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
[教学重点]
1、学生在实践运用中了解体会到什么是象征手法。
2、学生再次自由朗读课文,总结课文学习内容。
3、通过与课外文章的对比阅读,学会知识迁移。
[教学难点]通过与课外文章的对比阅读,学会知识迁移。
[教学过程]
一、学生朗读文章,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主题思想和写作
特点:
问题1:归纳文章主题和写作特点:
[明确]
主题:这篇课文通过对白杨树的崇敬、赞美,歌颂了中国共
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紧密团结、力求上进、
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和斗争意志。
写作特点:本文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象征手法的巧妙运用。
通过象征,来抒发自己强烈的感情,歌颂党和人民群众。在运用
象征手法时,必须注意象征的事物和被象征的事物之间,在特征
的表现上具有共同之处。如白杨树力象上游的形象,直的干,靠
紧向上的枝枝叶叶,朴质的皮,以及倔强挺立的斗争性格,正和
请阅读下面的散文,将之与课文比较,回答文后问题。
白杨
袁鹰
火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
天和地的界限也并不那么分得清晰,都是浑黄一体。从哪儿看得
出列车在前进呢?
那就是沿着铁路线的一行白杨树。每隔几秒钟,从窗口就飞
快地闪过一个高大秀拔的身影。
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
“爸爸,”他的大孩子摇着他的腿,“你看那树多高!”
爸爸并没有从沉思中回过头来,倒是旁边的妹妹插嘴了:
“不,那不是树,那是大伞。”
“哪有这么大的伞?”
“你看它多直!”妹妹分辩着。
“它是树,不是伞!”哥哥肯定地说。
小小争论,把爸爸的思路引过来,他慢慢地抚摸孩子们的头。
“这不是伞,这是白杨树。”
哥哥还不满足:“为什么它这么直,长得这么大?”
爸爸的微笑停止了,换上了严肃的神色。他想了一会,就告
诉儿子和小女儿:这白杨树从来就是这么直,这么高大。哪儿需
要它,它很快就在那儿生根、发芽、长出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
是雨雪,不管遭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
软弱,也不动摇。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么?不是的,他也
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他们只晓得
爸爸在新疆工作,是下放到那儿去的;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也是下
放到那儿去的。他们只晓得爸爸这回到奶奶这里来接他们,到新
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他们只晓得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
方,坐几天火车,还再坐几天汽车。现在呢,孩子们多了一点知
识:在通向新疆的路上,有许许多多白杨树。这儿需要它们,它
们就在这几生根了。而它们不管到哪里,总是那么直,那么高大。
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
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在火车前进方
向的右方,在一株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
起来。
1961年秋天,兰新路上。
问题:
1.油画,色彩浓重;水墨画,色彩淡浅。如果以油画、水墨画
来比拟《白杨》和《》,你认为《白杨》是_______画,《》是______
画。
2.《白杨》和《》一样,也有象征意义,它象征_______两篇
文章同是以白杨为题,但所象征的各不相同,对这点,你怎么认
识?
作业布置:
练一练:以梅、兰、竹、菊、松、粉笔、蜡烛等物任选其一
为题,写百字以内的片段文,以象征为主要表现手法。
板书设计
茅盾
象征
课后小结
本文发布于:2023-11-09 08:14: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48888021039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白杨礼赞_9.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白杨礼赞_9.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