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档-----------------
欣 赏《伏尔加船夫曲》
教材版本:人音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设想:
当前流行音乐冲击中学音乐课堂,学生对古典音乐、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缺乏了解和学习兴趣。但感受
与鉴赏优秀的古典和民族民间音乐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
力的有效途径。初一学生因为理解能力还不强,在赏析较凝重的、有着浓厚历史背景的音乐作品时他们会
感觉较难。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欣赏《伏尔加船夫曲》时,教师将通过感受、体验、探究、
讨论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教学活动,达到对歌曲的艺术特点及主题思想获得深刻了解的目的。
要改变过去那种将教师的认识与理解强加给学生的做法,真正地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的音乐审
美能力和表现能力都得到提高。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学生能对俄罗斯民族民间音乐产生兴趣;
2、能感受、体验作品的音乐情绪及风格;分辨男高音、男低音的音色。
3、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音乐活动,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把握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及主题思想。
教学难点:体会速度、力度、节奏等音乐要素在乐曲中的作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实物投影仪、VCD光盘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在上节课所学的《桑塔露琪亚》歌声中,学生进入教室。
【设计意图:复习上节课学习内容,为男高音、男低音的音色对比做铺垫。】
二、创设情境 揭示课题
可编辑
-------------精选文档-----------------
师:同学们,上周我们学习了意大利那坡里地区的船歌《桑塔露琪亚》,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俄罗斯民歌
《伏尔加船夫曲》。
出示课题: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
教师展示绘画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同时播放《伏尔加船夫曲》。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歌曲和画面描绘的意境中去。】
三、聆听歌曲 欣赏绘画 感受音乐
师:在沙皇统治下的俄罗斯劳动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十九世纪俄国著名画家列宾的名作《伏尔加河上的纤
夫》对此进行了深刻的描绘。看了画、听了歌后,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悲伤、激动、愤恨不平……
【设计意图:体现学科综合,且通过不同类别的艺术作品,产生通感,全面获得情感体验。】师:对比《桑
塔露琪亚》的演唱,领唱者的声音有什么特点?是男高音还是男低音演唱的?
生:这个声音听着低沉、厚实、有力,应该是男低音。男高音听起来感觉是很高、很明亮。
师:回答正确,你听得可真仔细!为什么不用男高音来演唱《伏尔加船夫曲》?生:男高音大多适合演唱快
乐、喜庆的歌。而这首歌是很忧伤、很压抑的 。
【设计意图:辨别男高音和男低音,对比感受它们的音色特点。】
师:你们从音乐作品中还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生:(1)歌曲唱得很慢;(2)演唱声音由小到大,再又到小 ;(3)听到 “哎嗨-哟嗬”这句在不断地
重复。(4)歌曲中有领唱,还有合唱;(5)演唱者声音很浑厚、很深沉;(6)纤夫们有着忧愁、痛苦、
悲愤;(7)感觉纤夫要与不平等的社会进行抗争……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聆听,并积极参与、认真思考、主动探索,自由表达对音乐的感受,从音乐中获
得体验。】
师:同学们好样的!你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了歌曲在速度、力度、节奏、情绪等方面的特点。我还想请大
可编辑
-------------精选文档-----------------
家进一步思考:这首歌曲为什么要有力度变化?为什么要唱得这样缓慢与低沉 ?“哎嗨-哟嗬”这句为什
么要反复演唱?
【设计意图:给予学生肯定与鼓励评价,进一步激发学习热情。同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四、抓住音乐要素 分析音乐作品 挖掘歌曲内涵
(采用听、唱、议、动的方式)
师:请结合歌谱图片再听中央乐团合唱团演唱的《伏尔加船夫曲》。同时思考:歌曲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
的节奏、力度、速度有怎样的特点?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
A、感受歌曲力度的变化;速度、旋律的特点;体会它们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
学生聆听《伏尔加船夫曲》,随录音轻声演唱。听后,教师提问。
师:歌曲可分为几部分?请根据自己的感受完成表格中内容。
生:完成下表:
段 落 划 分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力 度 由弱渐强 很强 由强渐弱
速 度 缓慢 缓慢 缓慢
旋 律 起 伏 平稳 起伏大 平稳
情 绪 沉重、忧郁 有力、抗争 沉重
师: 通过力度变化你联想到怎样的画面?全曲速度为什么很慢?第二段旋律为什么起伏大?
生:(1)力度的变化让我好像看到纤夫们拖着沉重的货船,迈着艰辛的步伐从远方走来,后又远去直到看
不到;(2)速度缓慢表现纤夫脚步沉重、有力;(3)中间部分旋律起伏大,表现纤夫要与命运抗争……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欣赏,加深理解音乐作品所表达的内涵,体验音乐中的情绪、情感,学生审美能
力得到提高。】
B、体会劳动号子动机。
可编辑
-------------精选文档-----------------
师:为什么哎嗨-哟嗬” 的号子声要贯穿整首歌曲?
生:(1)统一步伐、让大家一起使劲。(2)有时它像叹息,有时它又像呐喊。
(3)纤夫们很痛苦,他们走得很艰难。(4)表现纤夫们意志得很坚定……
教师弹奏 “ 53630|53630|”与“5363—|5363—|”要求学生将两句对比唱一唱,
伴着音乐走一走,感受两句间的不同。
学生:有休止的这句才能表现纤夫沉重而又坚定有力的脚步。
【设计意图:通过形体动作深入理解号子,体验音乐所表达的内涵。】
师:当时在沙皇统治下的俄罗斯劳动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难道他们甘愿被奴役、被剥削吗?在哪部
分表现出他们有反抗精神?
生:第二部分。
师:哪一句表现了他们要以坚韧不拨的毅力,同沙皇政府作斗争?
学生: “踏平世界的不平路,对着太阳唱起歌。”
【设计意图:揭示歌曲主题,升华情感体验】
师总结:《伏尔加船夫曲》刻画了纤夫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英雄形象。表现了俄罗斯人民忍辱负重、具
有坚忍不拔的毅力、有勇敢的反抗精神;表达了他们对光明的追求和向往。
五、创作表现 深化主题
教师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歌曲主题。
1、学生用固定音型“哎嗨—哟嗬”声为歌曲伴唱。体会歌曲力度的变化
2、参照油画《伏尔加河的纤夫》,随《伏尔加船夫曲》的歌声做拉纤的即兴表演。
3、在歌声伴奏中朗诵俄国诗人涅克拉索夫的《拉纤夫之歌》
【设计意图:通过对音乐的理解,以不同的艺术形式来表现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表现能力】
五、课堂小结
师:俄罗斯优秀民歌还有很多。如:《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喀秋莎》、《红莓花儿开》、《三套车》
可编辑
-------------精选文档-----------------
等,同学们课外可要多听听。多听优秀的、经典的音乐作品才能扩大我们的音乐视野,提高我们的音乐鉴
赏能力。
教学反思
本节课能结合教材《伏尔加船夫曲》,通过“听、看、唱、吟、验”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感悟同一主题
的不同表现形式。较好地体现了学科综合这一理念。通过让学生自主参与讨论、分析音乐作品,学生的自
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得到了提高,课堂气氛也非常活跃。能够合理运用和把握评价
方式,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进行评价。不足之处是讲授过程当中语调还较平淡,
应多些抑扬顿挫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可编辑
本文发布于:2023-11-08 16:07: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43082420977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七年级音乐上册伏尔加船夫曲教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七年级音乐上册伏尔加船夫曲教案.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