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
【文本解读】
林冲本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因高衙内图谋霸占其妻,而被设计陷害。起初,林冲一忍
再忍,委曲求全,直到走投无路,忍无可忍,终于迸发出激烈的反抗。小说情节跌宕起
伏,张弛有致。阅读时,要理清情节发展的脉络,体会林冲是怎样一步步被“逼上梁山”
的。注意小说如何在情节的发展中塑造人物性格,感受和理解自然环境描写渲染气氛、推
动情节的作用。
【素养目标】
1.了解施耐庵和《水浒传》,掌握相关文学常识。
2.理清情节结构,把握林冲思想性格变化的过程,探寻林冲走上反抗道路的原因。
3.分析总结文中细节描写和景物描写的作用。
4.思考课文主题“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分析文中的细节描写和景物描写及作用,探寻林冲走上反抗道路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知人论世
1.了解作者
施耐庵(约1296—约1370),祖籍苏州。元末明初杰出小说家。元至顺年间,施耐庵考
中进士,在钱塘(今浙江杭州)做过两年官,因看不惯官场的黑暗,不愿对当道权贵逢迎拍
马,因此弃官回乡,专心著述。传说他曾参加过元朝末年的张士诚起义军,在张士诚起义
失败后,逃回兴化,隐居著书。著有《水浒传》。相传《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是他的弟
子。
2.相关背景
故事发生在宋徽宗时代,即宣和年间(1119—1125)。当时宋皇室衰颓、腐败。宋徽宗贪
图享受,滥用奸臣蔡京为宰相,穷奢极侈,对人民横征暴敛,弄得民不聊生,逼得许多人铤
而走险,盗贼四起。《水浒传》所反映的就是当时的农民起义。被逼上梁山的起义军聚在梁
山泊,打出“替天行道,劫富济贫”的大旗,聚集了许多好汉,甚至一些小官吏和商人都加
入了这个队伍。
3.了解《水浒传》
1
《水浒传》是明代长篇小说。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
并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在民间口头传说、艺人讲说演唱的基础上,由文人加工编撰而成。
全书前半部写“官逼民反”,好汉林冲、鲁智深等一个个被“逼上梁山”,在宋江上山后,
写了几场反土豪、打官军的战争;后半部分写宋江被招安,攻辽,打方腊,最后以悲剧结尾。
4.了解章回体小说
章回小说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它是由宋元讲史话本发展而来的。讲史时,
说话人不可能把一段历史有头有尾地一两次说完,必须连续讲若干次,每讲一次,就等于后
来所说的一回。在每次讲说前,要用题目向听众提示主要内容,这就是章回小说回目的起源。
经过宋、元两代的长期孕育,元末明初出现了一批章回小说,如《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
传》等。这些小说都是在民间长期流传,经说话和戏曲艺人补充内容,逐渐丰富,最后由作
家加工改写而成的。它们比起“讲史”有很大的发展,其中人物和故事的核心虽是历史的,
但更多内容是后人创造的。到了明中叶后,章回小说的发展更加成熟,出现了《西游记》《金
瓶梅》等作品。由于社会生活日益丰富,这些章回小说的故事情节更趋复杂,描写也更为细
腻,它们在内容上和“讲史”已没有一定联系,只是在体裁上保持着“讲史”的痕迹。
5.了解课文
课文节选自《水浒传》(七十一回本)第十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与课文前后相关的情节如下:林冲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的教头,他的上司太尉高俅的儿子高
衙内看上了他的妻子。高俅及手下陆虞候设下一条毒计,让林冲买了一把宝刀,然后高俅命
令林冲带宝刀入府,乘机诬陷林冲阴谋行刺,林冲因此被刺配到沧州。在去沧州的路上,押
送的公人被陆虞候买通,多次想杀害林冲,幸亏被鲁智深救下,安全来到沧州。以下是课文
的情节。后来林冲逃到柴进家里,柴进又把他介绍到梁山,成了农民起义军的一员。
6.了解林冲
林冲,在梁山泊英雄中排行第六,马军五虎将第二。早年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因他
的妻子被高俅儿子高衙内调戏,自己又被高俅陷害,在发配沧州时,幸亏鲁智深在野猪林相
救,才保住性命。被发配沧州牢城看守天王堂草料场时,又遭高俅心腹陆谦放火暗算。林冲
杀了陆谦,冒着风雪连夜投奔梁山泊,为白衣秀士王伦不容。晁盖、吴用劫了生辰纲上梁山
后,王伦不容这些英雄,林冲一气之下杀了王伦,把晁盖推上了梁山泊首领之位。林冲武艺
高强,打了许多胜仗。在征讨江浙一带方腊率领的起义军胜利后,林冲得了中风,被迫留在
杭州六和寺养病,由武松照顾,半年后病故。
三、文本研究
2
【思考1】
梳理故事情节,把握文章线索
1.本文采用了双线结构形式,试分析两条线索,并梳理概括文章情节。
明确 明线是林冲被逼上梁山,暗线是陆虞候设计陷害林冲。
序幕(第一段):林教头沧州遇故知,陆虞侯奉命来沧州
开端(2-6段):林教头买刀寻仇敌,陆虞候密谋害林冲
发展(7-9段):林教头接管草料场,陆虞侯严冬施阴谋
高潮(10-12段):林教头杀敌奔梁山,陆虞候观火说真相
【思考2】鉴赏情节
1.金圣叹说《水浒传》“看不厌”,原因在于其情节精彩。请根据提示的角度,体会本文
的情节艺术。
明确
角度 情节艺术
精彩在林冲买刀寻陆谦等人,“寻”而“寻不见”,再由“寻不见”而冥冥中“撞
曲折 见”,情节安排错落有致,波澜起伏。
精彩在小说采用双线结合形式,较好地展现了“好人在明处,坏人在暗处”的合理
线索 性,使读者无时无刻不在担心林冲的命运。
小二妻的偷听未听尽固然是悬念,但从林冲的反应来看,小二妻的偷听至少
是部分了解了“疑”,只不过这个悬念的“核心疑问”——陆谦等人到底会
精彩在采取何种手段、方式谋害林冲——并没有解开。小说在十分巧妙地“吊”起
悬念 读者的胃口后,让读者得到了一个阅读心理的喘息空间,然后又被此悬念吸
引至小说的最后,才全部“释悬”,从而让小说的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
胜。
伏笔妙在一个“伏”字,潜伏得无影无踪,丝毫不露痕迹。看似不经意的一
笔,其实暗藏玄机。如第1段,李小二对林冲说“权在营前开了个茶酒
店”,“营前”二字看似信笔拈来,实则有意设伏,初读以为闲笔,再读令
精彩在
人惊叹不已。写李小二在“营(林冲驻地)前”开了茶酒店,暗示茶酒店离林
伏笔
冲的驻地很近,这为林冲与李小二密切来往埋下了伏笔。交往中双方情深意
切,旧恩新知,无比亲热,这是李小二为林冲报信的原因;二则,茶酒店开
在营前,准备加害林冲之人选取此处与营内之人接头,李小二能够得知阴
3
谋,才不显突兀。这样写收到了一箭双雕、一石二鸟的艺术效果。这样的伏
笔有很多,如“火”“刀”“庙”等,这也正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传统笔法: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因为风大雪紧,林冲才会“掇”块大石头“靠了门”,而正是这块只有一身
精彩在好武艺的林冲“掇”得起的大石头,为下文陆谦等三人“用手推门,却被石
合理 头靠住了”埋下伏笔,使得林冲躲在庙内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完成了性格上
的重大转变。
【思考3】分析景物描写
1.“风雪”是本文主要的景物描写,请结合相关文字分析其描写技巧。
明确 (1)善抓景物特征,定点观察与移步换景相结合。
善抓特征,如形容雪花是“碎琼乱玉”,不仅写出了形色,似乎还写出了光影。林冲在草料
场大厅,“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这是定点观察;
在买酒路上写雪景,是移步换景。
(2)正侧结合。正面写风急、雪紧、雪大,侧面写草料场的草厅被风“摇振得动”,被雪“压
倒了”,写林冲向火还是感到“身上寒冷”,到山神庙用巨石挡门。
(3)巧用修辞,精选词语。写雪是“碎琼乱玉”,用“纷纷扬扬”“卷”来形容风猛雪大。
2.小说中对“风雪”的直接描写主要有三处,请分别写出其作用。
明确
直接描写 作用
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
第一处 情景;②“卷”为下文写雪压倒房屋
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做了铺垫。
不仅突出了风猛雪大的环境特点,而
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
第二处 且暗示出林冲的处境越来越危险,形
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势越来越严峻。
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渲染了浓烈的
第三处 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气氛,一场冲突即将拉开帷幕。
3.“风雪”是怎样推动小说情节一步步发展的?请简要分析说明。
4
①为高潮的出现勾画了气象森寒的
明确:(1)林冲到草料场时正是风雪交加,想喝酒驱寒才会到市井沽酒,也因此得遇山神庙
(2)因为下雪,致使林冲住的草屋塌了,这使林冲想起离这半里路上有个古庙,可以
安身。
(3)正由于风大雪紧,为了挡风雪,林冲才用大石头靠住门,致使陆虞候等三人没能
直闯进山神庙来。
(4)正因为风大雪紧,陆虞候一伙人放完火,才直奔庙里,紧贴庙门说出放火始末,使
林冲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思考4】分析文中的细节描写
1.本文有哪些细节描写?这些细节有什么作用?
明确:
①开头细致描写了陆虞侯等人鬼鬼祟祟的言谈举止;对草料场的细节描写;对山神庙的细节
描写;关于刀枪、武器不离身的细节描写。
②作用:人物语言的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人物动作的细节描写,透
视出人物形象的心理;人物心理的细节描写,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人物外貌的细节描写,
揭示人物特征;环境的细节描写,烘托出人物的性格及命运
【思考5】把握林冲性格及其意义
1.请结合文内文外内容,填写林冲档案。
籍贯 职务 绰号 兵器 父亲、岳父职务 犯罪原因
东京 教头 豹子头 花枪 提辖、教头
2.林冲的性格在山神庙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之前是“忍”,之后是“狠”。请结合文本分别
分析其表现及形成原因。
明确 (1)“忍”的表现及原因:
①“忍”就是忍辱负重,随遇而安。林冲明知高俅“生事陷害”,自己才吃了官司,被刺配
到沧州,但与李小二说到此事时,他并不气愤、痛恨,甚至认为是自己冒犯了高太尉才受到
了官司。而后管营让他看守草料场,林冲是心有疑虑的,但还是听从了安排,而且做了长久
打算。他看到草料场里的草屋四下里崩坏了时,还想“唤个泥水匠来修理”,这说明在林冲
的心中,复仇的念头更淡薄了,委曲求全的思想又占了上风。
罪而刺配沧州
被上司高俅陷害,无
5
②原因:这固然有林冲性格懦弱的一面,更主要的是为了说明他对生活十分渴望,渴望与妻
子一起过安稳、幸福的生活;对司法、对体制尚存一丝幻想,幻想未来刑满释放,与妻子团
圆,重获生路。
(2)“狠”的表现及原因:
①“狠”表现在他杀三人的动作与语言中。
②原因:忍无可忍,愤怒到极点才爆发。
3.林冲的主要性格是“忍”与“狠”,他的其他性格也很丰富。如果再用两个字概括其性格
中的两个侧面,该用哪两个字?为什么?
明确 (1)“善”,极其善良。如对李小二的救助,为李小二考虑等。
(2)“细”,极其谨慎细心。如他离开草料场,担心有“火炭延烧起来”,他的动作先是“搬”,
再“探”,后“摸”,表现了他的细心。
4.林冲是一个善良、循规蹈矩、有着光明前途的人,却在没犯任何错误的情况下,最终被逼
上梁山、家破人亡。这一巨大悲剧有何意义?
明确 (1)突显出社会黑暗,官逼民反。
(2)在专制统治下,底层百姓诉求无门,要么做顺民,有时连顺民都无法做,只得变成暴民,
变成打家劫舍的“好汉”。
(3)启人深思:为什么那个社会让好人变坏,善人变黑。
【思考6】赏析精彩语言
1.“忽一日,李小二正在门前安排菜蔬下饭,只见一个人闪将进来,酒店里坐下;随后又一
人闪入来。”句中两个“闪”字有何妙处?
明确 动词“闪”字用得极形象,把搞阴谋诡计的坏人那种鬼鬼祟祟的情态,活灵活现地
勾画出来。不将两人合在一处写,而用反复的手法写成“一个人”“又一人”次第“闪”入,
足见来人行动极欲掩人耳目,秘不可宣。这种诡秘的行动不能不引起旁观者的注意,使故事
在平静中陡然掀起波澜,拨动了读者的心弦。
2.“(林冲)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那雪正下得紧。”金圣叹评点加
.
点词道:“人看至此句,虽极英灵者,只谓手冷故用枪挑耳,岂知顷间之用之?”这里的“英
灵”是何意?“用之”应如何理解?
明确 ①“英灵”是说这一动作显得极其“英灵”,一个魁伟的汉子用花枪挑一酒葫芦,
在白皑皑的雪里行走,给人英武俊爽之感。
②“用之”是就情节发展而言的,“花枪”与“酒葫芦”的出现为后文买酒御寒、躲过屋塌、
6
血染古庙的情节做铺垫,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3.“那雪正下得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鲁迅赞美“紧”字用得极富神韵,请谈
谈你的理解。
明确:“紧”字意蕴丰富:①表明雪下得大而急促,写出了大雪纷飞的气势;②大雪铺天盖
地的气势,烘托出林冲这位落难英雄的困窘;③“紧”字最易使人联想到陆谦等人正在紧锣
密鼓地暗中策划,形势越来越紧,林冲的命运到了紧要关头。
四、明晰主旨
故事情节以高俅之子高衙内意图强霸林冲之妻,设计陷害林冲为线索,表现林冲由忍
辱负重到奋起反抗的思想发展过程,林冲由安于现状到奋起反抗,完全是被一步步逼出来
的,在那样的一种社会环境下,官府黑暗,陷害忠良,怎么会有林冲的好日子过呢?本来
他有一个幸福的家,但是被百般的陷害和破坏,最后导致家破人亡。“是可忍,孰不可
忍”。最后终被逼得无家可归而走上梁山。有力突出“官逼民反”这个主题。
六、素材积累—施耐庵名句
1.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2.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
3.隔墙须有耳,窗外岂无人。
4.民无礼而何为,财非义而不取。
5.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6.蛇无头而不行,鸟无翅而不飞。
7.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8.身在山东心在吴,飘蓬江海漫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9.浩气冲天贯牛斗,英雄事业未曾酬。
10.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本文发布于:2023-11-10 05:25: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56514021131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高一语文备课【部编版必修下册】.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高一语文备课【部编版必修下册】.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