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2·宁波期中)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中叶,欧洲疾风暴雨般的革命与波澜起伏的
改革,直接促进了下列哪些文学流派的兴起和发展( )
A.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
B.古典主义与批判现实主义
C.浪漫主义与批判现实主义
D.批判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把握信息的能力。18、19世纪,资产阶级革命解放了人
们的思想,使人们憧憬未来,产生了浪漫主义,代表人物是拜伦和雪莱。但革命后的黑暗统
治,打破了浪漫主义的理想,产生了批判现实主义,代表人物是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等。
因此选C。
答案:C
2.(2012·南通模拟)某作家声称:“我所创造的形象,有许多都是从人类心灵活动或是它
们表现在外面的行为中吸取来的”。他要使“读者们细致的头脑里,记住一些高尚美丽的理
想”。下列作品中,与此艺术风格相一致的是( )
A.《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B.《格尔尼卡》
C.《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D.《老人与海》
解析:本题考查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
类的感情世界,与材料中“从人类心灵活动……吸取来的”相对应。浪漫主义文学追求自由
平等,弘扬真善美,对应材料“记住一些高尚美丽的理想”,故选C;A现实主义排除,B、
D项属现代主义,排除。
答案:C
3.法国作家巴尔扎克一作品“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堪称“资本主义社会的百
科全书”。该作品是( )
A.《巴黎圣母院》 B.《人间喜剧》
C.《大卫·科波菲尔》 D.《玩偶之家》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能力。从材料中“巴尔扎克”“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
历史”“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等有效信息可知该作品应是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A
是雨果的作品。C、D的作者分别为狄更斯、易卜生。
答案:B
4.20世纪以来,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创伤。工业化的快节奏生活也
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他们开始用新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精神进行创作,这种艺术流派被称为
( )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新古典主义 D.现代主义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基础知识的能力。两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艺术流派是现
代主义。
答案:D
5.(2012·浙江六校联考)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文化在激烈的碰撞后打
破了隔离的坚冰,取得了共同发展,亚非拉文化逐渐取得了世界的承认。以下最能反映这一
时期文化特点的是( )
A.海明威用“冰山原则”创作了《老人与海》
B.泰戈尔成为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C.出现了以柴可夫斯基为代表的“民族乐派”
D.鲁迅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印度作家泰戈尔是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说明亚洲文化“取得了世界的承认”,B正确。海明威是美国作家,柴可夫斯基是俄罗斯音
乐家,两者均不符合“亚非拉文化”的题干要求,A、C错误。“鲁迅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
一篇白话小说”,不能反映其“逐渐取得了世界的承认”,D错误。
答案:B
6.(2012·温州模拟)下列文艺作品中创作风格最为接近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①是浪漫主义作品;②是现实主义作品;③是现
实主义作品;④是印象画派的代表作《向日葵》。
答案:B
7.(2012·安徽六校模拟)1938年度获得诺贝尔奖的文学作品《大地》,向西方展示了一个
真实的乡土中国和20世纪初中国普通农民的生存状况,作品是以宿州黄庄农民为原型写的。
下列作品与这一文学作品风格相同的是( )
A《自由引导人民》 B.《老人与海》
C.《播种者》 D.《日出·印象》
解析:材料中描述的是现实主义风格,与之相对应的作品即《播种者》。A项是浪漫主义,
B项是现代主义,D项是印象主义,均与题干要求不相符,故选C项。
答案:C
8.(2012·湘潭模拟)《绘画与科学》中说:“19世纪后半期,随着物理学中光学知识的系
统研究,以及光学和色彩学关系的发展,使人们看到了绘画崭新的面孔。”下列绘画作品体现
了上述思想的是( )
A.大卫——《马拉之死》
B.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
C.凡高——《向日葵》
D.毕加索——《格尔尼卡》
解析:印象主义画家受现代科学,尤其是光学的启发,认为一切色彩皆产生于光,于是
他们依据光谱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来调配颜色。属于印象主义作品的是C。
答案:C
9.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是流淌在人类血液中的两大文艺因子,下列各项中与“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的搭配结构不符的是( )
A.古代中国《离骚》——《诗经》
B.世界近现代《自由引导人民》——《格尔尼卡》
C.世界近现代《蓝色的多瑙河》——《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D.世界近现代《巴黎圣母院》——《大卫·科波菲尔》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自由引导人民》属于浪漫主
义作品,而《格尔尼卡》属于现代主义作品,不符合题干中“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的搭
配要求。其余各项搭配均正确。
答案:B
10.(2012·湖州模拟)19世纪初,世界文学艺术领域兴起了浪漫之风,艺术家、文学家们
期望通过以自己的创作来抒发情感、表达理想。以下属于这一类型作品的一组是( )
A.《巴黎圣母院》《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B.《唐璜》《田园交响曲》
C.《英雄交响曲》《战争与和平》
D.《田园交响曲》《日出·印象》
解析:根据“19世纪初”“浪漫之风”可知题干要求学生选出浪漫主义文学艺术作品,
A项分别是浪漫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美术;B项是浪漫主义文学与音乐;C项是浪漫主义音
乐和现实主义文学;D项是浪漫主义音乐与印象画派。
答案:B
11.1911年,意大利诗人里乔托·卡努杜发表的一篇论著中第一次宣称有种艺术是继建筑、
音乐、美术、雕塑、诗歌、舞蹈这六种艺术后的一种新兴艺术,它是把所有这些艺术都加以
综合,形成运动中的造型艺术形式。这种“新兴艺术”是指( )
A.电视 B.电影
C.歌剧 D.书法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注意题干中的时间限制“1911年”以及材料内容,当
时电视还未出现,而歌剧、书法不符合题意,故选电影艺术。
答案:B
12.(2012·宿迁模拟)《让子弹飞》是2010年上映的一部贺岁电
影,票房突破6亿元。其中的许多台词在网络流行,一些网友还创
造了“让 # #飞”网络语言;电影的拍摄地——广东开平碉楼,
游客数量激增。这表明,电影具有以下功能( )
①娱乐功能 ②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③文化艺术等传播功能 ④商业功能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中“许多台词在网络流行”“7
亿元”等信息,可知①③④正确,而电影彻底改变人们生活方式则表述错误,电影只是对人
们的生活方式有所影响。
答案:B
二、非选择题(13题20分,14题20分,共40分)
1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这是一幅庞大的壁画,在这里,英雄的战场扩展到宇宙的边界……不可胜数的
主题在这漫无边际的原野上汇成一支大军,无限广阔地扩展开来……我们再也听不到什么(琴
弦在静寂中低沉地颤动),只有静脉的跳动……英雄在号角声中从死亡的深渊站起。整个乐队
跃起欢迎他,因为这是生命的复活……
——罗曼·罗兰
材料2:(此曲)本欲献给法国执政者拿破仑,但当得知拿破仑将称帝时,贝多芬立刻
将总谱写有题词的封面撕下,并愤怒地高喊:“这是一个独裁者!”……最伟大的艺术家总
是一定时代的良心和代言人,艺术作品不是在真空中产生的。
——摘编自《论孔子的音乐观及其现实意义》
材料3:从19世纪开始,西方绘画的变化日新月异,从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
印象主义等直到抽象主义,如果把这一发展过程描述得概括一点,基本上可以说是主观因素
不断压倒,以至全部取代客观因素的过程。
——摘编自朱狄《当代西方美学》
(1)指出材料1、2所涉及的音乐作品的名称及所属的流派。你是怎样理解材料2中“最伟
大的艺术家总是一定时代的良心和代言人”的?(8分)
(2)依据材料3和所学知识,指出浪漫主义绘画作品、印象主义绘画作品各自的特点是什
么?各举一个代表作品。19世纪以后,西方绘画的发展趋势是什么?(10分)
(3)综合上述材料,你对文学艺术的发展有何认识?(2分)
解析:第(1)问第一、二小问,依据材料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三小问,要结合
贝多芬所生活的时代及其思想特点等理解。第(2)问第一、二小问,依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第三小问,要依据材料的信息回答。第(3)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可用唯物史观的原理回答,
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答案:(1)第三交响曲《英雄》。流派:浪漫主义。理解:贝多芬生活在拿破仑时代,深
受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贝多芬的音乐体现了向往民主,追求自由、平等,反对专
制的革命精神。
(2)浪漫主义绘画作品的特点:偏重感情表现,重视色彩和笔法的热情奔放。代表作品:
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印象主义绘画作品的特点:重视光和色彩的运用。代表作品:
莫奈的《日出·印象》。趋势:主观因素逐步压倒客观因素。
(3)文学艺术的发展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与社会现实密切相关。
14.临沂某中学为活跃校园文化,举办了中外文化展览。
展览一 中外名画鉴赏
(1)如果你是解说员,请简介《自由引导人民》和《墨竹》的艺术风格特征。(4分)
展览二 中外文学荟萃
(2)下表是展览中体现当时中西文明重要成果的两部著作的介绍,请参考已填充的文字,
完成空白部分。(8分)
书名
清朝《红楼梦》 法国雨果《巴黎圣母院》
项目
①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
代的欧洲,革命和战争频仍,
动乱不已
时代特征 ②政治上的黑暗,社会的不平
等,使人们感到法国大革命后
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远不如
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好
描写了封建贵族大家庭的兴
主要思想 衰变化,对明清社会展开深入
的揭露和批判
展览三 中西艺术巡礼
(3)填写下表。(8分)
京剧是中国戏剧的杰出代表,受到中
地位
国和世界人民的喜爱
贝多芬一生命运多舛,与命运不
启示 屈地抗争, 追求崇高理想,是
一位伟人
解析:本题考查的形式比较灵活,以展览为串联点,考查了几乎整本必修3的内容,涉
及内容范围比较广。解题时注意理解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结合时代背景来分析文化现象。
答案:(1)《自由引导人民》注重表现人的感情,运用鲜明色彩和奔放笔法,强调画面整
体的完美和统一。《墨竹》注重写意,追求神韵意趣。
(2)时代特征:明清封建制度渐趋衰落,政治黑暗;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思想
上文化专制。主要思想: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
个性。
(3)地位:贝多芬是近代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是继承古典主义音乐,开启浪漫主义音乐
的“乐圣”式人物。启示:京剧博采众长,独具特色;要珍惜和弘扬优秀文化。
本文发布于:2023-11-08 17:45: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4367512903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2014年高二历史同步测试题单元小结与测评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2014年高二历史同步测试题单元小结与测评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