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茅盾《白杨礼赞》的修辞学分析
摘 要:文章通过对《白杨礼赞》这篇作品修辞方式的分析,展
现出修辞方式在一篇文章中的运用形式,从句式转换,语言锤炼,
辞格运用三个方面方面,对文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
关键词:句式 辞格 锤炼
《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正是日本帝国主义向我根据地疯狂
“扫荡”的时候。其写作背景及作者的立场造就了它不同于其他歌
颂类作品的独特气质,另外作为一篇散文,在具有形散而神不散的
特点之外,本文的修辞运用也比较独到,尤其是句式选择上体现了
作者写作水平的独到与高深之处,下面我们主要就本文主要修辞形
式作出分析。
古人说:“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左转·襄公二十五年》),其
中的“文”就是文采、文饰,说明了形式对于内容的重要性,但修
辞并不是咬文嚼字,只追求华丽的辞藻,其原则就是内容决定形式,
形式跟内容要统一。通常情况下,我们把修辞理解为对语言的修饰
和调整,即对语言进行综合的艺术加工。《白杨礼赞》这篇文章运
用了什么修辞方式?为什么能够得到如此广泛的流传呢,我们现在
就来进行下简要的分析。
一、句式的选择方面
1、肯定句与否定句的变换
肯定句是对事物作出肯定判断的句子;否定句则是对事物作出
否定判断的句子。一个句子的表达方式可以是肯定的也可以是否定
的,但是两者语意的轻重、强弱会有很大不同,例如:
①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
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
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
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作者运用肯定句与否定句的变换,相互衬托,使得白杨的个性
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单重否定句同肯定句并用或者用否定句来衬
托,作者的意思更加鲜明。
2、整句和散句的变换
整句形式整齐,声音和谐,气势贯通。是散文里常用的句式之
一,适合表达丰富的感情。散句的句式多种多样,它表达的内容是
散而不乱,比较灵活,有活泼生动的效果,一个段落中集合整句与
散句,行文层次感更强,收到和谐统一的效果。例如:
②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
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以人工似的,成为
一束,绝无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
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
这段话中,整散句交错使用,使得多种同句式并列出现,从而
收到表意深刻、语势连贯的效果,这段话总的结构使用了整句,但
是具体内容却用散句来表达,显得整齐和谐,既整齐又不呆板,体
现了整句散句交错运用的好处。
二、语言的锤炼方面
语言的锤炼,首先要锤炼思想。一般从内容(意义)和形式(声
音)两方面着手,语言的锤炼关键在于“炼”字而锤炼的目的,在
与寻求恰当的词,使作者的意思表达的更加完美贴切,比如“风景
这边独好”,这个“独”字如果换做“很”或者“最”,那么其表达
出来的意思和“独”表达出来的意思就有所不同了,其力度和侧重
点也就发生了变化,所以,在我们写作及交流过程中,语言的锤炼
显得尤为重要。这一方面,在《白杨礼赞》中茅盾先生运用的很好,
例如:
③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
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
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在这段的描写中作者只是运用了最常见最基本的词汇,但是却
生动形象的描绘出了一种白杨傲然耸立,用坚韧的精神与西北风抗
衡的形象,使得读者在读进这段文字时,白杨那种不畏恶劣环境依
然挺立的状态跃然纸上,生动、有力。
三、辞格运用方面
辞格是为了使说话增强表达效果而运用的一些修饰描摹的特殊
方法。中国修辞学修辞格如何划分大类,分歧很多,陈望道《修辞
学发凡》所列举的修辞格就有38种,每种修辞格各有特色,也有
共同之处,并且不同辞格之间还有交互作用。这里只说《白杨礼赞》
中较具有代表性的修辞格式。
1、排比和层递
④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
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
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
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
们家乡的哨兵?
这段话中不单用了排比句式,更以层递的话语形式对白杨树“内
美”进行赞扬。这四句在意义上环环相连,紧凑有力。排比的运用
增强了语势,提高了表达效果。层递的运用使得句子的意思层层逼
近。
2、比喻和象征
⑤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
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那
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
茅盾落笔赞美白杨树,由物及人,哨兵之喻,精神意志之比,
收到了使人耳目一新的艺术效果,作者并没用华丽词藻,而是用了
质朴的语言,与其所描写的对象、所象征的精神、所寄托的感情融
为一体,毫不牵强,更有质朴浑厚的文色美。
总之,《白杨礼赞》这篇散文作品中修辞方式独特,而本文正是
用所学理论知识详细考察了语言材料,从句式转换,语言锤炼,辞
格运用方面对文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深刻体会真正好的作品
是各种辞格相互联系,并非孤立无缘的。
参考文献:
[1]黄伯荣 廖序东 《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6
[2]张建民 朝东而望 不见西墙——对新人教版教参关于《白杨
礼赞》中一处修辞技巧评价的再评修辞学习 2001年第6期
[3]黄美芬 张建国 唐弢 浅谈《白眼礼赞》和《荷塘月色》的
文色之美南通师专学报 1994年9月第十卷第3期
[4]陈望道 《修辞学发凡》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1
本文发布于:2023-11-09 06:33: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48281121033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对茅盾《白杨礼赞》修辞学分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对茅盾《白杨礼赞》修辞学分析.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