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喜怒哀乐(人教版第十册)
第六课喜怒哀乐(人教版第十册)
课型:造型表示
课时:2课时
教学目的:
一、 引导同窗了解人物表情的不同表达方式。
二、 通过写生,掌握大体的人物头像造型。
3、 协助同窗理解不同表情下的不同生长经历
和实际经历,发展同窗灵敏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运用单线条表示人物头像造型。
教学难点:人物表情的刻画。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书本上介绍的艺术大师的人物头像
作品;范例图片,同窗表示人物表情的作品。模特
2—4名。
同窗:准备HB—2B画图铅笔、画笔、画板、
橡皮等写生工具。
教学进程:
一、组织教学
二、引导阶段
一、 引导同窗观察欣赏课中图片,读出各图人
物喜怒哀乐的表情。
二、 利用课件展示引导欣赏《蒙娜丽莎》、《伏
尔加河的纤夫》的头像表情,并请同窗猜猜想像人
物可能身处的背景?
(在同窗回答完成后,出现完整图,协助同窗
进一步感受理解人物表情与作品的关系。)
3、组织同窗分组讨论:除范例中的几种人物
表情外,还有那些人物表情,请同窗作出不同的表
情,并描述每种表情的五官转变。
4、教师针对人物表情五官的转变进行小结:
我国古代艺术家总结出了画诀:画人笑,眉开眼弯
最上翘;画人哭,眉掉眼垂泪下落。画人怒,立眉
瞪眼牙紧咬。画人愁,皱眉所眼嘴角掉。(边总结边
展示相关图片)
三、发展阶段
一、 通过课件演示,欣赏人物的脸型、发式、
眼、眉、鼻、嘴、耳的各类不同的表示方式。(此环
节为能力弱的同窗提供协助)
二、 引导同窗学习技法点击,掌握作画步骤。
教师一同窗为例,边引导同窗观察人物边按作
画步骤示范:
1) 先画出脸部和头发的外轮廓。
2) 画出头发和头饰的形态。
3) 画出眼睛、眉毛等造型结构。(运用画诀
提示表示人物表情,注意五官的比例关系)
4) 完成整幅头像的描述。调整画面,使画面
更富有生命力。
(注意画面中线条的粗细、疏密、深浅和虚实。)
3、 提出作画要求:运用线描的手法,表示同
窗的人物头像,注意表情的刻画。
4、 同窗作画:
第一课时:同窗分组操作,教师观察同窗的写
生的表示程度,适时指导。
第二课时:鼓励能力强的同窗进行另一模特的
写生。教师重点指导能力弱的同窗,指导完成写生
作业。
四、展示评议:
一、 同窗自评:给自身的作业写上评语,或评
分。
二、 将同一组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引导同窗
欣赏、比较,了解五官的微妙转变能发生不同的表
情。
五、课后拓展:
一、 课后可以对家人进行人物头像的写生。
二、 举行作品展。
第六课喜怒哀乐(人教版第十册)
课型:造型表示
课时:2课时
教学目的:
一、 引导同窗了解人物表情的不同表达方式。
二、 通过写生,掌握大体的人物头像造型。
3、 协助同窗理解不同表情下的不同生长经历
和实际经历,发展同窗灵敏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运用单线条表示人物头像造型。
教学难点:人物表情的刻画。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书本上介绍的艺术大师的人物头像
作品;范例图片,同窗表示人物表情的作品。模特
2—4名。
同窗:准备HB—2B画图铅笔、画笔、画板、
橡皮等写生工具。
教学进程:
一、组织教学
二、引导阶段
一、 引导同窗观察欣赏课中图片,读出各图人
物喜怒哀乐的表情。
二、 利用课件展示引导欣赏《蒙娜丽莎》、《伏
尔加河的纤夫》的头像表情,并请同窗猜猜想像人
物可能身处的背景?
(在同窗回答完成后,出现完整图,协助同窗
进一步感受理解人物表情与作品的关系。)
3、组织同窗分组讨论:除范例中的几种人物
表情外,还有那些人物表情,请同窗作出不同的表
情,并描述每种表情的五官转变。
4、教师针对人物表情五官的转变进行小结:
我国古代艺术家总结出了画诀:画人笑,眉开眼弯
最上翘;画人哭,眉掉眼垂泪下落。画人怒,立眉
瞪眼牙紧咬。画人愁,皱眉所眼嘴角掉。(边总结边
展示相关图片)
三、发展阶段
一、 通过课件演示,欣赏人物的脸型、发式、
眼、眉、鼻、嘴、耳的各类不同的表示方式。(此环
节为能力弱的同窗提供协助)
二、 引导同窗学习技法点击,掌握作画步骤。
教师一同窗为例,边引导同窗观察人物边按作
画步骤示范:
1) 先画出脸部和头发的外轮廓。
2) 画出头发和头饰的形态。
3) 画出眼睛、眉毛等造型结构。(运用画诀
提示表示人物表情,注意五官的比例关系)
4) 完成整幅头像的描述。调整画面,使画面
更富有生命力。
(注意画面中线条的粗细、疏密、深浅和虚实。)
3、 提出作画要求:运用线描的手法,表示同
窗的人物头像,注意表情的刻画。
4、 同窗作画:
第一课时:同窗分组操作,教师观察同窗的写
生的表示程度,适时指导。
第二课时:鼓励能力强的同窗进行另一模特的
写生。教师重点指导能力弱的同窗,指导完成写生
作业。
四、展示评议:
一、 同窗自评:给自身的作业写上评语,或评
分。
二、 将同一组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引导同窗
欣赏、比较,了解五官的微妙转变能发生不同的表
情。
五、课后拓展:
一、 课后可以对家人进行人物头像的写生。
二、 举行作品展。
第六课喜怒哀乐(人教版第十册)
课型:造型表示
课时:2课时
教学目的:
一、 引导同窗了解人物表情的不同表达方式。
二、 通过写生,掌握大体的人物头像造型。
3、 协助同窗理解不同表情下的不同生长经历
和实际经历,发展同窗灵敏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运用单线条表示人物头像造型。
教学难点:人物表情的刻画。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书本上介绍的艺术大师的人物头像
作品;范例图片,同窗表示人物表情的作品。模特
2—4名。
同窗:准备HB—2B画图铅笔、画笔、画板、
橡皮等写生工具。
教学进程:
一、组织教学
二、引导阶段
一、 引导同窗观察欣赏课中图片,读出各图人
物喜怒哀乐的表情。
二、 利用课件展示引导欣赏《蒙娜丽莎》、《伏
尔加河的纤夫》的头像表情,并请同窗猜猜想像人
物可能身处的背景?
(在同窗回答完成后,出现完整图,协助同窗
进一步感受理解人物表情与作品的关系。)
3、组织同窗分组讨论:除范例中的几种人物
表情外,还有那些人物表情,请同窗作出不同的表
情,并描述每种表情的五官转变。
4、教师针对人物表情五官的转变进行小结:
我国古代艺术家总结出了画诀:画人笑,眉开眼弯
最上翘;画人哭,眉掉眼垂泪下落。画人怒,立眉
瞪眼牙紧咬。画人愁,皱眉所眼嘴角掉。(边总结边
展示相关图片)
三、发展阶段
一、 通过课件演示,欣赏人物的脸型、发式、
眼、眉、鼻、嘴、耳的各类不同的表示方式。(此环
节为能力弱的同窗提供协助)
二、 引导同窗学习技法点击,掌握作画步骤。
教师一同窗为例,边引导同窗观察人物边按作
画步骤示范:
1) 先画出脸部和头发的外轮廓。
2) 画出头发和头饰的形态。
3) 画出眼睛、眉毛等造型结构。(运用画诀
提示表示人物表情,注意五官的比例关系)
4) 完成整幅头像的描述。调整画面,使画面
更富有生命力。
(注意画面中线条的粗细、疏密、深浅和虚实。)
3、 提出作画要求:运用线描的手法,表示同
窗的人物头像,注意表情的刻画。
4、 同窗作画:
第一课时:同窗分组操作,教师观察同窗的写
生的表示程度,适时指导。
第二课时:鼓励能力强的同窗进行另一模特的
写生。教师重点指导能力弱的同窗,指导完成写生
作业。
四、展示评议:
一、 同窗自评:给自身的作业写上评语,或评
分。
二、 将同一组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引导同窗
欣赏、比较,了解五官的微妙转变能发生不同的表
情。
五、课后拓展:
一、 课后可以对家人进行人物头像的写生。
二、 举行作品展。
本文发布于:2023-11-08 16:52: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43356520980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第六课喜怒哀乐(人教版第十册).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第六课喜怒哀乐(人教版第十册).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