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白杨礼赞
1.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昂扬向上的感情。
2.理解烘托、对比、欲扬先抑等写作技巧的表达效果,在写作中学习应用。
3.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学习象征手法的使用,把握托物言志散文的基本特点。
《白杨礼赞》是一篇具有强烈抒情色彩,融情入理、揭示文章的象征意义的散文。因此,
我确定文章的重点是了解课文记叙、描写与抒情的关系,初步学会分析在叙述中穿插抒情和
议论,品味课文语言之美定为教学的重点。将理解象征手法作为教学的难点。
一、导入新课
显示白杨树的图片。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欣赏一种树,这种树叫白杨树。请同学们对照图片说说这种树的特
征,并发挥你的想象力,说说你由这种树联想到了什么?
【教学提示】
白杨树笔直的干,向上收拢的枝叶都是它最典型的特征,它本身也容易让人联想到戍边
士兵、护国的将军等。教师宜引导学生对白杨树整体进行关注,从而导入新课。
1.选出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折
磨(zhé) 折本(zhé) 折腾(zhē)
...
B.参
天(cān) 参差(shēn) 参考(cān)
...
C.纵横
(héng) 横行(héng) 蛮横(hèng)
...
D.倔强
(jiàng) 强壮(qiǎng) 强迫(qiǎng)
...
2.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主宰( ) 倦怠( ) 地壳( )
...
恹恹( ) 晕圈( ) 婆suō( )
..
qiú( )枝 秀qí( )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作品背景
作者简介: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笔名茅盾,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
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
写作背景:这篇散文写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由于中国国民党顽固派消极
抗日,积极反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濒于分裂的局面,中国共产党肩负着艰苦卓绝的抗日战
争。1940年5月,茅盾离开新疆返回内地,受朱德邀请前往延安。在延安参观讲学期
间,亲身体察了解放区军民的斗争生活,看到了抗日军民团结战斗的精神风貌,留下了深刻
的印象。皖南事变后,作者借礼赞西北高原上的白杨树,来表达对北方抗日军民的热爱和赞
美之情,便写下了此文。
目标导学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并说说朗读时应把握怎样的情感基调。
明确:朗读时应读出文中的激情与豪气,读出深蕴其中的赞美之情。
2.本文的题目为《白杨礼赞》,而作者也确实是在不断地赞扬白杨树,请你找到文中赞
扬白杨树的语句,说说作者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赞美白杨树的,从哪几个方面赞美了白杨树。
明确: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第1段是总体的赞美,与题
目对应,也承接后文)
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第4段
的赞美是在描写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后发出的,白杨树在黄土地上傲然挺立,形成一种意境美)
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第6段的赞美
是在第5段描写白杨树的形貌不平凡,有不屈不挠的精神之后发出的,赞叹白杨树的形美与
神美)
第8段: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这里由白杨树的
品质联想到当地人民的品质,白杨树已经具有了象征意义,既是赞美白杨树,又是赞美人)
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总结性的赞美,与前文所有的赞美形成呼应)
3.文章要赞美白杨树,第2段却没提白杨树,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删掉这一段可不
可以?
明确:这一段描绘了西北高原的壮美景色,抓住“黄与绿主宰着”这一特色,突出“雄
壮”“伟大”,突出了白杨树的不平凡;同时又用“单调”与第3段中白杨树“傲然地耸
立”相对照,两相对比又突出白杨树的不平凡;此外,作者在此处用“单调”这个字眼,看
似是贬低环境,实则为突出白杨树的不平凡做准备,这是欲扬先抑手法的运用,因此不能删
掉。
目标导学三:把握白杨树特征,体会其象征意义
1.请你阅读课文第5段,说说作者刻画了白杨树怎样的外部形态及内在品格。
明确:
白杨树
(描写、刻画)外部形态干,笔直
枝,靠拢
叶,向上
皮,光泽旺盛,要力争上游
内在品格倔强挺立
向上发展
不折不挠坚强,有斗争精神
2.请你阅读第7段,作者为什么说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这不是贬低了白
杨树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明确:作者说它不是“好女子”是为了突出白杨树伟岸,正直,质朴,严肃,也不缺乏
温和的伟丈夫形象,如同第2段用“单调”字眼一般,作者在此是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来
突出白杨树“伟丈夫”的品质。
3.请你仔细阅读第7段,说说作者是如何由树及人,写出白杨树的内涵的,文中的白
杨树到底象征了什么。
明确:作者在这一段用了四个反问句构成排比,清晰明了地点明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第
一个“难道”启发人们深思:不应该只觉得它是树;第二个“难道”点明白杨树象征北方农
民;第三个“难道”点明白杨树象征守卫家乡的哨兵;第四个“难道”点明白杨树象征民族
的抗日精神和意志。
【教学提示】
教师可在此补充抗日战争时期北方革命根据地艰苦奋斗的资料或图片,引导学生将白杨
树的特征与抗战精神相结合,更加深入地体会文章。
4.阅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楠木在文中象征了什么?作者写它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楠木”象征了那些看不起民众、鄙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们(诸如国民党反动
派)。作者写它的目的是为了以树比树(白杨树和楠木),以人比人(北方农民和国民党反动派),
以达到艺术效果的一致、协调和完整。
目标导学四:学习象征手法,认识托物言志类散文
探究一:茅盾借赞美白杨树歌颂北方抗日军民,为什么他不直接赞美北方抗日军民呢?
明确:使文章显得含蓄隽永,与当时的写作背景有关。
提示:《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茅盾看到了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
日的种种事实,也欣喜地看到广大北方抗日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团结一致,粉碎日寇“扫
荡”的战绩。茅盾从广大北方抗日军民的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由于当时处在
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表达自己对北方抗日军民的赞美
之情。
探究二: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明显地感受到白杨树的挺拔象征着朴实坚韧的农民士兵,
白杨树坚强不屈的精神象征着民族解放战争中的革命精神。为什么白杨树会如此具有象征意
义呢?通过本文的学习,你对象征手法有怎样的认识?请结合文本分析。
明确:(1)作者最初在描写白杨树时极尽笔墨对白杨树的外部形态及内在品格进行描绘
赞美,已赋予其人性化的特征。当作者用四个反问句点明之时,这象征意义便立即凸显出来。
(2)从本文的象征手法运用来看,象征手法首先是一种结构立意上的技巧,而不是语言运用
上的技巧,所以它不像比喻等修辞手法,不是简单说“北方的劳动民众像挺直的白杨树一样
坚韧”,而是先刻画白杨树,再点出其象征意义。这也说明了在运用象征手法时,宜先对某
一事物做具体描绘,突出它具有象征意义的特点,再赋予其象征意义。此外,本文是托物言
志类散文,而如何将物与志相结合呢?象征的手法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好途径。
三、板书设计
白杨礼赞
白杨树不平凡,(线索)生长环境
外部形态
内在品格(象征)北方广大的劳动
人民、士兵以及
坚韧的革命精神
从托物言志类散文的文体特征出发,在引导学生把握文章
内容及思想感情之后,重点引导学生学习象征这一表现手
法,突出象征手法与托物言志类散文之间的联系,深化学
生对此类文章的认识。
本文需重点学习的知识点比较多,如在写作技法上,就有
欲扬先抑、象征、烘托等多种表现手法值得重点教学;在
价值观上,本文也可重点突出革命精神。但为了让学生达
到“识文知类”的效果,只能将把握象征手法重点突出,
其他方面只是点到为止。取舍或有欠缺,需在多次教学过
程中进行更正。
可取之处
不足之处
这是一篇语言优美的文章,因此,要抓住好诵读教学、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注重在诵读中
品味语言;美的语言离不开联想和想象,利用仿句练习帮助学生并在写作中加以运用,要求
学生熟读,把握关键语句借助联想,研讨白杨树“北方农民”和“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不可缺
少的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之间的相似点。理清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理解作
者赋予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引导学生利用合作、探究等方式进行学习,以突破难点。
矛盾的散文
除了小说,茅盾还写了不少散文。如果说,茅盾的小说主要是借刻划人物的性格和命运
来反映时代面貌,那么,他的散文便大多是通过对于世态人情的直接描摹和辛辣讽刺,来揭
露旧社会的腐朽和没落的。
茅盾的最初几篇散文,写于他在日本短住期间。这些文章,大多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
用宛转清丽的文字记录了自己不甘于消沉、渴望振作却又感到软弱的微妙的内心波动。在静
夜的酣梦中,忽被什么响声惊醒。这使他热血沸腾:似乎自己已经“跨在北风的颈上,砉然
驱驰于长空!”但是那声音随即消逝,留下的“只是一段寂寞的虚空”(《叩门》)。虽然过
去的一切已经“为现实的严肃和未来的闪光所掩煞所销毁”,但眼前望出去的,仍然“只是
满天白茫茫的愁雾”(《卖豆腐的哨子》)。他厌恶这种只能唤起自己难言的怅惘的愁雾,并
且表示“既然没有杲杲的太阳,便宁愿有疾风大雨”,或者能够鼓舞人们起来奋斗的“寒风
和冰雪”(《雾》)。尽管还有许多排遣不开的空虚和寂寞纠缠着自己,情绪依然不够开朗高
昂,但一个曾经风霜的战士久静思动的心愿灼然可见。这些文章,大多写得优美别致,富有
诗的情趣。茅盾后来似乎没有再写过这样的文字,但它们已经显示出他写作美文的才能。这
组散文,和他许多行文力求明白晓畅而不追求词藻雕琢的散文作品比较起来,显出别具一格
的特色。
自日本归国后,由于社会斗争日趋激烈,茅盾的政治视野日益开阔,因而散文所展示的
生活天地和社会意义也日益广泛和深远。特别是“九一八”、“一二八”以后,民族危机日深,
而蒋介石反动政府则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政策,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镇压,所
以作家的讽刺的锋芒首先就指向这一方面。《茅盾散文集》第二辑《社会随笔》中的文章(如
《血战后一周年》、《九一八周年》、《玉腿酥胸以外》、《欢迎古物》等文),就全是揭发和声
讨日寇侵略和蒋党卖国罪行的。作者很敏锐地抓住了当时一般人习而不察的社会现象,进行
入木三分的剖析,把问题的实质剥露在读者的面前。有时虽然没有直接予以抨击,但在不着
文字的地方透露出作者强烈的愤怒。
茅质散文另一重要的内容是反映畸形发展的都市生活和贫困破产的农村面貌。这一类作
品,在茅盾散文中所占比重最大。《茅盾散文集》第三辑《故乡杂记》、《速写与随笔》第二、
三部分,就全是这一类文章。《故乡杂记》以长篇通讯形式记述作者在一九三二年回乡旅途
中以及回乡后的见闻感想,对“一二八”战争在乡镇各阶层人民中所引起的不同反应,农村
经济破产对市镇的影响,都有清晰的反映。《速写与随笔》集里的各篇,从不同角度描写都
市和农村的凋零景象,用笔细腻而跌宕有致。作者虽然没有明白指出中国真正的出路所在,
但他告诉了读者:“北风和霜雪虽然凶猛,终不能永远的不过去。相反的,冬天的寒冷愈甚,
就是冬天的运命快要告终,‘春’已在叩门。”(《冬天》)从这富有诗意和暗示性的文句里,
当时的读者是不难得到一些启示和力量的。这样的思想也深刻有力地含蕴在《雷雨前》一文
里。这篇文章以潮闷郁热的天气象征当时的中国,而生活在那时的人们则象“浑身的毛孔全
都闭住”,“焦躁地等着”雷雨的到来,“等着那挑破灭色幔的大刀的一闪电光,那隆隆隆的
怒吼声”。这是对于革命的暴风雨的期待,是对于旧世界的毁灭和新世界的诞生的期待。至
于“幔外边的巨人”,则无疑地是暗喻在广大土地上已经掀起巨涛的革命力量。人们的期望
没有落空。果然,“幔外边的巨人一下子把那灰色的幔扯得粉碎”,“挡在幔外边整整两天的
风开足了超高速度扑来了”。于是“蝉儿噤声,苍蝇逃走,蚊子躲起来”:一切依附反动统治
的东西都销声匿迹了,“大雷雨冲洗出个干净清凉的世界!”这里反映出来的不只是作者个人
对革命的期待与信心,而且是当时千千万万人民的共同愿望。在文网密布的当时,作者不可
能用显豁的文字直接表露自己的心怀,他采用了比较曲折隐晦的方式。但是对于新旧两个世
界的爱憎这情,依然洋溢于字里行间,具有很大的鼓舞人们更勇敢地投入斗争的艺术力量。
写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散文,除揭露蒋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反人民的罪行和反映国民党
统治区人民水深火热的生活而外,也有对于劳动人民和抗日民主根据地崭新生活的描画和歌
颂。这类文章数目不多,《见闻杂记》中的《白杨礼赞》和《时间的纪录》中的《风景谈》
最为脍炙人口。《风景谈》写于一九四年十二月,是追忆自己在延安讲学时见闻感触之作。
它只写了西北黄士高原“风景”的几个片断,而抗日民主根据地人民紧张愉快的战斗生活已
跃然纸上。它是一组色彩鲜明的画幅,也是一首热情横溢的颂歌。《白杨礼赞》写于次年三
月。他用在西北黄土高原上“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的白杨树来象征坚韧、
勤劳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的朴实、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同时对于那
些“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也投出了辛辣的嘲讽。文章波澜起伏,一步步地把读者
引入胜境。着意写物,而意不在物,写物即所以写人。这是我国古典作家常用的一种手法,
在《白杨礼赞》里得到了很好的继续和运用。和《风景谈》一样,都是不可多得的好文章。
茅盾的散文,在艺术上有其独特的地方:他采取“大题小做”的方法,用短小精悍的篇
幅写出日常生活的一角,借以显示重大的社会意义,使读者能玩味思索,即小见大。他的笔
触细腻委宛,写人写物,都能神态逼肖,具有很强的形象性;同时又能把“尖锐”与“含浑”、
“严肃”与“幽默”两种不同艺术特点很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既切合当时客观环境与斗争形
势的需要,又较为灵活有致。对旧社会的不合理现象,有时虽未正面加以讥评,但或旁敲侧
击,可正言若反,也很能发人深省,使人愤怒。有些文章往往饶有诗情画意,《风景谈》和
《白杨礼赞》两文,就是显明的例子。
本文发布于:2023-11-09 07:26: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48596221035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上册.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上册.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