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3-11-09 06:53:28 阅读: 评论:0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2023年11月9日发(作者:足射)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

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

问题。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白杨

礼赞》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1

《白杨礼赞》是茅盾1941年在重庆写的。茅盾耳闻目睹在党领导

下抗日根据地人民的沸腾生活,体验到抗日军民质朴、刚强、团结一

致、艰苦奋斗的精神,受到极大的鼓舞,对民族解放的光明前途充满

信心,满怀激情,采用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共

产党员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我们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因此本文

是一篇运用象征手法的抒情散文。

本文以白杨树的“不平凡”为线索,说明“礼赞”的原因。具体

从三方面赞颂:

生长环境不平凡——景色美;外部形态不平凡——形象美;内在

气质不平凡——精神美。最后点明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由景到树,由

树到人。达到托物言志目的。

朗读中应读出重音,还要有情感,并背诵58段。

三维目标设计:(渗透在各个环节中)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法设想:利用多媒体教学,教学中以学生互动合作为主

教学过程:(过程与方法)

一、导入课文,检查预习

问题设计:

1、以前我们学习了茅盾的《雷雨前》,同学们了解多少有关作者

方面的知识?

(学情预估:学生可能会讲出,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

省桐乡县人。他写的最著名的作品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

《春蚕》《秋收》《残冬》及《林家铺子》。散文代表<白杨礼赞>

但为什么称为我国现代进步文化先驱者和伟大革命文学家,这需要教

师点拨。)

2、“礼赞”的含义是什么?选择下列义项。(设计此题,让学生

明确标题的含义)

A、表示高度的赞扬

B、表示尊敬和赞美

C、表示某种礼貌和风格

(学情预估:这一问题多数同学是能回答上的,设计成练习比较

直观,容易理解。)

3、作者赞美白杨树,实为赞颂谁?为什么不直接写,这需要了解

什么?

(学情预估:学生会异口同声的说,需要了解背景。但对具体的

背景能说出多少,可能还要教师引导或补充。)

4、运用象征方法的文章我们以前学了两篇,大家能说出吗?那两

篇与我们今天学的是否一样,特点同学们是否掌握,哪位同学能告诉

杂而又有深刻的意义,但一时又不易讲清楚,这时不妨用象征手法。

如:《沙滩上的脚迹》《海燕》《雷雨前》。还有一种情况是,由于

种种原因,有些意思不便明说,于是便采用象征手法。如:《白杨礼

赞》《风景谈》《松树的风格》。这种象征方法是要把表达的意义寄

托在所描写、称赞的事物上。作用:⑴、把作者要说而不直接说的意

思,托意于物,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⑵、帮助作者把想说而不能说

的话,巧妙地告诉读者。方法:⑴、对托意的物要进行细致描写。⑵、

作恰当深刻的评价,点明象征意义。)

二、有感情的朗读全文,整体感知

问题设计一:以基础为主

1、应读准下列字音

开垦 外壳 锤炼 主宰 倦怠 晕圈

婆娑 虬枝 坦荡如砥 恹恹欲睡

2、掌握下列四字词

妙手偶得 无边无垠 潜滋暗长 绝无旁枝紧紧靠拢

横斜逸出 倔强挺立 参天耸立 不折不挠 屈曲盘旋

积雪初融 傲然挺立纵横决荡

活动:点名学生读一遍,再全体读

(学情预估:学生可能会将“外壳”的“qiòo”读成“ké”,其

他词语应该没什么问题)

(说明:这两个问题主要是考查学生的基础能力,多积累,丰富

词汇量,也能提高阅读能力。)

3、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应读出重音

如:一段中的:“不平凡”“赞美”

七段中的:“婆娑屈曲盘旋好女子伟丈夫伟岸正直质朴严肃”等,

四个“难道……”的排比句,前低后高。

活动:选两名同学分别读

(学情预估:“赞美、伟丈夫、伟岸、正直、质朴、严肃”应该

能读出重音。)

(说明:“婆娑、屈曲盘旋、好女子、难道……”这些需要刻意去

读,才能读出来,因此还需要教师强调。)

问题设计二:以把握整体内容为主

1、白杨树的“不平凡”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是否是本文的线索?

2、白杨树的“不平凡”各表现在哪几方面,各突出什么美?

3、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高原景色,用什么写法?

活动:小组讨论,各抒己见,然后选出代表

(学情预估:学生对第一个问题应该没什么难度,对“不平凡”

的各方面表现,多数能说出它的“外形美”;高原景色能找出,从哪

些方面描写以及写法还应点拨。)

(说明:屏幕展示“不平凡”的各方面表现,使学生明确各方面

的作用,为学习重点语段打下基础。生长环境不平凡——景色美;外

部形态不平凡——形象美;内在气质不平凡——精神美。高原景色从

“壮阔美、色彩美、静态美、动感美、雄壮美、单调美”等方面描写,

用欲扬先抑的写法。)

4、写高原景色的目的,除交代白杨树的生长不平凡之外,对白杨

树的傲然挺立形象有什么作用,还暗写什么,为后文揭示其象征意义,

表达主题起作用?

活动:同桌或前后桌探讨

(学情预估:初三学生对“铺垫”作用应该有十足的把握。这里

暗写的内容有些难度。)

(说明:要明确暗写的.内容,就必须将背景再一次结合起来。暗

写了陕甘宁边区的抗日根据地,对后文不仅有铺垫,还有衬托作用。)

三、研读重点语段(578段)

任务:圈画、赏析语段中的重点词句,体会、体验其描写,明确

其象征意义

问题设计:

1、阅读第5段,看作者怎样描写白杨树的外形美,重点从哪几方

面描写

活动:齐读语段,然后合作讨论

(学情预估:这段描写从总———分———总三方面写的。学生

对层次是明显可以看出的。总的形象是“力争上游”,干、枝、叶、

皮的特点都能很容易找出,但总的性格还需要探讨。各方面表现的精

神气质还需要师生互动。)

(说明:这一段对白杨树进行了细致描写,也就是象征手法中所

说的,“对托意的物要进行细致描写”,从干、枝、叶、皮的描写中,

含蓄地体现了人的“正直、团结、进取、质朴”精神。最后再写白杨

树的总性格“倔强挺立”,突出坚强不屈的斗争性格。这是人的主观

感受,是抽象的,精神的。文章写到这里已达到了由“景”到“树”

的目的。)

2、读7段看白杨树的内在气质怎样表现,用什么写法

活动:抽学生个人朗读,在全班齐读,然后小组讨论

(学情预估:学生能看出“好女子”与“伟丈夫”的对比。“它

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与“但是它却是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

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所用的写法,我们以前训

教材分析

《白杨礼赞》是托物言志的一篇散文,描写了“西北极普通的”

白杨树的“形貌”和“精神气质”,抒发了对白杨树所象征的当时抗

日军民的顽强意志和斗争精神的赞美之情。

全文的思路是:先写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由“雄壮”、“伟

大”引出作者观看的“单调”感;再写白杨树的形貌,突出它的高大、

挺直和丫枝聚拢的特点;接着写白杨树的“精神品格”,点明它的象

征意义;最后将白杨与“贵族化的楠木”对比,“高声赞美白杨树”。

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全文的写作思路

等都清晰易懂,至于时代背景,学生明了即可,无需多讲,学习本文

主要想教给学生一种读文的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2、品味散文优美抒情的语言特色。

3、培养学生读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以朗读法感受白杨树的外形。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老师跟大家一起学习一篇文章:《白杨礼赞》。

大家先把书翻到单元提示,快速默读,告诉老师你读取到哪些信

息。

单元文体、散文分类、文章内容、作用、学习的方法等。

二、解题

从题目你能读取到哪些信息?

写作的内容、作者情感、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等。

三、走进作者,交代背景。

作者简介: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省桐乡县人。中国

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者和伟大革命家、文学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

《子夜》,短篇小说《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春蚕》、《秋

收》、《残冬》。

时代背景:《白杨礼赞》写于19413月,中国抗日战争的相持

阶段。茅盾在1938年底到新疆文学院讲学,19403月到延安鲁迅

艺术学院讲学,后来离开延安到重庆。作者从西北抗日军民身上看到

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于是满怀激情地写下了《白杨礼赞》这篇

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

四、梳理字词

读课下注释及课后读读写写,勾画重点词语。

强调两个词语两个拼音:

坦荡如砥潜滋暗长qiújué

(同义复合词)

五、理清思路

三步走:

1、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号。

2、概括每一段内容:划出文中的重点词、句,或者用一两个词语

自己概括。

3、合并相同内容段落。

第一段(第1段):抒发对白杨树的(崇敬、赞美)之情。

照应题目开篇点题奠定感情基调总领全文

第二段(第24段):描写黄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杨树生长的

(自然环境)。

(为白杨树的出现)铺垫、烘托融情于景(纯粹的景没有生命力)

一波三折欲扬先抑(情感变化)照应开头

第三段(第56段):具体描绘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突出

它的(不平凡)。

第四段(第78段):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点明了文

章的(主题)。

托物言志对比欲扬先抑象征:物—人—精神

象征就是托物言志、托义于物、借物抒情,即作者把所表达的意

义寄托在所描写、称赞的事物之上的一种写作手法。

白杨树象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象征了整个中华民

族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和斗争意志。在那个亡国灭种的危机关头,这

正是我们民族的希望所在,是我们民族求得独立和自由的基石!宋代

爱国诗人陆游说:“位卑未敢忘忧国”,是的,生活在当今幸福时代

的我们,应该义无反顾地肩负起振兴中华的使命!

朗读由物及人改句式四个反问构成排比句式

第五段(第9段):以白杨树与楠木(对比),再次(赞美白杨

树)。

六、梳理过渡段及抒情线索。

1、段与段之间用哪个相似的句子衔接的。

学生齐读1469段。

46两段是过渡段,串起全篇。

2、抒情线索: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

如果说全篇的梳理是面,过渡段是线,文章中则洒满了闪闪发光

的点。

照应题目开篇点题感情基调总领全文铺垫烘托融情于景一波三折

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对比反问象征手法首尾呼应妙用修辞

托物言志与象征的区别:

1、象征侧重物所具有的性格、品质,托物言志侧重作者的主观感

情。

2、象征存在文化意义上的不确定性,如“海燕”,你说象征“无

产阶级战士”可以,说“春的使者”也可,而托物言志则含有文化意

义的确定性,如“梅”“兰”“竹”“菊”意义比较明显。

3、托物言志属于作文的整体手法,后者是文章中的局部写法,象

征是以物喻人。

七、收获

读文提取信息

点线面三者合一

强大的不是外表而是精神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3

一、教学目标

1、正确说出全文结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1、通读课文,谈谈读完课文有什么感受。

2、请学生简述文章中主要写了那些对象。

(杨树;人)

(三)细读课文,深入研读

1、朗读课文16自然段,请用一个词概括杨树的特点。

(不平凡)

2、同桌合作,文中描写了杨树哪些不平凡?

(生长的环境:单调;形态:力争上游)

3、朗读课文79自然段,说说北方的农民、哨兵等人具有哪些

特点?

(生命力强;质朴、坚强、力求上进)

4、小组讨论,作者是如何从树过渡到人的?

(象征的手法)

(四)小组讨论,拓展延伸

白杨树和北方的农民、哨兵等人具有相似性,为什么此处不是比

喻而是象征?比喻和象征有何区别?

(比喻:喻体通常为具象的,两者是特征上的相似;象征通常是

用具象象征抽象的特点,两者所体现的品格品质相似。)

(五)回顾全文,小结作业

结合板书请学生集体简述本文说明的内容,结束课文。

作业:请学生再次回想下自己喜欢的植物,使用象征手法写一段

200300字的短文,下次课分享。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本文写自1940年,茅盾曾经的文字多以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为

主角,此篇热情地歌颂了抗战中的士兵百姓。《白杨礼赞》写于中国

人民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19405月,茅盾离开新疆返回内地,

受朱德邀请前往延安。在延安参观讲学期间,看到了抗日军民团

结战斗的精神风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皖南事变后,作者借礼赞西

北高原上的白杨树,来表达对北方抗日军民热爱和赞美之情,便写下

了此文。结合这段创作背景,学生会更加深刻地理解茅盾写作对象及

写作风格的改变。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思想感情,学习象征手法;

2、感受中华儿女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和意志。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认识白杨:看一看白杨树,查一查白杨树的相关资料。

2、了解作者:查找茅盾介绍和《白杨礼赞》的写作背景。

二、导入新课:

1、树是大自然中一道美丽的风景,我们欣赏过“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柳的风韵,我们瞻仰过”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

直”的松的雄姿,我们也遥望过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梅的倩

影。这节课我们将走近白杨树的生命。

白杨树是极易见的一种树,房前、屋后、河畔,公路旁都有它的

身影。(多媒体再现白杨画卷,配以舒缓的背景音乐)。这些画面给

你什么样的感受?优美、宁静……

但是这节课,我们却要随着茅盾的笔回到抗日战争的年代,到西

高原风景图白杨特写图物人联想图

2)你是否感受到了属于黄土地属于白杨树的另一种类?那是一

种怎样的树?

用“白杨树是的树”的句式表达。

如“白杨树是力争上游的树”

“白杨树是质朴、坚强的树”

“白杨树是倔强挺立的树”

……

2、朗读课文,理清思路

1)学生自由朗读,教师给予朗读指导,(即:把握基调,读出

感受,读准节奏)

2)学生配乐朗读,其它同学就三个方面给予评价。

3)在同学们的朗读中,我们又一次感受到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

生长环境外部形象内在气质

3、寻读课文,品味美点

语言犹如文章的衣服,一篇好的文章离不开精彩的语言,你认为

文中哪些词语、句子用得最帖切、生动、富于表现力。

把它们摘录下来,并且谈一谈你的理由,(先在小组内交流,每

出示,白杨树、农民、哨兵等图片视频,帮助学生直观感受其相似点)

[学生间互学互教,使学生由消极、被动、机械的听众转变为积极、

自主、富有创造性的参与者,并促进其深刻牢固的掌握知识。]

四、对话文本

1、与文本对话

“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

族化的楠木……”

文章的结尾为什么要写“楠木”,你觉得多余吗?为什么?

2、与作者对话

有人说文章第5小节,对白杨树的形象的描写,语言太过平实,

没有一般的写景散文生动,甚至有一些词语单调地重复“……笔直的干,

笔直的枝。”“它的干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它所有的丫

枝一律向上……也像加过人工似的。”

你是怎样看的?你是否能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白杨树的形象描绘

出来?

讨论交流:表现朴素的事物,是否也要用朴素的语言?

[此问题重在培养学生质疑的意识,思辨的思维品质,不强调答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行政工作报告-耽搁的近义词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本文发布于:2023-11-09 06:53: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48400821034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白杨礼赞》教学设计.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白杨礼赞》教学设计.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