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卷第2期
西 安 建 筑 科 技 大 学 学 报(自然科学版)
Vo1.42 No.2
2010年4月
J.Xi an Univ.of Arch.8L Tech.(Natural Science Edition)
Apr.2010
车辐式结构找形分析的逐点去约束法
田广宇,郭彦林,王 昆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北京100084)
摘要:车辐式结构是一种双层索系的柔性结构,需要通过找形分析确定结构的初始预应力态.与索膜、索网
结构等柔性结构不同,车辐式结构的找形分析不是用给定的预应力值寻找结构位形,而是从给定的位形出发
求解可能存在的预应力分布情况.目前已有的找形方法有平衡矩阵理论、力密度法、动力松弛法、非线性有限
元法等.除了非线性有限元法外,其他方法都难以直接通过通用有限元软件进行找形分析.本文在平衡矩阵理
论的基础上,将车辐式结构整体找形问题转化为针对每个节点处3个索杆单元的计算.通过使每个节点在预
应力作用下达到设计位形,求出结构初始应力态的预应力分布.这种方法不但能够直接用于有限元软件的计
算,还能够判定结构的初始应力态是否存在. .
关键词:车辐式结构;找形分析;平衡矩阵理论;非线性有限元;逐点去约束法
中图分类号:TU3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30(2010)02—0l53一O6
车辐式结构是一种双层索系的柔性结构.与其他柔性结构相同,寻找合理的初始应力态是其设计的
主要内容之一,即找形分析.与索膜、索网结构不同,车辐式结构找形分析一般是从给定的位形出发寻找
可能实现这一位形的预应力分布情况.
已有的找形方法中,平衡矩阵理论E1-4j、力密度法嘲、动力松弛法 用于索杆张力结构时,都无法借
助通用有限元软件进行计算.非线性有限元虽然可以用于通用有限元软件,但是针对这一方法的研究主
要集中在索膜结构和索网结构的找形分析上,对车辐式结构的研究较少.
本文所提出的逐点去约束法,正是针对车辐式结构专门研究的一种找力分析方法.它之所以能够简
便地实现找力分析,与车辐式结构独特的拓扑关系相关.
1 逐点去约束法找形分析
1.1基本原理
平衡矩阵理论口 “ ]的基本方程是式(1):AT=P (1)
其中:A为平衡矩阵;T为构件内力;P为外力产生的等效节点力向量.式(1)实质上是每个节点处内力
与外力互相平衡的方程.平衡矩阵A的数学特性,如秩、子空间等,反映了结构的几何和力学特性.但是
此方程是针对结构整体进行分析的.矩阵A是每个节点处所有杆件方向向量的集成矩阵.获得平衡矩
阵A的过程较为复杂,现有的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等无法直接给出平衡矩阵A,需要其他较为专业
的软件或自己编程.
车辐式结构的基本单元——索桁架是平面受力的.通过内外环将各榀索桁架联系在一起,共同参与
空间受力.每一榀索桁架上除了与内外环相连的节点,其他节点处都只与3个构件相连(1根撑杆或1
根连接索与2根弦索),承受平面内荷载.本文称之为一个“基本单元”(图la).如果每个基本单元中的3
个构件的内力连同外荷载能够相互平衡,并使得节点处于设计坐标,那么将所有构件的内力集成到式
(1)中的向量T时,式(1)也是自然满足的.此时,这些构件的内力就是初始应力态的预应力.
图16所示的基本单元中,节点1在索1、索2和撑杆的内力F 、F 和F。以及外荷载P的作用下
收稿日期:2009—11-l2 修改藕日期:2010—02—04
作者简介:田广字(1984一),男.陕西兴平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钢结构研究
154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42卷
,
! 1 三
.
。2 只
rype 2
Node4
(a)Two kinds ofbasic element
(b)Basicelementwithloads
图1基本单元及其受力情况
Fig.1 Basic element and its loads
达到设计位形.作为简化,以撑杆所在的方向为Y轴建立坐标系.建立节点平衡方程,写成矩阵形式为
式(2).其中P。和P。为荷载P分别在z轴和Y轴的分量(图中未画出),0 和02是索l和索2与 轴
正方向的夹角.
c o
s 01 C O
0 .¨
坩
in
in
rcos01 cos02 0 Pl
A—I {
80 2;]匡3 ]一[; ]
COSOz
sin0z
,●_●_____________●__JJ●●_●-●I
O 1
1●●J
一
(2)
A
r●●●●L
C S
(4)
【 l
F—EF ,F。,F。] +a[ , ,F ] (5)
0 O
1●●J
—.. .......L
l l
当P不为零时,式(2)是一个非齐次线性方程组,其系数矩阵记做A(式3).A为2×3的矩阵,其秩
为2.式(2)的增广矩阵记做 (式4), 的秩也为2.根据求解线性方程组的理论 ,该方程的通解可表
嘲
达成式(5)的形式.其中,由于向量[F ,F ,F。] 是式(2)的一个特解,向量[ ,F , 。] 是式(6)的基础
解系.式(6)为式(2)对应的齐次线性方程组,也就是式(2)中外荷载向量P为零的情况.a为任意实数,
本文中称之为组合系数.式(6)的基础解系表示为式(7).
{ ,F一z,一F3} 一{ , ,1} (7)
,
6
任何一组满足式(7)比例关系的力向量[F ,F ,F。] 施加到节点1,在外荷载P=0的条件下,节点
1都将保持平衡.这一组比例关系叫做这个基本单元的自应力模态_1 .
对于式(2)而言,设其有两个不同的特解EF ,F ,F。] 与[F ,F ,F 。] .这两个特解之差为[△F ,
△F2,△F3] 满足:
△Fl:AF2:AF3一F1:F2:F3 (8)
这也是线性代数的基本理论 可以获得的结论.
需要说明的是,车辐式结构内环处的节点上连有4个构件(2根内环索,l根弦索,1个飞柱),虽然
与图1所示的基本单元不同,但是其承受的是空间3个方向的荷载,列出节点平衡方程的话,系数矩阵
为3×4的矩阵,秩为3.其解的情况与式(2)一致.
应用有限元软件ANSYS针对图1的基本单元求解时,软件无法直接求解式(2),而是求解式(9)
(KE+KG)U--F。+P+R (9)
其中:K 为结构的弹性刚度矩阵;K。为几何刚度矩阵;U是节点位移向量;F。和P分别是构件预应力
和外荷载在节点处的等效节点力向量;R是求解过程中由于位移u的高阶项产生的不平衡力向量.其
中K 与构件的预应力、节点坐标以及弹性模量相关.
可以使用位移迭代法或者力迭代法通过多次求解式(9)获得式(2)的解.位移迭代法和力迭代法的
具体计算过程分别见文献E103和文献[11],本文不再熬述。无论是位移迭代法,对于只有三个索杆单元
第2期 田广字等:车辐式结构找形分析的逐点去约束法 155
的简卓结构而言,收敛速度是非常快的,但是随着单元数目的增加,结构形式的复杂化,迭代的次数将变
得很大,收敛速度将变得很慢,尤其是迭代初始条件(迭代起始预应力)与最终平衡状态(在迭代完成以
前是无法知道的)相差较大时,计算代价非常大,甚至可能在某些迭代步骤中造成结构刚度矩阵奇异,无
法继续计算。
因此本文发展了逐点去约束法.如前所述,它的基本思想就是将整体结构的迭代计算分解为若干个
基本单元的迭代计算.每个单元内,节点在构件的预应力和外荷载作用下达到了设计位形,那么整个结
构在这些杆件的预应力和外荷载作用下也将达到设计位形.本文以下将多次使用“多余约束”一词,该词
指的是在找形计算过程中人为施加的约束,而不是结构本身的边界约束条件.
1.2找形过程
以图2a所示的索桁架为例说明找形过程.如果各索的设计位形和预应力是合理的,那么在预应力
和外荷载P的作用下,结构会达到图2a所示状态.
(a)Cable tYIIS¥ (b)Step 1 (c)Step2
图2找形过程
Fig.2 Form finding process
具体步骤如下:
(1)首先去掉节点5处的约束,如图2b所示.给单元4、5和14赋予初始内力,通过位移迭代法或者
力迭代法可以求出当节点5位于设计坐标时,单元4、5和14的内力分别为 、 和F1 (上标表示第
一
次去掉约束进行求解,下标表示单元号,下同).
(2)去掉节点4处的约束,同时恢复节点5的约束.因为节点4与节点5都与单元4相连,为了让求
解节点4的过程不影响已完成的节点5的平衡,需要利用生死单元技术“杀死”单元4,同时将单元4的
内力 施加给节点4,如图2c所示.此时可以求出单元3和单元13的内力 和 。(由于单元4被
“杀死”,本次求解得到其内力).
(3)逐步消除其他各点的约束.每个单元的两端分别有一个约束,故每个单元都要经历2次去掉约
束的过程.其中,去掉第一个节点的多余约束时,该单元处于“激活”状态,去掉第二个节点的多余约束
时,该单元处于“杀死”状态.处于激活状态时求出的杆件内力就是式(2)的特解.
(4)将外荷载P去掉,重复上述步骤(1)至步骤(3),即可获得式(6)的基础解系.与式(2)的特解叠
加后就是式(2)的通解.
调整组合系数,可以使得求解上弦各节点和下弦各节点得到的飞柱预应力相同.这时可能会出现某
根连接索在分别求解上下弦节点时获得的预应力不同的情况.例如,求解上弦节点得到的飞柱和连接索
内力依次为F F 。、F 和F 求解下弦节点得到的飞柱和连接索内力依次为F F 。、F 和F m如
果F ≠F (或F 。≠F 或F #-F ),那么可以判定该几何位形是不合理的,在任何预应力作用下
都无法实现该位形.这时需要对结构的几何位形进行修正.修正的方法可以参考文献E13].
2 算 例
2.1算例1:平面索桁架分析
文献[12]中的算例如图3所示.除了单元7和8为撑杆以外,其他单元均为拉索.索的截面积为
28.274 3 1Tim ,弹性模量为1.80×105 MPa.杆的截面积为7.068 6 mm ,弹性模量为2.O6×105 MPa.
156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42卷
不考虑自重时求解自应力模态,见文献[12—13-],本文不再
赘述.自应力模态见表1.这一组内力比是式(6)的基础解
系.
考虑自重时,对结构进行找形分析.按照表2第所示的
迭代起始内力逐点去掉多余约束,计算节点在设计位形时 图3 算例2索桁架示意图m
的单元内力,得到表2的所示迭代终止内力.这一组内力值
是式(2)的一组特解.求解上弦节点2、4时得到的是飞柱和
Fig.3 Cable truss ol Example 2[I2]
上半部分索的内力,求解下弦节点3、5时得到的是飞柱和下半部分索的内力.这两部分将取不同的组合
系数a.对于上半部分索,取a :一739;对于下半部分索,取a。=一172 4.按照式(5)将表l与表2的解
叠加,得到表3的预应力值.与文献E12-1的结果相比,预应力值是一致的.表1中的PIF代指内力比
(Proportion of internal force).表2中的SIF代指迭代起始内力(Starting internal force),EIF代指迭代
终止内力(Ending internal force).
裹1 自应力模态 表2单元内力表/kN
Tab.1 Self stress mode
Tab.2 Internal force of elements/kN Tab.3 Iniialt stress
裹3初始预应力衰/kN
of elements/kN
Remove constraints of Node 2&4 Remove constraints of Node 2&4 IElement Pre-stres,,
Element E|ement ElF PIF Element PIF SIF EIF E|ement SIF 1 4.082
1 1 —74.1473 0.408 7 7 3 3.96 —0.099 530.66 305.647 9 —118.8
3 3 —74.1473 0.396 8 8 5 4.082 —0.099 39.61 296.522 —396
5 5 0.408 2 4.I79 1 387.88 305.647 9
Remove constraints of Node 3 8 5 Remove constraints of Node 3&5 4 4.054
Element E|ement EIF 6 4.179 PIF Element PIF SIF EIF Element SIF
2 2 7 —1.002 0.408 7 7 —0.099 530.66 707.792 6 —118.8—171.653 3
4 4 8 —1.002 0.396 8 8 —0.O99 39.61 686.659 8 —396 —171.653 3
6 6 0.408 l 387.88 707.792 8
2.2算例2:深圳宝安区体育场车辐式结构优化
深圳市宝安区体育场屋盖为马鞍型车辐式结构(图4),平面投影为椭圆形,直径230 m×237 m.屋
盖由36榀索桁架组成,索桁架跨度54 m.图5b为轴线1处索桁架示意图和整个屋盖轴线编号图.索桁
架的节点1连接在箱型界面的外环梁上,另一端节点9和节点18通过柔性的上下环索连接.构件9—1O、
l8—19分布表示上下环索.上下环索之间的飞柱(构件9—18)高度为18 m.上下弦索之间为连接索(即构
件2—1O,3—11,等等).
10
19
(a)BaoanStadium Co)Numbersofnodes andaxes
图4 深圳宝安体育场
Fig.4 Shenzhen Baoan Stadium
应用逐点去约束法求解盖结构的初始预应力,可以发挥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的参数化分析优
势,对所有的索桁架同步分析.分析过程为,对各榀索桁架同步依次放松节点9至节点2、节点18至节
第2期 田广宇等:车辐式结构找形分析的逐点去约束法 157
点11处的约束,便可以求出结构的初始预应力值,如表4所示.它们与设计预应力值的最大误差仅
1‰.可见利用本文的逐点去约束法找形获得结果是非常准确的.
表4初始预应力值/kN
Tab.4 Initial pre—stress/kN
结 语
本文在平衡矩阵理论的基础上,将车辐式结构的整体找形分析转化为针对单个节点的计算,形成逐
点去约束法.用本方法可以在通用有限元软件上对车辐式结构进行找力分析,并能够判定结构的几何位
形是否合理.本方法应用于深圳宝安体育场屋盖的车辐式结构找形分析中,与设计预应力值一致.
车辐式结构在大跨度体育场馆中应用较多,本方法可以直接应用通用有限元软件进行求解,为工程
设计提供了一种便捷的方法.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PEI LEGRINO S.CALLADINE C R.Matrix analysis of statically and kinematically indeterminate frameworks
[J].Int.J.Solids Structures,1 986,22(4):409—428.
[2]
PEI I EGRINO S.Analysis of prestressed mechanisms[J].Int.J.Solids Structures,1990,26(12):1329—1350.
[3]
罗尧治,董石麟.索杆张力结构初始预应力分布计算[J].建筑结构学报,2000,21(5):59。64.
LUO Yao zhi.DONG Shi—lin.Calculating of initial prestress for cable-strut tensile structures[J].Journal of
Building Structures,2000,21(5):59—64.
[4]
张志宏,董石麟.索杆梁混合单元体系的初始预应力分布确定问题口].空间结构,2003,9(3):13—18.
ZHANG Zhi—hong.DONG Shi—lin.Research on the of initial prestress determination for cable-strut—beam systems
I-J].Spatial Structures,2003,9(3):13—18.
[5]
任涛,陈务军,付功义.索杆张力结构初始预应力分布计算方法研究j-j].工程力学,2008,25(5):137—141.
REN Tao.CHEN Wu—jun.FU Gong—yi.Initial prestress computation procedures for tensile cable-strut structures
[J-1.Engineering Mechanics,2008,25(5):137‘l41.
[6]
伍晓顺,邓华.基于动力松弛法的索杆体系找形分析I-J-I.计算力学学报,2008,25(2):229—236.
wu Xiao—shun.DENG Hua.Form finding of slack cable-bar assembly by dynamic relaxation method[J].Chinese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Mechanics,2008,25(2):229—236.
[7]
董石麟,罗尧治,赵 阳.新型空间结构分析、设汁与施工[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493‘497.
DONG Shi—lin.LUO Yao—zhi.ZHAO Yang.Analysis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new space structures[M].Be—
ing:China Communicating Press,2006:493—497
[8]
钱若军,杨联萍.张力结构的分析・设计・施工[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60—164.
QIAN Ruo—jun.YANG Lian-ping.Analysis。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space structures[M.].Beijing:Southeast
158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42卷
University Press,2003:160—164.
[9]俞正光,李永乐,詹汉生.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203—216.
YU Zheng—guang,I I Yong-le,ZHAN Han~sheng.Linear algebra and analytic geometry[M].Being: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1998:203—216.
[10]王宏,郭彦林,任革学.大跨度悬吊索系结构目标位置成形分析方法[J].工程力学,2003,20(6):93—98.
WANG Hong,GUO Yan—lin,REN Ge-xue.Form-finding method of objective location for large span suspended ca—
ble structures[J].Engineering Mechanics.2003,20(6):93—98.
[11] 夏劲松,关富玲,廖理.张拉索膜结构找力分析的复位平衡法[J].科技通报,2005,21(3):306—310.
XIA Jin-song,GUAN Fu—ling,LIAO Li.Using reposition balance method to find tensile structures prestress[J].
Bulletin of Scienee and Technology.2005,21(3):306—310
.
[12]
刘学武.大型复杂钢结构施工力学分析及应用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08:167—168.
LIU Xue-wu.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of construction mechanics of large complex steel structures[D].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2008:167—168.
[13]
田广宇,郭彦林,王永海,等.求解车辐式结构自应力模态的逐点去约束法[J].空间结构,2009,15(4):38—43.
TIAN Guang—yu,GUO Yan-lin,WANG Yong—hai,et a1.Constraints removed method for seIf stress mode Drob.
1em of spoke structures[J].Spatial Structures,15(4):38—43.
Constraints removal method for form—finding problem
of spoke structures
TIAN Guang—yu,GUO Yan—lin,WANG Kun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
Abstract:Spoke structures are kind of double—layer cable structures,whose initial stress state is achieved through form-
finding process.Form-finding problems of spoke structures is needed for finding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Dre—stress accord—
ing to the designed configuration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cable ̄membrane structures or cable-net structures.whose form—
finding problem is to get the shape of the membrane or cable-net under particular pre—stress
.
Except for the nonlinear fi—
nite element method,other methods such as equilibrium matrix theory,force density method,dynamic relaxation method
can not be used directly in the general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
Based on the equilibrium matrix theory,this paper trans—
forms the integrated form—finding problem of spoke structures to the calculation of an one—point—three-e1ement substruc—
ture’as constraints removal method.This method can not only be used directly in general finite element software,but al一
.
so in j udging whether the initial stress state exists or not.
Key words:spoke structures;/.0r finding;equilibrium matrix theory;nonlinear finite element;constrai ts rem0red
method
Biography:TIAN Guang—yu,Candidate for Ph.D.,Beijing 100084,P.R.China,Tel 0086—10—62788124,E-mail:tgy07@mails
.
thu.
edu.cn ‘
本文发布于:2023-11-09 05:55: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4805182920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车辐式结构找形分析的逐点去约束法.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车辐式结构找形分析的逐点去约束法.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