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音双关的历史演变

更新时间:2023-11-08 02:45:21 阅读: 评论:0

春杏-愉快的一天英文

谐音双关的历史演变
2023年11月8日发(作者:小林浩)

谐音双关的历史演变

原载<修辞学习>1999.5

汉语由于音节规则,所以音节总数有限,同音词特多,这为广泛地运用谐音双关创造

了条件。特别是在民歌中,最早见于《诗经》《诗经》中谐音普遍与比兴兼用:

1)標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標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

其今兮。/標有梅,顷筐暨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诗·召南·標有梅》

此诗是女子感叹韶光流逝,盼望有人早日托媒求婚。“梅”谐“媒”,同时又以梅子不断减少

喻青春不断流逝,实为谐音而兼比喻。

2)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髡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他……

《诗·鄘风·柏舟》

3)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邶风柏舟》

两诗都以柏舟起兴,表现女子思慕男子的失恋心态。两诗的“柏舟”之“柏”实为“伯”

《诗经》中伯往往指夫婿或女子的恋人。同时又以“柏舟”在中流,可望而不可及比喻所恋

不能接近,是谐音而兼比兴。

4)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邶风·新台》

这是刺卫宣公强占太子伋新妇的诗,闻一多《说鱼》认为:“鱼喻少男,鸿喻公,鸿、公谐

声,鸿是双关语。”这里鸿仅是双关语,还有比喻义,鱼网本是捕鱼,却捕到了天上的飞鸿,

这是不合情理的,喻卫宣公强占儿媳不合情理。

5

肃肃鸨羽,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苍天,曷其

有所?/肃肃鸨翼,集于苞棘。王事靡盬,不能蓺黍稷。父母何食?悠悠苍天,

曷其有极?/肃肃鸨行,集于苞桑,王事靡盬,不能蓺稻粱。父母何尝?悠悠苍

天,曷其有常? 《诗·唐风·鸨羽》

6

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维此奄息,百夫之特。临其穴,

惴惴其慄。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桑。

谁从穆公?子车仲行。维此仲行,百夫之防。临其穴,惴惴其慄。彼苍者天,

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楚。谁从穆公?子车针虎。

维此针虎,百夫之御。临其穴,惴惴其慄。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

人百其身! 《诗·秦风·黄鸟》

上两首比兴部分相类,《鸨羽》开篇朱熹注“比也”鸨似雁而大且后无趾,只能停集于沙滩,

却让它集于丛生的小灌木上(棘尚生有锋利的茨)苦苦挣扎,此比喻下层劳动人民终生劳苦

不得温饱而苦苦挣扎。其中“栩”谐“苦”(栩,古晓母鱼韵,苦,溪母鱼韵。栩苦同韵且

为旁纽双声)“棘”“急”“桑”“丧”《黄鸟》开篇注为“兴也”其中,“棘”“急”

“桑”谐“丧”“楚”谐痛楚之“楚”。是兴而兼谐音双关,以此哀悼为秦穆公殉葬的子车

氏三兄弟。伤其“急”,哀其“丧”,怜其“楚”

7)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相鼠有齿,人而无止,……/相鼠

有体,人而无礼。 《诗·鄘风·相鼠》

上诗各章首句朱熹注为“兴”,三章实为反面起兴,诗中“皮”谐后文“仪”“皮”“仪”

皆为皆歌部韵;“齿”从止得音,谐后文之“止”,而“止”高亨《诗经今注》认为“止,疑

借为耻。止、耻古音同,可通用。”高说实为不刊之论。“体”)谐为“礼”,二字

共表音声符,且都为脂部字。此诗三章之义实为:“相鼠有仪(皮),人而无仪”“相鼠有耻

(齿),人而无耻”“相鼠有礼(体),人而无礼”。都是讽刺统治者连鼠类都不如。

《诗经》的这种谐音,在南北朝民歌中也表现出来,南北朝的民歌中有大量的谐音。

8)高山种芙蓉,复经黄蘖坞,采得一莲时,流离婴辛苦《子夜歌》

....

9)罢去四五年,相见论故情,杀荷不断藕,莲心已复生。《读曲歌》

10)婉娈不终夕,一别周年期,桑蚕不作茧,昼夜长悬丝《七夜女歌》

..

11)将懊恼,石阙昼夜啼,碑泪常不燥。《华山畿》

12)郎为旁人取,负侬非一事,摛门不安横,无复相关意。《子夜歌》

..

13)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 《作蚕丝》

..

14)送欢板桥弯,相待三山头,遥见千幅帆,知是逐风流《三洲歌》

..

15)自从别欢后,叹音不绝响,黄蘖向春生,苦心随日长。《子夜春歌》

以上芙蓉谐夫容,莲谐怜,藕谐偶,丝谐思,碑谐碑,这是异字同音相谐;还有同字异义相

谐:以门之“相关”谐关心之“相关”,以蚕丝之“缠绵”谐情感之“缠绵”,以自然现象之

风流(风与水流)谐情感之风流,以药物之“苦心”谐精神之“苦心”.唐宋以后的诗词中

都有谐音.

在现代谐音常出现在歇后语中,如:孔夫子搬家——尽输(书) 大葱拌豆腐——一清

(青)二白 ;咸菜煎豆腐——有言(盐)在先;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嘴上抹石灰

——白说(刷) 精装茅台——好久(酒) 猪八戒拍照——自找难堪(看)宋江的军师

----------无用。(吴用)

谐音,在现代更多地被人们广泛地用于商品广告中,如:

(16)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东风牌汽车)

(17)爱你每一天,汇源果汁(汇源果汁)

(18)身在中不知(科龙空调)

例(16)由成语中的“东风”谐东风汽车的“东风”;例(17)谐音词真爱你每一天,

巧妙地运用谐音双关,强调汇源的产品是原汁原味的真橙给消费者的爱是决不掺假的

(18)身在中不知,借助音同把原来的换成了,描述了空调的性能。

19)中意冰箱,人人中意(中意电冰箱)

20)人类没有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联想电脑)

21)阿里山瓜子,一嗑就开心(阿里山瓜子)

例(19)中两个中意读音不同,意义不同,只是形体相同,中意是电冰箱的品牌,中国和

意大利合资产品;中意正中消费者的心意,使人印象深刻。例(20)中“联想”一词的词

义是指一种由此及彼的想象力,广告语一语双关,表达“联想”产品对人类的重要;21

中“开心”既指有瓜子壳裂开,又指开心快乐之义。

在广告中巧妙运用谐音成语,可以使广告凝练生动,比一般词语更具表现力。如:

22)北燕沐浴随时随地,随心所浴(北燕沐浴器)

23)一臭万年,香遍万家。(北京王致和臭豆腐)

24)汾酒必喝,喝酒必汾(杏花村汾酒广告)

25)大维制衣,百衣百顺。(大维西服广告)

22成语“随心所欲”用谐音法改成“随心所浴”强调产品便利;23成语“遗

臭万年”谐音为“一臭万年”强调产品历史悠久。例(24)三国演义》开篇首句便是“话说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家喻户晓,杏花村汾酒广告则巧用同音相谐改为:“汾

酒必喝,喝酒必汾”突出了汾酒的重要;例(25)中 。突出产品熨贴、舒坦。同

时,百衣百顺,还表现出企业对消费者热心、周到、不厌其烦服务。

先秦的避复方式

原载<修辞学习>2004.4

同一中追求变化,这是一条重要的审美规则,在语言表达中时时会出现上下文语义

的相同,相同就得回避。汉语对此利用同义词丰富的特征,进行有意回避,造成上文相关位

置的同义不同词。这在先秦时代就有了,在《诗经》中最为集中,研究先秦避复方式以《诗

经》为主,参照其它文献。之所以如此,其一是因《诗经》是最早期的文献,而早期的今文

《尚文》中尚未发现典型的避复用例。因之,可以断定《诗经》是避复的最初源头;其二是,

《诗经》运用避复极为集中,因《诗经》特别是其中的“国风”多以重章叠唱的方式将相同

的内容以整齐的诗歌形式作多次重现。这样,不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语言形式上很容易雷同,

为了避免雷同,《诗经》就是大量地采用了避复。因之,《诗经》是先秦文献中使用避复最集

中、最具多样性和代表性。

《诗经》中使用了避复修辞方式的诗篇共有126篇,其中,“国风”占103篇,“小雅”

18篇,“大雅”3篇,“颂”2篇。可见使用重章叠唱手法最多的“国风”使用避复也最多。

《诗经》避复手法的总量为261组,261组避复按性质可分为四类即:词语避复、文字避

复、错位避得、补足避复,分述如下:

其一,词汇避复,即在各章相对应的位置不断替换同义、近义词语避复,此类最多,共

214组。如:

1)……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

之。《周南·关睢》

2)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陟彼高冈,我马玄黄

............

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周南·卷耳》

..

3)……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讼

《召南·行露》

4)二子乘舟,泛泛其景……/二子乘舟,泛泛其逝 《邶风·二子乘舟》

5)墙有茨,不可扫也,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墙有茨,不可

也。中冓之言,不可详也,所可详也。言之长也!/墙有茨,不可束也。中冓

之言,不可读也、所可读也,言之辱也。 《鄘风·墙有茨》

上例,例(1“流”“采”“芼”都为“采”义;例(2“崔嵬”“高冈”、皆为高山

义,“虺隤”“玄黄”皆为疲病义,“金罍”“兕觥”皆为酒器。例(3“狱”“讼”同义。

例(4“景”“逝”义皆为“远”。例(5“扫”“襄”“束”皆为扫除义,“道”“详”

“读”皆为讲说义。“言之丑”“言之长”“言之辱”义亦近。

其二,文字避复,即于各章相对应位置以同音字表达相同的词,亦即:相对应处词未变

而字变。共计9组。如:

6)……宜尔子孙,振振兮。/……宜尔子孙绳绳兮。/…….宜尔子孙蛰蛰兮。

......

《周南·螽斯》

7)……无思远人,劳心忉忉/……无思远人,劳心怛怛 《鄘风·甫田》

....

8)……谁侜予美,心焉忉忉。……谁侜予美,心焉惕惕 《陈风·防有鹊

....

巢》

9)……顾瞻周道,中心怛兮!/……顾瞻周道,中心吊兮! 《桧风·匪风》

10)羔裘豹祛,自我人居居……/羔裘豹袖,自我人究究…… 《唐风·羔裘》

....

11)南山烈烈,飘风发发……/南山律律,飘风弗弗…… 《小雅·蓼莪》

........

上例,例(6“振振”“绳绳”“蛰蛰”皆上古定母叠音词,皆为众盛貌,实为同一词

之异写。789)三例中“忉”“怛”“吊”皆为上古端母,“惕”为透母,亦与端

母为旁纽双声,皆为忧伤义。例(10“居居”“究究”皆为见母,毛享注“究究,犹居居

也。”例(11“烈烈”“律律”皆来母字,“发发”“弗弗”皆非母字。朱熹注:“律律,犹

烈烈也。弗弗,犹发发也。”上述例证皆以音同音近之字书写同一词,字有变而词皆未变。

其三,错位避复:在各章相对应位置变换语词位置以形成差异,称为错位避复。《诗经》

共有9组:

12……退食自公,委蛇委蛇。/……委蛇委蛇,自公退食。/……委蛇委蛇退食自公。

《召南·羔羊》

13)……平王之孙,齐侯之子。/……齐侯之子,平王之孙。 (召南·何彼秾矣)

14)鹑之奔奔,鹊之彊彊。……/鹊之彊彊,鹑之奔奔。 《鄘风·鹑之奔奔》

15)泉源在左,淇在右……/淇水在右,泉源在左…… 《卫风·竹竿》

16)衣锦褧衣,裳锦褧裳……裳锦褧裳,衣锦褧衣…… 《郑风·丰》

17)忾我寤吧,念彼周京。/……忾我寤叹,念彼京周。 《曹风·下泉》

18)有兔斯首,炮之燔之……/……有兔斯首,燔之炮之。 《瓠叶》

上述各例使用的词语完全一致只是成分错位形成差异。这是《诗经》特有的避复方式。

其四,补足避复:开端处不将意义一次说尽,于其后各章相应处依次补充部分意义。以

至完足,此为补足避复。共计27组:

19)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麟之角,振振

公族。于嗟麟兮!/ 《周南·麟之趾》

20)北风其凉,雨雪其雱……/北风其喈,雨雪其霏。 《邶风·北风》

21)瞻彼湛奥,绿竹猗猗……/瞻彼淇奥,绿竹青青……/瞻彼淇奥,绿竹如箦

......

《卫风·淇奥》

22……终远兄弟,谓他人父……/……终远兄弟,谓他人母……/……终远兄弟,

他人昆 《王风·葛蘲》

23)……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无折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

..

……

/……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 《郑风·将仲

...

子》

24)陟彼岵兮,瞻望父兮……/陟彼屺兮,瞻望母兮……/陟彼冈兮,瞻望兄兮。

《魏风·陟岵》

25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 《唐风·葛生》

......

上述例证在语义上都是递次补足:例(21)绿竹形态之修长柔美,色泽之青翠,植株之

密集在三个章节中依次表达完备,例(22)言流浪在外,称他人为父母兄长,分三次言“谓

他人父”“谓他人母”“谓他人兄”。例(23)言女子畏惧父母兄弟及他人之言,亦分三次分

别道出“父母”“诸兄”“人之多言”。例(24)言登上高山,远望故乡的亲人,亦依次言“瞻

望父”“瞻望母”“瞻望兄”,补足的特点在此例中最为明显:本来登高,故乡亲人概在瞻

望之中,但行文至“瞻望兄”处,义方完足,至此始知望的对象有父、母、兄。例(25)后

文之“冬”补足上文之“夏”;后文之“夜”补足上文之“日”,言其不论冬夏,不论日夜都

无不思念已逝的亲人。

上述四类避复方式,前三类是语言形式的避复后一类是侧重内容的避复。从引例可见《诗

经》的避复是分散于不同章节的相应位置中,先秦其它文献中的避复是以复句的形式连缀在

一起。“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礼记·礼运》“笃”

“睦”“和”同义相避。尽管如此,在回避重复这一点上,《诗经》与其它文献并无本质的不

同,因之不妨将它们相并观察。

错位避复是《诗经》所独有,全同的意义、全同的词语错位重现,这是为了重章叠唱,

其它文献不用重章叠唱故不使用此例避复。

文字避复为先秦两汉所独有,汉以后未见此类用法。如:

26)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 《论语》

27)法之所非,君之所取;吏之所诛上之所养。法趣上下,四相反也。

《韩非子·五蠧》

28)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

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民食果蚌蛤,腥臊恶臭而伤腹胃,民多疾病,有圣

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曰燧人氏 《韩非子·五蠧》

29)言有召祸也,行有招辱也。 《荀子·劝学》

30“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

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史记·滑稽列传》

5例避复一用本字一用借字,是同词异字辟复。这种汉以后末见。

词汇避复在先秦文献应用十分普遍,而且一直延用至今:

31)是以夫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夫事其君者,不择地而安之,忠之

也。 《庄子·人间世》

32)仰而视其细枝,则拳曲而不可以为栋梁;俯而见其大根,则轴解而不为棺槨。

....

《庄子·人间世》

33)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论语·为政》

34)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论语·里仁》

35禹疏九河,济漯而注诸海,汝汉,淮泗而注之江。 《孟子·滕文公上》

36昔者,王豹处於淇,而河西善讴绵驹处于高唐,而齐右善歌《孟子·告子下》

37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 而助不给 《孟子·告子下》

...

上述例中:例(31“至”“盛”、同义互避;例(32“视”“见”相避,“拳曲”“轴

解”皆为弯曲义,同义而避。例(33“视”“观”“察”同义而避。例(34“久”“长”

同义而避。例(35“疏”“瀹”“決”“排”皆同义而避,“诸”“之”相避。36“讴”

“歌”同义而避。37“补不足”“助不给”义同而避。词语避复一直延用至今,如:

38)渔舟唱晚,响彻彭蠡之滨雁陈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唐·王勃《滕王阁序》

39)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韵徐歇。

(宋·苏轼《石钟山记》

40)我们那时想笑则笑,欲哭就哭,要骂便骂。 (齐岸青《执火者》

41)党委工作正在蓬勃地开展,团委工作也在活跃地进行

........

(朱全弟《上海S·C总部在波士顿》

44)这个时候你只要立马瞭望,便可以发现一些特别〈翠绿〉的圆点子,那

就是蘑菇圈。你朝着它策马前去,就很容易在这三四丈宽的一圈〈沁绿〉的酥

油丛里,发现象夏天夜空里的繁星似的蘑菇。眼看许许多多雪白的蘑菇隐藏在

〈碧绿〉的草丛中,谁都会动心。(碧野《天山景物记》)

45)分明来到了厦门岛---却好像看不见战斗的面容,但见那---〈百样仙姿,

千般奇景,万种柔情……。(郭小川《厦门风姿》)

38“滨”“浦”同义而避。39“声”“音”“响”“韵”同义,40“想”“欲”

“要”、同义,“则”“就”“便”同义(41“蓬勃”“活跃”、同义,“开展”“进行”同

义。例(44)“翠绿”、“沁绿”、“碧绿”都是形容天山草木葱郁,选取不同的近

义词可以避免重复;例(45)“百样仙姿”,“千般奇景”、“万种柔情”都是用来

形容厦门风光的近义词,这样可以避免重复。

从古至今词汇避复是最集中、最普遍也延续时间最长的避复方式,至今我们还

时时利用这种方式来造成文面的变化。

日复一日打一个字-进见

谐音双关的历史演变

本文发布于:2023-11-08 02:45: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38272120924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谐音双关的历史演变.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谐音双关的历史演变.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中意冰箱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