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区角活动反思
中班区角活动反思一:幼儿园中班区角活动反思
在幼儿园各项教学活动中,区角活动有着它独特之处,它不仅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位幼儿,
而且还使幼儿在其中得到发展。因此重视区角活动,合理开展丰富的区角活动,必将使
每一位幼儿得到更好的发展。但这就需要我们通过观察与分析,找到一种使幼儿得到发
展与提高的途径。因此我对小班开展区角活动有以下几点认识。
1.娃娃家。
娃娃家的位置应相对固定。幼儿最熟悉的地方是家庭,最先接触和了解的劳动就是家务
活。因此,无论是在哪个年龄班,娃娃家都是角色游戏的中心主题。并由此扩展出以反
映社会生活为主题的活动,如餐厅、超市、医院、邮局、工厂、图书馆、火车站、博物
馆等。小班的角色游戏区的主题以家庭生活为主。此外,在产生一个新的角色游戏以前,
不妨与幼儿共同讨论,听听他们的想法。也许一位幼儿刚刚去吃过自助餐,就会提出开
一家自助餐厅;也许一位幼儿在街上看见过礼品店,就会提出开一家礼品店……这样,
角色游戏区的活动将越来越丰富有趣,幼儿在玩的时候也会很投入。小班幼儿在游戏中
往往同时扮演相同的角色。例如,一个娃娃家也许有2~3位“妈妈”,或好几个“爸
爸”。这是由幼儿年龄特点所造成的,我觉得老师不用去干涉,应顺其自然。
2.阅读区。
小班的幼儿在观察力、表现力、想像力和创造力方面,以及使用工具和材料的能力上,
都有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在设计活动的内容和提供工具、材料时必须注意幼儿的年龄
特点和实际能力。美工区的活动必须具有趣味性,包括选材、活动方式等都应考虑是否
能引起幼儿的兴趣,能否吸引幼儿积极地参加美工活动。小班幼儿的小肌肉发展尚未成
熟,因此他们的美工活动多围绕感知运用色彩进行。对他们的指导应着重于萌发他们的
绘画兴趣和大胆作画的信心,以及教给她们一些使用工具、材料的方法与技巧。教师在
这一时期需要进行一些直接的指导与示范,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与技能。
4.益智区。
益智区应选择相对安静的地方,适宜与语言图书阅读区、美工区相邻。小班幼儿尚没有
一定的规则意识,在游戏中需要教师不断地提醒。这时,教师应做较为详细的讲解和示
范,提高他们的规则意识。但要注意,讲解要生动、简单、形象,过多的讲解会使幼儿
失去游戏的兴趣。而且小班的孩子想象力极其丰富,她们会用一些集合图形摆出各种各
样的食物来,如:孩子把一个圆形放在一个长方形的上面,便能想象到棒棒糖,因此,
我觉得孩子们在摆弄的过程中也加深了对一些集合图形的进一步的认识。
总之,通过区角游戏活动的开展和研讨活动的学习,使我能进一步的将理论知识运用到
实践中去,使我在具有了这些全新的理念之后,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幼儿园区角游戏活
动对孩子发展的影响。我将在以后的教育实践中,对区角游戏活动做进一步的关注和探
1、参与区角活动幼儿完全是自愿的,幼儿可以自主行为,不受控制,没有被强制之感;
2、在区角活动中幼儿
>各方面的潜能得到发挥和体现。由此可见区角活动已成为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必然所
在。
在区角活动中,我们需要研究教育对象,依据特定的教育对象的实际,主动创造适宜有
效的指导方法。不断地发现问题,就不断的进步。例如:
我们班的赵一舟、王政、郑文星、纪开心等几个小朋友,由于他们的年龄比较小,理解
问题的能力比较差,因此在数学集体教育活动中,对比较抽象的问题不宜接受。于是,
我们在区角里,专门为他们创设了数学操作区角,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来理解、来感知。
在他们操作的过程中我们给于指导。记得有一次,在玩区角活动时,我们发现赵一舟小
朋友对物体一一对应的点数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于是我们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在区角
活动中为他创设了“筛子”游戏区角,来激发赵一州对数的学习兴趣。在玩的过程中我
们及时给与指导与帮助。通过一周的区角游戏活动,赵一舟果然对数产生了兴趣,对一
一对应的正确点数物体的数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随着区角活动发展的深入,我们使每个区角内容更加丰富起来,使他向纵深发展,让幼
儿不断接受新的挑战,在获得成功的同时得到提高。例如:我们的“夹一夹,数一数”
活动区角,让本来不会使用筷子的幼儿去夹数大的粗造的东西,给他一个成功的体验。
本来有的孩子会使用筷子了,我们会让他夹数更小更圆滑的东西,给孩子创造一个自我
挑战的机会。
我们开始创设区角活动的时候,难免会让家长们帮助我们搜集一些废旧材料,为此还得
到了家长们的不理解。可是通过我们的家园开放日活动,让家长们观摩了幼儿的区角活
动情况。使家长们真正的了解了区角
龄小,生活经验差.因此,在区域活动中,他们只会模仿他人的活动,主动性,积极性,创造
性得不到很好的发展,而且幼儿在游戏时,不喜欢和他人交往,交际性语言贫乏.如果教
师在区域活动中不能正确地指导而是任其发展,那么这个游戏就会失去趣味性,不利于
培养幼儿对游戏的兴趣,不利于幼儿大胆想象,运用语言进行交往,不利于培养幼儿活泼
开朗的性格及良好的思想品德,从而不能达到开展'区域活动'的目的.
一、教师在幼儿区域活动时要适当地帮助指导
1、随机地指导就是教师在观察游戏的过程中对随时看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点,教师根
据对幼儿的观察了解,顺应幼儿的需要进行随机指导,指导的目的是推进区域活动更好
的开展。随机指导包括以下两种:
(1).隐性指导教师作为一个游戏的参与者,加入到幼儿游戏中对幼儿的活动进行指导。
有的幼儿喜欢独自游戏,他们不愿成人的过分干涉,但这并不意味着幼儿不需要老师或
不喜欢老师共同游戏。老师参与到幼儿游戏中往往更能吸引幼儿,幼儿玩的更有兴趣,
特别是个别幼儿年龄小,能力弱,游戏的玩法比较简单,技能相对缺乏,教师的参与往
往使游戏的内容和情节更加丰富。例如,在小班开展角色游戏娃娃家时,由于这个阶段
的幼儿大多习惯独自玩耍,未学会和同伴合作游戏,所以,娃娃家的家中比较冷清,“爸
爸”、“妈妈”和其他成员都各顾各玩,他们购买的“蔬菜、水果、饮料、点心”随意
乱放,显得家里很乱。这时教师可以以客人的身份参与到游戏中去,对“爸爸”、“妈
妈”进行帮助、指导,教他们要学会将物品归类摆放,家庭成员要学会分工合作,这的
样才能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同时也是推进幼儿游戏的情节和内容往更
深层次发展。但作为教师始终不能忘记自己的角色地位,参与游戏的目的所在,所以当
幼儿主动进行游戏时,客人要向大家告别,退出游戏。
(2).显性指导教师在游戏过程中进行的有目的的指导。强调自主游戏,并不是对幼儿
游戏的放任,也不排除游戏中教师适时插入地指导,当教师观察到幼儿在活动时的声音
越来越大时,或者影响到其他幼儿时,教师就应适时插入指导,以帮助幼儿,维持游戏
的规则,使区域活动更好的开展,但要注意插入时要自然,不要影响幼儿的游戏。
2、特殊指导区域活动时会出现一些不能预料的偶发事件,他们会影响幼儿游戏的正常
进行,这时,教师就要介入游戏加以指导。一般有以下几种:
(1)当幼儿遇到困难求助的时候,教师要给予帮助。例如,幼儿游戏材料不够,教师
要提供足够的材料,或指点幼儿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使游戏顺利进行。
(2)游戏中,幼儿出现过激行为时,教师必须加以指导,如,幼儿争抢玩具,有些幼
儿专门破坏别人的玩具,影响他人游戏的正常开展,此时,教师必须介入,阻止过激行
为,协调好幼儿间的相互关系。
(3)幼儿遇到困难想要放弃的时候,如,幼儿在《小手真能干》区域活动时,他们用
橡皮泥搓的汤团不圆,就想放弃的时候,此时教师可以教他们正确的搓圆的方法,使他
们获得成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4)有的幼儿不愿意参加游戏时,教师要引导他们积极参加游戏。
二、培养鼓励幼儿积极游戏的信心与兴趣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一句温馨的话,一个亲切的动作,一个小小的礼物,都对孩子有莫
大的促进作用.如,一个小班的幼儿在手工坊里做手工(印围巾),教师看见以后,就对他
说:'你做的围巾真漂亮啊.'这个小朋友听了教师的话以后非常的开心,并对教师说“谢
谢你的夸奖。”教师对幼儿的鼓励是在游戏当中,这种当场表扬鼓励方式,有别于在游
通过这么多年来的工作实践,我深刻体会到正确指导幼儿开展角色游戏,不仅能够充分
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能让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全面发展。所以,作为
幼儿教师,必须要解放思想,大胆尝试,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幼儿按自己的愿望和想
象开展游戏。
本文发布于:2023-11-10 12:01: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5888708687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中班区角活动反思.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中班区角活动反思.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