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零售业“走出去”背景下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路径及对策
研究
周英芬;朱瑞庭
【摘 要】从国际化和全球化的视角来审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零售业的国际竞争力
成长缓慢,影响我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竞争.究其原因,我国零售业与关联产业如制造业、
运输业和电子商务等协同创新和联动发展程度比较低,其中内外贸市场割裂是主要
原因.把我国零售业“走出去”与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统筹兼顾,有助于规划我国内外
贸一体化发展的路径和对策.本文深入分析我国零售业在自贸协定国的市场准入,并
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和营销对策.
【期刊名称】《江苏商论》
【年(卷),期】2015(000)007
【总页数】5页(P3-7)
【关键词】零售业;内外贸一体化;跨境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自由贸易协定国家
【作 者】周英芬;朱瑞庭
【作者单位】上海建桥学院商学院,上海201315;上海建桥学院商学院,上海
201315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F014.35
从国际化和全球化的视角来审视,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零售业的国际竞争力成长
较慢。制约我国零售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是我国零售业与关联产业协同创新和
联动发展程度比较低,其中,内外贸市场割裂是主要原因之一。本文以我国零售业
“走出去”为背景,探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路径及对策,旨在培育我国参与国际
竞争的新优势,实现对外贸易持续健康发展,建设贸易强国。
1986年,学术界认为沿海开放城市的商业应当是广义上的商业,是包括外贸、内
贸在内的大商业,开放城市应该走内外贸一体化的道路。1沿海开放城市商业经济
理论讨论会观点简述[J].商业经济研究,1986,(8):30-31.这是改革开放之后,我
国学术界首次提出“内外贸一体化”。20世纪90年代初,有专家提出内外贸一
体化的思路。2王福谦.深圳经济特区的商品市场[J].经济研究参考,1992,(2):
2-11.陈乃道.对流通现代化问题的探索[J].商业经济研究,1994,(4):17-
19.1998年,需求不足,商品销售困难,“内外贸一体化”又受到学界的重视。
此后,学术界从单纯的国内贸易考察转向内外贸一体化的综合分析。汪素芹
(2002)认为跨国零售集团采购会是实现内外贸一体化的重要形式。3汪素
芹.跨国零售集团采购会:国际贸易方式的创新[J].国际贸易问题,2002,(1):33-
36.2003年3月,组建商务部,主管国内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把内外贸管理
统一起来。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正式提出了“加快内外贸一体化进程”的要求。沈
丹阳(2004)认为,所谓“内外贸一体化”,应该包括企业内外贸经营的一体化和
国家对内外贸实施管理的一体化两个层面,实质是内外贸经营与管理体制的一体化。
从商务部的职能上看,我国在管理体制上实行了内外贸一体化。而内外贸经营一体
化是企业行为,需要政府引导并创造适宜的环境。4沈丹阳.内外贸一体化与商务
部职能的新定位[EB/OL].http:
//www.mofcom.gov.cn/article/s/200409/23.shtml.20
04-9-29.宋则,王水平.中国零售产业安全问题研究框架?评测和预警[J].经济研
究参考,2010,(56):2-24.谭祖谊.内外贸一体化的内涵?经济效应及其路径选择
[J].北方经贸,2011,(8):7-13.王先庆、林至颖(2012)借鉴日本式综合商社内
外贸一体化流通模式和美国式国际化经营的商业连锁集团模式,提出构建中国式跨
国商贸集团,以贸易为主体,使跨国商贸集团和产业集团密切结合起来。起步阶段
应集中在亚太经济发展状况较有市场潜力,与我国政治经济稳定的发展中国家。5
王先庆,林至颖.内外贸一体化与流通渠道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社,2012:266-267.黄国雄.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内外贸一体化是基石
[N].国际商报报,2012-11-19(A08).
总之,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从顶层设计上逐步消除内外贸联动发展的体制机
制障碍,制定了一系列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内外贸一体化的理论
和实践都有很大进展,但是,针对零售业“走出去”的路径和形式的深入研究和系
统思考还不够。
1、我国内外贸市场的割裂不利于大流通、大市场的形成,影响我国流通业的发展
和国际竞争力,影响“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内外贸都属于我国流通产业范畴,流通过程具有价值实现和价值增值的功能。《国
务院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定位“流通产业是国民经济
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但是,长期以来,内外贸市场分割导致外部市场受国外
现代化的高效物流体系、完善的市场营销网络和严格的市场准入门槛等制约,对外
流通很难发展。6荆林波,王雪峰.我国流通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
国流通经济,2012,(2):15-20.
2、我国零售业“走出去”,确立在海外市场的“商业存在”是我国事关全局的战
略选择,有助于服务贸易平衡,能更好地支撑中国流通业参与国际竞争改革开放以
来,我国零售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因起步晚,仍然存在着各
种不足。7宋则.我国零售业发展中长期三大战略要点[J].中国流通经济,2012,(1):
13-18.美国“沃尔玛”一直是全球零售业的巨头,它的市场没有国界的障碍,内
外贸完全融合在一起。因此,我国零售业“走出去”,确立在海外市场的“商业存
在”,具有重大的意义。近年来,我国货物贸易一直保持顺差,而服务贸易一直存
在逆差。在服务贸易中,逆差最大的项目是运输和旅游,建筑、计算机和信息服务、
咨询以及其他商业服务则保持顺差。零售业统计在“其他商业服务”项目中,因此,
零售业“走出去”能够创造更多的服务收入,有助于我国服务贸易的平衡。使中国
流通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逐步掌控海外的主动权、主导权,改变我国在全球价
值链的被动局面。
《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深化专业化分工,加快服务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
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加速发展。8宋则.推进
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J].中国流通经济,2014,(1):15-
23.零售业“走出去”可以助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进而推动我国由制造业大
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基于这样的分析,本研究提出在中国零售业“走出去”背景
下以电子商务平台为基础,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使生产性服务业(批发和零
售业)与先进制造业内外贸联动发展模型,如图1。
跨境电子商务平台能够节省交易成本,缩短交易时间,为消费者提供便利。连通国
内和海外的物流配送流程,采用现代物流技术和现代物流管理手段可以降低成本,
提高物流速度和质量,对内外贸一体化提供强有力的保证。从微观上,零售商需要
与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和物流配送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实行战略合作,集团运营模式,
生产至国内消费的全部产业链,从而实现协同集聚效应和价值增值。在这些国家或
地区站稳脚跟后再向其周边国家或地区辐射,直至建立全渠道的产业链和供应链。
模型见图2。
我国自贸协定国家或地区的规模和经济状况为零售业“走出去”提供了空间选择。
目前,我国已签署自贸协定12个,涉及20个国家和地区,这些自贸协定都已经
生效。协定国家既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既有近邻,也有远邦,经济上与
我国能够互利共赢。
自贸协定包括货物贸易协定和服务贸易协定。前者主要针对货物贸易的关税减让;
后者主要针对双方开放的服务领域及市场准入条件。自由贸易协定生效后我国和自
贸伙伴国除极少数产品不进行关税减让,进口关税仍然适用最惠国关税外,在符合
原产地要求的前提下,绝大多数产品将相互实行零关税或优惠关税。这样,双方产
品在对方国家市场上可以提高价格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由此可见,自贸协定为
我国零售业“走出去”提供了政策优惠。我国零售业战略联盟应深入调研,有选择、
有步骤地进入自贸协定国或地区。
关的市场准入进行逐一分析比较。表1中分别用(1)、(2)、(3)和(4)代替上述服务
贸易的四种形式。
从表1看出,我国签署的9个自由贸易协定所涉及18个国家或地区中,对“批发
和零售”、“跨境电子商务业务”和“物流配送(速递)”三个服务项目,都对中
国“自然人流动”方面进行了限制。但是,对“跨境交付”和“境外消费”基本上
没有限制,对“商业存在”方面,有些国家设立了准入条件,有些国家没有限制。
因此,我国零售业“走出去”进入这些目标国家从事“批发和零售”业务需要满足
“商业存在”限定的开设实体店(铺)的条件,而为其服务的“跨境电子商务”平
台和“物流配送(速递)”系统方面障碍很少。这就为我国零售业借助“跨境电子
商务”平台和“物流配送”体系走入自贸协定国家和地区,开展内外贸一体化创造
了条件。
我国零售企业战略联盟“走出去”到自贸协定国家或地区市场,参与全球价值链竞
争,需要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采取相应的对策。
1、从宏观上,政府应进一步支持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对零售业“走出去”给予
融资支持和风险保障
2012年以来,国家出台了若干政策鼓励企业利用跨境电子商务扩大对外贸易,并
针对制约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发展的突出问题,通过海关、质检、税收、外汇、
支付和信用等六项措施加以解决。从2012年开始在上海、重庆、杭州、宁波、郑
州、广州等地试点新型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监管模式取得成功,如中国(上海)自由
贸易试验区的“跨境通”电子商务平台2-3天内即可完成消费者在平台上订购的
进口食品、化妆品、母婴用品和高档箱包服饰等业务。重庆电子商务企业可以在跨
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平台上开展一般出口、保税出口、一般进口和保税进口四
种模式的跨境电子商务。2014年7月,海关总署全国统一版“海关跨境贸易电子
商务服务平台”启动,该系统提高了通关效率,减低了企业成本。由此可见,政府
已在国内零售领域,引导网络零售和传统零售企业深化电子商务应用。在外贸领域,
着力突破不适应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外贸监管环境,推动国内电子商务发展与国际
对接。下一步,需要政府配合大型零售业“走出去”,积极与走入的自贸协定国家
或地区政府磋商,减少对我国零售业和电子商务平台的技术、人员及商业存在方面
的市场准入障碍,为以大型零售业为核心的内外贸一体化全流通渠道铺平道路。
零售业海外投资风险高,融资难度大,政府应拨专项资金予以支持。中国进出口银
行应给予出口信贷优惠贷款支持,商业银行应积极配合设立项目贷款进行专项融资。
通过多渠道、多种形式的融资为零售业联盟“走出去”提供资金支持。针对具体的
投资对象国和投资的项目,中国信保公司应该与我国“走出去”的零售企业战略联
盟逐项磋商“海外投资保险”的授信额度、险别范围及赔偿,以防范信用风险,促
进商业模式国际化。
2、从中观上,以零售业“走出去”为核心,构建大型商贸集团战略联盟
2004年7月,商务部确定并正式公布了我国拟重点培育的20家大型流通企业集
团,这20家“零售国家队”是我国内外贸一体化的重要微观载体。然而,这些国
2012年,华为、海尔等一批龙头企业借助国际营销网络实现了快速发展,占据全
球领先优势。但是我国大型零售企业走出去还比较少。因此,我国大型零售业应借
鉴华为、海尔的经验,具体分析拟进入自贸协定国的政治、经济、法律、市场、消
费行为、地理环境等,结合自身优势,延长贸易链条,扩大品牌产品以及高附加值
产品出口,提高经营效益,进而培养一批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跨国公司。在国
内,应充分利用内外贸均涉及的展会平台,推动内外贸的联动发展。
总之,根据我国零售业“走出去”现状,依托我国具有竞争优势的零售企业、跨境
电子商务企业和物流配送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协同“走出去”,到与我国签署自由
贸易协定的国家或地区,可以创造集聚效应,延长双向产业链,促进内外贸一体化,
从而带动我国制造业产品贸易,助推制造业升级。这种商业模式的实施还需要做很
多具体工作,比如,双边国家的监管政策、联盟伙伴的选择、成本核算、盈利模式
及利润分配、目标地选择、“商业存在”的设立以及劳务的输出等。还有,需要我
国政府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进一步与自由贸易协定国家谈判,放宽对我国批发和零
售业、电子商务业和物流配送业建立“商业存在”实体以及“自然人移动”的准入
条件,这样才能使这种商业模式顺利实施。
【相关文献】
[1]陈文玲,丁俊发,郭冬乐,韩继志.现代流通与内外贸一体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2]沈丹阳,李永江.实现内外贸一体化的路径与手段[N].国际商报,2004-12-7(5).
[3]郭冬乐.中国内外贸易一体化的实践目标与政策建议(上) [J].财贸经济,2004,(5):18-23.
[4]郭冬乐.中国内外贫一体化的实践目标与政策建议(下)[J].财贸经济,2004,(6):53-57.
[5]毕红毅,李军,孙明岳.中国零售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思路[J].山东财政学院学
报,2009,(3):68-73.
[6]牟卿.商业银行支持中资企业“走出去”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金融财税,2011,(4):90-91.
[7]王昕旭.中国零售企业国际化经营面临的障碍及解决途径[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0,(2):
55-58.
[8]李子晨.贸易发展内外联动是方向[N].国际商报,2013-9-5 (A08).
[9]商务部流通发展司.零售企业跨区域发展研究[R],北京:商务部,2012.
[10]王俊文.加快实施中国自贸区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13.
本文发布于:2023-11-08 21:35: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45054920998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我国零售业“走出去”背景下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路径及对策研究_百度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我国零售业“走出去”背景下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路径及对策研究_百度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