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教案

更新时间:2023-11-09 09:28:26 阅读: 评论:0

写申请的格式-捕捉幸福作文

白杨礼赞教案
2023年11月9日发(作者:社区矫正个人总结)

题目 第一课 白杨礼赞 总课时 2课时

学校 八中 教者 夏保军 年级 八年 学科 语文

设计

白杨礼赞》是 语文教材八年级第一单元的第二篇文章。本单元的要求是了解散文中抒情和

议论的特点及其作用,初步学会应用这两种表达方式,提高写作能力。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

要求,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现代文除“能领会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

容和文章思路”外,还应“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和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白

杨礼赞》这篇散文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为抒情线索,运用象征手法,托物言志,歌颂

了整个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同时严厉斥责了一些贱视民众的顽固分子。爱憎分明,感

情炽烈,有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尤其是它那质朴的语言,新颖巧妙的构思,成功地运用

象征、比喻、排比等手法,更是令人赞叹。

我校学生的语文基础比较薄弱,特别体现在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的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养

成上。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较差。在教学中,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在此基础上增加阅读量,并注重对学生语感的培养。 《白杨礼赞》是一篇文情兼美的好散

文,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是有巨大帮助的。语感是对语言的敏感性和领悟力,是实际运用语

言的文字的一种基本能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教学将采取以读为主的三层次阅读教

学。

1. 在学过比喻的基础上学习本文的象征手法,体会排比、反问的修辞效果,初步了解

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2. 2.理解和学习白杨树所象征的正直、质朴、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革

命品质,为捍卫党、捍卫社会主义与一切邪恶势力作斗争,同时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

社会主义。

3. 3.重点掌握文中的字与词。

4. ①“垠、砥、恹、虬、娑、楠、欣”等字的读音与写法。

5. ②掌握以下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妙手偶得、锤炼、无边无垠、坦荡如砥、潜滋暗长、

恹恹欲睡、倔强、参天、不折不挠、伟岸、朴质、挺拔、宛然、纵横决荡、秀颀。

6.

了解散文中抒情和议论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指导学生以三层阅读法体会文章中的语言美、意境美

布置预习,准备课件

△设计意图

环节 ◇资源准备

与间间 □评价○反思

1、 以图片导入。出示一张苍劲盘结的古松图让学生通过听录音这样的导入可以

导入新课 片和一张妩媚的杨柳图片从反面引出白来进一步了解白杨让学生预先了解美

5分钟 杨树的笔直向上,导入到对白杨树另一种树的美,初步感受的多种形式,为理

美的赞美。 语言的美。 解文中先抑后扬的

手法打下基础。

提问:茅盾是笔名,原名沈德鸿,字2、 作者请一位学生朗读背

雁冰。他写的最著名的作品有长篇小说简介 景介绍,共同明确,(幻灯显示)

《子夜》,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5分钟 为更好地理解全文

等。茅盾已于一九八一年三月二十七日逝的内涵服务。

世。党中央给予他是“我国现代进步文化

先驱者和伟大革命文学家”的高度评价。

3检查自妙手偶得、锤炼、无边无垠、坦荡如砥、 幻灯显示

潜滋暗长、恹恹欲睡、倔强、参天、不折式,检查学生的预 通过配乐朗读,

5不挠、伟岸、朴质、挺拔、宛然、纵横决习情况。 把无声的文字变为

钟) 荡、秀颀。 有声的语言,生动

1. 配乐朗读,激发兴趣 地再现作者的思想

开门见山,满怀激4逐段讲1.第一部分。

情,点明题意,直读研讨 (1)第一部分与题目的关系。

抒对白杨树的崇敬15分钟) (2)第一部分与下文的关系。

和赞美。提挚全文。 2.第二部分。

采用合作探究的方 (3.第三部分。

法来解决问题 (1)默读第5自然段,根据提示(幻灯

或板书)列出描写提纲。第6自然段小结

上段描写,“决不是”强调白杨树的“不

平凡”’极普通”即平凡。

5逐段讲4第四部分。

第一个“难道”句读研讨 (1)朗读第7自然段。

引导读者把白杨树作者承第三部分(5、6自然段)对白杨

树描写之后,紧接着对它进行抒情性评

考; 论。

划线处空出,由学第二个“难道”句问:具体评论些什么采用什么手法(边研

生填写。 引导读者把白杨树讨边板书)

的品质与北方农民作者赞美白杨树是“伟丈夫”由树及人,

的品质联系起来; 一连用四个“难道……”的句式,启发读

者思考,展开联想。

第三个“难道”句,问:“难道……”是什么句式

又进一步从白杨树

感情,以情激情

(反问) 的坚强不屈与敌后

第四个“难道”句由白杨树的枝枝叶叶紧 傲然挺立的抗日军

密团结,力争上游的精神与用血写出新中明确:领会到作者民联系起来;

国历史的精神和意志联系起来。 不只是赞美树,而

一连四个反问句式又构成什么修辞手法是赞颂北方农民,

(排比)。这一组排比句,由外及里,层赞颂组织领导革命

层深入地启发读者思考。

问:联系时代背景你领会到作者的意旨了党。这种写法叫象

征。象征是写作方

问:为什么作者要采用象征手法 法而不是拟人、比

5第五部分(8、9自然段) 喻之类的修辞法,

(1)朗读(第8自然段),看本段各句拟人、比喻只表现

与前几段主旨句(或显示主旨的词语)在句子上,象征表

联系。 现在篇章上,作者

(2)朗读第9自然段。 将所描绘的事物赋

对白杨树本身的形象刻画及其对其象征予一定的意义。

意义的揭示已都写到了,为什么还要写这

一小段呢

4 1你能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用“作学生会很快找出并

者赞美了……的白杨树”的句式说一句话说出很多句子,以

固,把握吗例如,“作者赞美了力争上游的白杨此了解白杨树的特

主题(10树。”……。

分钟) 2作者是从那些方面来赞美白杨树的学生

讨论后可以知道,是从生长环境、外部形

象,内部气质等方面。

师生共同总结 课堂小结

5分钟

1指导朗1重点指导第二节,学生自己揣摩3~5女同学读第一层,这样既突出了重

节。 要读得清脆、柔美;点,又给学生提供

15 2要求朗读描写白杨树形美的段落 男同学读第二层,了独立活动、独立

要读得豪爽、有阳思考的机会。

刚之气。

3齐读第7节,揣摩读法

讨论一组排比反问句的读法。先要求把反

学生自由朗读、体 通过讨论,让问句改为陈述句,然后去朗读,看效果怎

会。 学生明白这是托物样。再让学生思考,四个问句能否调换顺

言志的写法。这里序。

采用了象征手法。 4 教师简要介绍什么是象征,象征与比喻

的区别。再提问:文章第5节描写白杨树

的外形特征与象征意义有无联系

2品析语引导学生品析“扑入”“主宰”以及反复

言,深化句出现的“那”“这”等词的传神之处,

理解15 以及反复句、排比局、比喻句等修辞手法

的运用之妙。采用“删

一删”“换一换”等方法加以体会

4课堂小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并说出自己的 为了检验全体

结。 体会 求,全体学生深情学生对朗读技巧的

10分钟 朗读全文。 掌握情况以及所定

5 课外作我设计这一环节第八步,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练习一,

是为了让学生回顾以及练习五。

5分钟 本节课学习的要

目标的完成情况

点,巩固所学的知

识。

板书是在学生探

究、讨论的过程中 板书设计

逐步写出,此板书 白杨礼物

设计将文章的写作 茅盾

顺序清晰地表现出

来;能很好的帮助

学生把握课文内容

及写作方法,并较

好的理解作者情感 高大 茂盛 扎根边疆

赞美 ————>白杨—————>建设者

不怕困难 生命力强 建设边疆

自我鉴定表-推荐好书及理由

白杨礼赞教案

本文发布于:2023-11-09 09:28: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49330621044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白杨礼赞教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白杨礼赞教案.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