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前沿
“”
——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与《水浒传》的衔接为例
□杨大忠
(桐乡市高级中学,浙江桐乡314500)
摘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倡“学习任务群”教学,但在教
学实践中,现状不容乐观。“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教学内容的构建与落实可以从对名家
观点的批判质疑、对故事情节的理性思考、对作品某内在特征的否定批判等三个方面着手。
关键词:“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教学内容
一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送别》《罗密欧与朱丽叶》,按照同一作者的作
年修订)》将课程内容设置为18个学习任务品思想和风格来教授《一滴眼泪换一滴水》《炮
群,其中第六个就是“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这兽》,按照风格的差异比较柳永的《雨铃霖》和
里所说的“思辨性”并非凭空出现的,2003年苏轼的《念奴娇》等等。也就是说,教学方式都
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局限于课内文本的组合,与课外教学资源基本
简称“2003年课标”)就已经提出,高中语文要脱节。这种教学方式,遭到了黄厚江老师的否
“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定:“一线教师还是不知道学习任务群如何在
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可见,“思辨性阅读课堂教学中得到体现,或者说还是不知道如何
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提出实际上是对2003实施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显而易见,学习任
年课标要求的深化与具体落实,“独立思考、质务群比之过去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突破了单
疑探究”是“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篇,教学资源突破了文本,教学空间突破了课
核心任务。那么,“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堂,教学方式突破了教师讲解,教学目的突破
务群该如何在教学中构建教学内容并且具体了文本理解、知识掌握和能力提高;文本不再
落实,就成为语文同人无法回避的问题。是一篇一篇地教,知识不再是一个一个地学,
现状是不容乐观的。自从统编教材推行听、说、读、写等训练也不是分类分项地单个进
以来,许多省市都对学习任务群教学展开了探行。”黄老师的意思很清楚:就教学内容而
索与尝试,浙江省自然也不例外。但就笔者观言,要突破“单篇”,突破“文本”,课文要与课外
摩的许多课堂教学而言,教师基本上都是按照经典名著相结合,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文;就教
一个主题对课内文本进行重新组合,然后进行学范围而言,要突破“课堂”,突破“教师讲解”,
8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21/4
集体教学。如按照“爱情”主题同时教授《长亭
[1]
让学生在更广阔的天地里获得文学素养。这名家观点理性、科学的判断又契合了“思辨性
些,都是“学习任务群”教学的重要特征,当然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独立思考、质疑探
也适用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究”的要求。回答以上问题,既要熟悉《林教头
教学。风雪山神庙》一文,又要知晓《水浒传》中的林
黄老师的观点,为学习任务群教学指明了冲事迹,这又很好地体现了黄厚江老师所说的
方向。以下,笔者就以高中语文传统经典篇目“学习任务群”教学的特质。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与《水浒传》原著的结合林冲个人形象特质在水浒人物中是非常
为例,谈一谈“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鲜明的,仅就《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来看,
教学内容的构建及教学落实。林冲由最初的犹豫到最终的决绝,使得他与武
二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可以从有着明显的区别,这似乎显示出金圣叹之论的
三个方向展开教学:对名家观点的批判质疑、
对故事情节的理性思考和对作品某内在特征点马上不攻自破:梁山好汉童威、童猛兄弟有
的否定批判。围绕这三个方向,联系课文《林何区别?解珍、解宝兄弟有何区别?吕方、郭
教头风雪山神庙》与《水浒传》的情节描写,就盛如何辨别?……童氏两兄弟、解氏两兄弟在
可以构建起“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水浒传》中每次都是同时出现,如影随形,最
的教学内容。后的结局也完全一样。童氏兄弟追随李俊海
(一)对名家观点的批判质疑
作为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经典篇目,更是可笑,两人并非同胞兄弟,却使着同样的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深得语文同人的赏识与兵器方天画戟,在历代水浒画册中相貌也完全
器重。语文同人在教授这篇课文的时候,几乎形同,上阵打仗每次都是共同出马或先后出
都无一例外地引用金圣叹评价《水浒传》之论:马,唯一的区别就是一个穿红衣,一个穿白衣,
《水浒传》所叙,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
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水
浒传》写一百八个人性格,真是一百八样。若
别一部书,任他写一千个人,也只是一样,便只
写得两个人,也只是一样。
金氏之论,可谓对《水浒传》艺术价值的最
高评价。对于此论,也没有人产生过怀疑。笔者并不太多,像宣赞与郝思文、单廷珪与魏定
者在开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公开课的时候,国、韩滔与彭玘、龚旺与丁得孙,每次作为副将
曾经设计过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出征,都是成双成对,相似度很高,小说写得也
(PPT展示)金圣叹的这段评论正确吗?
如果正确,请联系课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
的林冲形象来说明;如果不正确,请联系《水浒
传》中的梁山人物进行阐释。
这就是由课内文本向外拓向经典名著从联系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情感以及作品中的
而构建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内容的极好例子,对具体情境,并以此为基础,总结人物形象,分析
课改前沿
松、鲁智深、杨志、宋江、李逵等人物形象的确
正确性。但是,只要提出以下疑问,金氏的观
外称王,解氏兄弟摔死在乌龙岭;吕方和郭盛
几乎就是一个木偶的两面。此外,像白虎山下
的孔明、孔亮兄弟,也有着极高的相似度,之间
的差异并不明显。
既然如此,金圣叹所谓“《水浒传》写一百
八个人性格,真是一百八样”,完全就是想当然
之论。实际上,《水浒传》一百零八人,性格鲜明
并不精彩。这也可作为否定金圣叹之论的补充。
在教学中,我们固然要引用、借鉴名家观
点或权威注解,但一定要头脑清醒,不迷信,不
盲从,要对此进行鉴别。要从原著出发,充分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21/4
9
课改前沿
事态发展,判断真伪是非,得出客观科学的结《水浒传》思想深刻,结构精美,艺术性强;《水
论,然后以此作为判断传统观点或名家观点正浒传》的作者施耐庵,更是在传说中被塑造成
误的标准。这就很好地体现了“思辨性阅读与学究天人、博古通今、精擅诗词的大才子。事
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初衷,也是“整本书阅读”实真是这样的吗?
的正确态度。《水浒传》有三个版本,分别是100回容与
(二)对故事情节的理性思考
传统观点认为,林冲夫妇是《水浒传》中伉
俪情深、夫唱妇随的爱情典范。这种观点似乎选自金圣叹本。无论是容与堂本还是袁无涯
也没有人提出过质疑。但具体情况到底如何呢?本,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相吻合的章节中都
在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一个问题:有6首诗词,可惜都被金圣叹删去了。所以,
(PPT展示)《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提到
过林娘子吗?文中有林冲思念娘子的情节吗?
这是否正常?联系《水浒传》中的情节,林冲对
娘子真的像传统观点所说的一往情深吗?
这个问题的设计,就是黄厚江老师提倡的
非常典型的由课内文本向外扩大到原著的做
法,同时也符合“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
群的教学要求:对传统观点的理性质疑与重新
判断。
为了能够更加直观地展现问题并寻找答
案,笔者设计了表格供学生参考;经过师生之间收集《水浒传》中以明确词牌出现的词并
的协作,最终答案也在表格(表1)中得到呈现。不是难事,依据词的固有格式判断这些词是否
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师生熟悉课
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更要对《水浒传》中以上以问题形式设计的学习任务群,就是对
的林冲形象有一个全面认识。这样一来,问《水浒传》中词的格式的“思辨性”考察。
题的解决就不能局限于课堂,解决方式也需答案让人大跌眼镜。《水浒传》中明确出现
要师生之间在课下通力合作。像这种“思辨的词牌有12个,共计50首词。其中格式上或
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问题设计与解
决,以理据兼备为基础,以情节分析为依据,
突破传统观点的先入之见,“不唯书,只唯
实”,大大拓展了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强了学入杭州城,于是来到西陵桥上,观赏杭州之景。
生的鉴赏辨别能力,完全符合黄厚江老师说书中有一首《临江仙》写西湖之好处:
的“教学空间突破了课堂,教学方式突破了教
师讲解,教学目的突破了文本理解、知识掌握
和能力提高”的理念。
(三)对作品某内在特征的否定批判梅轩。雷峰塔上景萧然,清净慈门亭苑。三天
出于对经典名著的迷信,许多同人都认为
10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21/4
堂本(公认的施耐庵原本)、120回袁无涯本和
71回金圣叹本,课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
鉴赏容与堂本《水浒传》中的6首诗词,也可以
成为很重要的教学内容。笔者在课堂上引
[4]
导学生鉴赏了这6首诗词后,给学生布置了一
个课后作业:
(PPT展示)100回本《水浒传》中有许多
词,这些词都是独立出现的。有的词有明确
的词牌,有的只有词但缺少词牌说明。请收
集《水浒传》中明确以词牌出现的词,看看这
些词的格式是否正确。最终的结论说明什么
问题?
格式正确也不难,因为词的格式都是固定的。
多或少存在错误的达到23首,占了总数的
46%,将近一半之巨。兹举3例进行说明:
1.《水浒传》第94回,张顺计划从西湖潜
自古钱塘风景,西湖歌舞欢筵。游人终日
玩花船,箫鼓夕阳不断。昭庆坛圣僧古迹,放
生池千叶红莲。苏公堤红桃绿柳,林逋宅竹馆
竺晓霞低映,二高峰浓抹云烟。太子湾一泓秋
课改前沿
表1
观点说明及依据结论
1.《林教
间接提到过林娘子,就是陆谦所说:“张教头那厮,三回五次托人情去说:
‘你的女婿没了。’张教头越不肯应承。因此衙内病患看看重了,太尉特使俺两
个央浼二位干这件事,不想而今完备了。”张教头既然没有应承高俅父子,说明
林娘子还在为林冲守节,对林冲的感情矢志不渝。
对此,林冲的反应非常奇怪:课文没有写林冲听到这段话时的任何举动。
按照常理,听到这段话,林冲心中应当充满对岳父与妻子的深深感激才是,可
是文中并没有这样的描写。
文中没有林冲对娘子思念的任何描写。这极不正常。理由:
却没有出现任何对娘子与过去幸福生活的回忆、留恋的描写。
娘子的思念之情。可是文中却没有这样的叙述。
1.人在难中,往往会想起过去的幸福时光。林冲身处牢城营受罪,课文中
2.李小二夫妻之间互敬互爱,相濡以沫。此情此景,必然也会激起林冲对
3.林冲夜宿山神庙,形单影只,顾影自怜,他必然会想起过去与娘子双宿
答案:否。理由:
代得非常清楚:“如此,林冲去的心稳,免得高衙内陷害。”(《水浒传》第8回)他
所说的“免得高衙内陷害”,是指害怕高衙内继续陷害自己。当个人安危和夫
妻恩情发生冲突的时候,林冲选择的竟然是保全自己。这哪是大丈夫所为。
[2]
智深分别时拜托鲁智深向娘子报平安以外,《水浒传》中再没有林冲对娘子思
念的描写,哪怕是只言片语。
3.联系
作事宽宏,疏财仗义,安顿各家老小上山,蓦然思念妻子在京师,存亡未保。”
3.晁盖等人上梁山,林冲火并王伦,扶持晁盖做了梁山之主。“林冲见晁盖
2.林冲充军沧州,从离开东京,到火并王伦,时间跨度很大,期间除了和鲁
1.林冲发配沧州,临行时,给妻子张氏写下休书。休妻的目的,小说中交
头风雪山神
庙》中提到
过林娘子
吗?林冲的
表现如何?
2.《林教
头风雪山神
庙》中有林
冲思念娘子
的情节吗?
正常否?
双飞的伉俪深情,以此获得心灵安慰。可是林冲却只是喝酒吃肉。奇哉怪哉!
传统观
点认为林冲
和林娘子伉
俪情深,林
冲对娘子情
深义重。这
是根本禁不
起推敲的,
与施耐庵的
思想不符。
《水浒传》第24回)“蓦然”即“突然”之意,突然想起在京城的妻子,反向推论,《水浒传》全(
林冲从没有真正想到过在家苦苦等待的书来看,林冲说明之前早已忘却或根本想不起来,
对娘子真的娘子。
一往情深吗?
深感震惊的是,高俅征讨梁山被梁山好汉擒获,面对仇人,林冲竟然没有任何
表示。如果林冲与林娘子真的伉俪情深,他怎么会如此麻木不仁?(注:明朝
[3]
万历年间120回的袁无涯本《水浒传》写到了“林冲、杨志怒目而视,有欲要发
作之色”,但已经不是《水浒传》100回的原本了)
《水浒传》中杀人最残忍的场景就是杀女人(潘金莲与潘巧云)。在施耐庵眼
5.联系《水浒传》的思想来看,施耐庵有着浓厚的歧视妇女的思想倾向,
4.林娘子最后被高衙内逼婚而自缢,林冲与高俅父子有血海深仇。令人
里,男人牺牲女人成就事业是非常正常的,绝非羞耻之事,扈三娘的悲剧可谓
最好的明证。既然如此,《水浒传》中怎么可能会出现林冲夫妻琴瑟和鸣、伉俪
情深的故事?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21/4
11
课改前沿
水,佛国山翠蔼连绵。九里松青萝共翠,雨飞
来龙井山边。西陵桥上水连天,六桥金线柳,
缆住采莲舡。断桥回首不堪观,一辈先人
不见。
词牌《临江仙》,双调小令,唐教坊曲,共4传》作者施耐庵是个精擅诗词的大才子的传说
种格式,58字;后柳永演为慢曲,93字。《水浒是完全禁不起推敲的。这种教学尝试,完全体
传》明确说此词为《临江仙》格式,完全错误。现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独立思
仅从字数来看,此词共106字,大大超过《临江考、质疑探究”的核心任务。
仙》格式的58字或93字。
浒传》中仅第81回燕青见徽宗时出现过一次。容的构建与具体实施绝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2.词牌《渔家傲》,双调,定格,62字。《水
燕青唱道:它对教师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教师要吃透
一别家山音信杳,百种相思,肠断何时了!
燕子不来花又老,一春瘦的腰儿小。薄幸郎君
何日到?想是当初,莫要相逢好!着我好梦欲
成还又觉,绿窗但觉莺声晓。
燕青所唱之词,从词牌上看,根本不是什习任务群”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的要求,在体
么《渔家傲》,而是《蝶恋花》。这里竟然张冠现对语文同人教学期待的同时,还反映出现今
李戴。对“学习任务群”教学的探索正处于起步阶段,
字。且看《水浒传》第100回出现的《满庭芳》:积极探索。就“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
3.词牌《满庭芳》,又名《锁阳台》,定格,95
罡星起河北,豪杰四方扬。五台山发愿,
扫清辽国转名香。奉诏南收方腊,催促渡长
江。一自润州破敌,席卷过钱塘。
抵清溪,登昱岭,涉高冈。蜂巢剿灭,班师
衣锦尽还乡。堪恨当朝谗佞,不识男儿定乱,
诳主降遗殃。可怜一场梦,令人泪两行。
该词的格式全然不同于《满庭芳》。《满庭
芳》格式固定,95字,而该词只有90字。词的
下阕,即从“抵清溪”直至词的末尾,格式倒是
与《水调歌头》的下阕格式相合,而上阕却没有
与之对应的词牌格式。《水浒传》将《满庭芳》与
水调歌头》的格式混为一谈。《
让学生鉴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删去
的诗词,再根据《水浒传》中明确出现的词牌名
来判断词的格式是否正确,这是一项鉴赏、考
据的功夫。这种由课文拓向名著的尝试,不仅
12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21/4
使学生对词的格式有了全面的认知,增强了学
生的鉴赏、辨别能力,而且使学生在有理有据
的前提下,充分认识到经典名著的某些内在特
征绝非完美得无懈可击,还使学生明白《水浒
三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教学内
教材与教参,同时还要博览群书,真正做到将
课内文本与课外经典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勇于
思辨、敢于质疑,抛弃对传统观点的先入之见,
按照自己的理解勇于探索。黄厚江老师对“学
还没有触碰到问题的实质,因而需要语文同人
群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具体教学实施而言,本文
所论也只是笔者理解的三个方面,必然有不完
善的地方。相信今后语文同人一定会有更多
更好的教学设计呈现出来,使大家共同学习、
进步。这才是“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
群教学的终极指向。
□◢
参考文献:
[1]黄厚江.让学习任务群走进课堂[J].
语文建设,2020(6):31-32.
[2]杨大忠.对林冲形象的再认识[J].语
文建设,2016(9):43.
[3]杨大忠.从古典名著汲取作文素材的
策略探析[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0(6):42.
[4]杨大忠.智取生辰纲:不该被删去的诗
文[J].中学语文教学,2012(6):43-46.
本文发布于:2023-11-10 06:27: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5688348665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与《水浒传》的衔接为例.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与《水浒传》的衔接为例.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