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以《红红的柿子树》研究苏梅低幼
童话创作中的精华范文
低幼童话,以清浅短小的故事、图文并茂的形式,成为孩子们最早接触的文学样
式。然虽清浅短小,创作起来却“大不易”。综观儿童文学出版物中,无论是面向小
学生年龄层次的校园小说,或是面向中、高年龄层次的青春文学,还是受众面极广的
幻想小说,自新世纪以来都呈现出红红火火、沸沸扬扬的面貌。然而低幼文学出版物
领域里,与20 世纪 80 年代火热的《365 夜》一脉相承的,仍是大量经典民间童话、
寓言的集合本、改编本,真正坚持“原创”的低幼儿童文学作家作品,则屈指可数。
正是面向低幼儿童这个特殊受众,面向开启儿童一生阅读行为这样的特殊使命,与低
幼童话原创空间的大面积空缺,使得我捧读苏梅的低幼童话作品集时,产生了更多的
惊喜与期冀。
这是一位从1996 年即开始低幼童话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家,迄今已创作六百余篇低
幼童话故事。但是,正由于低幼童话的清浅短小,它很难像大部头作品那样强势跳入
读者的视线,而是漫布于各种低幼期刊、童话专栏之中,比如《幼儿智力世界》《幼
儿画刊》《阿阿熊》《看图说话》《婴儿世界》等等。此番《百年中国儿童文学名家
点评书系——红红的柿子树》童话集将苏梅低幼童话创作中的精华,以整体的面貌呈
现,实为一次以出版形式承载的、及时的作家作品总结。一位低幼童话作家一以贯之
的创作个性,一系列作品匠心独具的美学风貌,以及创作过程中的各种尝试与突破,
所形成的作家的创作轨迹,都得到了一次集中的检视。
捕捉童话真谛,物性与想象的融合钩织斑斓童话空间
低幼童话的受众,是处于原始思维阶段的幼童。万物有灵,推己及人,是他们认
识世界、感知事物的典型视角。因此,在儿童眼中,一草一木,万事万物,都像自己
一样,是有生命、能感知的,儿童的世界也因之而异常奇妙。苏梅童话深谙儿童的心
理特质,将孩子身边的一切都写活了,像那个因为贪听故事掉到池塘里去的“、直打
哆嗦”的月亮(《爱听故事的月亮》),打打闹闹、发出“轰隆隆”声音的乌云娃娃
(《乌云娃娃快快走》),想游进水里可总是“不由自主地往上浮”的小鱼地垫
(《小鱼地垫想做鱼》),永远也吃不完的胡萝卜(《吃不完的胡萝卜》),还有藏
着竹子精灵的拐杖(《乔爷爷的神奇拐杖》),等等。在一个个简笔勾勒的细节中,
我们不但感受到了作者驾驭拟人态手法的自如,更体会到了物性与想象的完美结合。
而诸如《蓝色的香水》中,当“丫丫”在地里拔草时,一个蓝巫婆从天而降,“往地
里打了好几个蓝色的喷嚏”,于是“泥土被蓝巫婆传染了,也感冒了”,又以奇妙的
创意,勾连了现实世界与想象的空间。就这样,苏梅用她的童话之笔,自如地激活了
身边的万物,一切无生命、无情感的事物就此合情合理地具有了灵性,一切充满幻想
色彩的神仙精灵就此合情合理地与儿童和谐共处,一个个似真又幻、斑斓多彩的童话
情境就此呈现在孩子们面前。
年顶呱呱》中的糖果城堡,足以让无数孩子兴奋地尖叫。在苏梅笔下,各种修辞手
法,都一致地传递着童稚之美,比如《一棵树上的两只鸟》
中精彩的比喻:“蓝鸟每天吃得饱饱的,拍拍鼓鼓的肚子就睡觉了,睡得像爆米
花那么香!”这样的比喻视角完全是孩子式的,甜蜜的。再看《小老虎赔蛋》中,一
只不肯睡午觉而被妈妈打了屁股的小老虎火冒三丈,一颗鸟蛋掉到小老虎头上,竟然
“呲呲呲”煎熟了。
小小的夸张手法,让故事妙趣横生。不由感叹,作家的心真的是和孩子们息息相
通!
面向低幼儿童的童话故事,须以清浅的语言承载丰富的表达。苏梅童话对浅语的
驾驭相当出彩。在她笔下,复杂的事物寻找到了儿童化的表达,变得轻松活泼,灵动
多彩。像《爱打洞的老爷爷》,其实是描写一个退了休的检票员,仅这巧妙的题目,
便纯粹是童心式的解读。还有像《一群绵羊出门去》中,绵羊们决定好好练本领对付
大灰狼。怎么描写这个练“本领”呢?很简单:“一群绵羊每天早早起,练起了‘咩
咩阵’。”作家就凭借四两拨千斤的巧劲儿,轻松完成了对“练本领”的描写。与浅
语艺术相伴相随的复唱手法,也在苏梅童话中有上佳表现。复唱手法会使初具阅读接
受能力的儿童产生熟识感,增进儿童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情感,因此成为低幼童话经常
采取的艺术手法。苏梅童话中,无论是《爱打洞的老爷爷》中以复唱形式延展而出的
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还是《做过一百个鸟窝的小蓝鸟》中以浅吟复唱勾勒出的小蓝
鸟善良热心的形象,都在令儿童倍感亲切熟悉的同时,完成了创作者的匠心传递。
尤其是童话中充盈的善意美好的童心,和快乐稚拙的童趣相映成趣,如《太阳太
阳变变变》中“每天换一个太阳”的提议,掀动想象的狂欢;而《冒冒失失的流星》
中的流星“在天空呆腻了,决定到地球上来玩玩”,因为冒失,从天空中往下落时没
往地上看,“要不然,他可以拽着自己的小辫子,调整落地的方向”,充满童趣的解
释,让人忍俊;《乌云娃娃快快走》里小绿鸟对付不肯走的乌云娃娃的办法是“用枝
条去挠乌云娃娃的痒痒”,等乌云娃娃笑得没力气了,拴着它“飞走”……如此孩童
化的解决办法,形成极富童趣的场景,遍布于一个个短小的童话故事之中,串起恣意
的想象,不但充满了奇妙的创意,而且将矛盾以孩童的方式轻松化解,情趣丛生。
捕捉生活真谛,美与善的浸润传递“人学”题旨苏梅的童话虽然轻巧活泼,遍布
着儿童任意结合的因果思维产生的喜剧效果,却又不属于热闹形态的,作品充盈着儿
童可以感知的生活诗意,传递着儿童文学的创作坚守和秉持的美善原则。作家敏锐捕
猫》则借着小老虎和小狮子的“急脾气”,巧设矛盾,直指没有耐心去听完对方的表
白,就开始做出自我的、标签式的反馈的毛病,值得亲子共思。
捕捉故事真谛,短小篇幅与浅易表达中创设起伏有致的情节
低幼童话囿于幼儿的接受能力,篇幅务求短小。
这样的创作限制,常常使一些低幼童话的故事延展不足或流于简单。而当故事营
造如叙述语言一样“浅显”时,其实已经丧失了故事性与可读性。但是,故事性是故
事存在的灵魂。一个故事讲得是否有意思,至关重要。在苏梅的童话里,这个矛盾被
轻松化解。她的童话让我们看到,短小而清浅的低幼童话同样可以充满故事性,可以
拥有精妙的构思。当然,这一切,依托于作家丰富的想象能力,尤其是出于童心视角
的想象能力。像《小老虎赔蛋》中一只不肯睡午觉而被妈妈打了屁股的小老虎,闯了
一连串祸之后感叹:“以后我还是睡午觉吧,不然还会闹出麻烦事来的。”故事从终
点巧妙地回到了起点。《灰狼阿力想做贼》中想做贼的“阿力”潜入黑熊家,却和黑
熊一起看了一场精彩的球赛,再也不想做贼,又是从恶意的起点回到了善意的终点。
在苏梅笔下,可爱的提醒,善意的呵护,借助“无意思之意思”,轻松融入故事桥
段,处处充满爱意。《恐龙妈妈藏蛋》更是一则令人惊艳的童话,其情节的设置和场
景的描绘轻巧欢快,起伏有致。故事因一只恐龙对自己的蛋呵护备至,带来一连串让
人提心吊胆的“巧合”。可爱的细节,巧妙的伏笔,用心的设计,尽在意料之外,又
皆是情理之中。加之生活细节与想象创意的完美糅合,这样生活味道、妈妈味道的童
话定能让小孩子倍生亲切。
苏梅作品中,还有许多功能实用性的童话,比如《雨乌鸦》《旱乌鸦》,通过两
只好心肠但是总犯错误的小乌鸦,给孩子讲清了白天与黑夜、晴朗以阴雨之间的内在
逻辑关系;《小老鼠和洞洞眼》,则是一个关于电源插座的、生活常识的巧妙告诫;
本文发布于:2023-11-10 11:06: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58560621153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2021以《红红的柿子树》研究苏梅低幼童话创作中的精华范文2.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2021以《红红的柿子树》研究苏梅低幼童话创作中的精华范文2.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