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地位作用:
《白杨礼赞》是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主题是“咏物抒怀”,是一组
描写大自然动植物的文章。与第二单元“道德修养”、第五单元“人生体验”、第六单元“精彩演讲”
共同组成了人文色彩浓郁的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本。本单元可以说是进行学生人文熏陶的基础,在本
单元学习结束时,学生对“借物抒情”这种表现手法要能做到灵活运用。苏教版语文课本的一个共
同点就是人文性强,语文工具性的强调相对较少,所以要求我们在教学时应灵活一些,也不可忽视
语文的工具性。
2.教学内容:
《白杨礼赞》是茅盾散文的代表作,写于1941年3月,当时抗日战争正进入最艰苦的时期,北
方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强不屈,团结抗战,建立了强大的抗日根据地,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
茅盾以这篇散文歌颂了北方军民团结抗战、奋发向上的精神品质,进而歌颂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
品质。在散文中主要运用了象征手法和托物言志的手法,在表达方式上还运用了抒情和议论。
二、学情分析:
1.心理学告诉我们: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有一定的抽象思维,但以具
体形象作支柱,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也有所发展,有较强的表现欲。因此我们通过多种教学方法
促进学生各方面的认知的发展。
2.学生有一定的学习习惯,如能主动预习课文、课后复习课文等。已经学习了比喻、拟人等修
辞方法,学生对分析修辞方法的作用有一定的基础。
三、设计意图:
本文的设计,遵循以下几个思想原则:
1.力求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特征,把发现、体验、感悟、交流的权利还给学生。
2.通过精心设计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以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整体的感受和把握。
3.“美文需要美教”,通过朗读、赏析,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主动感知,探索求真,展现自我。
四、教学目标的确定
《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
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因此我将教学目标界定为以下三条:
1.自习生字,品味文章用词的准确性,积极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2.准确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在朗读的基础上品味课文准确、优美、富有感情的语言。
3.学习该文的象征手法,理解白杨树所象征的革命品质,感受中华儿女的奋发向上的精神。
第1、2条作为能力训练目标,第3条作为德育训练目标。
五、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这篇文章成功地运用了象征手法,由物及人,托物言志,意蕴深远。因此我把这节课的教学重
点定为理解象征手法的运用,并由此入手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但初中生还是第一次遇到运用象征
手法的散文,因此它又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
六、教学方法的确定
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1.诵读法
对于初中生来说,怎样把实际与作品内容结合起来,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我采用诵读法,主要
有录音范读和学生自由朗读等形式。
2.发现点拔教学法
对于形象思维,通过精心设计问题,逐步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形象,并理解主要形象的精神内涵。
3.练习法
练习能够及时反馈课堂教学的效果,采用仿说练习的方式,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学生对白杨树也不了解,本课可以尝试利用多媒体制作CAI课件,精心编辑文字、图像、动画、
声音、视频等,创设一个优美的画面,轻松活泼的学习散文的良好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
兴趣。
七、学习方法的指导
学生在充分预习、熟悉课文的基础上,必须掌握以下学法:
自主学习法
要求学生必须学会使用工具书,养成看课文注解,自学课文的好习惯,自主参与到教学的各个
环节中去,如课前预习、课上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课后及时复习巩固等。
诵读品味法
这一篇散文语言优美,要求学生在自主学习,扫清文字障碍,初通文意后,能通过反复朗读品
味,还课堂以朗朗书声。通过诵读和品味达到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品味文
中优美的语句,培养学生对散文的阅读欣赏爱好,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
化的精神。
创造性学习法
要求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大胆创新的精神,学会品味、感悟、迁移、转换,才能创造出属于
自己的新的东西来,尝到学习与创造的成功的喜悦。
八、教学过程
由于教材规定的教学课时是一课时,所以要充分利用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练习,再进一步的紧
扣教材,结合教学目标,妥善处理教学过程,完成教学目标。
(一)布置预习,课前交流:
1.利用工具书,把不认识的字词注上音并识记字形、字义。
2.划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和不懂的地方,并思考为什么。
第二块:整体诵读。1、录音范读。根据录音的朗读特点,思考该怎样读,为什么要这样读,同
时体会文中不同的抒情方式。2、学生自由朗读,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理出形象,并思考:作者对
白杨树还做了哪些描写?然后分析问题,小组讨论。
第三块:问题点拨。1、要求学生将第七段中四句反问句改成陈述句,能否调换位置,并比较、
朗读、感受白杨树的内在美。并归纳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教师要介绍什么是象征,象征与比喻的
区别。再提问:文章第5节描写白杨树的外形特征与象征意义有无联系?学生自由朗读、体会。明
确,这是象征的基础。并进一步追问这外形的具体象征意义。让学生体会文章的层次美和象征美。
2.请学生用上节课所学《海燕》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文章开头对黄土高原的描写以及最后对贵族
化的楠木的描写有何作用?并体会白杨树的生活的环境美。
3.文章的题目是《白杨礼赞》,这里却写了其他内容,是不是离题了。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这
是托物言志的写法。
第四块:品读赏析。再次自由朗读课文,采用“删一删”、“换一换等方法加以体会。用词美:
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温和;坚强不屈,挺拔。句式美:难道A;难道B;难道C;难道D。段式美:
抑;扬。情感美:浅;深。象征美:物;人;神。
第五块:拓展延伸。
结合课文,仿写抒情句:
1.当你在茫茫的竹林(深林,雪原,高原…)走过,难道……难道……难道……难道……
2.让那些人们去赞美的牡丹,去鄙视这的莲花我要高声赞美莲花!
(三)课外作业:
1.选择课文中喜欢的语段熟读并背诵。
2.课外阅读茅盾的《风景谈》。
3.就生活中的某种植物,学用象征手法学写一段话。
九、说课小结
本节课的内容较多,有些问题学生可能较难把握,教师不必强求学生面面俱到,而是以点及面,
理清学生容易接受的路子。重点放在学生的品味精彩的语句和对全文主旨的理解上,品味这篇散文
的语段层次之美、情感之美、意境之美,做到一学一得。在老师的点拨之下,同时鼓励学生去“发
现”文章的特色。发现的,可以是疑问,也可以是心得;可以是内容的把握也可以是词句的揣摩。
本文发布于:2023-11-09 08:42: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49058021041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白杨礼赞》说课稿——获奖说课稿.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白杨礼赞》说课稿——获奖说课稿.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