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教学设计一
一、教学目标
1.在学过比喻的基础上学习本文的象征手法,体会排比、反问的修辞效果,初
步了解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2.理解和学习白杨树所象征的正直、质朴、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
革命品质,为捍卫党、捍卫社会主义与一切邪恶势力作斗争,同时坚持建设有中
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重点掌握文中的字与词。
①“垠、砥、恹、虬、娑、楠、欣”等字的读音与写法。
②掌握以下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妙手偶得、锤炼、无边无垠、坦荡如砥、潜滋暗
长、恹恹欲睡、倔强、参天、不折不挠、伟岸、朴质、挺拔、宛然、纵横决荡、
秀颀。
二、难点、重点分析
1.作者是怎样用直接抒情的句子把全文内容贯穿起来的?
分析:直接抒情,贯串全文。开头直接抒情:“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
白杨树!”定下全文歌颂、赞美的基调。紧接着描绘白杨树生长的黄土高原的壮
阔背景,在此基础上直接抒情:“那就是白杨树,……”接下来作者对白杨树的外
形作了细致的描绘,又直接抒发感情:“这就是白杨树,……”然后又对白杨树的
内在美进行描绘,并用直接抒情的方式揭示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它象征了北
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我们民族的精神。”最后作者直接抒情,把对白杨树的赞
美之情推向高峰:“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2.作者是怎样以审美眼光来观察并表现“美”的?
分析:《白杨礼赞》是一篇“美文”,处处渗透着高尚的审美情趣。文章开头描绘
了白杨树生长的“环境美”,雄伟壮阔的黄土高原,宛如并肩的远山的连峰,给人
一种壮美之情。接下来文章从干、枝、叶、皮四个方面描绘了白杨树的“外形美”。
它的干是笔直的,它的枝一律向上,它的叶片片向上,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
圈。通过细致的描绘,白杨树笔直、挺拔的“外形美”就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眼
前了。然而,文章的主要目的还在于表现白杨树的“内在美”,它伟岸、正直、朴
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继而揭示它的象征美:它不仅象征了北方的农民,而
且象征了我们民族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3.本文以什么为线索来“礼赞”白杨树的?
分析:以“礼赞”白杨树的“不平凡”为线索。
文章开宗明义,点出“我赞美白杨树”的原因就在于它的“不平凡”。接着通过介绍
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引出那“傲然地耸立”的白杨树,继而描述了白杨树的外部形象
和内在气质,突出了它“不平凡””的特点,并再三赞美它“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
树”;然后紧扣这“不平凡”展开联想和想象,由树及人,道出了它的象征意义,
进一步表明:“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
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于是水到渠
成,揭示出全篇托物言志的主旨。最后,巧借桶木作比,反衬出白杨树的“不平
凡”,更以激昂的语调发出“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的呼声。自此照应开头,情感
聚焦,中心突出,使本体(北方农民)和象征体(白杨树)都形象鲜明,令人感
奋。全篇脉络清晰,一线串珠,层层推进。
4.本文是怎样巧妙的运用对比烘托的?
分析:开篇交代了白杨树生长的环境——西北高原,为下文引出白杨树设置了廓
大的背景,渲染了粗扩、豪迈的气氛,并且抓住“黄与绿主宰着”这一特色,突出
了“雄壮”、“伟大”,对下文描写白杨树的外形、色泽起了正面烘托的作用。同时,
又用“单调”、“恹恹欲睡”与白杨树的“傲然地耸立”相对照,起了反衬作用;在描
述白杨树的外形和精神时,又反复用“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与“实在是不平凡的
一种树”和“决不是平凡的树”相对比,突出白杨树的美;紧接着就其外形用“白杨
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反喻先行一抑,转而用“它是树中的伟丈夫”设喻一扬,
对比映衬,形神兼美。文章结尾把白杨与楠木作比,怒斥国民党反动派,高声赞
美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显示了文章鲜明的爱憎感情和战斗风格。
5.本文勾勒出了几幅图?反映了什么?
全文共勾勒、描绘了四幅图:高原风景图、白杨远视图、白杨特定图、物人联想
图(敌后抗战图),每一幅都有诗情画意,都能给人以情感激发和思想熏陶。
而作者正是怀着崇敬的感情,热情奔放地对这一幅幅图画的“不平凡”给予赞美,
从而形成了一个整体(图美、文美、情更美)。
6.这篇散文主要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分析:《白杨树赞》运用了象征手法。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
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
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例如蜡烛,光明磊落,焚
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具体形象,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因此蜡
烛是舍己为人的象征。
象征手法的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
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例如本文作者把对北方农民
的赞美之情寄托在对白杨的具体描绘与精辟议论上。这种描述是贯串全篇的。因
此,本文用的是托物抒情的象征手法。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简介作者和时代背景。
提问:在初一的时候,我们读过茅盾的一篇什么文章?(学生:《第比利斯的地
下印刷所》。)想一想,茅盾原来叫什么名字?出生在哪一个省?他写有哪些著
名的作品?(学生:茅盾是笔名,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他出身在浙江省桐乡县。
他写的最著名的作品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等。)
茅盾是哪一年逝世的?党中央对他的一生作了怎样的评价?(学生:茅盾已于1
981年3月27日逝世。党中央给予他是“我国现代进步文化先驱者和伟大革
命文学家”的高度评价。)
《白杨树赞》写于1941年3月,那时,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茅盾在
1938年底到新疆学院文学院讲学,1940年3月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讲
学,后来离开延安到重庆。这期间,他看到了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的种种事实,也欣喜地看到了广大的北方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
一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一次次地粉碎了日寇的“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敌
后的抗日根据地。作者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精神振
奋,满怀激情地写下了《白杨礼赞》等散文。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
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
情,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我们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二)指导预习。
1.划出课文中的生字词。
2.做好填空练习,初步理解作者写作思路。
3.划出课文中直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的句子。
(三)研习新课。
播完录音。挂出黑板(或打出幻灯)。学生课堂练习内容: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可运用工具书。)
无边无垠(yín)坦荡如砥(dǐ)
恹恹欲睡(yān yān)虬枝(qú)
婆娑(suō)秀颀(qí)倔强(jiàng)
(把形声字“垠与银”,“砥与底”的形旁作比较。说说“倔强”的“强”的其他读音。)
2.填空:
文章一开始就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接下来并不说明道理,而在第2自然段写.景
色,交代了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第4自然段承上启下,又回到了对白杨树的
赞美。第5、6自然段描绘了白杨树的 和 ,突出了它的不平凡。第7、
8自然段把白杨树象征为 ,点明了主题。最后,第9自然段以斥责国民党反
动派和反动势力,赞美白杨树收尾。
学生口答:课文在1、4、6、8四个自然段中直抒胸臆,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
教师点拨:填空练习反映了作者写作的基本思路和抒情线索,本文可分五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直抒对白杨树的崇敬、赞美。
第二段(第2~4自然段)描写黄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
第三段(第5、6自然段)描绘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突出它的不平凡。
第四段(第7、8自然段)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点明主题。
第五段(第9自然段)把白杨树与楠木作对比,表达鲜明的爱憎,再次赞美白杨
树。
3.学习第一段。
问:开篇一句单独成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1)点明题旨。(2)赞美的原因是“不平凡”,用“实在”来强调到底怎
样的“不平凡”?下文便以此为线索,从不同方面展开描述。
4.学习第二段。
指名学生朗读第2~4自然段。
作者开头赞美白杨树后,却没有直接描写白杨树本身,笔锋一转,用亲切舒缓的
语气,把读者带到一望无际的黄土高原上。(打出白杨、黄土高原的幻灯。)
作者对黄土高原的总印象是什么?
明确:觉得黄土高原像“一条大毡子”。
作者运用哪些词语,从哪些方面描写黄土高原景色?
黄绿错综:黄土——“伟大的自然力”。麦浪——“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色
彩)
无边无垠:没有边际。(空间)
坦荡如砥:平坦得像磨刀石。(地形)
一幅雄伟辽阔的黄土高原的风景画面“扑入”视野,人们的感觉是什么?
先是“雄壮”、“伟大”,由于汽车长时间地在一望无际的高原上奔驰,人们产生了
“倦怠”、“单调”的感觉。就在这时,“猛抬眼”看到了“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
白杨树,人们精神为之一振,作者要歌颂的形象——白杨,奇迹般地出现了,那
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作者视野的角度有什么变化?
作者远看,由面收缩到点。从一排、三五株,到一株。
第4自然段点明那是白杨树,“那”和上文中“远远”呼应,是远指。
为什么说白杨树“极普通”而又“实在是不平凡”?
它极常见,极易生长,所以说它“极普通”;说它“实在是不平凡”,是因为在“单
调”的“恹恹欲睡”的情绪中,白杨树的出现出奇制胜,使人清醒,使人振奋。
描写高原的景色有什么作用?
白杨树生长在辽阔广大的肥田沃土上,挺立在“雄壮”、“伟大”的背景中,扎根在
温暖宽厚的土地母亲的怀抱里。不平凡的环境培育了不平凡的白杨。环境、背景
与白杨协调一致,渲染了气氛、衬托了白杨。
5.学习第三段。
分析:现在请同学们朗读文章的第三段(第5、6自然段),边朗读边思考这样
几个问题:(1)文章用了哪个词语总写白杨树的形象?下面还具体写了白杨树
的哪几部分,各突出它们什么特点,具有什么深刻含义?(2)文章用了哪个词
语总写白杨树的性格?下面还用了哪些词语加以刻画,具有什么深刻含义?
学生朗读、议论后,教师归纳:
在描绘白杨树的形象方面,作者用“力争上游”一词概括了白杨树形象总的特点,
采用的是拟人手法,给白杨树以人格化。下面分别从干、枝、叶、皮四方面写它
们的特点。干,突出它的直;枝,强调它的直而紧靠;叶,写它的向上;皮,则
主要写它“微微泛出淡青色”。通过这些特点的描写,给人以正直、团结、进取、
质朴、力争上游的印象,含义十分深刻。
板书:
在刻画白杨树的性格方面,作者用“倔强挺立”总写它的性格待点,并用“参天耸
立”、“不折不挠”等词语加以深化,突出了白杨树在险恶的环境中坚强不屈的斗
争性格。
板书:
总的性格 倔强挺立
这一段描写了白杨树的形象美和精神美,使人们透过白杨树不平凡的形象,看到
它的不平凡的精神,从而产生崇敬、赞美之情。文章的第6自然段,再次抒发了
这种感情,突出了白杨树的不平凡。
由学生朗读第5、6自然段,要求读出感情。
6指名学生朗读第7自然段,讨论:
(l)本段可分几个层次?为什么说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要求学生划出重
点词语)?采用什么手法?
作者先虚写一笔,用否定句式暂退一步:白杨“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
旋的虬枝”。由于审美观点不同,承认白杨“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这是抑。接
着,突然转折,连用七个感性色彩强烈的褒义词语“伟岸”、“正直”、“朴质”、“严
肃”、“温和”、“坚强不屈”、“挺拔”热情赞美它是“树中的伟丈夫”。这是“扬”。这
是第一层次。用烘托、对比手法赞美了白杨树。
(2)文章如何展开联想,由树及人?四个排比反问句是怎样逐句加深的?
第二层,作者以亲切谈心的语气将读者的视线引向“积雪初融”的高原,连用四个
反问句,由树及人,写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意思一句比一句扩展并深化,发
人深思。第一句由树及人的过渡,启发人们深思不应该只觉得它是树,那么,应
该觉得它是什么呢?后面三个“难道”,就由浅入深地写出了它的象征意义。“不
想到”、“不联想到”、“不更远一点想到”等词语就反映了一层比一层深的含义。
第二句从白杨树的性格出发,点明白杨“至少”象征着“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的
北方农民。第三句从白杨树“傲然挺立”的形象出发,把它象征为在敌后坚强不屈
守卫家乡的哨兵。第四句从白杨树的“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品质出发,把它象
征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感情得到升
华,文章达到高潮。
(3)要求学生把四个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口头表述加以比较,体会反问句的作
用。
①要求句式变换正确。
陈述句:你不应该只觉得……,你应该想到……,你也应该联想到……,你还应
该更远一点想到……。
②朗读体会语气。
陈述句语气一般,反问句寓问于答,以反问的形式表达肯定的意思,加上运用排
比形式的反问,加强了气势,更加肯定有力。
4.用幻灯打出板书:
7.学生朗读第8自然段,思考讨论:
这段赞美白杨树和第1、4、6、8自然段有什么不同?
教师归纳:作者直接把白杨树与北方农民联系起来,总结了它们的相似之处:一
是“极普通,不被人重视”,二是“有极强的生命力”。用一递进关系的复句阐述了
赞美白杨树的原因。
在这段文字里,作者改用肯定的句式,正面论述,更加鲜明地强调白杨的象征意
义。
学生集体朗读第5~8自然段,要求读出反问的语气,注意重读和停顿。
8.指名学生朗读第9自然段。
(1)“贵族化的捕木”象征什么?
讲解:茅盾回答说:“贵族化的捕木象征国民党反动派。我写此散文是这样
想的。”
(2)写楠木的目的何在?
结尾把楠木和白杨树对比,再次强调白杨树的不平凡,与顽固派的观点形成对比,
表明作者鲜明的爱憎之情,歌颂抗日军民,斥责“积极反共,消极抗日”的国民党
反动派,呼应篇首。
9.什么是象征手法?它和比喻手法有什么区别?
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或
感情的艺术手法。只用于表示有关人类品质或人类组织的性质,一般适用于抒情
作品。比喻可以用于表示任何事物的性质,一般的比喻,其喻体分散在全篇文章
中。
10.本文通篇采用象征手法,主要通过什么形象表现什么感情?
象征手法,首先是选择能引起读者联想的形象,抓住这个形象的典型特征加以描
写。白杨树的挺拔、向上然而又极其平凡的特点,与作家心目中党领导下的抗日
军民的形象在本文中得到完美和谐的统一。作者把歌颂党、歌颂抗日军民这样鲜
明的政治观点和炽热的情感全部倾注在白杨树上。
11.了解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散文在结构上往往有一条线索,把材料贯穿成一个整体,作者可以围绕中心展开
丰富的联想,如对黄土高原的描写似乎是游离中心的闲笔,其实不然,它的作用
前面已经分析过。文章结尾又以楠木作对比,也是为了烘托、赞美白杨树,我们
可以把这种特点叫作“形散神不散”,它还表现在语言形式的整齐有力富于韵律
上。
12.总结全文,掌握全文的抒情线索。
本文以白杨树的“不平凡”为抒情线索。第1、4、6、8自然段分别对白杨树的
“不平凡”尽情歌颂,句式结构相似,意义步步深入。“不平凡”三个字反复出现,
强烈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且使文章不平凡的“景”,不平凡的“形”,不平凡
的“神”三者完美结合,白杨树的形象栩栩如生地挺立在我们面前。在我们心目中,
它是一个富有无限生机充满战斗激情的典型形象。
课堂教崇设计Ⅱ
一、教学目标
(同“课堂教学设计Ⅰ”)
二、难点、重点分析
(同“课堂教学设计Ⅰ”)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解题。
这一单元是散文单元,学习这个单元,不但要掌握课文内容,要更学习阅读散文
的方法并掌握散文的特点。
这个单元的第一课是《白杨礼赞》。
板书课题及作者。
提问:前面,我们学过茅盾的一篇什么文章?(学生:《第比利斯的地下印刷所》
是说明文。)茅盾原来叫什么名字?出生在哪个省?他著名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请一同学上黑板写。(学生:原名沈德鸿,字雁冰。出生在浙江省桐乡县,著名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等。)茅盾逝世
后,党中央给予他“我国现代进步文化先驱者和伟大革命文学家”的高度评价。)
指名学生读注释①。明确:作者写本文的目的是为了歌颂抗日根据地的人民。
课文题目中的“礼赞”是什么意思?“礼”是敬礼、致敬,“赞”是赞美,题目的意思
是对白杨树的致敬和赞美。
作者写作目的和课文题目似乎是两码事,其实不是,为什么?
交代写作背景:《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的重庆,当时,蒋介石积极反共消
极抗日。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和解放区进行疯狂“扫
荡”。中国共产党积极发动群众,壮大抗日力量。1940年5月,茅盾在延安
参观访问,在鲁迅艺术学院讲学。10月和董必武从延安到重庆。这期间,
茅盾耳闻目睹在党领导下抗日根据地人民的沸腾生活,体验到抗日军民质朴、刚
强、团结一致、艰苦奋斗的精神,受到极大的鼓舞,对民族解放的光明前途充满
信心,满怀激情写下了《白杨礼赞》等散文。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
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
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我们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二)通读课文。
1.听录音朗读(或教师朗读)。
(1)初步了解全文大意。
(2)划出个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看课本上的词语注释,结合原文语境理解。查字典,给预习提示中的加点字
注音。
补充:
3.轻声自读课文,分段。
4讨论分段,概括如下:(板书)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点题,我赞美白杨树。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描写西北高原的雄壮景观,交代白杨树的生长环境。
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具体描写白杨树的不平凡。
第四部分(第7自然段)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第五部分(第8~9自然段)总结全文,高声赞美白杨树。
(三)逐段讲读研讨。
1.第一部分。
(1)第一部分与题目的关系。
开门见山,满怀激情,点明题意,直抒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
(2)第一部分与下文的关系。
提挚全文。
2.第二部分。
(1)朗读(2~4自然段),要求找准下面内容的词语:黄土高原特点;见到
黄土高原的感觉;见到白杨树时情绪的变化。
特点: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无边无垠;坦荡如砥;
感觉:雄壮;伟大;单调;
情绪:恹恹欲睡;惊奇地叫了一声。
(2)写高原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①从白杨树的角度考虑,它与黄土高原有什么联系?②从白杨树的象征意
义的角度思考,黄土高原的环境暗示了什么?
明确:①交代白杨树生长的环境,“雄壮”“伟大”的背景,衬托白杨树的不平凡。
②暗写陕甘宁边区抗日根据地,暗示北方农民生长的环境,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表达主题思想做铺垫。
3.第三部分。
(1)默读第5自然段,根据提示(幻灯或板书)列出描写提纲。(划线处由学
生填写)
注:划线处空出,由学生填写。
第6自然段小结上段描写,用“决不是”强调白杨树的“不平凡”。’极普通”即平凡。
4第四部分。
(1)朗读第7自然段。
作者承第三部分(5、6自然段)对白杨树描写之后,紧接着对它进行抒情性评
论。
问:具体评论些什么?采用什么手法?(边研讨边板书)
作者赞美白杨树是“伟丈夫”,由树及人,一连用四个“难道……?”的句式,启发
读者思考,展开联想。
问:“难道……?”是什么句式?(反问)
第一个“难道”句引导读者把白杨树与人联系起来思考;
第二个“难道”句引导读者把白杨树的品质与北方农民的品质联系起来;
第三个“难道”句,又进一步从白杨树的坚强不屈与敌后傲然挺立的抗日军民联系
起来;
第四个“难道”句由白杨树的枝枝叶叶紧密团结,力争上游的精神与用血写出新中
国历史的精神和意志联系起来。
一连四个反问句式又构成什么修辞手法?(排比)。这一组排比句,由外及里,
层层深入地启发读者思考。
问:联系时代背景你领会到作者的意旨了吗?
明确:领会到作者不只是赞美树,而是赞颂北方农民,赞颂组织领导革命群众的
中国共产党。这种写法叫象征。象征是写作方法而不是拟人、比喻之类的修辞法,
拟人、比喻只表现在句子上,象征表现在篇章上,作者将所描绘的事物赋予一定
的意义。
问:为什么作者要采用象征手法?
明确:因为作者在国统区,不能直言赞美根据地,讴歌共产党。
5第五部分(8、9自然段)。
(1)朗读(第8自然段),看本段各句与前几段主旨句(或显示主旨的词语)
的联系。
明确:①句“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
农民相似”与第4自然段的“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
平凡的一种树”照应。②句“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
的农民相似。”与第5自然段中的“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
的一种树”“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相照应。③句“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
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
强,力求上进的精神。”与第7自然段中的“象征了北方农民”“朴质,严肃,坚强
不屈”“力求上进”等相照应。
由此可见,本段是全文总结,说明赞美白杨树的原因,点明了全文主题,揭示了
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2)朗读第9自然段。
对白杨树本身的形象刻画及其对其象征意义的揭示已都写到了,为什么还要写这
一小段呢?
首先要搞清“贵族化的捕木”指的什么,作者曾于1978年回信答复一位读者说
“贵族化的捕木象征国民党反动派”,这样把楠木与白杨树对比,主题不就更加深
刻了吗?最后再以昂扬的调子赞美白杨树,呼应开头,结束全文,抒发的感情就
更加热烈了
评《白杨礼赞》
茅盾的《白杨礼赞》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借白杨树的形象来讴歌共产党领导下的西
北敌后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抒发作者对他们的崇敬和赞颂之情。鲍老
师在处理这篇教材的时候,目标明确,从分析白杨树的形象入手,细致深入的分析白杨树的
干、枝、叶、皮。从分析中表现出白杨树所蕴含的正直、团结、进取、质朴的气质。从而使
学生明白,作者表面上在写树,实际上在写人。
象征手法的运用是本篇文章的一个重点,鲍老师首先出示象征的概念,然后叫学生比较
白杨树和这些事物之间有哪些共同之处,整个讲解过程思路清晰,有条不紊。在讲解过程中
又不失时机的进行句式的练习和复习。并探讨反问句和陈述句在这样语言环境中的不同作
用。这个环节的设计不但训练了句式,更是让学生了解、体会了文章所蕴含的强烈的思想感
情。
整堂课,鲍老师重视朗读训练,个别读,集体读,范读。通过朗读这个环节,来体会优
美的语言文字和强烈的思想感情。在这过程中,教师善于指导,指点,如当一个同学朗读还
不够到位的时候,教师提示:读的时候要有一种仰视的感觉。我觉得,这样的指导比较具体,
可操作性强,有助于学生去实行。朗读训练中,教师不断给学生以信心,当一个男同学,因
慌张读得不尽人意,教师不是再叫一个同学重读,而是再给他一个机会,并且进行恰当地指
导,果然受到明显得效果。
整堂课,鲍老师基础知识落实扎实,注重文本的作用,重视字词的咀嚼和遣字造句的妙
用。避免了一般公开课华而不实的毛病。
从整堂课来说,我觉得学生活动还不够,教师讲得较多,很多时候学生缺乏更多思考的
时间。学生朗读还可以加强,如第七段反问句式的逐层加深的内容,通过反复朗读,效果会
更好。
本文发布于:2023-11-09 08:40: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49044421041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初中语文八年级《白杨礼赞》多套教学设计附评课稿.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初中语文八年级《白杨礼赞》多套教学设计附评课稿.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