地 草地 城镇村交通运水域及其他土
及工矿输用地 水利设地
用地 施用地
权5.82% 0.41% 5.82% 56.78% 3.75% 0.97% 3.04% 23.41%
重
面80248.5509.8019978266351732.13384.41877.322694
积 13 75 .3 .58 81 58 63 .45
表5
8
生物丰度指数=Abio*
(5。.82%*80248.13+0.41%*5509.75+5.82%*80199.3+56.78%*782663.58+3.
75%*51732.81+0.97%*13384.58+3.04%*41877.63+23.41%*322694.45)∕
1378310.2 = Abio* 532642.7∕1378310.23=26(通过表5计算)
耕地 园地 林地 草地 建筑用其他土地
地
7.76%
权5.82% 0.41% 5.82% 56.78% 23.41%
重
面80248.13 5509.75 80199.3 782663.58 322694.45
106995
积
表6
植物覆盖指数
=Aveg*(5.82%*80248.13+0.41%*5509.75+5.82%*80199.3+56.78%*782663.5
8+7.76%*106995+23.41%*322694.45) /1378310.23= Aveg 537602.6/
1378310.23=35(通过表6计算得)
4.乌鲁木齐经济状况分析
4.1乌鲁木齐进出口额分析
单位:万美元
地 区 位 次 出口额 进口额
乌鲁木齐市 2 368300 2 296885 1 71415
克拉玛依市 5 18121 9 10533 11 7588
石河子市 6 22943 8 16790 8 6153
吐鲁番地区 13 1072 14 913 14 159
(USD 10
000)
10 13 4807 哈密地区 6190 13 1383
4 3 192727 昌吉回族自治洲 226651 3 33924
1 1 269841 伊犁州直属县(市) 370729 2 100888
9 6 82237 塔城地区 83722 5 1485
11 7 46145 阿勒泰地区 46698 6 553
3 4 39942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109687 7 69745
7 12 8659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12017 12 3358
进出口总位 位
额 次 次
398223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501149 102926
9
阿克苏地区 13980 11 13533 9 447 12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
治州
喀什地区 87605 5 87495 4 110 14
和田地区 70 15 51 15 19 15
14986 10 11767 10 3219 8
表7
根据表7看出乌鲁木齐的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在新疆占有主要的地位,总额仅
次于伊犁市。说明乌市的交通便利是乌鲁木齐市的进出口很大的优势,进出口的
贸易还给乌鲁木齐带来了很多的外来投资等,促进乌市的发展。
4.2工业生产值对比
工 业 工 业 位 次 位 次
地 区 总产值 销售产值
(万元)
乌鲁木齐市 13739691 1 12980774 5 1 14
克拉玛依市 8811023 2 8813188 4 2 16.6
石河子市 1604671 7 1547426 10 7 7
吐鲁番地区 1416824 8 1353524 7 8 11.9
哈密地区 729116 10 655840 11 10 5.4
昌吉回族自治州 2905679 4 2651270 9 4 9.4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3343420 3079963 13.1
伊犁州直属县(市) 1655602 6 1565042 6 6 12.4
塔城地区 1168068 9 1008571 8 9 11.3
阿勒泰地区 519750 11 506349 3 11 17.2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232006 13 213180 12 13 4.6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4372411 3 4207911 1 3 27.5
阿克苏地区 1760983 5 1751384 2 5 20.4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
治州
喀什地区 483746 12 456302 13 12 4.5
和田地区 107120 14 108082 14 14 3.3
61315 15 43987 15 15 1.1
位 总资
次 产
(当年价)
(万元)
贡献
率
表8
分析:通过表8 说明09年乌鲁木齐市的工业总产值和工业销售产值在全疆位居
第一,说明乌鲁木齐市的工业在全疆是发展最快最好的,给新疆带来了很大的经
济收入,也可以说明乌市是新疆的经济中心。
10
4.3产业结构
乌鲁木齐第三产业(流通服务业)较为发达,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为61.5%。
乌鲁木齐拥有百余家星级酒店,三星以上达到60余家,乌鲁木齐五星级酒店
10家,拥有完善的服务业和完备的基础设施,为世界各地的客商创造了良好
的投资合作环境;拥有健全的商贸流通体系,进出口贸易较为发达,占新疆
进出口额的50%以上;中小学、高等院校、医院、科研机构等较为集中,人
才队伍较为健全。目前,乌鲁木齐已形成石化、冶金、纺织、机械、高新技
术、建材、制药、食品、家具、服装等十大产业集群,产业门类齐全,产业
结构日趋合理,特别是石化、冶金等产业的发展在同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
已成为第二产业的支柱。第二产业在全市GDP的比重为37%。第一产业在全
市GDP中所占的比重很小,只有1.5%,但是,现代农业、观光农业、高效农
业是我们努力的目标。自治区统计局相关负责人分析,去年新疆生产总值分产业
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91.1亿元,增长6.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086.74
亿元,首次突破2000亿大关,增长13.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425.57亿元,
增长9.7%。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0.4%、56.8%、32.8%,对GDP
的拉动分别为1.1、6.3及3.6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表现为16.4:49.7:33.9,
与去年相比,第一产业、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下降1.4和1.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
比重上升2.9个百分点。
【1】
单位:
(2009年)
万元
地
第一产第二产第三产
区
业 业 业
乌鲁
木齐974054 166307 4668849 3905582 763267
市
克拉
玛依31511 4162998 4032896 130102 608400 113269
市
石河3442
子市 1
吐鲁
番地202899 966108 810908 155200 376748 116821
区
吐鲁80184 137256 110756 26500 194420 56514 1508
建筑业 工 业
生产
总值
(元)
储和邮政业
3824603988
9 0
8700
0
2574
1
#交通运输、
仓
72013 554260 442560 111700 457353 46922
11
番市 1
鄯善3886
县 0
哈密2305
地区 5
哈密2398
市 8
昌吉
回族1370702852132437
自治2 0 1
州
昌吉3154
市 4
阜康4004
市 7
伊犁
哈萨2644711622211911
克自3 1 0
治州
伊犁
州直1380271295
属县6 1
(市)
伊宁1742
市 2
奎屯3947
市 6
塔城2078103403
地区 4 8
塔城2033
市 4
乌苏2265
市 5
74650 643596 539795 103801 143675 54178
201347 513577 366477 147100 588232 193733
125061 424659 301978 122681 509579 182167
212743 1752060 1372160 379900
212797 635056 472534 162522 647336 130713
102293 412043 372864 39179 140441 18764
2594842 1936598 658244 310323
807800 1148527 883427 265100 153884
38698 227679 150270 77409 523822 49571
29967 336524 284531 51993 234329 47563
第二产业比例:4668849÷10875036计算得0.43
第三产业比例:6039880÷10875036计算得0.555
三产业比值1.5:43:55.5
分析:三产业比值1.5:43:55.5根据库兹涅表可以看出,乌鲁木齐处于中等
国家收入水平,同时按照三个比重来看乌鲁木齐处于工业后期阶段。
根据钱纳里理论:
乌鲁木齐的人均GDP为3450美元,根据2005年北京顺义4562美元换为1989
年不变价及汇率分析2005年顺义的人均GDP为2967美元,所以乌鲁木齐的人均
GDP为3450/4562*2967得结果为:2244美元。判断乌鲁木齐属于1980年的工业
化中期。
霍夫曼比例分析:
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资本资料工业净产值得:16630 7/ 4668849得
乌鲁木齐的霍夫曼比例小于1,乌鲁木齐属于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大于消费资源工
业的规模
根据上述三大定理分析乌鲁木齐得到的结果根据产业结构可以看出乌鲁木齐的
人均GDP较低,跟不上发展水平。
5.乌鲁木齐区域文化历史背景分析
5.1乌鲁木齐历史沿革
“迪化”为“启迪教化”之意,有大民族主义色彩,1953年根据政务院关于更
改具有歧视少数民族含义的地名的决定,恢复旧名,改为乌鲁木齐市。“乌鲁木
齐”,准噶尔蒙古语意为“优美的牧场”。公元640年,唐朝政府在天山北麓设
置庭州,辖4县,今乌鲁木齐为轮台县。从663年开始,唐朝政府派军至乌鲁木
齐河畔屯垦。702年,在庭州设北庭都护府,轮台驻军增加。清朝初年,旧城毁于
战火。乾隆二十年(1755年),清政府在现乌鲁木齐九家湾明故城筑垒驻兵,并
将此地正式定名乌鲁木齐。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清廷筑建新城,命名“迪
化”。光绪十年(1884年),清廷决定设立新疆省,定迪化为省会。从此迪化成
为新疆的政治中心。
民国29年(1940年)成立迪化市政府委员会。民国34年(1945年)11月1日,
迪化正式设市并成立市政府。
1949年9月25日,新疆和平解放。12月17日,迪化市人民政府成立。重新划
分建立7个区,54个街公所。在郊区建立农民协会,并在土地改革的基础上成立
13
3个乡,至此,城乡各级人民政府初步建立。1953年11月20日政务院批准迪化
市更名为乌鲁木齐市。1954年2月1日正式更名。
【5】
5.2乌鲁木齐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因素:
首先乌鲁木齐是古丝绸之路新北道上的重镇,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中心,是
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的荟萃之地,呈现出多元文化的特质,其特点是开放、热情、
豪爽和奋进,是中亚地区最具活力的城市。因为便利的交通使乌鲁木齐可以很好
的和周边的城市国家相互沟通,取其精华,快速发展。
其次,乌鲁木齐居住着汉、维吾尔、哈萨克、回、蒙古等47个民族,各民族的
文化艺术、风情习俗,构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旅游人文景观,独特的服饰和
赛马、叼羊、姑娘追、达瓦孜表演、阿尔肯弹唱等民族文化活动以及能歌善舞、
热情好客的各族人民。山区有繁茂的天然森林和天然草场,可利用的野生植物300
余种。因为这些特有的名族风情,使乌鲁木齐成为很多游客的必选之地,也给乌
【4】
鲁木齐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可观的收入。是新疆的旅游业高速发展。
最后,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乌鲁木齐市北有准东油田,西有克拉玛依油田,南
有塔里木油田,东有吐哈油田,且地处准噶尔储煤带的中部,市辖区内煤炭储量
就达100亿吨以上,被称为"油海上的煤船"。此外还蕴藏丰富的各种有色、稀有
的矿产资源。境内天山冰川和永久性积雪被称为"天然固体水库"。光、热和风能
资源也极为丰富,有亚洲最大风力发电厂。因为这些能源,是乌鲁木齐在发展自
己的一些工业上能够节省很多的资金,在供暖上能够自给自足,给居住在乌市的
居民带来很大的便利,同时煤矿和油田的对外输出也带动乌市的发展,带来很大
的收益。
5.3经济贡献:
(1)经济贡献突出。1978年至2002年,乌鲁木齐GDP年均增长速度为l0,8% ,
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5.4% 、10.0% 和l1.6% ,
呈现出第三产业带动经济增长的态势。乌鲁木齐对自治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平
均贡献为20.6% 。
(2)第三产业作用重大。乌鲁木齐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新疆经济总量的增大起
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978年至2002年间,乌鲁木齐第三产业对新疆GDP的平均贡
献高达36.4%,2002年乌鲁木齐第三产业占新疆的比重达到40,l% 。
【6】
14
6 乌鲁木齐人口与劳动力分析
6.1人口数量分析:
根据乌鲁木齐人口网近几年的调查可以看出乌市人口的男性与女性的比例约为
1:1
划分段 数量 比例
0-14 471.98 23.5%
15-64 1405.72 70%
65岁及以上 130.45 6.5%
全区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471.98万人,占总人口的23.5%;15-64岁
的人口为1405.72万人,占总人口的70%;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30.45万人,
占总人口的6.5%。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3.77
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9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
上升了1.83个百分点。
2008 乌鲁木齐市 ,5.63% 全年出生人Ll388人,出生率5.63%。 12.92% 其中
少数民族出生8076人,出生率12.92%。
至2008年末,全市户籍人口达236.0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63.71万人。
全年出生人口1.96万人,人口出生率8.39‰;死亡人口6748人,人口死亡率2.89‰;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50‰。至2009年末,全市人口达250.68万。
6.2乌鲁木齐市2000年-2005年总人口变动情况
年份 年底总人口(万人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2000 208.1834 9.45 3.7 5.75
2001 213.5771 7.59 2.75 4.84
2002 218.8322 7.46 2.11 5.35
2003 223.9340 6.22 2.10 4.12
2004 228.8806 7.19 3.68 3.51
2005 233.6681 8.03 3.25 4.78
(‰)
表10
分析:根据08年的增长率和上表的增长率进行对比可以发现08年乌市的增长
率属于正常的范围,但是还是可以感觉到增长率有所提高,说明城市的人口基数
变大,也说明这几年乌鲁木齐的发展还是比较快速的,因此吸引了很多的人来乌
鲁木齐发展生活。死亡率有所下降,说明居民生活好了,也可以说明现在老龄化
越来越严重。
15
单位:万人 persons
总人位 城镇乡村位 人口
口 次 人口 人口 次 自然
地 区 增 长
(‰)
3 1 8.14 12 4.89 13 乌鲁木齐市
15 27.6 15 4.79 14 克拉玛依市 27.6
10 63.52 9 0.87 15 石河子市 63.52
11 44.16 11 17.3 10 13 5 吐鲁番地区 61.46
12 50.05 10 6.73 13 5.94 12 哈密地区 56.78
6 8 6.42 11 5 24.94
7 自治州 4 7
2 6 276.3 2 3 12.92
233.0241.1
5 9
115.7昌吉回族自140.6
1 治州 5
260.8伊犁哈萨克444.3183.4
149.2伊犁州直属127.0
3 县(市) 7
位 次 位 次
率
11.86
(10 000
)
8 塔城地区 7 26.9 7 9.63 8 75.36
7 阿勒泰地区 65.78 13 29.5 9 36.28 5 10.92
10 47.83 12 9.59 14 38.24 11 8.21
9 6 29.5 7 99.83 6 9.6
4 阿克苏地区 230.5 4 3 84.79 4 15.11
1 尔克孜自治53.02 13 30.8 14 22.22 9 26.71
2 喀什地区 1 4 1 21.09
3 和田地区 8 2 18.35 5 63.62
102.2
6
博尔塔拉蒙
古自治州
巴音郭楞蒙129.3
古自治州 3
克孜勒苏柯
州
387.2139.8247.4
8 1 7
195.5131.9
8 6
145.7
1
表11
分析:通过表11可以看出乌鲁木齐市是新疆人口聚集的地方,城市人口较多,
位居第一,可以看出乌鲁木齐的发展是比较快的,自然增长率比较低,可以很好
的控制人口。
16
6.3人口素质分析
:
1990年乌鲁木齐市每10万人口中受大学教育的为8288人,2000年为15520人,
10年提高了87.25%;接受高中教育的由22215人上升到23095人,提高了4%,
初中教育的由30109人下降为29187人,下降了3.1%,小学文化由22415人下降
为20778人,下降了7.3%。全市23%人口受到了高中教育,30%受到了初中教
育。2004年全市大专生同比增长3.02%,中学生增加了9.14%,小学生增加了
6.65%,学龄入学率99.78%,初中入学率99.46%
6.4劳动力分析:
与去年同
需求人数(人)求职人数求人倍率
(人)
期相比③
变化
+0.01 本期有效数0.68
40016 58000
产业需求人数所占比重(%) 与上季度相与去年同期
(人)比需求变化相比需求变
④(百分点) 化⑤(百分
0.34 +0.38 +0.39 第一产业136
0.78 -5.32 -17.73 第二产业312
98.88 +4.94 +17.34 第三产业 39568
100.00 / / 合 计 40016
点)
表12
分析:从表12知道乌鲁木齐的产业需求量很不均匀,第一产业需要的人很少,
但是第三生产力需要的人很多,而且需要的劳动力比求职人员多,这几年也一
直在增长
6.5政策分析:
新世纪新阶段,随着中国入世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面实施,乌鲁木齐在全疆
乃至西部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在天山北坡经济带的龙头带动作用、全疆及中亚
地区的辐射作用明显加强,区域内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正加速形成,乌
鲁木齐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近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特别是针对新疆的开发建
设,中央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国家给予新疆经济发展的支持,不亚于20
世纪80年代初对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发展的支持力度,这些政策有力地支持了
乌鲁木齐加快发展。同时,我们始终致力于开发区、工业园区的建设,有着
17
多年的园区建设经验,相继建成两个国家级开发区(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
区、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一个出口加工区(承接外向型产业的
重要工业园区),并且正在建设头屯河工业园、水磨沟创业园和乌鲁木齐和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经济一体化框架下的米东工业园区。乌昌经济一体化建
设是我们在区域经济合作方面一次新的尝试,对于乌昌地区间资源共享、优
势互补、强强联合,不断增强地区整体实力具有深远影响。开发区和工业园
区的建设以及乌鲁木齐市和我们的邻居昌吉州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逐步推进,
必将会使乌鲁木齐成为中国西部最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我们还将利用好
国际国内两大市场,着力打造新疆最大的、面向周边各国的出口加工贸易基
地和中亚国际物流港,努力为中亚地区经济共同发展搭建良好的合作交流平
台,发挥好中亚地区的桥梁纽带作用。
经过这几年国家对西部的开发,给西部带来了很多的外地投资者和技术人
员,使乌鲁木齐走向了世界,经济有了飞速的增长,国家为西部的发展出台
了很多的政策,因此我们的发展目标是将乌鲁木齐建成面向中亚地区的现代
国际化商贸城市。为此,我们将在建设面向中亚地区的五大物流中心、建设
一批对中亚地区具有辐射作用的商贸市场等方面不懈努力,不断完善金融、
中介、信息咨询等服务业。在新的世纪里,乌鲁木齐将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
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努力把乌鲁木齐建设成为中国西部及中亚地区的区域
性商品交易集散中心、金融中心、交通运输仓储中心和现代化信息服务咨询
中心。
7. 乌鲁木齐区域技术支持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出台很多的政策,调动全国各个地方的科技人员支援新疆,
因此新疆地方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快速上升趋势,最高达到2006年
的41.2977万人。伴随着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上升,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数量也呈上升
趋势。科技活动人员2006年为2.8398人万人,2007年达到3.0239万人,其中科学
家与工程师人数也有明显增多, 2006年科技活动人员中科学家与工程师人数
1.8924万人,2007年为2.0976万人。
新疆科技人力后备资源培育主要靠高等教育,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对高素质人才
需求越来越大。2007年全区普通高等学校的在校总人数为226012人,是2000年的
3.05 倍;2007年全区普通高等学校的毕业生人数为48372人,是2000年的4.31 倍。
博士生、硕士生是全区科学技术队伍中高层次人才的主要来源。2000~2007年
全区研究生招生规模由544人扩大到 3491 人,增长了 5.42 倍。毕业生人数也在
18
不断地增加,2007年研究生毕业人数为2244人,其中攻读博士学位110人,攻读硕
士学位2134人。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统筹发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农村教育。2008
年末各类学校在校生达49.33万人,其中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12.49万人,增长
11.32%;普通中学在校生16.43万人,增长3.4%,小学在校生19.76万人,下降
0.15%。全面落实了265所学校“两基”迎国检的各项工作,落实“两免一补”专
项资金1986万元,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减免学杂费3343万元,受益学生达到20余
万人。
科技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全年承担自治区级科技计划项目187个。经自治区认
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163家。乌鲁木齐地区科技成果鉴定97项。2008年获国家科
技进步奖7项;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73项;市级科技进步奖29项。
全年专利申请量656件,比去年同期增长8%,其中发明专利136件,实用新型专
利340件,外观设计专利180件。专利授权量为378件,其中发明专利34件,实
用新型技术专利236件,工业品外观设计专利108件。科普活动广泛深入开展。
全市拥有科普教育基地28个,国家级科普基地4个,自治区级科普示范城区10
个。
发表年统计对数字
份 象
1997 乌鲁木投150万
齐 元
乌鲁木80万元 1999
齐
乌鲁木2002 300万元
齐
乌鲁木2005 23万元
齐
表12
分析:表12 看出,起初乌鲁木齐的比较落后所以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给予发展
建设,后来发展的比较快,有一定的基础和能力,投资的经费也减少,但是也可
以看出,乌鲁木齐在科技研究上投入的还是不够多。
单位:人 (person)
普通高普通普通中位
位次 位次 小 学 位次
等 职业 学 次
地 区
学 学
19
校 校
乌鲁木齐市 148874 1 88350 1 146343 3 176678 5
克拉玛依市 3973 6 1094 14 24981 13 25790 14
石河子市 3911 7 20528 3 18624 15 11420 15
吐鲁番地区 3121 10 34402 10 51579 10
哈密地区 1818 12 31102 12 33404 12
昌吉回族自
11628 3 12695 7 7 79780 6 84659
治州
伊犁哈萨克
12968 23371 252827 339127
自治州
伊犁州直属
12968 2 2 15392 5 154644 2 221831
县(市)
塔城地区 8 2415 11 64046 8 73230
阿勒泰地区 11 5564 9 34137 11 44066
博尔塔拉蒙
13 1737 13 24346 14 27970
古自治州
巴音郭楞蒙
2382 6 6 72402 7 91997 9 14501
古自治州
阿克苏地区 3738 3 8 140052 4 221038 8 10439
克孜勒苏柯
尔克孜自治 9 15 34766 9 52365 1078
州
喀什地区 11327 1 2 270075 1 422471 4 22742
和田地区 4835 4 4 117188 5 207249 5 16081
表13
分析:表13可以看出乌鲁木齐的普通高等学校和普通职业学校位居新疆第一位,说
明
乌鲁木齐是高学历人才是相对集中的,也说明乌鲁木齐是新疆的中心城市。
8. 乌鲁木齐区域总体情况评价
8.1单一指标分析
2008年,新疆生产总值首次突破4000亿大关,达到4203.41亿元,增长11.0%,
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
乌鲁木齐市在全新疆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它各项经济指标中占在四分之一以上的
比重,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在中国西部12个首府、省会城市中,综合竞争
实力位居前列,被誉为“中国西部明珠”。
20
分行业看,工业对整个经济的拉动作用增强。全口径工业实现增加值1790.70
亿元,增长15.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2.3%,同比提高9.2个百分点,拉动
GDP增长5.8个百分点,高于去年0.5个百分点。
除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以外的其他服务
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实现增加值684.58亿元,增长15.6%,对经济增
长的贡献率为25.7%,同比提高6.8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2.8个百分点,高于
去年0.5个百分点。
住宿餐饮业和房地产业成为首次出现负增长的行业。住宿餐饮业实现增加值
63.24亿元,增长-1.2%;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94.49亿元,增长-6.8%。这两个行
业对GDP负拉动0.2个百分点
乌鲁木齐恩格尔系数:
发表统计对象数字全文快照
年份
2003
乌鲁木齐市继续下降为32.98%
人均消费性支出
553.01元,同比增长
9.40%,并呈现以下几
个特点:一、吃讲“精
细”、“鲜活”2002年,
居民家庭人均食品支
出182.41元,同比增
长5.28%,恩格尔系数
继续下降为32.98%,
下降1.3个百分点,粮
食消费比重继续走
低,副食品消费逐年
上升。
2003
乌鲁木齐市下降1.3个百分点
人均消费性支出
553.01元,同比增长
9.40%,并呈现以下几
个特点:一、吃讲“精
细”、“鲜活”2002年,
居民家庭人均食品支
出182.41元,同比增
长5.28%,恩格尔系数
继续下降为32.98%,
下降1.3个百分点,粮
食消费比重继续走
21
低,副食品消费逐年
上升。
2003
乌鲁木齐市降低到33.1%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1.8万元,城镇居民恩
格尔系数降低到
33.1%。
2005
乌鲁木齐市降低到33%
2004年,全市地区生
产总值484亿元,人
均地区生产总值2.28
万元,全口径财政收
入128亿元,地方财
政收入53亿元,社会
商品零售总额200亿
元,城镇居民年人均
可支配收人9729元,
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
降低到33%左右。
200835.1%
乌鲁木齐市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
系数35.1%,农一33
一特载2加8年乌鲁
木齐统计年鉴村居民
家庭恩格尔系数
40.0%。
表14
(恩格尔系数达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
低于30%为最富裕)
分析:通过表14显示可以看出近几年乌鲁木齐的统计系数在35%左右变化,可以
说明乌鲁木齐的人均水平还是比较高,和恩格尔指数对比属于富裕水平。
8.2UNRISD:
出生时的婴儿死亡人均粮15岁以上城市人中小学生人均消
预期寿命 率 食消费 成年人文口占总入学人数费
盲率 人口的总和
男 女
比重
64 69 10.03‰ 48kg 957195 90% 957195 8844元
22
8.3PQLI:
预期寿命 婴儿死亡率 识字率
67.41 岁 10.03‰ 84%
预期寿命:最高分100对应的是77岁(为瑞典1973年的水平),最低分1对应的
是28岁(几内亚比绍1950年的水平),中间分50分对应的是52岁;婴儿死亡率:
最高分100定为0.9%(瑞典1973年的水平),最低分1定为29.9%(加蓬1950
年的水平); 识字率:用1~100的百分比直接划分等级。
分析:预期寿命得分:50+50÷(77-50)*(67.41-50)计算得82.24分
婴儿死亡率得分:100÷(0.299-0.009)*(0.299-0.1003)计算得65.1分,识字率
得分:84分,平均得:(84+82.24+65.1)÷3计算得分77.11分.
最终得分可以看出乌鲁木齐处于中上等的城市发展水平,婴儿死亡率和识字率
的分值有些偏低,说明在生活环境方面和教育方面应该加强改进措施。
第二部分:乌鲁木齐的区域规划
1.Swot分析法
优势:地理位置、丰富的资源、民族的劣势:产业的单一、水资源短缺、民族
众多 问题
机会:国家的政策、对外的贸易 危机:民族问题
优势:首先从地理位置上来说,乌鲁木齐的地理位置有很大的优势, 其一,新
疆与8个国家陆地接壤,乌鲁木齐作为中国开展向西对外经济的重要窗口连接中
亚地区,具有贸易和运输的优越性,成为西部进出口商品的运输转化点。第二,
乌鲁木齐地处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三面环山,山脉、沙漠、草原多种区
域边界上的位置,有利于城市文化从多方面向城市外围扩散。第三,地处亚洲大
陆地理中心以及周围丰富的石油和矿产资源使其成为资源中心和道路的聚焦点。
依托地理优势以及与周边的八个欧亚国家的贸易往来,乌鲁木齐建成了近200个
各类商品交易市场。这样的地理优势给乌鲁木齐带来了很多的发展机会,还有外
来的游客,使乌鲁木齐的商业和旅游业更好的发展。其次,乌鲁木齐的矿产资源
优势,资源的丰富给乌鲁木齐的工业带来了原材料,使之减少了很多的运输费用,
带来更大的收益。最后:民族上的优势,乌鲁木齐市居住着众多的民族,是一个
23
多民族的城市,所以这里有着各式各样的民族资源,成为乌鲁木齐独特的景点,
带来了更多的游客。
【9】
劣势:首先,地理位置上的劣势,乌鲁木齐由于缺乏城郊耕地,第一产业的发展
相对薄弱。同时,源经济于乌市亚洲大陆中心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航海运输不
便。其次,产业的劣势,乌鲁木齐第一产业薄弱,第二产业也不够强大,因此乌
鲁木齐的经济发展必须以第三产业为依托。再次,水资源的短缺,新疆本身就是
干旱半干旱的地区,乌鲁木齐又是离海最远的城市,所以乌鲁木齐的水资源一直
依赖着天山雪水和一些降水,但是近几年的温室效应使降水越来越少,冬天的降
雪量也变得很少,所以使原来就很缺水的乌鲁木齐的水资源越来越紧张。最后,
民族问题,由于民族的种类比较多,使乌鲁木齐在治理上有很多的问题,民族问
题近几年也是常有发生。
机会:最近几年,国家对西部的经济发展还是比较重视的,提出来很多的政策来
发展经济,并且对外地来西部发展都给予补助措施,使更多的人了解新疆了解乌
鲁木齐,在大学的校园里还有支援边疆的活动,使更多的大学生等高素质的人才
涌进乌鲁木齐,带来新的技术,带动发展。
危机:新疆最大的危机就是民族问题,民族心理差异、价值观冲突、历史遗留问
题以及恐怖主义存在等多方面的原因都会导致民族危机出现。针对民族问题,在
宗教文化差异较大的情况下,少数民族独立聚居容易引发危机的产生并且不利于
政府部门对危机事件的管理。这种妨碍可分为两个方面。(1)无法及时进行危机识
别和预警。因为缺少沟通和交流的途径,出现异常情况时,分区聚居不利于政府
及时了解和掌握民族区域中的变动情况,不能及时识别可能出现的危机,造成的
问题的低估因而不能及时的向相关部门和群众做出危机预警。(2)不利于危机的隔
离和管理。危机问题出现后,本民族间的保护性和认同感会阻碍政府对于引发民
族危机问题的个别极端分子的控制,长期的分区生活使政府缺乏对少数民族区域
的了解和控制能力,致使不能及时控制和管理已经发生的危机问题。不能及时有
效的对危机问题加以管理将对社会的稳定,城市的发展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09
的定位,充分发挥首府的主导带动作用,加快乌—昌经济一体化进程,通过区域
深度对接融合,促进首府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二)工业强市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高新技术产业、都市工业和
外向型加工业为重点,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抓手,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和优势
企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基础支撑。
(三)现代服务业战略。立足区位和商贸优势,巩固和提升商贸服务业,发展
现代生产型和消费型服务业,形成服务业领域国资、民资、外资联动发展的新格
局,全面提升第三产业的质量和层次。
(四)向西开放战略。以经济国际化为目标,大力开拓中亚及周边市场,扩大
外资利用规模,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着力提高经济的外向依存度和城市的对外
开放度,提升首府在中亚地区经济中心的地位。
(五)环境立市战略。坚持硬环境和软环境并重,经济环境和生态环境协调,
重点抓好投资软环境和人居环境建设,争创西部最佳创业环境和最佳人居环境,
为更广泛地聚集发展要素,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条件。
(六)人文兴市战略。适应城市现代化的需要,挖掘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资源,
培育具有首府特色的现代都市文明,彰显城市文化底蕴和人文魅力,为经济社会
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要通过实上述战略,推动经济社会真正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
发展的轨道,全面提升首府的综合经济实力、竞争能力和城市魅力
【11】
战略重点:在乌鲁木齐的发展中规划是龙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证,
是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谋划和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的技术性保障,是引领“三
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在改造旧城区的同时,重点发展新城区。高度关注
城市生态环境,增加绿地面积;加快城市污水治理;下大气力进行空气污染治理,
争取5年内使空气质量有质的飞跃;严控污染类产业发展;优化用水结构。要突
出城市特色,保护和弘扬多元文化特征。构建综合交通体系,实现各种交通方式
2 区域空间结构分析
2.1增长及理论:
图1
分析:通过对乌鲁木齐增长极分析可以看出,乌鲁木齐主要有三个主要的发展
中心,由三个中心地带向周围扩散,主要集中在火车站、友好路、北京路附近,
产生很多中小型的发展区,并且在继续扩散。未来发展
未来发展:在未来主要商业区周围的中小型发展区将慢慢扩大发展为主要发展
区,最后和之前的发展区合并,主要发展区面积越来越大,并继续向周围扩散。
26
2.2核心边缘理论
图2
分析:根据图2可以看出商业区集中在三个地方,即红色上的地方,三个地方
的发展逐步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慢慢扩散,由于乌鲁木齐没有郊区,所以边缘
区即离中心区较远的地方,即黄色的部位。就和中心城发展向周围慢慢扩散发展
为卫星城到发展新城等,先发展的带动后发展的,最后达到全区的发展。
未来发展:核心边缘理论对于乌鲁木齐现状来说是很适合的,现在的乌鲁木齐
发展快的地方较少,根据核心边缘理论可以带动乌鲁木齐发展较为缓慢的地方,
一步一步达到全区共同发展。
2.3点轴结构:
分析:由图3可以看出,乌鲁木齐主干道纵向三条,横向三条,发展中心和发
展开发区基本都是在主干道的附近,或者在主干道与次主干道的交界处,还有火
车站的附近,都会有或大或小的发展地。
27
未来的发展:乌鲁木齐的地面交通较为发达,所以更具点轴模式的“轴”只能
向周边新合并的城市扩散,如:米泉、昌吉。乌鲁木齐的点轴的发展可以继续完
善扩散,但是基本分布保持现状。
图3
2.4圈层结构理论:
分析:乌鲁木齐圈层结构不是很明显,由增长极中图的三个中心区向周围发展,
中心区主要是发展的是第三产业,在向周围主要发展的是第二产业,但是对于乌
鲁木齐来说第二产业很薄弱,由于没有郊区所以第一产业也都是分布在周围的城
市,所以基本以第三产业为基础。
28
未来发展:乌鲁木齐的发展暂时并不适合圈层发展,主要是圈层结构不明显,
在未来乌市的发展也会把重点放在第二第三产业上,所以乌鲁木齐的发展按照增
长极理论或者核心边缘理论进行发展就已足够。
3.乌鲁木齐土地现状分析
图4
分析:如图4 可以看出乌鲁木齐的土地利用的情况,红色为商业中心带,即发
展快的地方,这样的分布主要是由于两点1,市政府的选址上,市政府建设在哪里,
它就会带动哪里的发展。2.主要公路的交汇处,主干道的交汇处往往是人流量较
大的地方,所以就会发展经济,并且速度快规模大的发展起来。
29
较深的橙色为高密度建筑群,其主要分布在商业中心带的周围,因为商业中心
带的附近交通便利,发展快,所以在其周围有很多的家属区和学校,还有一些新
盖的商业大厦等,因此此部分为高密度建筑群。
浅橙色的部分为中密度建筑群,中密度建筑群主要集中在高密度建筑群周围,
或者离商业区不是很远的地方,中密度建筑群的分布模式是因为在高密度建筑群
中已经无法再建设更多的建筑物,因此向外扩张,产生中密度型建筑群。
黄色部分为低密度建筑群,在图上的分布基本在乌鲁木齐的周围地带,乌鲁木
齐的周围是除了火车站的附近,其他地方的发展基本都是以工业为主要发展对象,
所以基本都是大型的工厂分布在那里,远离市区,交通不便利,所以划分为低密
度建筑群。
绿色的部分是绿化带,主要是乌鲁木齐的各个公园的所在地。蓝色的部分是水
域,主要是建设在市区为了排水建设的和平渠。
乌鲁木齐现在土地的利用:天山区:商业、金融、贸易、行政、居住、教育
沙依巴克区:居住、商业、对外交通、教育、一类工
业
新市区:居住、教育、科研、外事、机械工业、高新
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
水磨沟区:纺织、煤炭、电力、轻工、旅游、居住
东山卡子湾区:石油、煤炭、化工
机场区:对外交通
北站区:铁路货场、物资仓库
西站区:铁路运输、编组机修作业、石油储运
头屯河区:钢铁、建材
分析:图4可以看出乌鲁木齐的天山区、沙依巴克区、新市区为建筑群密集区
也是土地利用密集区,而其他的地区为工业区或者交通区。产业种类较少,所以
在图中为中低型密集区。
土地利用分区方案:(1)节约耕地、保护农田和生态用地.(2)提高道路广场和
绿地的人均用地指标和结构比例,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和特殊用地的人均用地指
标和结构比例要下降,其余用地可视实际需要调整。(3)新增建设用地,主要分
布在两个开发区、南湖片区、九家湾片区、大湾片区,改变城市用地分散的状态。
(4)保护市区水系扩大水面。(5)完善现有住宅用地内的绿化和市政设施等措
施,提高土地利用率。(6)要注重文物古迹的保护和利用。
30
4.乌鲁木齐产业规划布局
分析:第一产业:由于这些年乌鲁木齐发展迅速,周边的很多地方也划入乌鲁
木齐的范围内,所以这对乌鲁木齐发展第一产业很有帮助,使原来第一产业薄弱
的乌鲁木齐,有了更好的发展。在西郊、南郊种植面积的扩大,2010年的蔬菜种
植面积为10000公顷,总产值为45万吨,预计2020年种植面积将扩大为18000
公顷,产值达到79万吨。牛奶的生产主要集中在永丰乡、板房沟乡、水西沟乡,
2010年总产量为2.6万吨,预计2020年总产值将达到3.2万吨。肉食主要在阿克
苏乡、高崖子牧场、柴窝堡乡、芦草沟乡、板房沟乡、小梁子乡、甘沟乡、天山
牧场等。北郊发展生猪饲养,南郊发展牛羊业。由于乌鲁木齐的水系较少,所以
水产业不是很发达,乌鲁木齐主要采用节水集约化养殖及大水面养殖。郭林的种
植主要在安宁渠、乌拉泊、柴窝堡、永丰亚心四处发展旅游为主,种植为辅,北
郊发展葡萄和桃子,南郊和达坂城发展李子和杏子。
修改:牛奶的分布主要是在乌鲁木齐的周围新划入的地方,分布在永丰乡、板
房沟乡、水西沟乡主要是因为这些地方的草地面积广,适合养殖大量的奶牛,还
可以建设牛奶加工厂,便于加工节约成本。蔬菜主要集中在西郊和南郊区,主要
是那里大多为农用地,多以适合发展农业,还有林业等,在阿克苏乡、高崖子牧
场、柴窝堡乡、芦草沟乡、板房沟乡、小梁子乡、甘沟乡、天山牧场主要以发展
肉食,因为这些地方有大片的草场,适合畜牧。北郊发展葡萄和桃子,在北郊的
土壤和气候适合葡萄和桃子的种植。
第二产业:乌鲁木齐的第二产业发展较慢,基础比较薄弱,由于第三产业的快
速发展给第二产业的发展积累了很多的资金。可以利用这些资金发展重工业和轻
工业的发展,在东山卡子湾区发展石油、煤炭、化工,在头屯河区发展了钢铁和
建材业。在机场区、北站区和西站区主要发展物流业。近年国家又在高科技产业
上给了乌鲁木齐很大的帮助,新市区的开发,高薪区的建立不仅增加了就业人口
建立新的产业,使乌鲁木齐的第二产业由单一变为多样化。政府为了发展第二产
业提出了很多的发展计划:一是围绕乌石化、中泰化学、新疆锂盐等企业的项目,
做大做强石油、化工产业集群。二是积极推进煤炭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产业优
势转变,做大做强煤化、煤电产业集群。三是发挥永昌积水化学公司等10多家骨
干建材企业的领军作用,做大做强新型建材产业集群。
修改:在卡子湾区主要发展石油、煤炭、化工主要是因为卡子湾属于乌鲁木齐
周边地带,发展重工业对市中心地带影响不大,其次就是卡子湾离原料地较近,
节约了资本。在机场等地发展物流,主要交通更便利,适合大规模的运送货物。
31
第三产业:乌鲁木齐的第三产业为乌鲁木齐的主导产业,以批发零售为主。在乌
鲁木齐的发展中第三产业一直处于领头作用,在天山区、沙依巴克区、新市区都
基本以第三产业为主导,天山区发展商业、金融、贸易、行政、教育,沙依巴克
区发展商业和教育。第三产业的发展为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帮
助。批发零售业主要集中在北园春批发市场、华凌市场、商贸城等几大批发市场,
这些批发业的发展给乌鲁木齐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同时还吸引很多外省的人员来
这里创业、投资。乌鲁木齐虽然以第三产业发展为主但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却有很
多的劣势,在很多的大城市第三产业主要以服务为主,所以要是想加快发展必须
改变产业结构,同时如果想要更好的发展第三产业就要创建新兴的第三产业,跟
上大城市的脚步,同时也加大发展第一第二产业,这样能有更多的资金来补助第
三产业的发展。
修改:在乌鲁木齐的发展区主要以第三产业为主,分布在天山区,沙依巴克区,
新市区等,主要是这里的交通便利,公共设施,教育设施,行政,金融等较为集
中。在北园春、火车站、华凌建立批发市场,主要是有足够大的位置,便利的交
通,集聚较为多的人口,有利于发展。
5. 乌鲁木齐基础设施规划
5.1综合运输网规划:
5.1.1铁路:为兰新线提速和北疆线扩能改造控制建设用地。
规划建设芨芨槽子到文光站的东环线,在北站与西站之间增建一条长约7.9km
的联络线,建设文光货运站,二工站第二客运站。扩建乌鲁木齐站,对乌西站、
乌北站进行技术改造。
5.1.2民航:
完成机场跑道及候机楼、机库、机场路立交等配套设施的改扩建工程。按照审
定的机场总体规划及机场管理的有关规定,对机场周围的净空、电磁环境、环境
保护、土地使用及周边地区的城镇建设进行严格控制,以利于机场的长远发展。
5.1.3公路 :
规划修建乌鲁木齐到奎屯的高速公路和西站到米泉的北联络线,市区东侧沿天
然气管线走向的东外环线,修建沟通东西白杨沟的公路。 公路客货运站规划 公
路主枢纽管理中心设在乌北货运综合中心内。
道路道路范围
级别
快速由城市快速环路、河滩路、西虹路、喀什路、西山路构成,总长78.37km,
路系密度为0.39km/ km。
统
32
2
主干将阿勒泰路接入西过境路;贯通长春路、鲤鱼山路、友好路、扬子江路、
路系长江路、北京路向北延伸;南湖路向北伸至乌米公路;将红山路向东延
统 伸到青年路;将西虹路向东延伸到七道湾路;打通铁路北侧的环路;新
次干规划次干路326km,密度1.63 km/ km,均在现有道路基础上的进行全
路系断面扩展,提高路面等级,完善道路设施。取缔马路市场,还路于民。
统
建连接北站、西站、头屯河的路。主干路长274km,密度为1.37km/m。
2
2
5.1.4客运站:
站名 占地面积
北郊客运站 (苏州路北侧) 占地2.7公顷
头屯河客运站(铁路西站) 占地2.7公顷
乌鲁木齐涉外综合客货运站(西山路) 占地5.0公顷
南郊客运站(水上乐园西侧) 占地2.3公顷
5.1.5货运站:
站名 占地面积
乌北货运综合中心(铁路西站、北站之占地8公顷
间)
南郊货运站(南郊客运站南) 占地2.6公顷
二工货运站(铁路二工站附近) 占地4.0公顷
文光货运站(铁路文光站北) 占地6.6公顷
乌鲁木齐涉外综合客货运站(西山路) 占地3.3公顷
分析:上述的交通的规划可以看出乌鲁木齐的这几年在运输网规划上在一步一
步的完善,不断地修建新路新桥新站,扩大了交通用地的面积,使乌鲁木齐的交
通运输更加通顺。在交通上乌鲁木齐市政府做了相应的预测:居民日平均出行从
2.69次/人.日(1999年)提高到2020年2.8 次/人.日。 机动车拥有总量从12.3
万辆(1999年)增加到2020年的30万辆。非机动车拥有总量从57.4万辆(1999
年)到2020年的150万辆。 公共交通客运总量从6.2亿人次/年(1999年)增加
到2020年的12.0亿人次/年,预计在未来几年在新旧市区中心外围布置一条城市
快速环路,并通过放射状道路将城市路网和外围公路环线沟通,满足平时客货运
交通与紧急情况下市区和机场及外围公路的联系。
33
5.2 给水工程规划
5.2.1 供水范围
天山区、沙依巴克区、新市区、水磨沟区、东山卡子湾区、机场区、北站区、
西站区和头屯河区。
5.2.2 用水标准及总水量
按城市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进行预测。2005年用水综合指标为0.6万m/(万
3
人.d),暂住人口用水综合指标按常住人口的60%计。2005年总用水量为92.52万
m/d。 2020年用水综合指标为0.7万m/(万人.d),暂住人口用水综合指标仍
33
按60%折算。2020年总用水量为148.4万m/d
3
根据05年乌鲁木齐的总人口为234万人,常住人口为87万人,暂住人口为147
万人,计算的87*0,6+0.6 *0.6*147计算的105.12万m/d。根据预测,到2020
3
年,全疆人口城镇化水平将达50%左右。其中,乌鲁木齐都市圈2020年总人口达
到483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72%。计算:483*0.7*0.72+483*0.28*0.7*0.6计算
得约为300.3 m/d。
3
5.2.3 水源
新增水源 取水方式 建设期 供水能力
地
石墩子山水厂扩建 地面 近期 20万m/d
柴窝堡湖西北水源地下 5万m/d 远期
地
西山水源地 地下 远期 3万m/d
一 道 沟 汇集泉水 远期 2.5万m/d
3
3
3
3
地下 近期 5万m/d 柴窝堡湖西南水源
3
芨芨槽子 地下 远期 2.7万m/d
3
选择面的水源地主要原因:水源较充足,离城市居民居住地距离适中,不会影
响到居民的生活也不会产生过多的运输费用,取水方式基本为地下取水,属于地
下水,水质优良,除了石墩子山水厂的供水能力较强,其余的供水能力均较弱。
也可以看出乌鲁木齐水资源十分的紧缺,近些日子专家计划引渤海的水到新疆,
虽然现在看来有点不合实际,但是在未来还是有可能实现的。
5.2.3.1管网系统
市中心区管网按压力分区在三屯碑、红山、鲤鱼山设减压水池,分红山路以南、
红山路至新医路、新医路以北三个分区供水。在水源地及各供水分区设置调节水
池,共增加调节容量13.4万m。到2005年新建管网102.38km,2020年再建管网
3
111.41km。
34
5.2.4 水源保护
各水厂均划定一、二级水源保护地,其中以一水厂(含燕尔窝水厂、石礅子山
水厂)的保护范围最大,向南直抵大西沟源头,东面抵三个山。按水源保护区的
要求严格控制区内一切建设活动。
5.2.5 节约用水
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调整产业结构,限制高耗水工业发展;以确保城市生活
用水为前提制定农业、工业、生活的节水标准和措施;调整水价,采取分段累计
收费制度;采用节水型用水器具、中水技术、污水净化回用等措施全面节约用水。
【10】
5.3 排水工程规划
5.3.1 排水制度
采用不完全分流制。
5.3.2 污水排放系统
分河东、河西、水磨沟、三坪农场、石化、八钢六个排水系统。
河东排水系统主要由天山区、沙依巴克区、新市区东部的排水管网组成;
河西排水系统主要由新市区西部、机场区排水管网组成;
水磨沟排水系统由水磨沟区、碱泉街片区排水管网组成;
三坪农场排水系统由头屯河工业区、西站区、北站区、王家沟排水管网组成;
石化、八钢排水系统为企业独立排水系统。
5.3.3 排水总量
生活污水量按平均日生活用水量的90%计,工业污水量按工业用水量的85%计。
2005年生活污水总用水量27.52万m/d 工业污水总量61.32万m/d,合计88.84
3 3
万m/d。
3
2020年生活污水总用水量47.47万m/d 工业污水总量62.70万m/d,合计
3 3
110.17万m/d。
3
5.3.4 排水管系
排水管网采用截流式布置,主干管沿南北的道路布置,分成六个管网系统。其中
河东、河西两大系统,在西虹路、新医路分别设置直径为1米及0.6米的联络管。
到2005年新建排水管137.7km。
到2020年再建排水管66.3 km。
5.3.5
污水处理厂 处理等级 处理规模 处理场占地
河东污水处理厂 二级 50万t/d 60公顷
雅山污水处理站 5万t/d 6公顷
40万t/d 40公顷 河西污水处理厂 二级
(非灌溉季节排入河东污水处理厂)
35
七道湾污水处理厂 二级 7万t/d 10公顷
红桥污水处理站 3万t/d 4公顷
(非灌溉季节排入水磨沟污水处理厂)
三坪污水处理厂 二级 3万t/d 4公顷
石化污水处理厂 二级 20万t/d 20公顷
八钢污水处理厂 二级 10万t/d 12公顷
分析:上述主要介绍了乌鲁木齐的给水设施和排水设施,可以看出来在水资源
的使用和处理上政府给予了很大的投资和帮助,不断地新建水厂和排水管道,乌
鲁木齐主要的水资源为地下水供给,乌鲁木齐本为较为缺水的城市,所以水资源
对于这个城市来说是很宝贵的,所以政府大力的宣传节约用水的口号在各个行业
采取节水措施,市民也用实际行动来节约水资源。污水处理厂的分布也比较广,
使乌鲁木齐的污水得到及时的处理。
6.城镇体系规划
36
图5
分析:从图5首先可以看出人口的分布,人口主要分布在中心商业区或者商业
发展较快的地区,市政府、教育设施集中区、交通便利、绿化好的地区,这些也
是人口集中地地方,在人口集中地周围分散着人口较为集中的地方,比如:经济
发展水平一般、交通较为便利、远离市中心的地方。最后就是人口稀疏地,主要
分布在远离市中心、远离经济中心、交通不便、环境较差的地方。
乌鲁木齐属于城市,所以城市化率比较大,根据计算得:2008年全市人口260
万,有乌鲁木齐户口的约为183万,183/260得70%。预计2020年乌鲁木齐的人
口将达到483万人,城市人口为352万人,计算的城市化率约为72%。
其次,图上绘制出主要的道路,可以看出主干道共有四条,高速公路共计3条
一条主要的铁路线和大大小小的次级干道贯穿全市。但是乌市的主干道还是比较
少,交通不是很发达,所以乌鲁木齐只能为二线城市,这几年政府也在新修道路,
37
2008年翻修新修了十几条公路,使乌鲁木齐焕然一新,道路比原来宽,交通也变
得顺畅很多。
最后,乌鲁木齐正在以一个新的速度发展,在2020年乌市将扩大全区面积,加
修铁路、高速公路。在未来乌鲁木齐将跻身一线城市,成为真正的西部明珠。
主要分为3级,十万人以上包括十万人为人口密集地,主要因为发展快,交通
便利处于乌鲁木齐的发展中心地和高密度建筑群区。5万到十万位人口较密集区,
主要是在人口密集区的周围,交通一般,处于发展中的中密度建筑区域内,所以
人口聚集较密集。少于5万的属于人口稀疏区,主要在乌鲁木齐的边上,远离市
中心,发展中但是比较慢的地方,主要是低密度建筑群的区域。
七:乌鲁木齐生态环境规划
图6
38
分析:
图6为生态分布规划,主要把乌鲁木齐分为生态保护区、生态调节区、生
态建设区、生态控制区。生态保护区主要分布在城市的周围水系、野生动物保护
区和天然植被区,生态调节区主要是在乌鲁木齐市里的绿地分布较广的地区,如:
水墨沟公园区、红山公园等。生态建设区是在生态控制区的周围,主要是经济正
在发展,但是绿化面积较少的地区。生态控制区主要是在乌市发展较快经济水平
较高的地方,由于经济发展快使这些地方的生态遭到破坏,所以要加以控制其生
态继续被破坏。在未来的发展:在蓝色的部分即生态建设区,将会继续发展,发
展到一定程度将会和中心红色地区结合,红色地区的面积就会越来越大,但是因
为现在的发展会考虑到生态所以蓝色的部分将会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把生态保护的
比原红色的地方要好,比较优化的发展。黄色的部分即生态保护区,在将来应该
还是被保护的地方。绿色的主要是生态调节区,在未来的发展红色周围的面积应
该不会在有所变化,在蓝色区的面积应会有所增加,来调节城市的气候美化环境。
结论:
乌鲁木齐现在的发展可以说还是“艰难重重”,但是在过国家和政府的支持帮
助下,西部的开发越来越被重视,乌鲁木齐这个西部的明珠也越来越被人们熟知,
祖国的发展,使着乌鲁木齐也高速发展着,人均GDP的不断提升,各个企业的不
断突破,给乌鲁木齐的未来带来了很大的希望,不断地分析不断地规划不断地改
进不断地进步使这个祖国边疆的城市更快更好的发展着。
参考文献:
[1] 马莹,乌鲁木齐环境保护[J].乌鲁木齐在线,2010.10
[2] 乌鲁木齐市2009年国土资源公报[N].乌鲁木齐国土资源局,2010.7
[3]新疆人口与就业[R].新疆2010年鉴,2010
[4]王珊珊,李霞.乌鲁木齐城市总体规划[J].乌鲁木齐城市规划管理局,2010
[5]李艳红,楚新正,金海龙,乌鲁木齐市旅游形象定位的市场分析[J],干旱区
地理;2006年03期:14-15
[6] 赵静,乌鲁木齐未来十年发展蓝图[N],新疆都市报,2010.11
[7] 陈 晓,杭爱忠. 新疆恰甫其海水利枢纽二期工程南岸干渠可行性研究阶段工
程地质勘察报告[R]. 乌鲁木齐:新疆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2004
[8] 周和平,徐小波,马福忠,于江海. 新疆21世纪初节水灌溉问题[J]. 中国农村
水利水电, 1999(10):15-16
[9]周默,西部大开发经济增长极的抉择和构筑——经济增长极和区域经济理论的
新发展和新思考[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4
[10]朱凯莉,建立良好的人居环境——乌鲁木齐规划[N].新疆日报,2008.5
[11]臧留鸿,凌静,武杰;乌鲁木齐居民住宅区体育设施配套建设的可行性研究[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33-35
参考文献格式不够规范。
格式还需进一步规范,扣5分。
总分:70分
40
本文发布于:2023-11-10 15:51: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60267221170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乌鲁木齐区域分析与规划.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乌鲁木齐区域分析与规划.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