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高职影视动画专业
《动画概论》课程标准
本课程需要在完成《素描》《色彩》等影视动画专业基础课程的
上开课,其主要后续课程是《动画剧本》《动画分镜头》《动画设定》
《动画原理》。
一、 概述
(一)课程性质
动画概论作为动画专业的基础理论教程,目的是提供动画学习的完备理论知识和必备的
艺术修养,本门课程是介绍动画的本质与特征,从动画的发展历程开始,到介绍各国动画片
的概述,动画片的生产工艺流程,直至动画片的创作原理和剧本写作,理论基础扎实,是理
论和实践能力相结合的基础性课程,对今后动画专业学科有很强实用性和很强的实践指导意
义。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1)教学观念方面
从双能人才培养模式出发,全面对接文化产业,着眼于创新、创意、创造的“三创”人
才培养的全过程。学生通过学习前面素描色彩的课程,掌握了绘画的基础和绘画技巧,通过
对动画概论的知识面了解,从而并把前面内容在本阶段融会贯通。在教学内容上强调以“就
业为导向”,切实抓学生动画创作技能的训练,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强调工学结合,融“教、学、
做”于一体,为后期的动画实习做好充分准备。
(2)课程体系改革方面
课程中采用小组长负责的小组形式进行教学,动画艺术是一个集体合作的工作,教学过
程中采用学生小组合作的模式,采用模块化教学模式,使学生之间有阶段性的分工,以任务
为引领,将相关理论(知识点)穿插在每一个模块中讲解。对学生专业水平进行课前分析,
针对不同专业水准的学生进行多样性的教学,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提高每位学生的专业技
能。挑选优秀小组推荐参赛,让学生体验成功,为其他组别学生树立学习榜样。
(3)教学方法方面
多用讨论法、启发法、演示法等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重点采用讨论法,激活学生发
散思维,将演示、练习相互渗透。教师先操作演示,展示实例效果,再安排学生进行创作,
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课程的设计思路
检验专业学习成果,巩固学习成果,促进学习。注重实际设计的应用,改革强化实训教
学:具体操作流程是首先在课堂上精讲课程的基本概念、操作方法,然后通过欣赏动画片来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成自己的剧本创作。这样,在老师精心为教学设计的任务的驱动下,
学生通过任务驱动方式下的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讨论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来完成任务,
在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中,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动手实践能力和与人合作能力,更
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使学生学会学习。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始终处
于主动的主体地位,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服务者和导航者。
二、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介绍动画经典影片的制作过程,重点讲解传统与现代动画片在各个创作,制作环节
上的变化、发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为动画学生提供一个标杆。学生可以从艺术理念、创作
方法、新技术的运用,直至动画片的具体制作与完成,从而掌握动画专业学科必须的基础知
识。
(二)具体目标
思考动画本质
了解当今动画艺术的发展情况
掌握传统动画与计算机动画生产流程和无纸化动画
分析材料动画的试验性和可操作性
掌握商业动画和实验动画创作原理
分析欣赏研究动画的特性与功能
创作动画剧本
(三) 内容标准
本课程教学总课时建议为48学时
章节 内容 课时 理论教学 课内实训
第一章 动画概述 6 4 2
第二章 动画片的分类 8 6 2
第三章 各国动画片的特8 6 2
第四章 4 动画片生产流程 4
第五章 材料动画综述 3 1 4
第六章 6 动画片创作原理 6
第七章 动画片的欣赏 4 4
第八章 创作动画剧本 8 8
征
第一章 动画概述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动画的本质 2.掌握动画的特征 3.领会动画的功能
教学内容: 1.动画艺术的本质 2.动画艺术的特征 3.动画艺术的功能
重点:动画艺术的本质、特征
难点:动画艺术的主导功能
实训内容:按照魔术画片小鸟进笼,完成魔术幻镜制作。
第二章 动画分类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了解动画分类方法2. 了解动画种类
教学内容: 1.动画艺术的分类标准和方法 2.传统动画、数字动画个包括的类型及特征
重点:动画艺术的分类标准和方法
难点:传统动画、数字动画包括的类型及特征
实训内容:根据课程内容查找资料,分析当今动画发展趋势,小组讨论,完成报告。
第三章 各国动画的特征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各国动画历史
教学内容: 1.萌芽期-动画意识的觉醒 2.探索期-动画技术和工具的革新 3.完善期-实验性
动画短片的探索 4.成熟期-传统意识动画的繁荣 5.分化期-动画形态的分化 6.深入期-数
字时代的动画
重点:各国动画艺术的演绎进程
难点:各国动画的差异性,如何促使动画艺术的进步
实训内容: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国家动画片进行人物角色和场景的分析,并说明原因。
第四章 动画片生产流程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掌握三种动画制作的流程
教学内容: 1. 传统动画制作流程 2. 三维动画制作流程 3. 偶动画制作流程
重点:了解三维动画和传统动画制作流程
难点:了解传统动画在计算机上制作流程
第五章 材料动画综述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材料动画的种类和形态特征,创作方法
教学内容:分析材料动画的实验性与可操作性
重点:材料动画的创作方法
难点:发掘多种材料创作动画的可能
实训内容:每人查找一部材料动画,并分析该动画的特点。
第六章 动画片创作原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 分析动画制作原理
教学内容: 1. 压缩与伸展 2. 预备动作 3. 夸张 4. 重点动作和连续动作 5. 跟随与重叠
6. 慢进与慢出 7. 第二动作8. 圆弧动作 9. 时间控制与量感 10. 演出 11. 立体造型
12. 吸引力
重点:了解动画制作原理
难点:探究传统动画制作原理在三维动画中的运用
第七章 动画片的欣赏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动画特有语言和表现方式
教学内容: 1. 运动与表演 2. 时间与速度 3. 镜头与叙事
重点: 研究动画的镜头语言
难点:分析把握动画中的时间、速度、节奏
四、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本课程的主要实现形式有以下几种:
1、项目化教学:对于基础课程和部分学科性课程采用项目化教学方式。
2、模块化教学模式:项目课程模块之间以并列式和过程式逻辑关系构建为主,并将项
目课程各模块的教学实施与实验实训室的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体现课程实施的真实性、针对
性和有效性。以学生动手为主,教师给以指导,最终完成动画剧本制作。
(二)考核评价建议
(1)对学生的评价
考核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是获取教学反馈信息的主要来源和改进教学工作
的重要依据。本课程的考核着重检查学生在专业作业中的认识能力和动手能力。
根据各个学生在短片制作中各环节的能力和态度,参与度与贡献给予合理评价。包括每
个学生在各项目开展中的参与程度,所起作用以及工作态度等,同时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的形成与提高的评价;考核评价内容包括能力形成过程和实践操作客观结果两个方
面,即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和关键能力。
(2)对教师的评价
按照学校相关规定进行。关注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反馈。请校外专家进行考评,针对
专家考评信息调整教学思路,做好教师教学质量监控。
(3)考核方式
本课程的考核采取两种形式: 理论考试与剧本写作。
形成性考核: 包括平时练习、各项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情况。 (占60 %)
期末安排课程终结考试:考试形式为最终作业成绩。(占40%)
(4)考核评价标准
考核项目 考核标准 考核比
例
动画概述 理论知识了解,关心动画行业发展,见解独到。 40%
剧本创作 掌握剧本特性、格式等基本方法,能够创作出符60%
合动画特性的剧本
(三)教材选用建议
本课程是一门知识型与实践型相结合的课程,侧重知识点,教材应体现本课程的特点。
教材:《动画概论》 隋津云 上海交通大学术出版社 (2008-12出版)
(四)实训设备配置建议
教学过程在多媒体教室和拷贝室进行。配备拷贝台、投影仪、电脑,方便进行案例分析。
(五)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建议
充分利用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教学施舍,尽可能拓展学生知识广度。充分利用网络资
源,搜集优秀教学资料及时填充课程资源。辅助性教材、参考书目、习题等资料,帮助学生
巩固专业基础知识。
(六)其它
本课程标准所列总学时和分学时为建议学时,学校可根据具体情况做适度调整。
本文发布于:2023-11-08 18:05: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43790520984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动画概论课程标准.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动画概论课程标准.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