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复习课教案——2课时
怎样辨析同义词
同义词包括近义词。辨析同义词可从以下几方面去考虑:
⒈从感情色彩上进行辨析。也就是从词的褒贬义去辨析。如"顽强"与"顽固"前者表示赞许,后
者则表示憎恨。
⒉从语意轻重上进行辨析。如"破坏"与"摧毁"前者程度浅,后者程度深。
⒊从范围大小上进行辨析。如"战争"与"战斗"前者范围大,后者范围小。
⒋从"具体"与"概括"的不同进行辨析。如"衣服"与"衬衫","衣服"是概括性的,指还有衣服,而
"衬衫"是具体的,可以指长袖衬衫或短袖衬衫,男式衬衫或女式衬衫等。
⒌从指对象的不同去辨别。“沉重”与“繁重”,都有分量重的意思,但沉重"指精神或思想负
担重,而"繁重"则指工作、任务的数量重。
⒍还可以从普通话和方言,如"讨饭"与"乞丐",口头语与书面语,如"爸爸"与"父亲",旧词与
新词,如"薪水"与"工资",外来语与本民族词,如"水门汀"和"水泥"常用语和专门术语,如"盐"和"
氯化钠"等几方面进行辨析。
近义词的辨析
近义词语的正确选用自1994年开始年年考,已从考近义成语的选用扩展到考一般近义词语的
选用,从考近义实词的选用到考近义虚词的选用。掌握和运用好近义词,关键在于能辨析近义词之
间的细微差别。一般说近义词在意义和用法上都是“同中有异”或“大同小异”的。要辨析近义词,
必须结合实际语境,根据词语的具体功能,做到“求同”、“辨异”,也就是找出近义词的“共性”
和“个性”来,才能使意思表达得更确切、更细致、更生动,增强语言的灵活性和精密性。
辨析近义词的方法
1.词义轻重程度不同:希望——期望——渴望(轻、重)
2.词义范围大小不同:事情——事件——事故(从大到小)
3.具体与概括不同:船——船只(具体、概括)
4.词义着重点不同:化装——化妆(装扮——打扮);才能——才华(做事能力——文艺特长);
陡峭——峻峭(坡度大而陡直——高而险)
5.搭配对象不同:交流(思想、经验)——交换(礼物、意见)
6.适用对象不同:爱戴(对上)——爱护(对下)
7.词性和功能不同:突然(形,作状、谓、定语)——猛然(副词,作状语)
8.感情色彩不同:果断——决断——武断(褒——中——贬)
9.语体色彩不同:吓唬——恐吓(口语——书面语)
选词填空专题训练
要求:从每组中选词填空,每词只能用一次
(一)悲痛 悲惨 悲哀 悲愤 悲凉 悲伤 悲苦
①这在母亲的心里是多么惨痛( )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②在( )的情况下,我们一家人哭泣着连夜分散。(同上)
③一股( )的感情涌上鲁迅先生的心头。(《的信任》)
④这还不是我们恣情( )的时候。(阿累《一面》)
⑤渐近故乡时,我的心禁不住( )起来了。(鲁迅《故乡》)
⑥那时的我,真像死了父亲似的那么( )。(魏巍《我的老师》)
⑦他们所遭受的人类很大一部分( )都是由于他们对事物价值作出错误的估价而造成的。
(富兰克林《哨子》)
1
八年级语文下复习课教案——2课时
(二)深沉 深厚 深切 深远 深长 深奥 深重 深刻
形容谋虑周至,可以用( ),形容根基坚实,恩情优渥,可用( ),形容灾难重
重,罪恶累累,可用( ),形容意味隽永,耐人寻昧,可用( ),形容心计不浅露,
态度不浮燥,可以用( ),形容文义学理深藏在内,不经过层层剖析不能明白,可以用
( ),形容关系密切,情感切至,立说中肯,可以用( ),形容印象深入头脑,见解
透彻,描写刻画入微,援用法律条文曲折苛刻,可用以( )。
(三)精密 精巧 精美 精采 精深 精湛 精辟 精确 精练 精致 精细
①一首五言绝句不过只有20个字,可是写得( ),亦足传之千古。
②他说,法国语文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 )!(都德《最后一课》)
③他领我去踏访他的后花园,地方不大,布置得却( )匀称。
④“业精于勤”,学业的( )造指来源于勤。
⑤他们制作石料的工艺极其( ),能把石料切成整块大石碑。
⑥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形体壮丽,建筑( ),布局统一。(《故宫博物院》)
⑦凡尔赛宫内装饰„„配有十八世纪造型超绝,工艺( )的家俱。(《凡尔赛宫》)
⑧文摘内容( ),篇幅短小,信息量大,是报上的卡片。
⑨经( )的光谱观测,这颗星具有和太阳相同的温度,年龄,重力和色层浮动
⑩这事物,这风景,能用8个字,10个字到20个字,一写就极( ),到这时,就差不多了。
⑾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工作的( )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
精细 精密 精确
科学的规律是铁面无私的,只允许人们遵守,不容违反,没有精细,严格的科学精神,就不能
取得任何科学成就,只有精字当先,严字当头,( )地推理论证,( )地测量计算,
( )地搞好试验,才能在科学面前得到“自由”。
(五)安静 寂静 沉静 娴静 幽静 平静 肃静
①冻醒了的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说着话,从此以外,就是( )。(《老山界》)
②四下里一片( ),广场上一个也没有,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开着„„(契诃夫《变
色龙》)
③那不是狂暴的不测的可怕的神秘,而是( )的和平的愉悦的神秘。(鲁彦《听潮》)
④后面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 )。(都德《最后一课》)
⑤个个人都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 ),仅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作响。(同上)
⑥它像一位( )少女,迈着轻盈的步子,向长江走来。(陈汉元《从宜宾到重庆》)
⑦当这个女主角„„走进杨来的进修,这个( )的海面陡然膨胀起来了。(《看戏》)
(六)巍然 赫然 飘然 安然 惘然 傲然 凝然 嫣然 勃然 俨然 潸然
①在天安门右前方( )耸立着一座雄伟壮丽的大厦。(《雄伟的人民大会堂》)
②我和母亲都有些( ),于是又提起闰土来。(鲁迅《故乡》)
③当你的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 )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茅
盾《白杨礼赞》)
④那里原来是不毛之地,现在一片葱茏,( )成为绿洲。(竺柯桢《向沙漠进军》)
⑤狄社( )大怒,再次下令将浮虏扔进海里,但是奴隶们依旧( )无恙。(《死海不死》)
⑥赛纳河如一条美丽的带,自东向西( )而过。(《巴黎的桥》)
⑦看一下那书脊,( )印着“鲁迅译”三个字。(阿累《一面》)
⑧看到乡村画师所绘的山水画,上面画有露出圆木缺口杂草丛生的桥,便不由得( )泪下。
(《母亲的桥》)
⑨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默默时,便从( )的双眼前过去。(朱自清《匆匆》)
⑩夫子定是“莞尔”,美人势心( )
(七)清新 清冷 清晰 清凉 清爽 清亮 清脆 清淡
①我从一个( )的黄昏开始写,以月亮的美丽皎洁和周围人的嬉笑来反衬这个受委屈的小
女孩的孤独和寂寞。(叶文玲《我的“长生果”》)
②露珠是一样的明澈呀,雨水也一样也( )!(郭小川《青纱帐,甘蔗林》)
③只有那只手是( )的,它高高地擎着,像一只路标,笔直地指向长征部队前进的方向。
(王愿坚《七根火柴》)
④大礼堂的形体如此完美,色调如此( ),我们不能不赞叹者建设者杰出的创造和智慧。
(《雄伟的人民大会堂》)
2
八年级语文下复习课教案——2课时
⑤(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 )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朱自清《春》)
⑥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 ),那么蓝汪汪的。(老舍《济南的冬天》)
⑦紫荆,刺梅,石榴„„,真是花团锦簇,千丽百俏,半条街飘满了( )的花香。
⑧她那轻飘的衣袖拂去了太阳的焦热,将明亮和( )撒给大地。
(八)严厉 严肃 严酷 严峻 严格 严密 严重
①科学是严肃的,严格的,( )的,是不允许马虎的。
②它提出政治、经济、民族、男子四大平等的口号,( )地动摇了清朝封建统治的基础。
③人们大都当做笑话,而不把它看成一个( )讽刺性故事。(马南村《从三到万》)
④一向以要求( )闻名的苏林教授他首赞许。(何为《第二次考试》)
⑤又有一个报纸再度的恶意中伤,( )地控诉我烧毁了一个疯人院。(《竞选州长》)
⑥你的尖镐利铲则代表着( ),勤奋和钻研,而你的熔炉就是你那善于思索的大脑。
⑦在这冰天雪地的( )环境里,它们世世代代安土不徙。
(九)简单 简略 简洁 简要 简陋 简短 简朴 简便 简练
①开调查会,是最( )易行而又最忠实可贵的方法
②写“在运动会上”的班上新闻,应选取若干特写镜头,一事一段,做到( ),突出,具体。
③导语往往用( ),明快的语言集中概括消息的主要事实。
④用询问法进行调查,提纲可以( )些。
⑤这种调查报告的开头( ),说明了调查了时间、范围、调查对象的类型等
⑥那桥,不论修得如何( ),可仍是美好的。
⑦写广告还要注意通俗活泼,( )醒目,富有幽默感。
⑧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 )而别具匠心。
⑨物侯观测的数据,应用在农事活动,比较( ),容易掌握。
(十)贫苦 穷苦 痛苦 悲苦 困苦 艰苦 勤苦 辛苦 刻苦 劳苦
①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中过着( )的农妇生活。(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②和我们来往的朋友也都是老老实实的( )的农民。(同上)
③俄国人经历艰难( ),方才找到马克思主义。
④卡莱尔也说:“天才就是无止境( )勤奋的能力”。
⑤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更长,工作更伟大,更( )
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 )展转而生活。(鲁迅《故乡》)
⑦他们所遭受的„„( )都是由于他们对事物的价值作出错误有估价而造成的。
⑧失败的下一站是“( )”,但不是终点站,而是岔道口。
⑨她对( )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抗却更强烈了。(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⑩在崎岖山路的攀登上不辞( )前进的人,才有望到达光辉的极点。
(十一)惊讶 惊喜 惊惶 惊疑 惊奇 惊诧 惊慌 惊恐
①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么叫人多么( )呀!(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②„„就撒掉了他们的“文明”的面具,摆什么( )臭脸孔呢?(《“友邦惊诧”论》)
③„„那佻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 )地叫了一声的。(茅盾《白杨礼赞》)
④北边的半个天乌云如墨,仿佛有什么大难来临,一切都( )失措。(《在烈日和暴雨下》)
⑤一切都不知怎么好似的,连柳树都( )不定地等着点什么。(同上)
⑥过滤嘴( )地睁圆了眼睛。
⑦敌人龟缩在碉堡内,整日( )不安。
⑧16世纪中叶,天主教觉察到学说的革命作用,开始( )起来。(《哥白尼》)
(十二)像 就像 好像 好似 如 犹如 宛如 有如 仿佛 宛若
①石拱桥的桥沿成弧形,( )虹。(茅以升《中国石拱桥》)
②桥洞不是普通半贺形,而是( )一张弓。(同上)
③建国门立交桥是苜蓿叶式,( )一片巨大的蓿叶。(《北京立交桥》)
④一座座桥,组成一只巨大振翼欲飞的晴蜓,( )是刻意创作的超大型艺术雕塑。(同上)
⑤在昭苏万物的春风里,一座又一座立交桥,( )雨后春笋。(同上)
⑥凌空鸟瞰,有人说它犹如满月,有人说它( )盘龙。(同上)
⑦历史的长河( )大运河,光阴消逝,时光推移,现在在大运河两岸,连一棵隋柳也没有了。
⑧游人往来( )织,总是使这座桥充满了生气。
⑨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 )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
3
八年级语文下复习课教案——2课时
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茅盾《白杨礼赞》)
⑩如果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 )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粼波,这就成了卷积云。
(十三)推重 推崇 推断 推论 推测 推理 推存 推算 推举
①天文学家们能把未来看到日食的时间和地点( )出来。
②竺可桢写成了《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初步研究》,这部著作受到国内处学术界的( )
③只能以自己“美满”的家庭中的“亲子之爱”作为灵药,( )给当时 患有时代病的青年,
以母爱的深沉,自然的神妙,童心的纯真来慰藉他们烦闷的灵魂。
④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到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 )这座桥。(茅以升《中国石
拱桥》)
⑤他观察天象,从地球在月球上的投影等现象中( )大地的形状为球形。
⑥分别测量两地子午线的长度,才发现卡西尼的测量有错误,而牛顿的( )是正确的。
⑦我们还可能根据云目的光彩,( )天气的情况。
⑧不善于( )的人,可以研习法律等,如此等等。
⑨被( )的人,都要向群众讲讲对工作的打算。
(十四)恬静 宁静 平静 肃静 安静 寂静 镇静 沉静 幽静 娴静
①忽然,一个孩子跑进病房,登登的脚步声扰乱了病房的( )。(《那不是一颗流星》)
②爸爸的声音一直很( ),不过带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羚羊木雕》)
③后面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 )。(都德《最后一课》)
④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 )而和平的夜。(《春》)
⑤冻醒了的们围着火堆小声的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 )。
⑥陈伊玲( )地站在考试委员会的几位声乐专家面前,唱完了洗星海的那支有名的《二月里
来》。(何为《第二次考试》)
⑦四下里一片( ),广场上一个人也没有,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
⑧那不是狂暴的不测的可怕的神秘,而是( )的和平的愉悦的神秘。(《听潮》)
⑨它像一位( )的少女,迈着轻盈的步子,向长江走来。
⑩榕树,它显得魁伟、庄严、( )安详。
(十五)浮动 游动 移动 挪动 跳动 抖动 颤动 翕动
①沙丘的前进并不是整体( )的。
②他着树杈半躺在那里,身子底下一汪浑浊的汗水,看来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 )
③几阵凉风过去,阳光不那么强了,一阵亮,一阵稍暗,仿佛有片飞沙在上面( )似的。
④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水蛇,在大海里蜿蜒( ),一晃就消失了。(《海燕之歌》)
⑤映着那闪闪( )的火光,他用颤抖的手指打开了那个党证„„
⑥在病危时,他还不忘作科学研究的记录,用( )的手执笔,在床上写下这天的天气情况„„
⑦那吃力地举起手推开他的胳膊,嘴唇( )了好几下,齿缝里挤出了几个„„
⑧眼眶深深地塌陷下去,眼睛努力地闭着,只有腭下喉结在一上一下地( )„„
(十六)果然 断然 决然 居然 竟然 当然 依然 仍然 突然
自然 必然 全然 忽然 固然
①他倘若低头看,( )是看不到自己脚尖的。
②( ),10年之久,于勒叔叔没有再来信。
③东张西望,道听途说,( )得不到什么完全的知识
④我( )坚持没有调查是不可能有发言权的。
⑤现在我们很多,还保存着一种粗枝大叶,不求甚解的作风,甚至( )不了解下情。
⑥这些当兵的,( )每天都洗脸。
⑦这是和我对自己对于中国事情和国际事情( )还只是一知半解这种事实相关联的。
⑧我到四五岁时就很( )地在旁边帮她的忙。
⑨一个军队,( )是有兵也有将,才能作战。
⑩( )又是他的话对:“实践若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就会变成盲目的实践。”
⑾笑得合不嘴,( )易见
⑿我父亲( )好像不安起来。
⒀现在,他( )倒掉了,则普天之下的人民,其欣喜为何如?
⒁( )教堂的钟敲了12下。
4
本文发布于:2023-11-09 09:51: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4946732925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怎样辨析同义词.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怎样辨析同义词.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