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第三章 洋务运动与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开端

更新时间:2023-11-08 23:19:40 阅读: 评论:0

芨-分数方程怎么解

第三章 洋务运动与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开端
2023年11月8日发(作者:高山流水觅知音)

第三章 洋务运动与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开端

参考书目:

夏东元《洋务运动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芮玛丽《同治中兴:中国保守主义的最后抵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费维恺《中国早期工业化:盛宣怀和官督商办企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陈锦江《清末现代企业与官商关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以上三本)均收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中国近代史研究译丛

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上卷),第九章、十章。

主要资料: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每种都有题解),洋务官员的奏稿、

文集等。

第一节 洋务运动和洋务派

一、洋务运动的概念和内涵

(一)概念

当时称之为同治中兴同光新政等。

后来称之为洋务运动20世纪初年的《国民日日报》第3集的一篇社说称:

交涉、制造、教案、通商诸务,而一概以一名词,曰洋务。换言之,晚清一切与外

国有关的事情均可包括在洋务之内。

洋务一词从夷务而来。

(二)内涵

很多学者认为,洋务运动是一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近代中国地主阶级的一部分

人,希望通过学习西方,是中国走上现代化之路的一次尝试或努力。洋务运动是中

国早期现代化的起步。

洋务运动可说包罗万端,但主要是三个方面:第一,建立一批近代企业;第二,军

事方面的改革;第三,科技、教育方面的一些设置。

二、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

(一) 国际大背景

罗荣渠的三次大推进三次发展浪潮 理论

洋务运动是世界范围的现代化运动进入第二阶段的重要事件。

《共产党宣言》谈到西方资产阶级用自己的面貌改造世界,让东方从属于西方,

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

(二)太平天国以后中国的国内环境

1、相对稳定的局面(19世纪6090年代)

军事上的胜利:曾国藩、李鸿章的湘淮军,外国武装和太平军的失败

统治秩序的恢复: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税的恢复,书院、科举制的恢复、

2、潜在的危机:来自西方的威胁、捻军起义

3、统治集团的更新

奕訢、文祥是满族权贵中少有的人物,湘淮系首领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

三、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

(一) 借法自强

李时岳、胡滨的《从闭关到开放》(383页)认为,洋务思想可以用最简单的四个

字来概括:“借法自强”。

王韬《弢园文录外篇》盖洋务之要,首在借法自强盛宣怀转达李鸿章的话:

日当务之急,莫若借法以富强

冯桂芬。《校邠庐抗议》之制洋器议采西学议

(二) 中体西用

1中体西用作为口号或纲领的提出

冯桂芬《校邠庐抗议》的采西学议 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

之术

郑观应《盛世危言》西学说:中学其体也,西学其末也,主以中学,辅以西学。

沈毓桂《匡时策》说:夫中西学问,本自互有得失,为华人计,宜以中学为体,西

学为用。

孙家鼐《遵议开办京师大学堂折》:应以中学为主,西学为辅;中学为体,西学为

张之洞《劝学篇》:旧学为体,西学为用

2中体西用的内涵

严复在1902年的《与外交报主人论教育书》: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也。有牛之体

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体则有致远之用,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故中学有

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两立,合之则俱亡。议者必欲合为一物,

且一体而用之,斯其文义舛,故已名之不可言也,乌望其言之可行乎?

3、如何看待中体西用

明治维新提出和魂洋才的口号,与中体西用可以比较。

四、政权结构变异与洋务派官僚集团形成

(一)中央政府权力机构的变异

1、慈禧太后专权体制的确立

2、总理衙门权限和官制的制定

(二)地方权力强势的形成

1、督抚军政权利的扩大和定型

A、军事上 B、人事上

2、财政整顿与地方财权的确立

A、田赋 B、盐税 C、关税 D、举借外债权

子口税: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30年代进口洋货运销中国内地及自内地运送土货至通

商口岸出口所缴纳的类似税票的抵代通过税的一种税款。这种抵代税相当于进出口税的一

半,故又称子口半税,这是帝国主义破坏中国内地税主权的一种税制。其目的在于保证低水

平的协定关税充分发挥作用,把进出口商品的内地税也纳入协定范围的一种税制。

改制后的中央与地方税制情况:A、中央专项经费制度 B、税收分成制度 C、因你厘

金收入。

(三)洋务派的形成

赵烈文:天下治安一统久矣,势必驯至分剖。然主威素重风气未开,若非抽心一烂,

则土崩瓦解之局不成。以烈度之,异日之祸必先根本颠仆,而后方州无主,人自为政,殆

不出五十年矣。胡林翼的经历

(一) 经世派与洋务派的关系

(二)汉族官员的崛起与湘淮洋务集团的形成

洋务派的构成

洋务派包括洋务官僚、洋务派思想家、业务企业的创办管理者。有的人兼两三方面。

洋务官僚:在中央前期是奕訢、文祥,后期是以醇亲王奕譞为首的总理衙门和海军衙门的

大臣;地方督抚是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沈葆桢、丁日昌,后期有张之洞。

洋务思想家:冯桂芬、郭嵩焘、薛福成、马建忠,他们通常是中级官员。晚清的幕府制度

洋务企业家:徐润、唐廷枢、盛宣怀、郑观应。

当时一些科技人才,如华蘅芳、李善兰、徐寿、徐建寅等。

湘系:曾国藩、左宗棠、刘坤一、沈葆桢、曾国荃

淮系:李鸿章、张树声、丁日昌、刘铭传、盛宣怀

(三)洋务派的思想主张

1、变局论

2、自强论

3、求富论

4、人才论

李鸿章: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欲觅制器之器与制

器之人,则或专设一科取士。士终身悬以为富贵功名之鹄。则业可成,艺可精,而才亦可集。

五、洋务派同顽固派的争论

清流派的兴起与沉寂

19世纪70年代出现,其主要成员多是翰林院有专折奏事之权的官员。清流派参核官吏,

臧否人物,上疏谏诤,评议朝政,一时蔚然成风,对清政府的内政外交一度产生较大影响。

张佩纶、张之洞、陈宝琛、宝廷、黄体芳、邓承修、吴大徵等。总体来说,在清廷内部的矛

盾中,清流派多以调停的面目出现。他们既维系慈禧太后的地位,以获得其信任;又请求慈

区别。一方面,清流派主张仿效西法,兴办洋务,实行自强,这不同与保守派而接近于洋务

派。另一方面,也是主要的方面,清流派强调维护名教,主张整饬纲纪,标榜士人气节,视

乎接近于保守派而不同于洋务派。他们主张“攘外修内”。

(一) 士大夫对洋务的态度

郭嵩焘的遭遇及其《使西纪程》。

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不见容于尧舜之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父母之邦?

回国后不受重用,死后也不得谥。

奕訢:鬼子六,丁日昌:丁鬼奴

(二) 顽固派

清朝统治集团因对洋务运动态度不同,产生了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分化。

公开出来反对洋务运动的主要有两部分官员:

一是以理学权威自命的大臣,如大学士倭仁、徐桐、李鸿藻等,门生故吏遍天下,或是

理学名臣或是帝师之尊,是顽固派的中坚。李细珠《晚清保守思想的原型――倭仁研究》

二是一批詹事府、翰林院官员和御史,虽官不大,但有上奏、议政之权。如张盛藻、张

之洞、黄体芳、张佩纶、陈宝琛、邓承修等,后来形成同治、光绪年间的清流派。

李鸿章:中国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武夫悍卒,又多粗蠢而不加细心。以致所

用非所学,所学非所用。无事则嗤外国之利器为奇技淫巧,以为不必学;有事则惊外国之利

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不知洋人视火器为身心性命之学者已数百年矣。

倭仁: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三)洋务派和顽固派的三次大争论

1、同文馆风波(1866年末到1867)

正途人员报名者极少。报考98人,到考72人,录取30人,次年复试,只有10人可以继

续学习,最后学成者只有5个人。可以参看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

2、关于闽、沪二局是否继续自造轮船问题(1872)

内阁学士宋进上奏,建议闽、沪二局停造轮船

3、关于铁路修筑问题(19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初)

刘铭传在台湾的努力

翰林院侍读学士张家骧、顺天府尹王家璧、翰林院侍读周德涧、通政使司参政刘锡鸿

郭嵩焘:中国人心有万不可解者,西洋为害之烈,莫甚于鸦片烟,中国士大夫甘心陷溺,

恬不为悔,数十年国家之耻,耗竭财力,毒害生民,无一人乃为疚心……一闻修造铁路、电

报、痛心疾首,群起阻难,致有一见洋人机器为公愤者。

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延长到芦台附近的阎庄,85

第二节 洋务运动与中国早期现代化

一、关于现代化

()现代化理论

所谓现代化,就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人均收入很低的社会,走向着重利用科学和技术的

都市化和工业化社会的这样一个巨大的转变

(美)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章开沅等:《比较中的审视: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

()近代中国早期现代化的三个层次

金耀基,1973年文章《中国的现代化》,总结百年以来中国现代化的三个进程:

第一、器物技能层次(technical level)

第二、制度层次(institutional level)

第三、思想行为层次(behavioral level)

上世纪80年代以后,这一提法在我国学术界常被引用。

1916年,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中国人的觉悟分为三个时期:学术(主要指科技、

工业)、政治、伦理。

1922年,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认为中国人先从器物上感到不足,然后在政制

度上感到不足,然后又觉悟到文化根本上的不足。

洋务运动从18611月清廷开始筹设专事与列强交涉的总理衙门开始,1895年甲午

中日战争失败而宣告结束。所谓洋务运动,清廷称之为“自强”也有人称为“洋务新政”

就是力图通过学习和效仿西方的军事制度和武器装备,增强清廷镇压国内民众反抗和外国入

侵的力量,也就是“求强”。求强是洋务运动的最初动机和根本目的,它以购置和自造西式

武器,并以此装备和训练新式军队为实现途径;继而为解决制造、购置和使用武器的原材料

及资金困难,陆续开办相关的民用企业,从而涉足所谓的“求富”。同时,又因与列强交涉

和求强、求富需要懂得各种专业知识的人才,相继采取了各种相关的引进西方先进文化和培

养人才的举措。这场历时35年的洋务运动,可以1884年爆发的中法战争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二、总理衙门的设立与外交体制的刷新

1、总理衙门和其他涉外机构的设置

总理衙门的直属机构:同文馆、海关总税务司署

其他涉外机构:A、(区域性)五口通商大臣—>1866)南洋通商大臣(两广总督—>

苏巡抚—>两江总督兼任);

B、三口通商大臣—>北洋通商大臣(1860年设,专任—>1870年直隶总督

兼任)。

总理衙门与南北洋大臣之间虽没有直接统辖的关系,不能直接指挥其行政,但具有咨询、

传达和审核的权限。

C、海关道和洋务局

2、近代外交体制的初建

A、中国从此有了专职的外交机构 尤淑君:《宾礼到礼宾:外使觐见与晚清涉外体制的

变化》

B、开始派遣正常性的驻外使节:斌椿使团(1866)—>蒲安臣使团(1868)—>常驻公使的

派驻(1875 派出驻外公使+常驻领事

三、洋务派的军事改革

() 陆军近代化的努力

1、湘军、淮军到“防军”

通过采用洋枪洋炮改造旧式军队,这种对军队的现代化追求成为洋务运动的第一目标和

最初动力。

1865年,李鸿章奏称,已尽弃中国之抬枪、鸟枪,全改用洋枪洋炮。淮军5万人,有洋枪

三四万支,开花炮队4营,已经改变了清军冷热兵器并用的状况。战后湘淮军实际上成了正

规军,分驻各地,称为防军

2、“练军”(改造绿营) 1862年,天津,这是中国第一次聘请外国军官训练的新式武装,

也是中国自有的第一支新式军队。后指挥权落入地方大吏曾国藩、李鸿章手中。

()现代海军的诞生

1、早期购船舰的活动

林则徐, 甘米力治号。1863年,阿思本舰队事件。海关税务司李泰国、赫德。

1868年始,江南制造总局和福州船政局开始出产轮船。

2、新式海军的创建

丁日昌提出建立北、东、南三支海军(李鸿章《筹议海防折》)

1874年日本侵犯台湾事件,迫使清廷正式建立海军。李鸿章和新授两江总督、南洋通商大

臣沈葆桢分别为督办北洋、南洋海防事宜大臣。至1884年,仅初步建成5支各自为政,残

缺不全的舰队。北洋、南洋、福建、广东、浙江五支水师。

1885年成立海军衙门,奕譞为总理海军事务大臣,李鸿章、奕劻为帮办大臣。1888年,北

洋海军正式成立。

1891年李鸿章第四次巡视北洋海军时说:综核海军战备,尚能日新月异,目前限于饷力,

未能扩充,但就渤海门户而论,已有深固不摇之势。

3、海军建设的停滞

1888年后未再购买新船的原因:一、财政困难;二、朝廷不愿北洋实力过于强大;三、没

有人真正懂得海军,以为足够了;第四,修颐和园也用了一部分海军经费。

北洋海军从成军之日起,就处于停滞状态。主要原因出在海军衙门上:挪用军费。二是经

费的使用上。大多用于养船,李鸿章进取心也不是太强。

4、洋务派海军建设评议

建海军则主要还是为巩固国防。

洋员问题。

真正的问题,仍在于封建性。

四、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

()近代军事工业

1861年曾国藩在安庆设立内军械所,1864年前往南京,并入金陵机器局。

1862年李鸿章在上海设立洋炮局。韩殿甲洋炮局、丁日昌洋炮局、马格里洋炮局。后,前

两所并入江南制造总局。第三所后扩建为金陵机器局。

1、创办概况

江南制造总局(1865李鸿章创办)1869年增建翻译馆、枪厂、卷枪厂等。后成为晚清规模

最大、东亚罕见的军工企业。

金陵制造局(1865,李鸿章署理两江总督时迁办)

福州船政局(马尾船政局,左宗棠1866年创办,后沈葆桢接管) ,法国人日意格、德克碑

为正副监督。

天津机器局(1866崇厚创办)

湖北枪炮厂(1893,一说1894)

2、洋务军工企业的特点和历史作用

1)、特点

洋务军工企业A:官办,官拨款,衙门式管理(对工人、技术人员),主要供应军用,开始时

不计价格;后实行成本核算。B:现代机器大生产,雇佣劳动。C:带有一定的发展中国经济

的动机。

洋务军用工业的这些经济特征,无论在生产力方面还是生产关系方面,都表明它们已具

有一定的资本主义现代工业的属性,因而洋务军用工业的产生具有中国现代工业诞生的意

义,也标志着中国早期工业化的开端。

(2)、历史作用

引进西方科技文化,促成民用企业产生,在对外战争中起一定作用。

()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

1、从求强求富

从同治末年起,李鸿章等洋务派开始创办以“求富”为目的的各种新式民用工业。

2、主要的民用企业

1轮船招商局1872 一是为补救南北沿海沙船业衰落问题,二是为解决漕粮运输问题,

三是为与外商轮船公司争利。

朱其昂为总办。唐廷枢(1832--1892)、徐润(18381911)先后接办。采取官督商办体制。

2)开平矿务局(1878

唐廷枢,张翼

3)天津电报总局(1880)李鸿章委任盛宣怀为总办,郑观应襄理。到1894年,全国官商

各线总长约46492里,基本形成了一个“东北则达吉林、黑龙江俄界,西北则甘肃、新疆,

东南则达闽粤台湾,西南则达广西云南”、“殊方万里,呼吸可通”的电报网。

3、民用企业的经营方式

A、官办;B、官商合办;C、官督商办。

按照李鸿章的设想,官督商办的基本原则是“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

立条议,悦服总商”。所有盈亏,全归商认,与官无设;商为承办,官为维持。也就是官方

保护、扶持与监督、稽查;“商办”之意在于商人经理业务和承担盈亏。

后期洋务工业的新进展

A、洋务工业范围进一步扩大

B、原材料工业受到重视

C、民用工业成为洋务企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D、轻纺工业开始推广

E、开始注意铁路交通业的建设

F、民用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

张之洞系统的异军突起,成为后期创办洋务企业的主力。官办或官商合办。

1、军用工业的继续发展与钢铁工业的产生

台湾机器局、湖北枪炮厂、汉阳铁厂

2、民用工矿业的新发展

漠河金矿、上海机器织布局、湖北织布官局、湖北纺纱局

A、漠河矿务局(1888

李金庸。俄国金匪之 热尔吐加共和国

B、上海机器织布局 (华盛机器织布局)

彭汝琮、郑观应、经元善 、龚寿图

《试办织布局折》:查泰西通例,凡新轫一业为本国所未有者,例得畀以若干年限。该局

以机器织布,乃属轫举,自应酌定十年以内,只准华商附股,不准另行设局。

3、铁路交通业的产生

后期商办企业的新发展

A、商办轮船航运业的产生 上海鸿安轮船公司

B、商办机器扎花业的出现

C、商办机器棉纺织业的诞生 华新纱厂 裕源纱厂

D、商办水泥制造业出现

E、商办食品工业和公用服务业的出现 新行业的出现。

特点:A 地域分布上,以上海广州为主,但上海地位明显上升

B、主要是受洋务运动影响的结果

四、新式学堂

(一)、培养外语、科技人才的学校

l862年到1894年,共创办新式学堂24所,其中外语类7所,电报通讯3所,军校

14所。

北京同文馆(1862) 是洋务派设立的第一所新式文化教育机构。后发展为包括语言学、社

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综合性教育机构。1867年同文馆风波。 丁韪良。1900年并入京师大学

堂。

上海广方言馆(1863) 1869年并入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林乐知、傅兰雅.1905年广方言

馆改为上海工业学堂。

广州同文馆(1864)

湖北自强学堂(1893

(二)新式军事技术学校

求是堂艺馆(福州船政学堂):海军建设借重很多。

天津水师学堂、武备学堂

机构名 创办人 创办时间 备注

福州求是堂艺局 左宗棠 船政学堂。近代中国第一所

1867

新式军事学校。

(上海)操炮学堂 李鸿章

天津鱼雷学堂 李鸿章

福州电气学塾 丁日昌

天津电报学堂 李鸿章

天津水师学堂 李鸿章 中国第一所现代海军专科学

1874

1876

1876

1880

1880

校。参照福州福州船政学堂

设立,毕业生成为北洋海军

的骨干力量。

上海电报学堂

天津武备学堂(陆军) 李鸿章 中国最早的现代陆军学校。

1885

段祺瑞、冯国璋、曹锟、王

士珍、段芝贵、陆建章、王

占元、吴佩孚等皆毕业于此。

广东实学馆(海军) 张树声

广州黄埔鱼雷学堂 张之洞

广东水陆师学堂 张之洞

昆明湖水师学堂 奕譞

(威海)刘公岛水师学堂 丁汝昌

(旅顺)鱼雷学堂 丁汝昌

(南京)江南水师学堂 曾国荃

1、幼童赴美留学

陈兰彬与容闳任留学的正副监督。历任监督陈兰彬、区谔良、容增祥、吴嘉善 均思想保守。

学童共94人,只有两个人获得学士学位

梁碧莹:《陈兰彬与晚清外交》,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

容闳:《西学东渐记》,各种版本任选一种

2、海军留学生

沈葆桢选派福州求是堂艺局学生分赴英法留学。陈季同、刘步蟾、林泰曾。1874

1877 李凤苞、日意格为正副监督。刘步蟾、林泰曾、方伯谦、萨镇冰、严复

()洋务派新式教育平议

培养了一些人才,主要是军事、技术人才,翻译了一些西学书籍,对开风气、引进西学起

了一定作用。

洋务运动30年间,办24校,每几十人到几百人,留学中途而废,30年间培养的新式人才

不到几千人。

原因主要在制度、观念。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9回,绘图学堂的毕业生赵小云。

发给学生膏火。规定毕业后等同于监生,可以参加乡试。

(五)翻译西书活动的兴起

同文馆、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

第三节 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

一、洋务运动必然失败?

()传统说法:必然失败

l、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走向现代化

2、地主阶级本质决定

()另一种视角:洋务派错失了中国早期现代化的机遇

1、西方国家并非铁板一块

2、国内外相对安定的环境

二、中国早期现代化的阻力 中国、日本早期现代化比较

()经济-社会条件方面:

建设近代资本主义经济,主要有三个条件:资本、市场、劳动力。

日本土地不能自由买卖,身份固定,不会既当官僚、贵族、武士,又去谋取商业利益,而

商人也无法通过科举、捐纳成为官员。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商品经济发展的程度已经超过

中国。19世纪初年,日本城市人口占167%,中国只有67%,明治维新初期,日本3300

万人口中,农业人口1500多万,45%,工商400余万,13%。中国传统社会有两个

结合一个是官僚、地主、商人(包括高利贷者)的三结合。另一个三结合是小农和家庭手

工业、家庭小商业相结合

()政治条件、文化环境方面

中国:大一统的封建君主专制,体现家族人伦精神、限制个人主体精神的儒家文化。镇压

太平天国后,清朝统治集团通过整合,造成所谓同治中兴。但宫廷政治的影响:慈禧与奕

日本:天皇、幕府、各藩三重结构政体,有利于先进阶级、集团进行改革。在原来的统治

集团中,也容易分化出坚决支持现代化的人物。

日本传统文化的包袱没有那样沉重,没有科举制度。

四、从洋务派的失误看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 对政治改革的态度

(二)知识与观念

洋务派首领都是科举中人,不懂外语,不懂现代科技,没有系统学习过西学,很少有出

国经历。 同文馆的尴尬,科举取士制度不改,士人晋升方式不改,洋务新式教育就无法

具备吸引力。

1871年,日本岩仓具视使团包括有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等数百人。制定

方针:经济发展学英国,政治以德、俄为准实行君主立宪,军事上学德国,同时注意美国经

验。

(三)社会基础

1894年,全中国民营近代工业、矿业、交运业资本额才722万元。商人基本是旧式商

人,金融业就是典当、钱庄、票号。

受过新式教育的知识分子人数极少,不过几千人,与科举士大夫比较微不足道。

18854月,李鸿章同伊藤博文(18411909)在天津会谈朝鲜问题。会谈后,李鸿章称自

己的谈判对手久历欧洲,极力模仿,实有治国之才;预言大约十年内外,日本富强必有可

观,而成为中国的威胁。

第四节 社会变化与早期维新思想的产生

一、近代中国工人阶级的出现

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三种形态

吴承明提出有三种:

()外国在华资本:

近代在华外资企业,多数不是母国的子公司,早期的甚至多数不是母国资本家的投资。

他们全部的原始积累都是在中国进行的。

三大洋行:怡和洋行、宝顺洋行、旗昌洋行,都是靠贩卖鸦片起家的。英资汇丰银行的英

文名字是:The Hong 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

1、外资贸易商行的扩展

A、洋行数量增加和国别构成变化

B、大洋行的出现和洋行分布地域的扩大

英商太古洋行

日商三菱洋行、三井洋行、吉田洋行

德商瑞记洋行、鲁麟洋行

C、洋行业务种类结构变化:1865年前,进口鸦片和棉制品,出口茶叶和生丝。后出现专门

进口钟表、珠宝和五金机械的洋行

2、外资交通和工矿企业的发展

美国旗昌轮船公司 1862

英商太古轮船公司 1872

英商怡和轮船公司 1873

省港澳轮船公司 1865

吴淞道路公司 1872

英商大东电报公司 1870

丹麦、挪威、英国、俄国商人联合组成的大北电报公司

3、外资金融和保险业的发展

英国汇丰银行 1864

德国德华银行 1890

法国东方汇理银行 1890

俄国俄华道胜银行

日本横滨正金银行 1893

英商广东保险公司

() 官僚一买办资本

官僚资本的名称正式出现于毛泽东1947年的《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这个垄断资

本主义,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结合着,成为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

断资本主义这个资本,在中国的通俗名称,叫做官僚资本

近代中国官僚资产阶级有三个发展阶段:

清末(洋务运动):发生阶段,洋务企业是官僚资本的原始形态,或雏形。

民初(19121927):发展阶段。

国民党统治时期(19271949):定型阶段。

() 民族资本

前期:缫丝业 榨油业、面粉制造业、火柴业

新式商业、金融业(民营银行,甚至上海、广州的钱庄、银号)五金商号、百货批发商号、

颜料商业、西药商业

资本主义性质的工场手工业。

三、近代中国的资产阶级

() 官僚-买办资产阶级

有人认为,从官僚资本出现时就有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在洋行的买办就是买办资产阶级,

洋务派就是早期的官僚资产阶级。

() 民族资产阶级

1、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

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有两个来源,一是由那些投资于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及商办企业的

官僚、地主、买办和商人转化而来;另一个来源则是由那些采用机器生产的手工工场主转化

而来,这两部分人形成中国早期的民族资产阶级。

近年,有人认为最早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应该是五口通商后,在通商口岸出现的一批新

式商人,他们主要经营进出口商品,如棉布、五金、百货、西药、茶丝等,但在鸦片战争前

就有这样的商人,十三行商人就是如此。章文钦教授的研究显示,有些十三行商人在鸦片战

争前后就在国外投资近代企业。

2、民族资产阶级的构成

在辛亥革命研究中,通常认为立宪派的阶级基础是民族资产阶级的上层,革命派的阶级基

础是民族资产阶级的中下层。其实,这种说法并无足够的史料支持。而且,上层、中下层怎

样划分?多少资本才算上层,谁也说不清楚。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联系,也很不容易量

化。

近年,一些学者提出,近代中国是一个持续过渡型的社会,在整个近代,中国并没有完成

从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的转变,一直处在转变过程之中。与此对应,中国资产阶级,尤其是

早期的中国资产阶级,内部分化的很不充分,很不成熟,是一个处在过渡状态的资产阶级。

即使是上海、广州的商人,也是一方面表现出向资产阶级转化的倾向,一方面也保留了大量

传统商人的特征。

马敏《过渡型态:中国早期资产阶级构成之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3、最早的民营工矿企业投资者

(1)、买办和买办商人 (2)、官僚地主 (3)、一般商人 (4)、华侨商人 (5)、手工业主

4、绅商阶层

马敏:《官商之间: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华中师范大

学出版社2003年增订版

王先明:《近代绅士――一个封建阶层的历史命运》,1997

张仲礼《中国绅士》(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

科举、捐纳制度,使绅、商两个阶层可以经常互相流动;但绅、商大规模相互流动、渗

透,形成一个特殊的绅商阶层,是在晚清时期,大约就是洋务运动时期。

由商而绅

胡汉民说过,在清末的大城市,商人渐有势力,而士绅渐退,商与官近至以官商并称,

通常言保护商民,殆已打破向来习惯,而以商居四民之首。

捐纳。原规定捐道台要5200多两,知府4200多两,县丞也要200多两,但到后来一再减

价,捐虚衔的减到一成(原价的十分之一)

《官场现形记》写了上海一个捐了道台头衔的商人在宴会上对其他几个候补道说:我不过

在这里做生意,算不得什么;不过常常要同你们诸位在一块儿,所以不得不捐个道台装装场

面。我这道台,名字叫上场道台,见了你们诸位道台在这里,我也是道台;如果见起生意

人来,我还做我的一品大百姓。

四、早期维新思想家

1、深受西学影响的知识分子:王韬、郑观应、何启、胡礼垣

2、熟悉西方政情的出使官员:郭嵩焘、薛福成、马建忠、黄遵宪、崔国因、宋育仁

3、留意经世之学的趋新士人:冯桂芬、陈炽 陈虬、 汤震、宋恕

五、社会风气与价值观念的变化

《点石斋画报》,

《申报》,

B:由绅而商。

晚清绅多官位少,一些士绅就全力转向商界发展。有些人虽也去应试,平日也经商。著名

的状元张謇,不去做官,投资实业。

绅商已往 并称时往往是分指,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绅商则成为亦

绅亦商的一个社会阶层的专称。

20世纪初年大城市的商会和其他商人团体,基本上是这类绅商控制,很少平民百姓身份

的商人。清末大城市商会的总理、协理,很多有正途功名,或任过实官。

企业退休金-放牛

第三章 洋务运动与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开端

本文发布于:2023-11-08 23:19: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45678021005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第三章 洋务运动与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开端.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第三章 洋务运动与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开端.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