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欧洲绘画教案
十九世纪欧洲绘画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
YICAI)_JINGBIAN
十九世纪欧洲绘画——教学教案
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十九世纪欧洲绘画艺术有所了解,拓
宽学生的视野,
2,让学生在绘画艺术作品中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重点了解十九世纪欧洲重要的绘画流派以及著名画家及作
品,特别是对后期出现的印象主义流派作品的欣赏
教学难点:
1.了解不同绘画流派的风格
2.学生通过学习能够鉴别、欣赏、理解所赋予作品的深层意义。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今天来一堂艺术品竞卖会活动,同学们是不是感到充满了刺激与
挑战呢,往日里都是在看别人参加竞买会,今天我们也来开展一次,
老师摆出几副世纪名画,同学们6个人为一组,在小组们进行商讨后,
从其中选出你们小组认为最美、最能激发你们情感、带来艺术感悟的
作品参加竞买,看一下同学们是否能买到令自己满意的好作品吧。
板书提纲:
十九世纪欧洲绘画
一,十九世纪欧洲绘画背景
二,绘画流派(代表人物,作品,特点)
1,新古典主义:法国达维德——《马拉之死》、《荷拉斯兄弟之
誓》2,浪漫主义:席里柯——《梅杜萨之筏》、德拉克洛瓦——
《自由引导人民》
3现实主义:米勒——《拾穗》、列宾——《伏尔加河的纤夫》
4印象主义:莫奈——《印象·日出》
5后印象主义:塞尚——《坐在红扶手椅里的塞尚夫人》、凡高
——《星月夜》
三,作品欣赏、分析
四,总结
教学内容
一,十九世纪欧洲绘画背景
十九世纪是欧洲绘画全面繁荣的时期,是西方绘画艺术的高峰时
期。这一时期绘画艺术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绘画流派的此伏彼起,其
影响不仅限于欧洲,而且遍及世界许多国家。其中最重要的绘画流派
有始于上一世纪末的新古典主义和本世纪先后产生的浪漫主义、现实
主义、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二,绘画流派
1,新古典主义
兴起于18世纪的罗马,并迅速在欧美地区扩展的艺术运动。新古
典主义,一方面起于对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的反动,另一方面则是希
望以重振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为信念
特点是选择严峻的重大题材(古代历史和现实的重大事件), 在艺术
形式上,强调理性而非感性的表现;在构图上强调完整性;在造型上重
视素描和轮廓,注重雕塑般的人物形象,而对色彩不够重视。
法国的达维德——《荷拉斯兄弟之誓》、《马拉之死》
2,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艺思潮,流行于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上半
叶欧洲一些国家的文化艺术之中。它是1789年法国大革命、欧洲民主
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时期的产物。
它的主要特点是着重表现主观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对大
自然的歌颂。
法国画家席里柯的《梅杜萨之筏》、德拉克罗瓦的《自由女生引
导人民》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绘画的代表作。
3,现实主义
作为一种文艺思潮的现实主义,通常是指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以后
以法国为中心的、与浪漫主义相颉颃的思潮。
现实主义绘画的主要特点是提倡真实地描写现实,注重揭露社会
矛盾,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和揭露性。
如米勒的《拾穗》,画中几个农妇正在收割过的麦田里弯腰拾起
遗落的麦穗。她们为了几棵麦穗不堪劳累的景象,看了令人心酸和同
情。这些画在供达官富人消闲的沙龙里展出,不能不引起强烈的反响。
列宾的《伏尔加河的纤夫》,通过对俄国最重要的河流——伏尔
加河上11个不同社会身份、不同年龄和不同性格特征的纤夫的深入刻
画,引导人们去思考俄罗斯的现实和未来。
4,什么是印象主义
印象主义绘画是十九世纪法国现实主义绘画的进一步发展。
特点是这一派画家从19世纪光学研究的新成果中认识到色彩的变
化源于光线的变化,于是走出画室在自然光下作画,努力描绘物象在
特定时间内所呈现的鲜明的色彩。
被称为“印象主义绘画之父”的莫奈的风景画《印象·日出》真实
地描绘了法国海港城市早晨日出时的光与色给予画家的视觉印象。
5,什么是后印象主义
后印象主义是法国美术史上继印象主义之后的美术现象
后印象主义绘画的主要特点,是反对忠实地描绘客观世界,而且
要求表现画家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感受,以至可以不受客观对象的形体
历史的真实性和革命领袖的悲剧性结合起来,使画面沉浸在肃穆、
深沉的哀悼气氛中。
2,《自由女生引导人民》:今收藏在巴黎卢浮宫美术馆,是德拉
克罗瓦最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之一。画家以奔放的热情歌颂了这
次工人、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参加的革命运动。高举三色旗的象征
自由神的妇女形象在这里突出地体现了浪漫主义特征。她健康、有力、
坚决、美丽而朴素,正领导着工人、知识分子的革命队伍奋勇前进。
强烈的光影所形成的戏剧性效果,与丰富而炽烈的色彩和充满着动力
凡高的《星月夜》是一幅带有强烈的主观情感的作品。画家以奔
放的类似火焰般的笔触,描绘了夜空中奇特的月亮和星星。那一大片
陷入蓝色和黄色的旋涡之中的天空,好像已经变成一束反复游荡的光
线的一种扩散,使人头晕目眩。这是凡高的躁动不安的思想感情的自
然流露,其中也包含着画家身受精神创伤后的某种非理性的成分。凡
高的这种强调主观情感的表现,充分发挥了色彩的情感因素。与印象
主义绘画只是停留在描绘客观世界外表的光与色的美有着根本的区别。
本文发布于:2023-11-08 16:11: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43108220977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十九世纪欧洲绘画教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十九世纪欧洲绘画教案.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