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一 动画的本质
任务一 制作手翻书
任务目标:
◆理解视觉残留原理
◆掌握制作动画的本质
◆能绘制简单的手翻书
任务引入
根据动画原理,将图1-1所示的花朵从发芽到开放的成长过程图中的每一
个阶段不同形态的花分别绘制在书页的边角上,制作成手翻书。当手翻动书页的
时候画面快速的交替,当达到一定速度以后画面开始出现残影,在这个过程中能
够出现花朵不断成长的动画效果。
图1-1 花朵成长图
手翻书是在每一张书页上绘制一个动画形象的连续动作,通过翻动书页使得
动画形象动起来。手翻书的制作是依据人眼的视觉特点,使静态的画面产生动态
的效果。因此,学习并制作手翻书,需要深入掌握动画的制作原理。
原本是单张绘制的花朵,在快速翻动以后却呈现了连续的运动画面。这种奇
妙的手翻书的动画效果是如何产生的是什么原因形成的,给人感觉很有意思也很
神秘。这是开始学习动画的第一步,要想深入的了解动画就要先解读这种现象的
成因。
1
任务分析
相关知识
一、动画现象
如何让静止的画面运动起来,是人们长期以来的渴望,并不断地进行尝试。
在人类敏锐的观察力和非凡的创造力的推动下,让这一渴望逐步成为现实。下面,
介绍一些在动画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动画演示道具的原理及其和动画之间的关系。
1.魔术画片
“魔术画片”是一个两面画有不同图案的硬纸盘,当硬纸盘前后快速连续翻
动时,观者不会看到单独的画面,出现的效果是正反两面图像互融的景象。“小
鸟进笼”的魔术画片能够清晰地表现这种动画现象如图1-2所示。
图1-2 魔术画片(小鸟进笼)
a画片正面 b画片背面 c画片转动时的效果
“小鸟进笼”的硬纸盘正面画了一只小鸟背面画了个鸟笼子,如果单独分开
看两幅画都是静止和独立的。而当硬纸盘前后快速翻动的时候会看见两幅图画交
叠在一起,因而看起来小鸟是在笼子里了,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当转动这个硬纸盘的时候,两幅画面都会快速的出现在眼前又翻转过
来。由于前后两幅画面出现的时间都很短,而且这个过程是一直处在循环当中的
所以我们看到的画面就会是小鸟被关进了笼子里。
2.转盘与幻盘
转盘是19世纪欧洲发明的一种动画道具,如图1-3所示。把画好的图片按
照顺序放在转盘上用机器转动,机器上还有一个观察窗,用来观看活动图片效果。
在机器的带动下,圆盘低速旋转。圆盘上的图片也随着圆盘旋转。从观察窗看过
去,图片中的人物似乎动了起来,形成动的画面。
2
图1-3 转盘 图1-4 幻盘
幻盘的原理和转盘类似,幻盘从外形上看是一个安在支架上有很多孔洞的圆
筒,再往里看在圆筒内侧的筒壁上绘制了一系列连续的动作。幻盘具体的使用方
法是转动幻盘,然后通过孔洞看里面的图案,在孔洞里的图案就如同播放电影一
般的活动起来了。这个原理和转盘大同小异。如图1-4所示。
3.走马灯
走马灯是我国古代人民发明的一种动画道具,在一个或方或圆的纸灯笼中,
插一铁丝作立轴,轴上方装一叶轮,其轴中央装两根交叉细铁丝,在铁丝每一端
黏上人、马之类的剪纸。当灯笼内灯烛点燃後,热气上升,形成气流,从而推动
叶轮旋转,於是剪纸随轮轴转动。它们的影子投射到灯笼纸罩上。因此在灯各个
面上绘制古代武将骑马的图画,而灯转动时看起来好像几个人你追我赶一样,故
名“走马灯”。 如图1-5所示。
图1-5 走马灯
二、动画原理
1.“视觉暂留”原理
3
以上的动画道具形成的动画现象都是人们早期对动画制作的尝试,但最初并
没有总结出相应的原理,直到1824年英国科学家彼得·罗杰在《移动物体的视觉
暂留现象》一书中提出人眼有“视觉暂留”的特点。书中指出:“形象刺激在最
初显露后,能在视网膜上停留若干时间。这样,各种分开的刺激相当迅速地连续
显现时,在视网膜上的刺激信号会重叠起来,形象就成为连续进行的了。”如图
1-6所示。也就是说,当人眼所看到的影像消失后,人眼仍能继续保留其影像
0.1~0.5秒左右的图像,因此,当多幅连续的画面快速出现人眼中时,前一个画
面的印象还没有消失,下一个稍微有一点差别的画面又出现,连续不断的印象衔
接起来,就形成了动画效果。
图1-6 “视觉暂留”现象成因
2.“视觉暂留”现象在生活中的体现
生活中我们如果仔细观察也可以发现很多有趣的“视觉暂留”现象。比如在
夜里把灯关掉点亮手电筒然后拿着手电筒在空中画圈,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个连续
的光圈。实际上手电筒在不同的时间里所处的空间位置各不相同,而我们的眼睛
却看到了手电筒连续的运动,这就是由于人们生理反应中的视觉残留现象,使得
在不同时间和空间运动着的物体,给人以连续完整的运动感觉。除此之外还有雨
夜中路灯下映照的雨丝,看起来像一条条被拉直的线;电风扇在转动时,旋转的
叶片看起来像是一个圆圈;一块燃烧着的木炭在被挥动时被看成变成一条火带等
等都是能在生活中观察到的“视觉暂留”现象。
3.“视觉暂留”现象在动画片制作中的体现
利用“视觉暂留”原理,现代动画片的制作就是按照前期设计要求进行动画
绘制再进行拍摄合成的。我们所看到的动画片每一个动作都是由一张张连续的画
面所组成,任何一个动作都有规定的时间而在这个时间内会根据具体情况绘制不
4
同张数的动画。每一张动画都会被拍摄下来,放映的时候这些画面以每秒24张
的速度所呈现,那么在观众的眼中就可以看到流畅的动作和完整的画面了。
“手翻书”的制作就是利用“视觉暂留”原理,将一组动作绘制在书页上,
通过翻动书页从而达到动画效果。关于手翻书的制作有以下几点要求:
①是要求动作连惯,否则会有动作僵硬的感觉。
②每一个画面形象大小体积要和前后画面衔接好,不能有忽大忽小的误差。
③动作的绘制要完整,一组动作有始有终不能断断续续或者有头无尾。
④最后观赏手翻书的时候要快速的翻动书页,一张张的翻动是不能出现动画
效果的。
步骤 制作要点 绘制图样
创作构思:观察所要绘制的花
一 朵生长的图片,注意每一朵的渐
变过程。
动作绘制:在绘制的时候要反
复的翻看前一张动作记住他的
二 位置,并和现在画的一张进行对
比。保证所画的物体在动作和位
置上有连续性,距离均衡
任务实施
5
步骤 制作要点 绘制图样
反复比较:将绘制好的书页进
三
行反复比较观察造型、动态和位
置,观察前一张画面和后一张画
面动作的衔接
翻看效果:绘制完之后将书角
四
翻动看最终的效果。手翻动书页
使画面快速交替,这个时候可以
看到花朵成长的动画
注意:在绘制过程中一定要反
复比较前一张和后一张物体的
体积大小、动作、和距离,如果
五
这三个方面有一点没有作到。那
么最后的效果就会有跳动的感
觉。(常见的错误一般是,花朵
变化大小不统一、位置前后或高
低不一致)
正确 错误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视觉的生理作用有 、 和二类。
2.物体在人眼的视网膜上保留的时间大约有 秒左右。
二、判断题
6
1.( )人眼在观察物体时,如果物体突然消失.这个物体的影像就不会
在人眼的视网膜上保留了。
2.( )第一个图像消失后.所引起的神经兴奋还能持继一个短暂的时
间.在这短暂时间内出现的第二个图像所引起的神经兴奋,就会与第一个刺
激所引起的持续兴奋相连,而便人感到物体在连续运动。
三、简答题
1.什么是“视觉暂留”现象?
2.举例生活中的视觉暂留现象。
四、课后练习
图1-7 手翻书小虫爬过程图
7
本文发布于:2023-11-08 18:31: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43949120986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动画概论(未定型).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动画概论(未定型).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