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伏尔加船夫曲》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音乐教材第一册(七年级第一学期)第三单
元内的歌曲欣赏课。本单元名为“欧洲风情”,分为歌曲学唱和音乐欣赏两大块。其中音乐
欣赏分为男低音歌曲《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欣赏、器乐曲《阿尔罕布拉宫》欣赏以及男高
音歌曲《我的太阳》欣赏这三部分。本课选取男低音歌曲《伏尔加船夫曲》来进行欣赏。
《伏尔加船夫曲》是一首俄罗斯民歌。伏尔加河就像是中国的黄河一样养育了俄罗斯
儿女。《伏尔加船夫曲》表现当时在俄罗斯沙皇统治下,人民生活困苦,贵族生活却非常奢
侈,反映出当时社会劳苦大众的悲惨生活。
二、教学目标
根据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纬
度的目标而设定。
(1)引导学生从旋律、节奏、音色这几个方面感受、体验《伏尔加船夫曲》的音乐情
绪特点,提高学生鉴赏音乐作品的能力。(情感、技能目标)
(2)能够听辨男低音音色;对劳动号子有大致的了解。(认知、技能目标)
(3)能够对欧洲民族民间音乐感兴趣,喜欢不同民族的艺术风格,并主动探索与其相
关的音乐文化内涵。(情感目标)
三、教学重、难点
1、力度层次的演变特点
2、男低音的音色。
四、教学方法
(1)、欣赏法。让学生通过欣赏音乐以外的艺术表现形式,领会艺术中所谓的通感。
培养学生感受艺术、欣赏艺术的能力。此节课中,我引导学生欣赏列宾的油画《伏尔加河上
的纤夫》,让学生说出感受,并让他们带着这种感情进行第一次听赏。
(2)、启发,总结法。教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讨论回答,然后教师做出总结。而不
是一味的把知识灌输式地传达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有一个思考的过程,这样更有利于知识的
接受。在本节课中,我采用学生讨论后回答告诉教师,我再用列表格的形式,把答案进行归
纳总结。引导学生从旋律、节奏、音色这几个方面感受、体验《伏尔加船夫曲》。从而对于
此曲有更深刻的了解。
(3)、体验法。让学生自己来模仿拉纤的动作,并喊出劳动号子。在实践中掌握劳动
号子的律动,理解劳动号子音型的特点。
1
(4)、互动法。不能光让学生表演,教师适当的表演会给课堂增添色彩,使学生兴致
高涨。在本节课中,我选择了一段船工的号子声做为背景音乐,朗诵了一段描写船工迎浪划
船的文字。旨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劳动号子。
(5)、选择法。教师列出几种答案让学生做出正确的分析选择。在本节课中,我分别
模仿男高、男低两种音色来哼唱主旋律,让学生选择用哪种音色来演唱这首《伏尔加河上的
纤夫》会更好。旨在培养学生对音色的辨别与了解音色和音乐情感的关系。
四、教学流程
1、导入。
(1)课件出示列宾的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让学生谈谈感受。
(2)介绍此曲的创作背景以及相关文化背景知识。
(3)学生在了解一定背景下带着看完油画后的感受进行第一次听赏。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设问、聆听、讨论等活动形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感
受到此曲的情绪和氛围)
2、新课教学。
(1)提问:听完此曲后的感受与看完油画后的感受相同吗?是怎样的一种情绪呢?学
生回答基本准确,教师适当补充。
(2)分别模仿男高音和男低音音色模唱一段此曲旋律,让学生选择。
(3)引出男低音,并做介绍。
(4)进行第二次听赏,进一步体会音乐情绪,倾听男低音音色。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简练的语言准确表达听过音乐后内心的感受,运用视觉和听
觉上的通感启发学生。让学生在理论上了解男低音后马上在音乐中得到验证与巩固。)
(5)进行第三次听赏。从节奏、速度、力度这三个方面分析音乐作品。列出表格,归
纳总结。
(设计意图:分析音乐作品,挖掘歌曲内涵。运用表格形式,使知识条理,清晰化,
学生一目了然,易于接受。)
3、创作体验,深化主题。
(1)请几位学生表演拉纤动作,其余同学用
53630|
哎嗨哟嗬
(2)教师表演。
2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肢体语言”来感受和体验音乐的情绪与风格特点,通过师
生互动,激发兴趣,激活思维。)
3
本文发布于:2023-11-08 15:10: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42745320973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广东省珠海十中初中音乐《伏尔加船夫曲》教案 新人教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广东省珠海十中初中音乐《伏尔加船夫曲》教案 新人教版.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