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伴呼
吸衰竭患者的影响
【摘 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伴呼吸衰竭患者
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00例慢性阻
塞性肺气肿伴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研究,经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
250例),观察组(添加心理护理,250例),分析两组心理弹性、用药依从性。
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坚韧性、力量性、乐观性评分及总分均较对照组高,并
且用药总依从性较高(<0.05)。结论:将心理护理模式运用于慢性阻塞性肺
P
气肿伴呼吸衰竭患者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心理弹性与用药依从性。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呼吸衰竭;心理护理;心理弹性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可出
现慢性咳嗽、咳痰、气短、呼吸困难、喘息、胸闷等症状,好发于40岁以上人
群,可通过胸部X线检查、血气检查等发现。发生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时,随着肺
纤维化的不断加重,患者长时间咳嗽喘气,可导致呼吸衰竭。在慢性阻塞性
[1-2]
肺气肿伴呼吸衰竭患者中,不仅身体上出现明显的不适感,还会伴随一定的心理
压力,还需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使其积极面对自身疾病,配合治疗。
[3-4]
鉴于此情况,本文就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伴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展
开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中,研究对象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本院接收的慢性阻塞
性肺气肿伴呼吸衰竭患者,共5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展开分组。对照组
(n=250)男153例、女97例;年龄50~70岁,平均(60.57±5.34)岁;病程:
1~6年,平均(3.48±0.16)年。观察组(n=250)男147例、女103例;年龄
51~70岁,平均(60.66±5.47)岁;病程:1~7年,平均(3.59±0.21)年。纳
入标准:经过肺功能检查、血气分析检查等确认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伴呼吸衰竭,
出现不同程度的慢性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个人资料完整。排除标准:
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合并精神类疾病、肝肾功能严重受损、合并恶性肿瘤等。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协助患者进行各项检查、定期消毒、说明一些注意事
项、环境管理等。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充分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与心理状态,根
据患者的理解能力讲解相关疾病知识,纠正患者以往的错误认知,减少不必要的
恐慌,提高患者的认知,向患者说明保持积极的心态与日常生活管理对疾病控制
的重要性;在与患者交流过程中,对患者进行语言上的暗示,增加患者的自信心,
叮嘱家属日常要多关心、陪伴患者,予以患者精神上的支持,向患者介绍病情控
制良好的案例,让患者获得充分的心理支持;面对医院陌生的环境,患者可能会
出现不安、焦虑等情绪,还需关注患者的环境舒适度,根据患者的需求调节室内
温度、湿度、光线等;定期开展一些户外活动,帮助患者进行自我放松,使患者
在活动过程中锻炼呼吸功能,同时也能够发泄内心的郁闷。
1.3观察指标
(1)根据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对两组心理弹性进行评估,包括坚韧性
(52分)、力量性(32分)、乐观性(16分)3个维度,满分为100分,评分
越高说明心理弹性越高。
(2)采用Morisliy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8)对两组的用药依从性进行分
析,分值范围为0~8分,8分:依从性高,6~8分:依从性中等,0~6分:依从性
低;总依从性=(依从性高+依从性中等)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处理工具为SPSS 22.0统计软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0.05表示。
P
2.结果
2.1心理弹性
通过护理后,两组的各项心理弹性量表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0.05),见表1。
P
表1 两组心理弹性比较(±s,分)
组时
别间
n坚韧性力量性乐观性总分
护26.54±10.38±5.68±142.18±4
对
照
组
50
护38.28±16.48±9.64±164.12±8
理后4.053.96.57.35
理前2.382.15.02.37
2
t
值8.30510.4957.6188.245
P
值0.0280.0220.0140.019
护26.61±10.31±5.75±142.32±4
观
察
组
50
护45.19±23.51±13.34±81.24±1
理后4.324.171.880.08
理前2.462.22.07.49
2
t
值13.60216.95815.47214.603
P
值0.0030.0130.0180.005
t
护理前组间
值
0.2480.3150.3190.405
P
护理前组间
值
0.8470.9020.6750.702
t
护理后组间
值
9.3608.4157.4967.302
P
护理后组间
值
0.0450.0360.0310.029
2.2用药依从性
观察组与对照组依从性高189例(75.60%)、157例(62.80%),依从性中
等52例(20.80%)、71例(28.40%),依从性低9例(3.60%)、22例
(8.80%),总依从性分别为96.40%、91.20%,观察组显著较高(值=5.812,
χ
2
P
值=0.016<0.05)。
3.讨论
呼吸衰竭是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一种并发症,可造成换气功能严重障碍,具
有较高的危害性,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导致意识模糊、昏迷等。发生慢性阻塞
性肺气肿伴呼吸衰竭后,除了积极配合治疗之外,还要注重患者心理方面的护理,
解除其精神上的不适,改善其身心状态。在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过程中,主要
[5-6]
通过各种方式与途径积极影响患者的心理活动,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
合治疗。如本次研究结果所示,观察组护理后的心理弹性评分与用药依从性
[7-8]
均高于对照组。在心理护理的帮助下,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有所提升,并且了解到
更多的护理技巧,得到医护人员与家属的精神支持,能够使其保持良好的身心状
态,避免不良情绪对病情好转造成影响。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的实施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伴呼吸衰竭患者心理弹性的
提升具有促进作用,并且可改善其用药行为。
【参考文献】
[1]王苏欣,邓婵,郭丁等.心理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
应用效果[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2,8(07):190-192.
[2]吕薛,廖芳苹,史大宝.共情护理和正念减压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伴呼
吸衰竭患者的影响[J].心理月刊,2022,17(08):142-144.
[3]华艳.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伴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分
析[J].智慧健康,2021,7(13):145-147.
[4]丁艳.心理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伴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分析[J].心理
月刊,2021,16(02):81-82.
[5]卢晓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伴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价值研究
[J].中国全科医学,2020,23(S1):255-257.
[6]苏玉玲.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伴呼吸衰竭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09):81+88.
[7]王亚杭.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伴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研究
[J].黑龙江中医药,2019,48(05):270-271.
[8]陈丽辉.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伴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价值分
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08):273-274.
本文发布于:2023-11-10 13:13: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59319321159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伴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伴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