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人教部编版暑假新八年级第10讲

更新时间:2023-11-09 08:24:05 阅读: 评论:0

办公室年度工作总结-财商课

人教部编版暑假新八年级第10讲
2023年11月9日发(作者:interviewing)

暑假新初二辅导讲义

学员姓名: 学科教师:

级:八年级 辅导科目:语文

授课日期 A / B / C / D / E / F

学习目标 1、《白杨礼赞》和《昆明的雨》重难点梳理

《白杨礼赞》+《昆明的雨》

教学内容

一、上次课后巩固作业复习:

二、预习作业:

看到这些树有什么感想?

说说它的特点?

感觉白杨树可以和什么

联系起来?

一、《白杨礼赞》

【知识梳理】

一、作者介绍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189674日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这个太湖南部的鱼

米之乡,是近代以来中国农业最为发达之区,它紧邻着现代化的上海,又是人文荟萃的地

方,这造成了茅盾勇于面向世界的开放的文化心态,以及精致入微的笔风。

茅盾是我国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者,伟大的革命文学家和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担任第一任文化部长,还担任过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名誉

主席等职务。茅盾一生写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

1 / 12

等。

二、写作背景

《白杨礼赞》写于19413月。在此之前,作者茅盾在新疆工作一个时期之后,到延安讲学。当时,是

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北方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抗战多

次粉碎了敌伪的疯狂“扫荡”,作者从解放区的人民身上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前途和希望,深受鼓舞,写下了

这篇热情洋溢的散文,借白杨树这一形象热烈的歌颂他们。

三、课文分析

1、结构分析:

第一段(第1自然段),直抒对白杨树的崇敬、赞美之情。

第二段(第24自然段),描写黄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

第三段(第56自然段),具体描绘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突出它的不平凡。

第四段(第78自然段),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第五段(第9自然段),以白杨树与楠木对比,表达鲜明的爱憎,再次赞美白杨树。

2、中心主旨

这篇课文采用象征手法通过对白杨树的崇敬、赞美,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

的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和斗争意志。

四、重点探究

1、象征手法的运用

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暗示另一事物或某种较为普遍的意义,这种手法叫象征。

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

人(象征体)

树(本体)

朴质、严肃

北方的农民

坚强不屈

坚强不屈 哨兵

团结、力求上进 精神和意志

本文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象征手法的巧妙运用。通过象征,来抒发自己强烈的感情,歌颂党和人民群众。

在运用象征手法时,必须注意象征的事物和被象征的事物之间,在特征的表现上具有共同之处。如白杨树力

象上游的形象,直的干,靠紧向上的枝枝叶叶,朴质的皮,以及倔强挺立的斗争性格,正和党领导下的北方

农民的正直、朴质、团结、进取的性格和民族解放斗争中的坚强精神相一致,所以用来象征,就非常贴切自

然。

2 / 12

2、重点句段的理解:

⑴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

这是贯穿全文的抒情线索,内容上将文章各段串联起来,结构上也非常严谨,首尾呼应,使文章成为完整

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⑵第5段:用工笔细描的方法,从干、枝、叶、皮等方面具体描述白杨树之形,有力突出其正直、倔强、不

折不挠、力争上游的品质,为下文揭示其象征意义蓄势。

⑶第7段: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作者先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指出白杨树“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

屈曲盘旋的虬枝”,“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而后指出但它是“树中的伟丈夫”突出白杨树的独特个性,

接着用排比反问的句式像剥笋一样由外到内、层层深入地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⑷“贵族化的楠木”象征什么?

茅盾回答说:“贵族化的楠木象征国民党反动派。我写此散文是这样想的。”

(写楠木一是与白杨树的“极普通”对比,反衬白杨树的“不平凡”;二是引出那些赞美楠木的人们,表明

自己对共产党所领导的北方抗日军民的热爱)

5)语段分析

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

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

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

这里连用了四个反问句组成了一

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

组排比句,写出了白杨树的象征

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

意义。意思一句比一句扩展而深

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

化,含意隽永,发人深思。

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

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

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例题精讲】

1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倔强jué qiáng 恹欲睡(yān

B.外kě) 无边无yín

C天(cān 坦荡如dǐ)

D.秀qí) zōng 枝(zhā)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婆娑 倦待 参天耸立 B.奔驰 视野 积雪处溶

C.主宰 伟岸 旁逸邪出 D.盘旋 锤炼 直抒胸臆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

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

B.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的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罢?

C.但是它却是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

丈夫。

D.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

4、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赞美白杨树,就由于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

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B.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

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C.难道你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

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D.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

4 / 12

5、选出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

A.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B.但是它却是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

C.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D.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6、《白杨礼赞》的作者是________,他的原名是________。他的长篇小说的代表作是《________》,短篇小

说的代表有《________》和《________》。

7、在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________(映、扑、闪)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2和风吹送,________(翻、掀、涌)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

浪”。

3)这时你________(冒、翻、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

2阅读《白杨礼赞》选段,完成1——4题。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

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

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

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

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

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

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

是?单调,有一点儿吧?

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

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1、文中“坦荡如砥”形容的对象是高原的___________________(空旷、辽阔、平坦)。

2、第二段描写高原的景色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3、文中第二段的第一个和第三段破折号的用法有什么不同?

4、你怎样理解第三段?“普通”和“不平凡”这两者在文中是怎样统一起来的?

二、《昆明的雨》

【知识梳理】

一、作者介绍

汪曾祺,192035日生于江苏省高邮市,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

家的代表人物。

1935年秋,汪曾祺初中毕业考入江阴县南菁中学读高中。1939年夏,汪曾祺从上海经

香港、越南到昆明,以第一志愿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1950年,任北京市文联主办的

5 / 12

《北京文艺》编辑。1961年冬,用毛笔写出了《羊舍一夕》1963年,发表的《羊舍的夜晚》正式出版。1981

1月,《异秉》在《雨花》发表。199612月,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推选为顾问。

1997516日上午1030分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77岁。

二、写作背景

《昆明的雨》写于1984519日,首次发表于1984年第十期的《滇池》。

汪曾祺在西南联大和昆明生活了7年,这在他一生中是一个重要时期。在昆明,他不仅接受了良好的高等

教育,结识了许多师长和朋友,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还结识了后来与他相知相爱的施松卿。对于有着强

烈家乡情结的作者来说,昆明无异于是他的第二故乡。

汪曾祺73岁生日时曾作诗一首:“往事回思如细雨,旧书重读似春潮。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忆儿

时。”晚年汪曾祺的诗文书画中,也随处可见他对故人、故土、故事的魂牵梦绕的怀念之情。

三、结构分析

第一部分(第12段):从一副由昆明特点的画起笔,引出写作内容,同时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第二部分(第35段):写昆明的雨季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69段):分写昆明的雨季最具有代表性的事物:仙人掌、菌子、杨梅、缅桂花。

第四部分(第1011段):作者回忆曾让自己产生过淡淡乡愁的小酒馆,表现昆明的雨的真情味。

结构脉络

一幅画——仙人掌、菌子——引出下文

时间长

使人舒服

雨的特点

明亮、丰满

使人动情

仙人掌:倒挂、肥大 具体描写 喜爱、思念

菌子:种类繁多

雨季事物

杨梅:个大、黑红、不酸

缅桂花:馥郁诱人

淡淡乡愁——小酒店——收束全文

四、主旨归纳

本文作者用干净圆润的、富有诗意的语言展现了昆明雨季的特点,讲述了昆明雨季具有代表性的事物及昆

明的雨触发的淡淡的乡愁,抒发了作者对昆明的雨的喜爱和思念之情。

五、写作特色

1、以小见大,昭示“凡人小事”之美。

作者对昆明的爱是深沉的,寄托感情的载体越小,爱就越显得醇厚。仙人掌、菌子、杨梅、缅桂花等,作

为承载感情的载体,都具有非凡的意义,他们共同昭示了汪曾祺散文的“凡人小事”之美,共同彰显着作者

对昆明、对生活的热爱。生活的美好存在于身边的一草一木中,作者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捕捉到了他们,然

后携来入文,遂成美文。

2、结构工整,层次清晰。

文章从一副有昆明特点的画起笔,总写昆明的雨季,再分写雨季的各类事物,然后由景及情,以想念昆明

的雨收束全文。文末由景物描写转向叙事抒情,转换非常自然;由缅桂花而想念送花之人,进而勾起了“我”

的思念之情,忆及“我”在昆明的旧事往情,于是想到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想到四十年前雨中小酌的那

个午后,情感丰富,韵味醇厚。全文结构工整,层次清楚,又自然流畅,没有斧凿痕迹。

【例题精讲】

6 / 12

1

1、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及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鲜腴 (yú) 密匝匝(zā) 八卦 篱笆

B. 绿釉(yóu) 乍一看 (zhà) 幕年 吆唤

C. 炽红(chì) 择净 (zé) 苔痕 避邪

D. 缅甸( diàn) 花骨朵 (gū) 碟子 黄闷鸡

2、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

1)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 (鲜腴 鲜活)

2)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 (柔软 柔和)了。

3)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 (旺盛 旺季)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2016年国家机器人发展论坛”在重庆举行,其中的“智能机器人”板块,涵盖服务机器人、制造机器

人、运动机器人等许多大量内容。

B.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市农村人口大幅减少,与十年前相比,几乎减少了一倍。

C.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自开播以来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其新颖的内容和多

样的形式造成的。

D. 近年来,许多学校开展的“大课间”活动,既让学生锻炼了身体,又让校园充满了活力。

4、下列句中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约莫离敌人住的村庄有三、四里远的光景,我们在一座小坟园里停下了。

B. “喂,你撒谎,”我小声叫道,“我听见你的心跳啦!”

C. 队长和善地告诉他说:“现在打仗不同往年一样。现在——边是咱们中国军队,一边是日本鬼子。你懂

吗!‘差半车麦秸’?”

D. “给小狗子做尿布了。”他仿佛毫不在意地答道。

【巩固练习】

阅读《白杨礼赞》选段,完成9----11题。

①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②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

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

③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

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④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

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⑤

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

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的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⑥

可不是,⑦单调,有一点儿罢?

5、文中写出高原辽阔的词语是________,写出高原平坦的词语是________

6、概括描写高原特色的句子是________,其关键词语是________

7、文中“雄壮”、“伟大”、“单调”都加引号,这三处引号的作用都是________

8、先描写高原的“雄壮”、“伟大”,然后写出景色的“单调”,就赞美白杨树来看,这是采用了下列写法

中的(

A.欲抑先扬 B.对比烘托 C.欲扬先抑 D.反衬照应

9、简要概括文段赞美高原“雄壮”、“伟大”的目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联系全文,概括出作者描写高原景色的两个目的。

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

11、给本段文字划分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

7 / 12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阅读《白杨礼赞》第5——6段,完成下列各题。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象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

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呢,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象是加以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无横斜逸

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

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的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来粗细罢,它却努力

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二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12、它的皮先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体会句中动词“泛”的表达效果。)

13、文章选用了哪几个词语来概括白杨树的形象特征?

14、文章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白杨树的?

15、作者认为白杨树的性格特征是什么?请引用课文中的词语回答。

昆明的雨

汪曾祺

1)宁坤要我给他画一张画,要有昆明的特点。我想了一些时候,画了一幅:右上角画了一片倒挂着的

浓绿的仙人掌,末端开出一朵金黄色的花;左下画了几朵青头菌和牛肝菌。题了这样几行字:

2)“昆明人家常于门头挂仙人掌一片以辟邪,仙人掌悬空倒挂,尚能存活开花。于此可见仙人掌生命

之顽强,亦可见昆明雨季空气之湿润。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鲜腴。”

3)我想念昆明的雨。

4)我以前不知道有所谓雨季。“雨季”,是到昆明以后才有了具体感受的。

5)我不记得昆明的雨季有多长,从几月到几月,好像是相当长的。但是并不使人厌烦。因为是下下停

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而且并不使人气闷。我觉得昆明雨季气压不低,人很舒服。

6)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

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7)我的那张画是写实的。我确实亲眼看见过倒挂着还能开花的仙人掌。旧日昆明人家门头上用以辟邪

的多是这样一些东西:一面小镜子,周围画着八卦,下面便是一片仙人掌,——在仙人掌上扎一个洞,用麻

线穿了,挂在钉子上。昆明仙人掌多,且极肥大。有些人家在菜园的周围种了一圈仙人掌以代替篱笆。——

种了仙人掌,猪羊便不敢进园吃菜了。仙人掌有刺,猪和羊怕扎。

8)昆明菌子极多。雨季逛菜市场,随时可以看到各种菌子。最多,也最便宜的是牛肝菌。牛肝菌下来

的时候,家家饭馆卖炒牛肝菌,连西南联大食堂的桌子上都可以有一碗。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

很好吃。炒牛肝菌须多放蒜,否则容易使人晕倒。青头菌比牛肝菌略贵。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

格调比牛肝菌高。菌中之王是鸡土从,味道鲜浓,无可方比。鸡土从是名贵的山珍,但并不真的贵得惊人。

一盘红烧鸡土从的价钱和一碗黄焖鸡不相上下,因为这东西在云南并不难得。有一个笑话:有人从昆明坐火

车到呈贡,在车上看到地上有一棵鸡纵,他跳下去把鸡土从捡了,紧赶两步,还能爬上火车。这笑话用意在

说明昆明到呈贡的火车之慢,但也说明鸡土从随处可见。有一种菌子,中吃不中看,叫做干巴菌。乍一看那

样子,真叫人怀疑:这种东西也能吃?!颜色深褐带绿,有点像一堆半干的牛粪或一个被踩破了的马蜂窝。

里头还有许多草茎、松毛、乱七八糟!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

8 / 12

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还有一种菌子,中看不中吃,叫鸡油菌。都是一般大小,

有一块银圆那样大,的溜圆,颜色浅黄,恰似鸡油一样。这种菌子只能做菜时配色用,没甚味道。

9)雨季的果子,是杨梅。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

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唤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

柔和了。昆明的杨梅很大,有一个乒乓球那样大,颜色黑红黑红的,叫做“火炭梅”。这个名字起得真好,

真是像一球烧得炽红的火炭!一点都不酸!我吃过苏州洞庭山的杨梅、井冈山的杨梅,好像都比不上昆明的

火炭梅

10)雨季的花是缅桂花。缅桂花即白兰花,北京叫做“把儿兰”(这个名字真不好听)。云南把这种

花叫做缅桂花,可能最初这种花是从缅甸传入的,而花的香味又有点像桂花,其实这跟桂花实在没有什么关

系。——不过话又说回来,别处叫它白兰、把儿兰,它和兰花也挨不上呀,也不过是因为它很香,香得像兰

花。我在家乡看到的白兰多是一人高,昆明的缅桂是大树!我在若园巷二号住过,院里有一棵大缅桂,密密

的叶子,把四周房间都映绿了。缅桂盛开的时候,房东(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寡妇)就和她的一个养女,搭了

梯子上去摘,每天要摘下来好些,拿到花市上去卖。她大概是怕房客们乱摘她的花,时常给各家送去一些。

有时送来一个七寸盘子,里面摆得满满的缅桂花!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

11)雨,有时是会引起人一点淡淡的乡愁的。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是为许多久客的游子而写的。我

有一天在积雨少住的早晨和德熙从联大新校舍到莲花池去。看了池里的满池清水,看了作比丘尼装的陈圆圆

的石像(传说陈圆圆随吴三桂到云南后出家,暮年投莲花池而死),雨又下起来了。莲花池边有一条小街,

有一个小酒店,我们走进去,要了一碟猪头肉,半市斤酒(装在上了绿釉的土磁杯里),坐了下来。雨下大

了。酒店有几只鸡,都把脑袋反插在翅膀下面,一只脚着地,一动也不动地在檐下站着。酒店院子里有一架

大木香花。昆明木香花很多。有的小河沿岸都是木香。但是这样大的木香却不多见。一棵木香,爬在架上,

把院子遮得严严的。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我

们走不了,就这样一直坐到午后。四十年后,我还忘不了那天的情味,写了一首诗:莲花池外少行人,野店

苔痕一寸深浊酒一杯天过午,木香花湿雨沉沉。

12)我想念昆明的雨。

19、题为“昆明的雨”,文章开篇为什么要描述给宁坤的画呢?(4分)

20、分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4分)

1)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板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

中吆唤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2分)

2)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2分)

21、第(3)段和第(12)段,作者都只有一句“我想念昆明的雨”,分析这两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22、《昆明的雨》能对读者产生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就在于作者对“凡人小事”的审视,用“以小见大”的

视角,折射出了一位老人浓烈如火的情怀。结合文本,试分析文中是始何“以小见大”的。(6分)

9 / 12

阅读《白杨礼赞》选段,完成1——4题。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

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

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

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

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你

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

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

有一点儿吧?

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

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1、文中“坦荡如砥”形容的对象是高原的___________________(空旷、辽阔、平坦)。

2、第二段描写高原的景色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3、文中第二段的第一个和第三段破折号的用法有什么不同?

4、你怎样理解第三段?“普通”和“不平凡”这两者在文中是怎样统一起来的?

阅读《三角梅》一文,回答16-19题。

三角梅 刘成章

10 / 12

那年春天,我们陆续给小院栽了一些花木,其中包括一棵三角梅。我们知道三角梅可以开出很繁盛很灿

烂的花,所以对它怀着极为美好的憧憬,特意把它栽在房屋山墙边极为显眼的地方,希望无论是谁来到我家

门前,一眼就能看见。

不料遇到了令人非常沮丧的事情。栽的时候,都一样认真,一样施足了底肥浇足了水,栽好之后,管理

也没有偏三向四,可是别的花木都长得欢欢势势,到抽条时抽条,到开花时开花,一年下来,都长得很像个

样子了,唯独那棵三角梅老是婴儿似的趴在那儿,停滞在那儿,好像完全忘了自己应该长长了。

第二年,那棵三角梅仍然毫无变化。

第三年,满院子的花木都长得青春勃发,高大喜人,那棵三角梅的叶片却比当初栽下时还少了好多,病

恹恹的,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我和老伴感伤地想,它总有一天会死去的。但自己亲手种下的,还曾怀有那

样美好的憧憬,心中仍存那么一丝丝的期盼。

去年是栽下它的第四个年头了。春天,当别的花木都在泛绿、发芽时,那三角梅依然毫无生机,一点要

拥抱春天的意思都没有。我和老伴多次站在它面前皱眉,叹息,甚至责备。我们说,干 脆把它拔了吧,省

得它还占着一块地方,还要天天浪费几勺水。我的女儿和女婿,也是这样的观点。至此,全家的意见都一致

了,欲除之而后快。

然而,事情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就在我们说这话后的不长时间,我们惊喜地看见,三角梅可怜兮

兮的枝叶间,居然抽出了一枝表皮有着细致纹路的新条,而且长得很快,不久就长到二尺长了,接着又在那

新条上旁逸斜出,生出了好几条侧枝。我们高兴极了。可为什么会突然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也许是我们要

挖掉它的议论被它听懂了吧!如果是,对它来说,那可是个性命攸关的大事啊,于是它就拼命一搏,终于把

生命的力量给搏出来了。好像每天太阳一出来,它就死盯着周围的花木,与它们比赛着成长。它身上透露出

来的生机,非常生动地展现在蓝天之下,是那么醒目耐看。这时候与其他花木相比,它毫无逊色之处。它像

沉默了好几年的毛毛虫,蓄满力量,开始向着花蝴蝶的方向蜕变了。

又过了一个多月,我出门要干什么去,忽见山墙边露出一段红色的花枝,仔细一看,才发现竟然是三角

梅开了一嘟噜火红的花。它静静地趴靠在墙边,正好长了一人高。我急忙叫来老伴,让她也高兴高兴。老伴

的眼中闪 耀出多年来少见的美丽光彩。

又是一个春天来临了,此时的三角梅已长成一棵枝茂花繁的大树,比房檐都高,它的 红色花瓣就像红金

子捶成的薄片,只要轻轻撞击就能发出动人的声音。太阳照射的时候,它的每朵花都泛溢着红色的光晕;风

儿一吹,每朵花都像一只火红的蝴蝶张开了翅膀,扇动着,奋争着,仿佛急欲挣脱枝头,翩翩飞去。

生命,在坚韧中真是蕴藏了无法言说的奥秘和潜能的!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6、在栽种后的四年里,三角梅的生长经历是怎样的?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梳理。(3分)

生长阶段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生长状态 1 2 3 由毫无生机到开始抽枝,生长,开花

17、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章第8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3分)

风儿一吹,每朵花都像一只火红的蝴蝶张开了翅膀,扇动着,奋争着,仿佛急欲挣脱枝头,翩翩飞去。

18、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这篇文章按照时间线索,记录了三角梅从种植后了无生机到繁华怒放的生长经历。

B.第①自然段交待作者栽种三角梅的原因,只是希望每一个经过他家门前的人,都能香到小院中的花。

C.第④自然段描写三角梅“病恹恹”“要死不活”的样子,凸显了它后面的“枝茂花繁”,前后形成对比。

D.因为看到三角梅终于长出旁逸斜出的枝杈,老伴眼中闪耀出多年来少见的美丽光彩。

E.文章采用欲扬先抑的写法,并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

19、文章第⑨自然段,作者发出了“生命,在坚韧中真是蕴藏了无法言说的奥秘和潜能”的慨叹。请简要分

析这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5分)

11 / 12

下节课主题:《中国石拱桥》+说明特征、说明方法

12 / 12

光盘行动的意义-法国留学生

人教部编版暑假新八年级第10讲

本文发布于:2023-11-09 08:24: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48944521039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人教部编版暑假新八年级第10讲.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人教部编版暑假新八年级第10讲.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