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岷县灾害之地理解析
卢育霞;王伟锋;石玉成;刘红玫
【摘 要】通过资料分析、实地考察及灾害调查等方法,揭示了岷县地质灾害频发的
根本原因在于其地理劣势:位于南北地震带,断裂发育;处于地貌梯度带,具备地质灾害
高发的充分条件,其中包括多发灾害性天气过程;新生代的地层具有容易受到侵蚀和
扰动的特征.此外,地形复杂、生态环境恶化、地质灾害常常呈链式发生,也是岷县地
质灾害连绵不绝的原因.岷县具有各类地质灾害频发的历史,从而阻碍了该县的经济
发展,低下的经济水平制约了当地建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灾时损失颇显惨重,形成
恶性循环.为了实现岷县发展的良性循环,提出了保持可持续性,认清其灾害背景和发
展基础是非常重要的,对该地区灾后重建工作有借鉴意义.
【期刊名称】《甘肃科学学报》
【年(卷),期】2014(026)004
【总页数】7页(P70-76)
【关键词】岷县;地震;山洪泥石流;灾害链;地理劣势
【作 者】卢育霞;王伟锋;石玉成;刘红玫
【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黄土地震工程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 730000;中国地震局
兰州地震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甘肃省岩土防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兰州
730000;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甘肃兰州 730000;中国地震局
黄土地震工程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 730000;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甘肃兰州
730000;甘肃省岩土防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兰州 730000;中国地震局黄土地
震工程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 730000;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甘肃兰州
730000;甘肃省岩土防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兰州 730000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X43
甘肃省定西市的岷县位于兰州、西安、成都三个顶点形成的平面正三角形的中心区
(见图1),国道212线贯通南北,省道306线横贯东西,是“西控青海、南通巴蜀、东
去三秦”的交通要道,享有陇原“旱码头”和“千年药乡”的美誉.2013年7月22
日清晨7时45分岷县发生地震,这次地震震级Ms6.6,震源深度20 km,震中位于甘
肃省定西市岷县、漳县交界处(34.5°N,104.2°E),90 min后震中附近又发生了5.6
级
图1 甘肃省岷县的地理位置Fig.1 Geographic location of Minxian,Gansu
强余震,其后便是上千次的余震,地震共造成95人死亡,其中岷县死亡92人;造成直
接经济损失共175.88亿元.这次地震由于主余震叠加,震害明显加重,震中烈度Ⅷ度.
距这次地震发生还不到两个月,9月16日夜间,一场山洪泥石流灾害又造成岷县8
人死亡,25人受伤,梅川镇老幼店村、中寨镇小寨村受灾严重.两灾叠加,损失再次加
重.
从适宜人类居住的大环境来讲,岷县大部分地区处于地理劣势,在这里每当一种大灾
害发生,总是伴随着多种灾害相继并发,如遇强震或山洪暴发,则有泥石流、崩塌、滑
坡等地质灾害接踵而至,由此导致房屋破坏、农田被毁、交通中断、桥梁垮塌
等.2012年的“5·10”大山洪、2013年的“7·22”地震加上“9·16”山洪泥石流
使疲于应付各类自然灾害的岷县再次经历了磨难,经济受到重创.由于基础经济落后、
防灾知识缺乏、岷县当地现有抗灾能力非常有限,需要国家和政府部门大力出手引
导灾后重建,以防连绵不绝的后患发生.以下剖析岷县的地域特征,分析岷县地质灾害
频发的原因,期望能对岷县灾后重建工作提供参考.
1 主要自然灾害类型
岷县历史上有记载的自然灾害包括冰雹、洪水、冻灾、干旱、病虫害、地震等[1],
而因灾死亡人数较多、经济损失严重的灾害类型应属地震和强降水形成的冰雹洪灾.
地震和洪水常常会诱发一系列次生地质灾害,如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裂缝与塌陷
等,这些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严重阻碍了岷县经济发展.
1.1 主导灾害类型
(1)地震 根据甘肃省强震目录,有历史记录以来,在岷县漳县2013年7月22日
Ms6.6级地震震中附近200 km范围内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84次,其中距“7·22”
地震震中最近的是1573年1月20日甘肃岷县6.8级地震,距离约21 km;震级最
大的地震是1654年7月21日甘肃天水南8.0级地震,距“7·22”地震121 km;自
2003年以来10年间在震中附近50 km范围内发生5级以上地震4次,分别是
2003年11月13日岷县Ms5.2级地震,2004年9月7日岷县、临潭、卓尼三县
交界地带Ms5.0级地震,以及2013年7月22日Ms6.6级地震和Ms5.6级地震.
可见,岷县地区近年来地震灾害频繁.查阅这几次震级>5.0级的地震调查资料[2,3],
均可得到这样的结论:相对其他地方同等级地震,岷县震害较重,烈度偏高.
(2)强降水 因强降水引发的自然灾害是岷县最常发生的灾害类型.其中冰雹是该县最
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岷县夏季冰雹密度大,来势猛,据统计,从1970—1980年,年均
冰雹成灾面积达10万多亩.城关区年均冰雹7次,最多达15次(1959年),最少1次.
强降水有时酿成山洪暴发,冲毁农田、道路、房屋,使人民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在
2012年5月10日,甘肃省定西市岷县、漳县、渭源等地普降冰雹和强降水[4],由
于降水时段集中、降水量大,山区沟道洪水瞬时汇聚从而引发泥石流,导致本来脆弱
的生态环境和交通、水利、房屋、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严重毁坏,对于发展基础
薄弱、农民收入水平本来较低的岷县来说,犹如雪上加霜.
1.2 次生灾害类型
(1)滑坡与崩塌 滑坡、崩塌是岷县地区常见的地质灾害.已存在的滑坡、崩塌地形多
是由于历史地震所致,新滑坡、老滑坡叠加,通常沿断裂带密集分布.2013年6.6级
地震灾害调查发现:地震滑坡主要分布在“茶固滩―马家沟―文斗―车路―永光―永兴―拉
路”一线,为一个条带状区域,最大宽度约为8 km,长度约为30 km.此次地震造成
95人死亡,其中有14人被滑坡掩埋,仅永光村东四社挖木池滑坡就夺去了12条生
命.
(2)地裂缝与塌陷 强烈地震或大暴雨袭击之后,在地表常常会形成很多地裂缝与塌陷.
尤其地震过后,黄土覆盖区域地裂缝比较常见.根据震害调查报告,2003年11月13
日Ms5.2级地震[2]、2004年9月7日Ms5.0级地震[3]以及2013年7月22日
Ms6.6级地震发生后,在黄土覆盖的极震区内均出现了许多地裂缝与塌陷,这些地裂
缝和塌陷常常会造成地基不稳或诱发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
(3)泥石流 岷县境内泥石流常常发生在洮河、纳纳河、闾井河、燕子河等流域.经统
计,境内泥石流沟规模以0.2~5.0 km2的流域面积为主;县境内沟岸山坡坡度>32°
的泥石流沟有132条,占总数的89%[5],水流的面蚀作用强烈,大量的表层物质被侵
蚀,源源不断补给给沟道,增加了形成泥石流的固体物质.
2012年5月10日,在纳纳河流域发生了特大冰雹山洪泥石流灾害,大范围的山洪泥
石流使县18个乡镇均遭受不同程度的山洪泥石流袭击,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
失,受灾人口35.8 万人,造成47人遇难,12人失踪,农作物受灾面积达36.4万亩,绝
收为19.43万亩.经初步核查,全县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达76.27亿元(数据来源于中国
岷县网).
2 灾害的地学诱因
2.1 断裂与地震
岷县地处青藏高原东麓与西秦岭陇南山地接壤区,该区是南北构造带与昆仑山—秦
岭断裂带等深大活动断裂的构造交汇部位,也是北西西向东昆仑断裂带与西秦岭北
缘断裂带之间的构造转换区[6].岷县所在的位置属于中国南北地震带内,活动断裂在
该区域分布密集,区内主要存在以下4条具有相当规模的活动断裂:西秦岭北缘断裂
带、临潭—宕昌断裂带、光盖山—迭山断裂带、迭部白龙江断裂带[6].
其中离岷县最近的断裂是临潭—宕昌断裂.该断裂位于东昆仑断裂与西秦岭北缘断
裂之间的构造转换过渡区,在构造上处于应变积累和转换过渡的重要位置,在深部表
现为明显的递变梯度带,区内构造复杂,形成了多条次级断裂,具备发生中等强地震构
造条件(见图2).
图2 岷县西北部三次中强地震的等震线分布Fig.2 Isoismal contours of three
moderately-strong earthquakes in the northwest of Minxian
该断裂在历史上曾发生过1837年临潭东6.0级地震[7]、1573年岷县6/4级地震
[8],并于2003年发生过岷县5.2级[2]和2004年岷县—卓尼5.0级等地震[3].经现
场考察确定,此次2013年6.6级地震就发生在临潭—宕昌断裂的中段.
历史记载在县城附近发生的几次强烈地震,都造成了岷县不同程度的人员财产损失
[9].图2给出了2003年以来该区域发生的震级>5.0级的3次地震的等震线分布,
其中2003年5.2级地震等震线为灰色长虚线,2004年5.0级地震等震线为黑色实
线,2013年6.6级地震等震线为灰色点线.可见3次地震的等震线长轴方向都与断
裂迹线平行,地震烈度Ⅶ度区内不仅断裂密集,而且村镇也很多,因此地震造成当地没
有设防的房屋倒塌非常严重.这几次中等强度地震都在极震区造成崩塌、滑坡等次
生地质灾害,图2中仅标注了2013年6.6级地震后极震区的滑坡、崩塌点(黑色三
角符号),这些次生地质灾害点既包括地震时新触发的滑坡、崩塌,也包括以前的老滑
坡体,主要沿发震构造两侧密集分布,并随离构造线的距离增大而急剧减少.
根据调查发现,3次地震沿断裂逐第发生,新生的地质灾害也按照地震发生的顺序沿
断裂向东南方向逐渐增密.断裂密集,地震频发,是该区域地表破碎、岩层松散的主要
原因.地质灾害发育的地区都是地质构造复杂、岩石风化碎裂、新构造运动活跃、
地震灾害多发的地段[10].几组断裂交汇的峡谷区,往往是大型滑坡、崩塌的潜在发
生地,断层密集分布区岩石较破碎,坡度较陡的斜坡常发生崩塌或落石.这一地区地表
破碎不仅为泥石流准备了丰富的固体物质来源,又因地形高耸陡峭,还为泥石流活动
提供强大的动力.岷县西北部近年来地震多发,为次生地质灾害的发生储备了有利条
件.
2.2 地形与地貌
岷县地处青藏高原边缘,是甘南高原向黄土高原、陇南山地的过渡地带,整个地形由
西北向东南倾斜(见图1),地貌属高原形态,平均海拔2 500 m,属中高山区.
(1)对气象灾害的影响 岷县境内大部分地方海拔高,受大陆性气团、副热带暖湿气团
的交替影响和地形对大气抬升的作用,形成高寒阴湿这一气候特点.境内河流落差大,
河谷宽浅,由于这一地形特征,北部冷空气易于袭入,南来暖气流容易受阻挡,以致加剧
了气候差异,促使了地形雨的形成.尤其在夏秋季节,多强对流天气过程,强降水还常常
引发洪灾;另外,由于岷县地势较高,地形复杂,水蒸气在高空低温下易形成冰雹,雹灾
时有发生.因此,岷县的地理条件决定了其降雨量多,气温低,多冰雹、暴雨等自然灾害.
(2)对地质灾害的影响 岷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形梯度带,海拔2 040~3 747 m,
山地面积占88.8%,境内山丘重叠,沟壑纵横,山地坡度主要在15°~45°之间.这里较
大的地形高差,陡峻的山坡,深切的河(沟)谷,是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各类地质灾害
形成的必要条件之一.例如,岷县纳纳河(见图2)流经禾驮、茶埠两乡镇,主要支流有
耳阳沟、三沟、四沟、义仁沟、立哈沟、红花沟等,其上游红花沟与下游茶埠镇高
差>400 m,有利的地势条件可以为泥石流提供势能,使泥石流具有侵蚀、搬运、堆
积的能量;纳纳河北岸沟谷流域内植被较差、表面岩层风化强烈,为泥石流提供了足
够的松散体物质,同时沿河流两岸分布有很多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地区,大量松散
物质堆积在坡面和沟谷,暴雨季节易发泥石流.
(3)对地震灾害的影响 岷县境内山体沟谷纵横交错,在强烈地震动作用下山体放大效
应明显.譬如“7·22”岷县漳县Ms6.6级地震造成极震区房屋破坏呈现沿山体自下
向上的震害加重的趋势.此外,历次震害调查表明,岷县境内沟谷发育,边坡众多,在强
烈地震动作用下,位于山体边坡前缘的土木房屋基本倒塌,而在山体顶部远离边缘的
相同类型的房屋倒塌相对较少,大部分为墙体严重破坏和贯穿性裂缝.从山体边坡前
缘和中后部位置相同结构房屋破坏情况可见,边坡效应导致山边房屋震害加重.
总而言之,区域地质地貌条件决定了灾害发育的程度和特点,也决定了灾害分布的地
理位置.
2.3 地层与岩性
岷县境内地层从古生代泥盆纪中期开始至新生代第四纪,均有出露[1].而地质灾害集
中分布在第三纪红色岩层和第四纪黄土岩层地区,其他岩土体中滑坡的数量较少.
研究区内的第三纪红色岩层主要有砾岩、砂砾岩、砂岩、粉砂岩等,这些都属于软
弱岩层.高空隙率、低强度、易软化、胀缩和蠕变等是软弱岩层主要的工程地质特
性.研究区内早第三系分布范围广,沉积厚度大,为山麓沉积;晚第三系分布在县境北部
的小寨、上马家一带及白家湾等地(见图2),岩性为紫红色中厚层含砾粗砂岩,夹砖红
色砂质粘土和少量砾砂,底部有少量砾石层.现场调查发现,岷县永光村一带第三系红
色岩层间裂隙发育、抗剪强度低下,在浸水或地震作用下内部结构易破坏,强度显著
降低.“7·22”Ms6.6级地震在这一带造成了严重的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
除了上述第三纪红色岩层地区外,滑坡、崩塌、地裂缝等在海拔2 300~2 600 m
的永光、车路、文斗、中寨、堡子等地的阳坡低山坡地集中分布,而这个范围也是
黄土的主要分布区域,这一带黄土层厚度一般为10~30 m,土质较松,色泽淡黄.由于
黄土多孔隙、弱胶结,土质松脆,容易遭受剥蚀风化,岷县黄土内在结构独特,在水、地
震或水与地震耦合作用下会产生诸如湿陷、震陷、液化等现象和灾害类型.
(1)水的作用 岷县境内黄土层母质多属风积黄绵土,以细砂(0.25~0.05 mm)或粉砂
粒(0.05~0.005 mm)为主.按照俄罗斯卡庆斯基分类制,该区黄土为轻壤或中壤,全
剖面石灰反应较强烈,水土流失严重,再加上耐蚀力小,易于淋溶,多形成陷穴及崩塌.
岷县境内降水时段集中,黄土层在降水或地下水作用下,土体结构会发生一系列物理
化学变化,产生附加沉降,造成湿陷.尤其在黄土陡坡边缘地带,黄土湿陷容易产生裂缝
或诱发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
(2)地震作用 在地震作用下,松软的黄土覆盖层达到一定厚度,会对地震动有放大作
用[11,12],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增大和长周期分量的增加从某种意义上增大了各类
地震次生灾害的发生机率,从而导致岷县高海拔黄土区的震害加重.当土层的含水量
较低时(低于塑限),在强烈地震作用下,黄土中细小的土颗粒落入大孔隙而产生突然
性附加沉陷,产生震陷.黄土震陷可能引起土体破裂、边坡失稳、地基沉陷等灾害.
(3)水与地震耦合作用 当土层中含水量较高时(高于塑限),在强烈地震和水的共同作
用下,黄土体中可溶性盐溶解、大中孔隙崩溃、微小孔隙充水,孔隙水压力就可能上
升,有效应力降低,抗剪强度减小,一旦产生黄土液化,有可能引起地基失稳而沉陷或滑
动[13].历史震害表明,水与地震耦合作用通常会导致黄土地区发生大规模滑坡灾害.
经过对岷县“7·22”Ms6.6级地震震害现象初步分析认为,此次地震中压埋12人
的永光村挖木池滑坡泥石流是由水与地震耦合作用造成的.
3 灾害的链式反应
由于地形复杂,山坡多平地少,生态环境恶化,岷县的地质灾害常常呈链式发生,其种类
繁多,结构复杂,危害严重.韩金良等[14]按诱发因素将地质灾害链分为内动力型、外
动力型、人类工程型以及复合型地质灾害链.岷县地质灾害通常由泥石流、山洪、
滑坡、崩塌和水土流失等灾种及其相关灾变现象构成,地质灾害链表现比较突出的
形式也包括这四类.
3.1 内动力地质灾害链
地震是岷县内动力地质灾害链的主要诱因.地震诱发的山地灾害形成链式反应,即地
震—崩塌或滑坡—( 泥石流—) 堰塞湖—溃决洪水或泥石流[14].
岷县附近具备发生中等强度地震的构造条件,近10年几次中等强度的地震往往导致
震中附近建筑物被毁坏或严重破坏,并引发地震滑坡和崩塌.“7·22”6.6级地震导
致茶固滩―马家沟―文斗―车路―永光―永星―拉路一线的滑坡、崩塌密集,各类斜坡失稳
造成大量房屋破坏、农田被毁、交通中断等,形成以地震为诱因的链式灾害效应.
3.2 外动力地质灾害链
岷县山区暴雨性地质灾害链暴发频率较高.在高山地区暴雨—崩塌—滑坡—泥石流
灾害链较常见,并且具有规模大和致灾严重的特点.
譬如,1988年5—7月,岷县遭受暴雨、洪水、冰雹袭击达10多次,23个乡(镇)无一
幸免.因灾死亡23人.尤其在禾驮、茶埠一带1 h降水90 mm,形成大山洪,瞬间冲
毁房屋174间,死亡17人.
3.3 人类工程活动地质灾害链
在岷县最典型的人类活动导致的灾害链应属2012年5月10日的山洪泥石流灾害.
这次灾后调查发现,严重的灾害损失应归咎于建筑、农田挤占河床.平常年份纳纳河
河水不到1 m宽,当地人在河床上建房种粮,纳纳河流到禾驮乡,几乎看不到明显的
河道.此次灾害中,下泄的河水从成片房屋中拱出一条道,所到之处地面建筑被夷为平
地.“人水争地”导致了56人遇难的悲剧[15].
此外,马坞乡境内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未暴发过泥石流,在人为开发利用沟谷中游的大
片陡坡土地,造成植被破坏,诱发了1995年、2001年的重大泥石流灾害[4].
3.4 复合型地质灾害链
由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和人类工程活动联合作用诱发的地质灾害链称为复合型的地
质灾害链.2013年岷县发生严重的地质灾害链实际上也是地震、降水以及人类活动
共同作用的结果.
近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岷县许多商贾炸山取矿,农民在山坡开荒种田种药材等,这些人
类工程活动不仅使植被遭到严重破坏,而且造成沟谷两岸原有坡体大大改变,不稳定
的斜坡体在降水、地震等外力作用下很容易失稳,酿成灾祸.“7·22”6.6级地震之
前,震区连续10余天降水,黄土覆盖地区长时间受雨水淋溶,饱和土层逐渐向深部发
展,由于含水量升高,表层黄土体的强度和黏结性逐渐降低.当强烈地震突然来临,没有
植被保护的黄土坡体在震动作用下,引发大面积山体滑坡、崩塌,造成严重的人畜伤
亡、财产损失.然而,地震后不久(9月16日夜间),一场猛烈降水携带者沟谷斜坡上松
散的地表物质再次袭击了震后破碎的民居,此次山洪泥石流灾害又造成岷县8人死
亡.两灾叠加,使岷县百姓损失惨重.
4 结语
从2012年“5·10”山洪泥石流至2013年“7·22”地震以及其后的“9·16”暴雨
泥石流灾害,造成岷县境内死亡人数超过212人,经济受到重创.灾后调查显示岷县灾
区民房质量差,大多数民居仍为土质材料修建,在洪水或强烈地震作用下极易垮塌,而
房屋质量差正是经济落后的表现;岷县经济落后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自然灾害频繁,而
多灾多难缘于其所处地理劣势.
4.1 灾难的明示
(1)居安思危 各类建筑要远离危险,尤其是远离那些比较明确的危险地带.这些危险
地段包括活动断裂带、山区斜坡边缘、泥石流沟口等.
地震调查显示,岷县西北部地震震害的分布特征受断裂带控制.“7·22”地震极震区
震害分布基本上沿茶固滩—马家沟—文斗—车路—永光—永星—拉路一线分布,沿
线不仅房屋震害、地震滑坡崩塌成带状分布,而且也有一些老的滑坡呈带状分布.同
时,已发生地震的极震区附近断裂密集,断裂构造作用使地表岩层相对破碎,断裂构造
附近有很多松散岩体(断层破碎带,构造角砾岩);松散岩体在地震或降水作用下很容
易发生滑坡、崩塌,产生地裂缝.可见,活动断裂附近很危险.此外,山区斜坡体及其上
部边缘也可能产生滑坡、崩塌,还存在边坡效应、地震动放大等不利的地震效应;河
道及沟口是洪水、泥石流经常光顾的地方,各类建筑尽量远离这些危险地带.
(2)山崩、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更加危险 根据以往的地震教训,地震过后次生灾
害将进入活跃期[16],崩塌滑坡的活跃期将持续5—10 年,泥石流的活跃期将持续更
长时间.震后山体疏松,稳定性大大降低,往往一场小雨也能引起次生地质灾害,对灾区
造成反复打击.“7·22”地震受灾严重的地区老滑坡、新滑坡、崩塌随处可见,泥石
流沟很发育,岷县的茶埠镇、中寨镇、禾驮乡、堡子乡、维新乡等几个乡镇具有潜
在地质灾害高发的隐患,需加强灾害防范措施.
4.2 重建的要点
(1)远离危险区 生活在岷县地区的人民面临的生存挑战是多方面的:新构造运动强烈、
暴力型天气活跃、地质灾害频繁等等,要有很强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足够的防灾减灾
知识.山区群众建房由于可供选择的场地很少,房屋基本沿斜坡建造,受地震产生的次
生地质灾害(包括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侵袭的潜在危害性极大.灾后重建前必
须查清不适宜居住的地方,而且可能要考虑占用必要的平整耕地来作为农民的宅基
地.此外,需要找到活动断裂的精确位置,查明那些具有潜在隐患的危险地带,并指出可
以迁居的安全场所.
(2)加强多种灾害综合防御能力 ①提高防灾意识为提高民众防灾意识和能力,迫切需
要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科普教育,并从发展的角度引导人民做好长期防御自然
灾害的建设,而不能过于依赖灾害的预报和预警.如在重建过程中,尽量避免开挖边坡,
保持坡面自然状态,避免诱发新的滑坡.在山区道路恢复重建中,进行道路地质灾害评
估,对大型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点和隐患点重新选线,尽量采取绕避方案,从源头上减少
灾害.②做好农村乡镇的地质环境评价.岷县“7·22”地震破坏最严重的极震区基本
上都在农村,这些村镇所面临的各种环境地质问题非常严重,滑坡、崩塌、泥石流等
地质灾害频发,给乡镇建设带来不利影响.如果没有能力选择其他更好的居住地,那么
只能通过地质环境评价采取相应的预防、预警措施,探索农村乡镇建设中人类与地
质环境相互协调发展的对策.③重视地震灾后重建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目前,全国各
地正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岷县的地震灾后重建如果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
不仅可以提高和增强农村抗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还将有力地推动农村防灾减灾
工作,促进生态和人居环境的改善.
(3)保持因地制宜谋发展的思路 岷县自然环境恶劣,基础条件差,应对各种自然灾害
的能力较弱.由于该区域黄土耐蚀力小,坡度>35 °的陡坡黄土地区,受地形限制,水土
易于流失,不宜种植农作物,但水分状况较好,适于造林.在这类地区,不能一味地种植
高收益经济作物,希望可以考虑环境的生态效益,以求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 岷县志编纂委员会.岷县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
[2] 郑文俊,刘小凤,赵广堃,等.2003年11月13日甘肃岷县Ms5.2地震基本特征[J].西北地震学
报,2005,27(1):61-65.
[3] 何文贵,周志宇,马尔曼,等.岷县—卓尼5.0级地震的基本特征和地质背景研究[J].地震研
究,2006,29(4):373-378.
[4] 何秉顺,郭良,左吉昌.甘肃岷县“5·10”特大山洪灾害调查[J].中国水利,2012,63(15):23-25.
[5] 丁晓莉,刘世梅.岷县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及防治措施[J].甘肃科技纵横,2006,35(5):46-47.
[6] 袁道阳,张培震,刘百篪,等.青藏高原东北缘晚第四纪活动构造的几何图像与构造转换[J].地质学
报,2004,78(2):270-278.
[7] 郑文俊,雷中生,袁道阳,等.1837年甘肃岷县北6级地震考证与发震构造分析[J].地
震,2007,27(1):120-130.
[8] 郑文俊,雷中生,袁道阳,等.1573年甘肃岷县地震史料考证与发震构造探讨[J].中国地
震,2007,23(1):75-83.
[9] 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甘肃省地震资料汇编[M].北京:地震出版社,1989.
[10] 肖盛燮.灾变链式演化跟踪技术[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11] 王得楷,马琦明,陈怀录,等.甘肃城市建设地质灾害防治研究[J] .甘肃科学学报,2010,22(3):53-56.
[12] 石玉成,王兰民,张颖.黄土场地覆盖层厚度和地形条件对地震动放大效应的影响[J].西北地震学
报,1999,21(2):203-208.
[13] 王兰民,刘红玫,李兰,等.饱和黄土液化机理与特性的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0,22(1):89-
94.
[14] 韩金良,吴树仁,汪华斌.地质灾害链[J].地学前缘,2007,14(6):11-23.
[15] 新华社.甘肃岷县洪灾反思:仅30毫米降水56人遇难[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2,28(6):12-13.
[16] 崔鹏,韦方强,陈晓清,等.汶川地震次生山地灾害及其减灾对策[J].科技赈灾,2008,23(4):317-323.
本文发布于:2023-11-07 16:46: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34678120884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甘肃岷县灾害之地理解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甘肃岷县灾害之地理解析.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