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市概况
汕尾市1988年3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设市。辖海丰县、陆河县、
陆丰市、市城区、红海湾经济开发试验区和华侨管理区六个县(市、区),
共设有54个镇(街道)、12个农(林)场和858个村(社区)。全市陆地国
土面积5271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36万人,旅居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
共有130多万人。汕尾是著名的海陆丰农民运动发生地、老一辈无产阶
级革命家彭湃的故乡;全国十三块革命根据地之一。
一、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近年来,特别是2006年省委、省政府粤东工作会议决策《关于推进
粤东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和20087年汕尾第五次党代会以后,
汕尾市经济社会持续加快发展。
2008年全市GDP 350.23亿元,人均GDP 12130元,年均增长15.1%;
工业总产值256.59亿元,年均增长33.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9.73
亿元,年均增长26.9%;实际利用外资2.55亿美元,年均增长28.2%;
外贸出口总值10.85亿美元,年均增长19.1%;财政收入15.75亿元,
年均增长30.5%; 2同时,重点项目进展顺利,目前,汕尾电厂、陆丰
核电、海丰小漠石化、厦深铁路汕尾段、碧桂园、万福房地产等一批重
点项目顺利推进,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省社科院发布的《2007年广东
省区域综合竞争力评估分析报告》,我市发展后劲排名全省第十一位、二
类地区第三位、粤东地区第一位;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8年中国城市
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我市列入增长前十名城市。
汕尾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活力汕尾、人文汕尾、和谐汕尾、
清新汕尾”,着力打造电子信息、电力能源、石油化工“三大基地”,大
力发展蓝色产业、绿色产业、特色旅游产业“三大经济带”战略决策,
突出海岸经济发展方向,落实省委、省政府把汕尾“建设工业、旅游业
和海洋产业发达的现代化滨海新城”的定位目标。
二、汕尾发展的优势
区位优势。汕尾是东路进入珠三角的桥头堡。汕尾港水路距香港仅
81海里,陆路距广州240公里、深圳150公里、汕头160公里。厦深铁
路2011年通车后到深圳只需40分钟。将来天津至汕尾高速、广西玉林
至福建漳州高速公路汕尾段以及京九铁路龙川至汕尾支线陆续建设,汕
尾将形成“三铁路三高速一港口”水陆交通交汇、内外运输互补、发达
的交通格局。
资源优势。陆地面积占全省2.93%,未利用地4.79万公顷。海洋面
积2.3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14%,其中浅海、滩涂6.96万公顷;海岸
线长455公里,占全省9%,有11个港口(渔港)、3个海湖;汕尾港是
全国沿海开放一类口岸,正在规划建设的汕尾新港(遮浪)可建成8-10
个10万吨级以上的泊位,发展临港工业、物流产业的资源十分优越。
产业优势。汕尾市已形成电力能源、电子信息、食品加工、纺织服
装、金银首饰和宝石加工、海洋水产等七大支柱产业及一批产业集群优
势明显的专业镇。随着汕尾电厂二期工程、陆丰核电、海丰核电、陆丰
甲湖湾新能源基地、南告水电、集华风电等重点能源项目的推进,汕尾
的电力能源优势将进一步凸显,2015年全市电力生产总装机容量将超过
1500万千瓦,将成为重要的电力能源基地。以信利电子、德昌电子为龙
头的电子信息集聚配套产业能力的提高,将成为粤东重要的电子信息产
业基地。2008年,我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汕头关区五市总量的54%。
政策优势。国家层面的有革命老区扶持政策、国家沿海开放政策、
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合作区等政策;省确立汕尾主体功能区定位为“加快
发展区”及《珠三角规划纲要》的实施,汕尾将成为环珠三角第一圈层、
内环第一站;汕尾市政府制定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扩大招商引
资的若干规定》、《关于促进市级工业园建设与招商引资若干规定》,对外
来投资商,将在财税、基建、用电、用水、用地、用工和社保、金融支持
和政府服务等方面给以充分优惠,为投资者提供优质政策环境。
合作优势。与深圳市的合作在汪洋、黄华华、刘玉浦、王荣等省领
导的关怀指导下,走出过去扶贫模式,进入资源共享、产业互补、合作
共赢的新阶段。借鉴新加坡与苏州合作模式,我市在海丰西部开发了200
平方公里的特别合作区,首期10平方公里产业转移工业园已经启动。目
前正处于招商引资的高潮。与香港菱电财团组合进行BOT(建设-经营-转
让)合作,融资168亿元开发市区城市基础设施、港口、旅游基础设施;
与泛华建设集团合作,用B.T(建设〃移交)方式融资30亿元开发工业
园区基础设施;与广业集团等合作,融资近50亿元建设全市的污水处理
厂、垃圾处理场、自来水改造、海堤建设等。
环境优势。汕尾旅游资源丰富,拥有“蓝、绿、红、古”四特色旅
游资源,素有“粤东旅游黄金海岸”之誉。交通、商贸、金融、信息、休
闲等服务业繁荣,是一座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滨海湖城。政务环境不断优
化,以打造“权威、责任、效能、廉洁政府”为主题的政府权威性建设
不断深化,“金钥匙”保姆式服务、一站式政务服务、订单式政务服务三
种模式,为投资者创造“亲商”服务环境。汕尾于2006年和2007年连
续两届在“港澳与粤东北县域经济投资论坛”上荣膺港澳及海外华人眼
中“最适宜创业与发展的城市”。
三、招商引资意向
一是围绕打造粤东地区通向珠三角的桥头堡要求的基础设施建设项
目。可采用BOT、B.T等合作方式,对土地一级开发、高速公路、港口、
保税仓储、物流、火车站配套设施、交易市场等项目进行投资合作。
二是海岸经济产业集群生产项目。凡属港口物流、临港工业、滨海
旅游业、海洋水产业等依靠海岸线的产业,有利于汕尾发展海岸经济产
业集群的项目,都在扶持之列。
三是深圳—汕尾特别合作区进行招商项目。凡入园区的项目,都享
受土地优惠、水电价优惠、自主创新奖励、增产扩资奖励等多项优惠政
策。对电子信息、现代制造业、海洋生物技术、食品加工、精细化工等
产业集聚力强的项目尤为欢迎。
四是旅游基础设施项目。有红海湾旅游区星级酒店、市区品清湖游
艇俱乐部、外商服务中心、赤坑海水温泉度假区、后门度假酒店、汕港
直通船等旅游设施等。
五是生态农业项目。欢迎对水产、农业、畜牧业、林业项目和生态
型、循环型食品加工、种养、物流、服务业投资。尤其欢迎投资农产品、
水产品。
六是民生工程项目。对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凡属国家政
策允许的,都可以进行民办公助、BOT、B.T等方式进行合作。尤为欢迎
品牌学校到汕尾办学,包括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技术教育、劳动力培
训等。
汕尾市城区概况
人口37、77人。
汕尾市城区现辖3个镇和4个街道,总面积302、11平方公里,总
城区旅游和海产资源丰富,海岸线绵延110公里,拥有“三山一湖”
(凤山、鼎盖山、屿仔山、品清湖)、百里银滩等迷人滨海风光,以及凤
山祖庙、明代遗址坎下城、商代文化遗址等历史古迹,汇集了阳光、海
水、沙滩、古迹和疍家风俗,有“海为城衬、城在海间”的城市特征,
有汕尾、马宫和捷胜3个天然渔港,其中汕尾港是国家一级渔港,盛产
鲍鱼、龙虾、海胆、鱿鱼等100多种优质高档海产品。
近几年来,城区大力实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海洋产
业“三大产业”,抓好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三大重
点”,优化人文环境、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三大环境”,推进干部素质
工程、固本强基工程、廉政建设工程“三大工程”的“四个三”发展战
略,逐步形成以工业为主导,海洋产业与旅游业并举的区域经济发展模
式。建成了以电子制造、纺织服装、水产品加工、船舶修造等产业为主
的产业群,是粤东地区主要的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基地、海产品深加工基
地和海滨旅游度假胜地。
汕尾凤山祖庙旅游区
凤山祖庙旅游区位于是汕尾市著名风景区之—,位于市区东南品清
湖畔,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为粤东旅游黄金海岸的主要景点。山虽不
高,但以形似一凤凰展翅而得名,登山远眺南海,水天—色,舟揖如梭;
近观古镇新姿,高楼林立,绿树婆娑,今人心旷神怡!汕尾市区东面的品
清湖畔。该景区主建筑由凤山公园、凤山祖庙、凤仪台妈祖(天后圣母)
石像三大部分组成。这个景区既是汕尾市著名的风景区,也是粤东地区
百姓尤其是沿海渔民朝拜妈祖的地方。
祖庙始建于明崇祯九年(1636年),清乾隆六年(1742年)扩建,向来
香火不断。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由社会及海外侨胞捐资进行大规模扩
建、新建成天后阁、钟鼓楼和妈祖石像、以及凤山公园内的妈祖圣迹馆、
海陆丰戏剧脸谱园和渔家风情馆和妈祖文化广场。
妈祖圣迹馆是我国第一个介绍妈祖生平、传说、圣迹的艺术馆;渔
家风情馆的图文介绍、实物模型和栩栩如生的人物造型,展示沿海渔家
生产生活,以及美丽传说的渔家世界。海陆丰脸谱园展示了 “中国戏曲
之乡”的汕尾市稀有剧种正字戏、白字戏、西秦戏戏曲各类人物的脸谱。
位于凤山顶上凤仪台的妈祖石像,建于1994年,是中国大陆目前最大的
妈祖艺术石雕,也是汕尾市标志性景观之一。妈祖石像由我国著名现代
雕塑大师李维祀教授设计,福建惠安名匠雕刻。石像高16.83米,重约
1000吨,由468块福建惠安优质花岗石构成,能抗8级地震及12级以
上台风,无疑是现代中国石雕艺术精品中的杰作。当你站在凤仪台上,
仰望妈祖石雕时,可以感觉一位妙龄慈祥、神彩飞扬的女神,驾风而至。
她庄严、肃穆,却充满活力和魅力,在华贵神圣中流淌着秀慧与妩媚。
她是走向人间的女神,她离我们很近很近。让我们感受到她慈祥的目光,
博大的胸怀,勇往直前的气概。我国当代最杰出的女性之一、来自妈祖
故乡的世纪老人冰心女士,在她94岁高龄时,为妈祖石像题下不朽墨迹
——“天后圣母”。前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主席屈武先生为妈祖石
像题写了“世界和平颂女神”底座铭文。
凤山有“金凤展翅”之称,东面有小山似铁锅倒盖称鼎盖山,东南
面有小山岗称屿仔山。旅游区前面有面积22平方公里的品清湖,称“三
山一湖”。站在凤山顶上既能腑瞰汕尾市区的全貌,更能环视整个旅游区
周围山水景色。在霞光映照下,它宛如一面圆镜,山色倒影,蔚为壮观。
品清湖周边地区规划及
建设情况简介
品清湖位于汕尾市区内,面积2l平方公里,比杭州西湖大一倍。我
市将品清湖定位为华南地区最负盛名的临海环湖景观区,粤东沿海重要
的休闲旅游产业集聚地,汕尾市的城市公共中心,展示汕尾独特魅力的
海湾内湖文化区和特色魅力的海湾内湖文化区和特色鲜明、水域融合的
标志性空间。
城市规划将围绕品清湖建设“一轴、两带、三片,多圈层”。“轴”
即汕尾城市中轴线—新湖大道,将成为整个品清湖湖滨地区的核心地带;
“两带”即北部的都市功能带与南部的生态休闲带:“三片”即湖滨地区
都市功能带中的西部片区、中心片区以及东部片区;“多圈层”即由湖面
到陆地的多个开发圈层,由内到外分别是“湖水层”—品清湖水域、“亲
水层”—规划中和岛屿、“享水层”——滨水绿带、“观水层”—滨水公
共功能带以及“滨水层”—各片区的主要功能区。
品清湖北岸即新湖大道两边的都市功能带中规划了文化娱乐中心、
商业中心、体育中心、行政中心、商业中心、体育中心、行政中心、科
技教育中心、旅游中心等多元性公共活动节点,建成后将与现成的区域
使汕尾市区成为滨海环湖的美丽新城市。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简介
信利集团于1978年创立于香港,集团总裁林伟华。信利从事电子产
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制造及销售业务。生产基地(信利工业城)位于广东
省汕尾市内。该公司是液晶显示器产品的开发、设计、生产与应用的高
新技术企业,已纳入“火炬计划”,是广东省液晶及有机发光显示工程技
术研究开发中心和人才培训基地。
现有员工11,000多人,至2008年5月,累计投资4.2亿美元,占
地8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2007年7月12日,该司建设
的全省首条TFF—LCD生产线投产,年产2000多万片。2007年信利半导
体纳税总计达33723、6万元,CDP和财税贡献居全世界市企业之首。
信利集团有三大主要制造和销售业务:
1、高品质的液晶体显示器(LCD)和模块、触摸屏。
2、PCB(印刷电路板)、FPC(软性电路板)、等高科技通讯产品。
3、照相机/掌上电脑/电子辞典/计算器/MP3播放器/电动牙刷/微型
马达/医疗器材/车载音响/定位导航仪/电动按摩器等电子产品。
信利严格执行ISO9000国际质量标准管理生产线。高度垂直整合的
生产组织令信利产品90%以上零配件皆由信利配套生产,以确保广大消
费者能够以最合理的价钱买到款式新颖、品质优良的产品。
信利产品先后荣获:
1、西班牙BID颁发国际金星优质奖;
2、“93全国质量万里行广东百种质量可靠产品”;
3、巴黎第15届国际科技质量奖。
4、国家统计局工交司颁发“全国500家最大电子及通讯设备业”;
5、公司属下液晶显示器(LCD)厂及信利电讯经英国劳氏LLOYD`S
认证,获ISO 9002国际品质管理系统证书和ISO14001环保证书。
6、全国外商投资双优企业。
2003年获得广东省政府授牌:“省级液晶及有机发光显示工程技术
研究开发中心”。
2004年被纳入国家863计划(国家高新技术发展计划)。
2004年被全球著名商业杂志《福布斯》选入亚太地区100家最具竞
争力企业。
海丰县概况
海丰是著名的老区和侨乡。全县总面积1750平方公里,现辖16个
镇、2个农林场和1个经济开发试验区,人口76、19万,暂住人口20
多万,旅居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60多万。
海丰素有“鱼米之乡”之称。海丰矿藏种类较多。主要有锡精矿、
钨矿、水晶矿、绿柱石等;建筑石料、沙、花岗岩和陶瓷粘土等蕴藏量
丰富。
海丰是广东历史文化名城。有许多名人,有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
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杰出的农民领袖彭湃;原中国致公党主席陈其尤及
其继任者政治活动家黄鼎臣;中央音乐学院首任院长、饮誉世界乐坛大
师、著名作曲家、小提琴演奏家马思聪;中国战地文学的开拓者、著名
的革命作家丘东平;著名的一代医学名贤柯麟;还有当代著名的核动力
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彭仕禄;著名的民
俗学家钟敬文等等。
海丰以服装、制鞋、建材、金银珠宝玉石加工、矿泉饮料、副食品
加工为产业体系;建成优质稻、蔬菜、甘蔗、优质果、水产养殖和畜禽
六大商品农业生产基地,形成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新格局。
红宫红场旧址简介
红宫红场旧址位于海丰县城中心区,占地面积近2、5万平方米。她
是1961年国务院颁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是全国爱国
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红宫原为明代学宫,始建于1379年(明代);1927年10月,海丰人
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武装夺取了政权;同年11月18曰至21日在
这里召开了海丰工农兵代表大会,会场外墙刷以红色,场内用红布盖壁
裹住,会上成立海丰苏维埃政府,成为中国第一个县级工农红色政权;
从此改称为“红宫”。
“红场”毗邻红宫,原名“东仓埔”。1927年12月1日海丰人民在
这里举行了有五万多人参加的庆祝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彭湃在会场
大门上亲手写了“红场”两字,红场从此得名;1928年春,红二师、红
四师部队与海丰工农革命军在这里会师。
红宫红场旧址现已成为我省红色旅游的一面旗帜,除外,还有彭湃
列士故居、得趣书室、赤山约农会、海丰县总农会、海丰县农民协会等
革命旧址以及红场碑廊石刻、龙舌埔雕刻广场等红色旅游资源。
陆丰市概况
陆丰介于深圳和汕头两个经济特区之间,陆地总面积2115平方公
里,海岸线长116.5公里,人口167、1万人,现辖23个镇(场、区)。
陆丰资源丰富。矿产有6大类15种,其中尤以高岭土、石英砂、锆
英矿、钛铁、硫铁矿、花岗岩石、锡等蕴藏量最为丰富。
陆丰有蜚声海内外的宗教旅游胜地、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
4AJ级旅游景区--碣石玄武山、有“神、海、沙、石”兼备的金厢滩观
音岭海滨旅游区、有全国三大尼众佛学院之一、佛教古刹清云山定光寺、
有岬角风光甲东麒麟山。
陆丰有东海、碣石、甲子三大镇;有东海、星都经济开发试验区等
投资载体;有建筑面积39万多平方米的专业市场和综合市场;有50多
万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同胞及一批在深圳、珠海、广州、上海等地创业图
强的乡资梓。
主要建设项目:投资100亿美元的陆丰核电项目,巳列入国家“十
二五”发展规划;广东宝丽华集团投资500多亿元的宝丽华投资项目进
展顺利;投资3亿多元的陆城华廷房地产、投资6亿元的华辉新都、投
资1.5亿元的荣辉钻石城等项目正在抓紧建设。
陆河县概况
县总面积1005km2,总人口近30万,使用客家方言。
陆河县地处广东省东部沿海与兴梅山区结合部,汕尾市东北面。全
陆河县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主要有矿泉水、花岗石、高岭土、
稀土等非金属和锡、锌、铅、钛、钾长石、石英石等金属矿。其中花岗
岩品种多达30种,储量2700万m3;
全县活立林总蓄积量155万m3。松林面积3万公顷,年可产松脂7000
顿;特产有柿饼、香菇、青梅、黄榄、油柑、芒果、荔枝、龙眼等水果。
境内有螺河和榕江两大水系,总水能蕴藏量12万多kw,可供开发
利用的有10万多kw。地表温泉遍布上护、新田、河田、螺溪、水唇等
镇,布点多,蕴藏量大,温度高,有“泉乡”之称。
陆河青梅种植历史悠久,面积广、产量丰、质量好。青梅在人类历
史上被栽培和利用的历史共有3200年,而陆河的种植历史就已达2900
多年。全县现可种植青梅面积达30万亩,已种植10多万亩。青梅果实
富含多种有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功能,
是很好的生理性碱性天然食品。最近,陆河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
传活动组委会”评定为“中国青梅之乡”加工发展前景广阔。
本文发布于:2023-11-10 15:09: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60016221167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资料汕尾市概况.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资料汕尾市概况.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