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更新时间:2023-11-09 07:09:53 阅读: 评论:0

认识实习日记-do的用法

白杨礼赞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2023年11月9日发(作者:会计职业道德规范)

1篇白杨礼赞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

1、理解文章思想感情,学习象征手法;

2、感受中华儿女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和意志。

[教学过程 ]

一、 课前预习:

1、认识白杨:看一看白杨树,查一查白杨树的相关资料。

2、了解作者:查找茅盾介绍和《白杨礼赞》的写作背景。

二、导入新课:

1树是大自然中一道美丽的风景,我们欣赏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

柳的风韵,我们瞻仰过”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松的雄姿,我们也遥望过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的梅的倩影。这节课我们将走近白杨树的生命。

白杨树是极易见的一种树,房前、屋后、河畔,公路旁都有它的身影。(多媒体再现白

杨画卷,配以舒缓的背景音乐)。这些画面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优美、宁静……

但是这节课,我们却要随着茅盾的笔回到抗日战争的年代,到西北高原去走一走,看看

那儿生长的白杨树是一种什么样的英姿。(多媒体播放西北高原的视频,配以苍劲、粗犷的

锁呐《黄土情》)。

2、检查预习:

学生之间交流作者资料,教师加以补充、提炼,多媒体出示茅盾的照片,简介及写作背

景介绍。

三、解读文本

1、听课文朗读,感知文章内容。

1)有人把散文《白杨礼赞》比作是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那么,听读中你的脑海中

浮现了哪些画面?

高原风景图 白杨特写图 物人联想图

2)你是否感受到了属于黄土地属于白杨树的另一种类?那是一种怎样的树?

用“白杨树是 的树”的句式表达。

如“白杨树是力争上游的树”

“白杨树是质朴、坚强的树”

“白杨树是倔强挺立的树”

……

2、朗读课文,理清思路

1)学生自由朗读,教师给予朗读指导,(即:把握基调,读出感受,读准节奏)

2)学生配乐朗读,其它同学就三个方面给予评价。

3)在同学们的朗读中,我们又一次感受到了作者的赞美之情,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赞

美白杨树的不平凡?

生长环境 外部形象 内在气质

3、寻读课文,品味美点

语言犹如文章的衣服,一篇好的文章离不开精彩的语言,你认为文中哪些词语、句子用

得最帖切、生动、富于表现力。

把它们摘录下来,并且谈一谈你的理由,(先在小组内交流,每组选一个代表小组发言,

最后把大家的回答加以整理,做成《白杨礼赞》一课词语积累的卡片)。

教师为学生品味语言进行方法指导。如删一删、换一换、比一比等。

并对其回答做出补充和完善。

4、精读语段,探究主旨

《白杨礼赞》所赞美的并不仅是白杨树,本文深刻的主旨,集中表现在第六自然段,精

读这一语段,说说白杨有什么象征意义?

理解象征手法关键在于找出象征本体和象征对象之间的联系。白杨树与农民、哨兵和民

族解放斗争中的精神之间的联系在于什么?假如你是老师,你将如何为学生理解象征搭建一

座桥梁。(多媒体同步出示,白杨树、农民、哨兵等图片视频,帮助学生直观感受其相似点)

[学生间互学互教,使学生由消极、被动、机械的听众转变为积极、自主、富有创造性

的参与者,并促进其深刻牢固的掌握知识。]

四、对话文本

1、与文本对话

“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

文章的结尾为什么要写“楠木”,你觉得多余吗?为什么?

2、与作者对话

有人说文章第5小节,对白杨树的形象的描写,语言太过平实,没有一般的写景散文

生动,甚至有一些词语单调地重复“……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常是丈把高,像

加过人工似的”“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也像加过人工似的。”

你是怎样看的?你是否能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白杨树的形象描绘出来?

讨论交流:表现朴素的事物,是否也要用朴素的`语言?

[此问题重在培养学生质疑的意识,思辨的思维品质,不强调答案的统一。]

3、与心灵对话

在你身边是否有一些和白杨树一样平凡的普通人,你是否也能发现他们身上的美?

在你心中,美的标准是什么?(不需要给美下定义,只要谈出你对美独到的认识)

如:心灵善良是一种美

朴素是一种美

妈妈劳碌的身影是一种美

孩子纯真的笑容是一种美

……

五、链接生活

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的

艺术手法,它不仅是文学创作的手法,而且在艺术生活中也广泛运用。

多媒体出示:象征运用欣赏(一):多媒体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十年大庆平面广告的

图片,并配以评析的文字。

象征运用欣赏(二):鲍金的油画《五种感觉》配以评析的文字。

象征运用(拓展练习):多媒体出示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标。

查阅相关资料,谈一谈你对会标图像及象征意义的理解。

六、推荐阅读

1、比较阅读《白杨》

思考:这一篇文章突出了白杨树怎样的形象特征?作者又借此寄予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相关阅读:《白杨礼赞》姐妹篇《风景谈》

多媒体出示《风景谈》内容简介,具体内容可查阅茅盾作品及研究的网站。

2篇白杨礼赞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

1、理解文章思想感情,学习象征手法;

2、感受中华儿女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和意志。

[教学过程 ]

一、 课前预习:

1、认识白杨:看一看白杨树,查一查白杨树的相关资料。

2、了解作者:查找茅盾介绍和《白杨礼赞》的写作背景。

二、导入新课:

1树是大自然中一道美丽的风景,我们欣赏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

柳的风韵,我们瞻仰过”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松的雄姿,我们也遥望过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的梅的倩影。这节课我们将走近白杨树的生命。

白杨树是极易见的一种树,房前、屋后、河畔,公路旁都有它的身影。(多媒体再现白

杨画卷,配以舒缓的背景音乐)。这些画面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优美、宁静……

但是这节课,我们却要随着茅盾的笔回到抗日战争的年代,到西北高原去走一走,看看

那儿生长的白杨树是一种什么样的英姿。(多媒体播放西北高原的视频,配以苍劲、粗犷的

锁呐《黄土情》)。

2、检查预习:

学生之间交流作者资料,教师加以补充、提炼,多媒体出示茅盾的照片,简介及写作背

景介绍。

三、解读文本

1、听课文朗读,感知文章内容。

1)有人把散文《白杨礼赞》比作是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那么,听读中你的脑海中

浮现了哪些画面?

高原风景图 白杨特写图 物人联想图

2)你是否感受到了属于黄土地属于白杨树的另一种类?那是一种怎样的树?

用“白杨树是 的树”的句式表达。

如“白杨树是力争上游的树”

“白杨树是质朴、坚强的树”

“白杨树是倔强挺立的树”

……

2、朗读课文,理清思路

1)学生自由朗读,教师给予朗读指导,(即:把握基调,读出感受,读准节奏)

2)学生配乐朗读,其它同学就三个方面给予评价。

3)在同学们的朗读中,我们又一次感受到了作者的赞美之情,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赞

美白杨树的不平凡?

生长环境 外部形象 内在气质

3、寻读课文,品味美点

语言犹如文章的衣服,一篇好的文章离不开精彩的语言,你认为文中哪些词语、句子用

得最帖切、生动、富于表现力。

把它们摘录下来,并且谈一谈你的理由,(先在小组内交流,每组选一个代表小组发言,

最后把大家的回答加以整理,做成《白杨礼赞》一课词语积累的卡片)。

教师为学生品味语言进行方法指导。如删一删、换一换、比一比等。

并对其回答做出补充和完善。

4、精读语段,探究主旨

《白杨礼赞》所赞美的并不仅是白杨树,本文深刻的主旨,集中表现在第六自然段,精

读这一语段,说说白杨有什么象征意义?

理解象征手法关键在于找出象征本体和象征对象之间的联系。白杨树与农民、哨兵和民

族解放斗争中的精神之间的联系在于什么?假如你是老师,你将如何为学生理解象征搭建一

座桥梁。(多媒体同步出示,白杨树、农民、哨兵等图片视频,帮助学生直观感受其相似点)

[学生间互学互教,使学生由消极、被动、机械的听众转变为积极、自主、富有创造性

的参与者,并促进其深刻牢固的掌握知识。]

四、对话文本

1、与文本对话

“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

文章的结尾为什么要写“楠木”,你觉得多余吗?为什么?

2、与作者对话

有人说文章第5小节,对白杨树的形象的描写,语言太过平实,没有一般的写景散文

生动,甚至有一些词语单调地重复“……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常是丈把高,像

加过人工似的”“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也像加过人工似的。”

你是怎样看的?你是否能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白杨树的形象描绘出来?

讨论交流:表现朴素的事物,是否也要用朴素的`语言?

[此问题重在培养学生质疑的意识,思辨的思维品质,不强调答案的统一。]

3、与心灵对话

在你身边是否有一些和白杨树一样平凡的普通人,你是否也能发现他们身上的美?

在你心中,美的标准是什么?(不需要给美下定义,只要谈出你对美独到的认识)

如:心灵善良是一种美

朴素是一种美

妈妈劳碌的身影是一种美

孩子纯真的笑容是一种美

……

五、链接生活

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的

艺术手法,它不仅是文学创作的手法,而且在艺术生活中也广泛运用。

多媒体出示:象征运用欣赏(一):多媒体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十年大庆平面广告的

图片,并配以评析的文字。

象征运用欣赏(二):鲍金的油画《五种感觉》配以评析的文字。

象征运用(拓展练习):多媒体出示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标。

查阅相关资料,谈一谈你对会标图像及象征意义的理解。

六、推荐阅读

1、比较阅读《白杨》

思考:这一篇文章突出了白杨树怎样的形象特征?作者又借此寄予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相关阅读:《白杨礼赞》姐妹篇《风景谈》

多媒体出示《风景谈》内容简介,具体内容可查阅茅盾作品及研究的网站。

3篇白杨礼赞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

学情分析:

学生进入初中后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已初步养成独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习惯,逐步形成了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意识。

七年级时学习了《短文两篇》,对托物言志的写法已有所了解,结合本文中白杨树的形

象、气质,学生对托物言志的写法有进一步探究的兴趣。但是由于所处时代的隔膜,学生对

本文作者运用托物言志写法的相关背景缺乏了解,需要在学习中补充相关背景资料。对于本

文在层层递进的排比中明晰深化的象征意义,需要通过诵读引导学生理解领会。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依循抒情线索,理清文章脉络。

2、学习象征手法,认识托物言志。

3、体会烘托、对比、欲扬先抑等写作技巧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

1、依循文章的抒情线索,理清文章脉络。

2、体会烘托、对比、欲扬先抑等写作技巧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学习象征手法,理解象征意义,认识托物言志。

教学创意:

以读识文、以读悟情、以读会意。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导入,铺礼赞之情

(一)解题,定情感基调。

茅盾曾经写过一篇关于白杨的文章,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14课《白杨礼赞》(板

书)看文章题目,大家认为作者对白杨树的情感是怎样的?你是从哪个词知道的?这个词

是什么意思?

明确:充满敬意的赞美。礼赞。崇敬和赞美。

(二)掠句,证情感深厚。

除了文题,文章中还有没有哪些句段直接表现了这种赞美之情?

明确:

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8段: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

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三)诵读,展情感浓郁。

1段、第9段齐读,第4段、第6段、第8段指名读。指导学生通过调整语速、重

音、停连,用诵读展现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

(四)问疑,理情感层次。

引导学生注意关键词,提问:从“那”到“这”,从第1段的“赞美”到第9段的“高

声赞美”,说明什么?

明确:说明对白杨树的观察是从远到近,感情是由浅入深。同时,更进一步说明作者对

白杨树的感情不仅仅是赞美,还有崇敬。

二、由浅入深,徜礼赞之线

(一)通读全文,梳理线索。

文章围绕赞美白杨树的什么特点展开?请用简洁的语言梳理作者对白杨树由远及近、

浅入深的情感层次。

(二)研读文本,感知赞美

1、初见白杨,昂扬情绪

1)在哪里初见白杨树?环境有什么特点?从哪些文句看出来?

明确:高原;辽阔平坦、色彩鲜艳的高原图景,为全文开拓了一个广阔的背景;“是黄

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的是土,绿的是麦田”,而且“无边无垠,坦荡如砥”等(诵

读)。

2)这样的高原图景给了作者怎样的感想?

明确:先是“雄壮”“伟大”,而后滋长出“单调”。

3)“单调”的感受是怎样改变的?变成了怎样的情绪?“单调”有什么作用?

明确:看见了一排,或者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诵读);变成

了惊奇、昂扬(诵读);欲扬先抑。

2、凝视白杨,倾心形貌

1)过渡:既然白杨树让人在“惊奇”中叫出声来,那么作者当然会走近凝视、细细

观察。

2)作者从哪几个角度观察白杨树?它的形貌有什么特点?

明确:开头一句用“笔直”点出白杨树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这是总括;接下来的四句,

依次描写白杨树的干、枝、叶、皮,分别用“绝无旁枝”“绝不旁逸斜出”“微微泛出淡青

色”等词语来衬托白杨树的形象美,这是第二层;最后两句概括白杨树的气质和性格,突出

它的正直、坚强、倔强和不折不挠。接下来,作者用拟人和对比的手法,进一步给白杨树的

气质以高度的评价。(诵读)

3、联想白杨,礼赞精神

1)过渡:这样力争上游、不折不挠的白杨树自然让人浮想联翩……

2)品读第7段四个排比反问句,说说这四个句子让我们感受到作者的联想有什么变

化?意思是怎样逐层加深的?

明确:由树联想到人;由白杨树的朴质、严肃、坚强,联想到有相同特点的北方农民;

由白杨树的坚强不屈联想到傲然挺立、守卫家乡的抗日军民;由白杨树枝枝叶叶紧靠团结,

力争上游的精神,联想到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精神和意志。四个反问句连贯紧凑,思想逐

步升华,赞美之情逐渐达到高潮。

(三)回望文本,小结脉络

小结文本内容:本文题为《白杨礼赞》,开头、中间、结尾又不断点题,直接赞美白杨

树的不平凡,形成一以贯之的感情线索,统领全文。而且,这条感情线索由远及近、由浅入

深、层层递进地表现白杨树生长环境、外在形象、内在精神的不平凡,将对白杨树的崇敬、

赞美之情推向了极致,情也浓浓,意也浓浓,令人回味无穷。

三、板书设计:略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课内容导入

“礼赞”是带着敬意赞美之意。文章第1段、第4段、第6段、第8段、第9段,都

是直接抒发赞美之情的段落,形成本文的抒情线索,并与标题形成呼应。而且,文章从生长

环境、外在形象、内在精神三个方面,表现白杨树的不平凡,沿着由远及近、由浅入深、层

层递进的感情线索,将对白杨树的崇敬、赞美之情推向了极致。

二、托物言志,品礼赞之意

(一)设疑过渡

作者为什么要赞美白杨树?

(二)背景助学

这篇托物抒情的散文,写于1941年。在此之前,作者茅盾在新疆工作一个时期之后,

到延安讲学。当时,正是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他亲眼目睹了北方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同

心同德、团结抗战的情形,从解放区的人民身上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前途和希望,深受鼓舞,

写下了这篇热情洋溢的散文。

(三)精读探珠

1、文章中哪些文句让你感受到“从解放区的人民身上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前途和希望,

深受鼓舞”?

明确:第7段、第8段(诵读)。

2这种“对解放区人民”的赞美,作者并不是正面表达的,而是通过什么事物表达的?

这是什么方法?

明确:托物言志、象征。通过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表达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坚持

抗战的北方劳动人民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精神的赞美,以及对抗日军民的崇敬之情。

3、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是怎样揭示出来的?

明确:第7段,作者连用四个反问句:第一句是由树及人的过渡,启发人们深思不应

该只觉得它是树。那么,应该觉得它是什么呢?后面三个“难道”,由浅入深地写出了它的

象征意义;“不想到”、“不联想到”、“不更远一点想到”等词语反映了一层比一层深的

含义;第二句从白杨树的性格出发,点明白杨树“至少”象征着“朴质、严肃、坚强不屈”

的北方农民;第三句从白杨树“傲然挺立”的形象出发,把它象征为在敌后坚强不屈守卫家

乡的哨兵;第四句从白杨树的“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品质出发,把它象征为在中国共产

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

8段则通过主旨句“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

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直接点明白杨树的

象征意义。

4、要赋予白杨树这样的象征意义,文章需要做怎样的铺垫?

明确:象征是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它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

思想和感情。它的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种类似,使被象征物的某一特点内

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象征手法是“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

作者以审美的眼光看待西北的自然景观,在展示白杨树的生存环境(西北高原独特的景

象)描写白杨树外在形貌及内在气质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赋予白杨树具有鲜明时代特征

的象征意义。

5、你对托物言志和象征手法有了怎样的认识?

明确:首先形神兼备地描绘这一事物,突出其某些方面的特征;同时使用象征手法,赋

予这一事物某种象征意义,借此表达自己的情感或志向。

(四)演读小结

1、小结:作者之所以赞美白杨树,是运用托物言志和象征手法赞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

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劳动人民和他们所具备的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精神。

2师生表演读,体会并演绎作者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坚持抗战的北方劳动人民朴质、

坚强、力求上进精神的赞美之情、对抗日军民的赞美之情。其中,师读第一个反问句,女生

齐读第二个反问句,男生齐读第三个反问句,全班齐读第四个反问句,三名学生代表读第8

段前两句,全班齐读第8段最后一句。

三、品读语言,学礼赞之法

(一)欲扬先抑

1、品读两个句子,体会其表达效果。

1)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

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

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

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

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

一声的!

2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

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

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2、明确:两处都使用欲扬先抑的手法,使文章波澜起伏、富于变化,给读者制造出阅

读的“惊喜”;同时,第(1)句牵引着读者,第(2)句突出了白杨树的精神风貌。

(二)烘托蓄势

1、品读下面句子,体会其妙处。

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

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

2、明确:描写白杨树生长的环境,渲染一种不平凡的环境气氛,暗示在此生长的白杨

树也一定是不平凡的。为白杨树的出场蓄势,为下文描写白杨树的外形起正面烘托的作用。

(三)对比突出

1、品读下面句子,说说为什么要写楠木。

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

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2、明确:写楠木,主要是与白杨树形成对比:两种树的品格不同,一是普通当中蕴含

着“不平凡”,一是贵族化;所代表的人不同,一是在北方坚持抗战的广大民众,一是贱视

民众、顽固倒退的人们。两相对比,突出赞美了白杨树及其所代表的精神和品格。

四、总结梳理,得礼赞之旨

师生共同梳理总结本篇所学:

(一)全文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为线索串起整篇文章;

(二)在描绘白杨树形貌气质的基础上,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和象征手法,赞美北方农

民和他们身上所具有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三)文章运用抑扬、烘托、对比等写作技巧,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效果。

五、板书设计:略。

考研可以带手表吗-谷威

白杨礼赞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本文发布于:2023-11-09 07:09: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48499321034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白杨礼赞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白杨礼赞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