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一、 目的要求
1、 学习本课生字词。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19世纪70年代沙俄反动统治的黑暗,
劳动人民生活的痛苦。
3、 学习分辨事物和联想。
4、 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二、 教学重点
1、 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
2、 学会辨清事物和联想。
三、 教学难点
分辨事物和联想
四、 时数安排
本课用四课时教完
第一课时
教具准备:图 放大课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过程
1、 组织看图
2、 老师告诉学生,作者、背景、时代、梗概等。
3、 回顾从前学过的同一时期的文章。
(三)新授过程
1、 初读课文
(1) 领读
(2) 让学生自由读
(3) 画出不懂的字词和自己认为好的片段
2、 扫除生字词障碍
(1) 读音
(2) 字型
(3) 词义
(4) 重点解决的词语
逆风、纤夫、沮丧、漠然、蛮劲、厌倦、诅咒、驱赶、践价、
重荷、沉重、凝视。
3、 指导预习
(1) 读读课文,仔细观察插图
(2) 插图的背景是什么样的?画面上有几个人?他们的动
作、神情是怎样的?
(3) 你能把课文中写到的人物找出来吗?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1、 熟读课文
2、 预习课文
第二课时
教具准备:插图、放大课文
教学过程:
(一)组织过程
(二)复习与检查
1、 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 检查预习情况
(三)新授过程
1、 讲读第一段
(1) 读通句子
(2) 与画面对照
(3) 老师讲读
第一方面:介绍纤夫的劳动环境;
第二方面:介绍纤夫的劳动情况。
(4) 请生根据课文描述,说说纤夫劳动的劳动环境和劳动情
况是怎样的。
2、 讲读第二段
(1) 疏通文理
(2) 老师讲解
(3) 仔细对照插图
(4) 一个一个地认识插图上的纤夫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1、 仔细看图,看看图上的纤夫各有什么特点。
2、 预习第二三段课文。
第三课时
教具准备:插图 放大课文
教学过程:
(一)组织过程
(二)复习过程
1、 看图说说图景
2、 讲讲图上各人物的特点
(三)新授过程
1、 讲读第二段
(1) 细读课文
(2) 老师逐个讲清人物的特点
(3) 对照图,读课文内容,细细体会人物的特点
(4) 想一想,哪些是描写事物的,哪些是联想。
2、 讲读第三段
(1) 读懂句子 读懂段落的主要意义
(2) 师归纳:
主要介绍这幅画产生的年代和作者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1、认真阅读课文,用“ ”画出课文中由实实在在的事
物引起的联想的句子。
3、 思考-练习
第四课时
练习课
(一)按不同的读音,把词语的序号写在横线上。
重 zhong chong
(1) 重量 (2)重阳节 (3)重荷 (4)重重叠叠
削 xue xiao
(1)削苹果(2)剥削 (3)削弱 (4)削铅笔
(二)造句
愤怒------
没精打采------
(1) 找出课文中含有以上词语的句子,读一读。
(2) 体会词语的用法。
(3) 造句
(4) 集体评议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画片上有 个人。
2、(1)领头的纤夫是 ,他的特点是 。
(2)穿着红上衣的少年,他的特点是 。
(3)退伍不久的士兵的特点是 。
(四)布置作业
笔记作业
教学后记:
本课教学重点放在观察上,图文结合,了解人物的特征。自己
再展开联想,领会作者的描绘意图。
板书设计:
纤夫的劳动环境;
伏尔加河上的纤 人物的特点 纤
夫的劳动情况。
本文发布于:2023-11-08 14:52: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42632020972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10、伏尔加河上的纤夫.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10、伏尔加河上的纤夫.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