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利最高级别奖衔,榜样的力量!

更新时间:2023-11-07 15:20:51 阅读: 评论:0

建构区-秋雨的特点

安利最高级别奖衔,榜样的力量!
2023年11月7日发(作者:分手的记忆)

中国FC成员--安利最高级别奖衔,榜样的力量!

安利全球政策咨询委员会(FC)是安利公司最高级别的咨询委员会。每年,安利公司都会从

资深营销总监中,邀请杰出的营销领导人,成为安利全球政策咨询委员会成员。他们来自全

球各地不同的安利市场,他们将分享创办人家族和管理层带来的公司发展资讯,并对公司未

来战略提出自己的看法。

安利全球政策咨询委员会成员还应该是安利品牌当之无愧的形象大使:忠诚执着、

不懈努力,将安利的优质产品、事业良机和企业文化广为传播,将是他们任重道远

的责任;乐观向上,积极热情,用自己的丰富经验和人格魅力,开启事业伙伴对丰

盛人生的美好愿望,将是他们赏心乐为的使命;珍惜商誉,富有爱心,让整个社会

见证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对世界永恒不变的承诺,更是他们持之以恒的追求。

安利全球政策咨询委员会成员,是一份荣誉,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对他们来说,

是多年前的一个明智选择,开启了丰盛人生的第一缕希望;是多年来的一份坚定信

念,让他们与公司不离不弃、共创卓越,并赢得了公司的尊重和认可。

以下是2011年来自中国的安利全球政策咨询委员会成员:

(一)

周帆扬郑新清

(财务主管 财务经理)

16年的安利之路让郑新清、周帆扬夫妇体会最深的,是安利的两个不变——第一是

承诺不变,“安利承诺的表彰奖励从来没有失言,而且也没有名额的限制,你做到了就能得

到,你的成功并不会排斥别人的成功”;第二是伙伴关系不变,“安利公司不是凌驾于你之

上来管理你,而是给你提供平台,提供后勤支援,让你来经营。大家是合作关系、伙伴关系。

怀着对公司、对良师益友、对事业伙伴的感恩之心,郑新清夫妇把这份真挚的回馈之

情放大到了全社会。2004年到2005年,他们积极参与“爱心手牵手”活动,资助了30

失学女童重返校园,受到河南省委、省妇联领导的表彰。200812月,郑新清不顾腰伤未

愈,会同郑州地区的地方业务营运咨询委员会成员们一起前往海拔1700米的贫困山区小学,

与孩子们联欢,为孩子们送去温暖。2008年汶川大地震及2010年玉树地震发生后,他们均

捐出善款以表达支援灾区的热切心情。

对郑新清夫妇来说,16年的安利之路是一场全新的生命体验,他们收获了比财富更

重要的、丰富自己也丰富别人的丰盛人生。

(二)

韩世荣

(贸易公司总经理)

1996年,韩世荣出差到美国洛杉矶,经朋友介绍参加了当地安利营销人员聚会。让她略感意外的是,

这个群体的整体素养很高,这也让她意识到了安利产品蕴藏的巨大商机。

回到青岛后,韩世荣立即忙开了。白天工作繁重抽不开身,她便充分利用起晚上的时间。亲朋好友和

客户冲着她的面子加入进来,但很快便放弃了,这些变故对于一个新加入者的信心难免会有冲击,但韩世

荣并没有轻言放弃,她知道新兴事物的成长必然要经过苦寒和磨砺。

这些年来,除了与安利事业伙伴分享事业机会,韩世荣还投入到社会公益事业中,2002年,韩世荣

当选为青岛市慈善协会常务理事,她也成为青岛市捐助慈善事业个人捐款第一名。这份榜样的力量,最终

也影响到了她的儿子。这位从海外留学归来的年轻人,在母亲的耳濡目染下也成为安利的一员,并培养了

尊重他人、积极乐观、富有爱心的性格。

韩世荣说,“安利是一个能改变人生的难得机遇,希望伙伴们都能好好把握。”

(三)

任英才

(通讯公司总经理)

1996年,任英才正处于事业的低谷,迷茫的前途让他感到难以承受的压力。站在人生十字路口的他绝

对想不到,因一次出租车上的无意闲聊,让他与“安利”结下了不解之缘。

因为发现身边的安利人的不同寻常,任英才开始主动地、认真地去了解安利,而且立刻就被安利独到

的文化所吸引和打动:“安利事业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助人助己,你通过帮助他人获得成功,才能达到自

己的成功,这和我以往的商业经验完全不同。以往,我们讲的都是单打独斗、你争我夺,而安利讲的是合

作、共赢。”

(四)

吴奕熊世翔

(会计 空军军官)

锅碗瓢盆、油盐酱醋、单位和家两点一线,原以为生活就如此平凡的吴奕,1995年却从朋友那里接触

到一个精彩的世界——安利。经过多年的历练,吴奕已完全从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蜕变成自信有魅力的女

性,并吸引了丈夫熊世翔在转业之后选择了安利。

吴奕与熊世翔在安利事业中打拼多年后,最认同的心得是一切顺其自然、从不气馁。这些年来,他们

坚持用自己无尽的爱心和耐心以及对这份事业的执着,引领大家始终坚信安利事业的远大前景。

在旁人眼中,熊世翔与吴奕是一对让人羡慕的恩爱夫妻;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们还将彼此之间的恩

爱转化成了无私大爱,撒向那些亟需帮助的人。到目前为止,吴奕、熊世翔夫妇资助的失学儿童已经超过

康君

(工程监理)

1995

10月,康君在参加了一次安利营销人员表彰大会后,发现安利事业的核心价值与自己的梦想

不谋而合。从此,康君将人生梦想与安利事业融合起来,找到了人生目标,明确了奋斗方向。

投身安利事业16年,康君最突出的感受就是:“对待生活要知足,对待工作要知不足,对待成长要不

知足。”这种“知不足”而后“知进步”,“不知足才能更卓越”的态度已成为他贯穿始终的工作标准。

在事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永葆一种“在逆境中坚韧不拔、在顺境中为自己加压”的进取精神,更是康君克

服困难、愈挫愈勇直至成功的秘诀。

在事业颇有收获之时,康君更愿意把在安利中的收获化作大爱回馈整个社会。他曾为30多名残疾儿童

提供资助,让他们通过学习掌握自力更生的本领。2006年,康君被山西省政府授予“扶残助残公益明星个

人”的荣誉称号,成为省内同行业中获此殊荣的第一人。在康君看来,助人正是安利精神的具体体现;他

深知寒夜中一簇火苗的温暖所带来的无穷力量,因而常怀感恩之心,并乐于奉献和分享。

(六)

刘红狄晋

(副主任医生 电脑高级工程师)

上世纪90年代初期,作为技术型专业人才的刘红夫妇就已经过上了富裕、稳定、悠闲的生活。然而在

1995年的某一天,刘红却被一句话所惊醒——奔驰宝马都有备胎,你的备胎在哪里?这句话令她的生活从

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刚开始在安利创业的时候,刘红坚持“为人生多一重保障,也希望能帮助别人”的信念,并没有想着

赚钱。正是这样“助人且助己”的信念,让她能够理直气壮地接受挑战和压力、承担起责任。刘红的坚持

和真诚打动了丈夫狄晋,在第二年,狄晋也作出了同样的选择。

如今,夫妻两人的安利事业已驶入了快车道。刘红以自己的激情、感染力带动了市场,而狄晋的理性、

胡庆东苗冬梅

(金融投资经理金融投资交易员)

1997年夏天,苗冬梅第一次看同事做安利产品示范,就被优质的产品深深吸引,并坚信这是一个不可

多得的商业机会。经过一年多的深入接触后,他们看到了顾客对安利产品的信赖、支持以及安利公司对营

销人员的爱护和尊重,于是,夫妇俩决定全职投入安利。

在安利的10多年,苗冬梅和胡庆东从伙伴关系中获益匪浅:“每个人都会有迷茫、困惑和无助的时候,

每当这时,身边的伙伴都会伸出援手出谋划策,共同帮助解决。”他们目前最大的愿望是把多年的经验传

递给其他人,帮助更多的人去实现梦想。

多年的安利历程让他们培养了坚定的信念,锻炼了积极和平稳的人生态度。在他们看来,成功的秘诀

就是属于那些有理想、愿意改变自己并且不畏惧困难的人,而在安利的最大收获就是学会了善待别人。现

王成安尹建平

(房地产副总经理数学讲师)

38岁开始安利事业前,尹建平已经在三尺讲台上担任了18年的数学老师。一次家庭变故之后,支撑

家庭的责任压在了尹建平身上。在这个时候,尹建平加入了安利事业,并由此找到了改变家庭生活状态的

转机。

多年来,尹建平一直坚持安利的价值观。她经常耐心地与身边的伙伴沟通,告诉他们成功需要稳健经

营,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悉心领会安利的企业文化和营销理念。现在,许多伙伴都非常熟悉她

的成功心得——“人生四界”:一是眼界阔,要多接触些新事物,多出去旅行接触不同文化;二是境界高,

不能一味斤斤计较;三是心界宽,坚持自己的理想,同时善待他人;四是路界远,只有坚持了前面三界,

才能走得更远。

李丽莉吕辉

(助理工程师 自动化工程师)

1996年,李丽莉在沈阳某味精厂过着日复一日的平淡工薪阶层生活,虽然不富裕,但

和丈夫吕辉的小日子也算过得平安惬意。然而即将上小学的儿子却打破了这个小家庭的平静

生活,李丽莉希望儿子从小就能接受最好的教育。但是,钱从何而来?李丽莉决定辞职下海

一搏。次年六月,李丽莉与安利有了第一次的接触。经过对安利经营模式的反复探讨、求证,

她觉得这钱赚得合情合法,于是她决定从事安利。

在成功背后,李丽莉也品尝到了困难和辛酸。开始创业时,面对业绩的停步不前,她曾

想过放弃,但强悍的个性最终令她坚持了下来。至今,她回想起来,还会很有感触地说:“成

功其实很简单,成功就是坚持你的想法,不惧打击地做下去。”

18岁时没人说过她漂亮,40多岁的时候,很少人说她不漂亮。的确,现在的她,充满

自信,虚心而不张扬,洋溢着成熟女性的知性美。当初为了儿子的教育努力打拼,如今在国

外念书的儿子也非常争气地考取了英国的一所名牌大学。

(十)

姜光辉赵凤霞

(房地产公司职员会计)

姜光辉从南开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海南省工作。一直不甘心平淡过日子的姜光辉,在原单位工作了一年

多就决定辞职下海。在花了三个月时间研究安利的营销模式以及进行深度了解后,他有了一种“终于找到

属于自己事业的感觉”。于是,姜光辉与妻子赵凤霞带上不到三岁的儿子,回到赵凤霞的老家长春,作为

安利事业发展的起点。

走过15年的安利之路,姜光辉和赵凤霞总结了从事安利事业的成功秘诀:首先,要确定一个行动目标,

然后为这个目标制定详细的行动计划;再按这个计划持续地行动,不要轻易改变。遇到前进的瓶颈,只要

坚持到底,不要轻言放弃,就一定可以找到解决困难的方法。

孙蕾张忆平

(公司职员国际贸易公司经理)

1995年底,曾经是一家国际贸易公司香港分支机构总经理的张忆平开始全职从事安利事业。对于习惯

做总经理的张忆平来说,刚开始做安利最大的困难是如何面对“拒绝”。但张忆平是一个越有压力越能激

发潜能的人,他花了很多的时间了解安利,并把对安利的认识转化成专业知识。

张忆平认为,安利首先是一门生意,因此要建立市场渠道,建立稳定的顾客群体。其次,安利是历练

人的生意,一定要付出很多,提高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才可能成功。作为安利人,张忆平将回馈社会、

奉献社会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2008年春运期间南方遭遇冰雪灾害,当张忆平得知大量的社会捐赠物

资积压在广州火车站无人搬运的时候,他立刻组织了一支志愿者队伍赶赴火车站,用了两天的时间将救灾

物资搬运上车。

周婉明陈毅鼎

(统计员音乐教师)

周婉明出生在广东一个小山城里,从小就向往大城市的生活。1987年,她终于找到了机会前往澳洲留

学,她决心在那里开创新的美好生活。后来,在哥哥周志坚的鼓励下,她开始全心全意地发展安利事业。

陈毅鼎出生在上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87年在大连歌舞团负责编曲和演奏,常常到全国各地演出,

赢得无数掌声与荣耀。后来陈毅鼎和朋友组成乐团,到澳洲寻找演出机会,但海外的生活却不尽人意。这

个时候,他遇到了已在从事安利的周婉明,并在她的带动下加入了安利。虽然对于周婉明口中那个能够让

人成功的机会满心好奇,但上海人独有的谨慎务实仍让陈毅鼎观望了足足一个月之久,才迈开了安利事业

的第一步——四处学习、送货、服务顾客。

欧帼英周志坚

(纺织工人西医内科医生)

1987年,已经是内科医生的周志坚来到悉尼留学,学习期间在一家餐厅做兼职。从洗碗开始,用了一

年多时间他就当上了厨师长。但他却开始感到迷茫:“难道这就是我向往的事业成功?”。就在这个时候,

同学介绍的一场安利聚会吸引了他,这次聚会让他终于意识到自己所追求的梦想究竟是什么。

随后在安利的奋斗中,周志坚邂逅了与他有着共同目标的欧帼英女士,并组建了幸福的家庭。如今,

这么多年过去了,安利还是他们一直以来爱情保鲜及婚姻长青的基础。对于丈夫回中国继续从事安利事业,

欧帼英更给予了百分百的支持。

回忆往事,周志坚认为在任何行业想成功都必然经历困难,而坚强的意志和执着的信念是迈向成功的

基础。目前,周志坚仍坚持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他坦承,“做安利二十多年了,从来没有象现在这么忙”

这是因为2008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席卷了各行各业,很多人一夜之间就失去了工作,看到这么多对前途感

到迷惘的人,周志坚觉得更应该用自己的经验和能力,启发和唤起他们的信心和勇气。

(十四)

卢宪新卜范芝

(投资公司副总经理 工程公司总经理

)

多年前,卢宪新在海南一家信托投资公司担任第一副总经理,而卜范芝则经营着一家工程装修的公司,

二人当时的经济状况是相当宽裕的。

卢宪新坦言,安利最初吸引他们的,是它的市场营销计划;他们甚至想借鉴到自己的生意中。随着了

解和研究的加深,夫妇俩幡然醒悟到安利本身就是一门极好的生意。于是,卢宪新毅然辞去副总经理的职

位,全职从事安利。一年以后,卜范芝也将公司关掉,两人心无旁骛投入到安利中来。然而,成功的路途

注定充满荆棘。在海南夏天湿热的天气下,当时每天做演示的卢宪新挥汗如雨,汗水溽湿了腰部以上的衬

衣。面对环境的艰辛和旁人的误解,他们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一步一步地走了过来。

傅南生吴彩云

(五金机械营业员客服主任)

傅南生加入安利前是五金机械营业员,吴彩云则在速递公司当客户主任。当时的工作虽可得到上司的

欣赏,但发展空间始终有限。于是,当机会来临的时候,他们选择了可以让自己自由发挥的安利事业。在

安利的平台上,吴彩云夫妇充分发挥了潜能及创意,逐渐迈向成功,并获得了在其他工作中找不到的满足

感。

傅南生、吴彩云夫妇认为,理想生活的定义是,首先要打好经济基础,有稳定的收入;其次是有充分

的时间可以自由从事自己喜欢的活动。现在夫妇俩每天可以亲自接送孩子们上学及放学,假期带他们遍游

名山大川增长见闻。他们还经常健身或游泳,不仅强健体魄,也令头脑更加灵活。而在安利事业以外,他

们更不忘参与公益慈善事务。

温玲缪世忠

(教师私营企业主)

1997年,缪世忠接触到了安利产品,后来在一次安利业务说明会上,许多不同背景的人在安利中成长

和成功的故事深深地震撼了他。在参观了安利位于广州的生产基地后,缪世忠感到非常兴奋,因为自己找

到了一个拥有美妙前景的创业机会。于是,他辞去原来的工作,关掉自己的公司,开始全职投身安利。这

次果断抉择背后的决心,给他的安利事业带来飞翔的翅膀。

从孩提时代到步入社会成为一名教师,温玲心底一直拥有一个梦想:如果人们能像兄弟姐妹一样相

亲相爱、相携相助,这世界该多美好!1996年,当同事把安利事业介绍给温玲时,她很自然地被安利大家

庭的氛围所吸引:各行各业的人们微笑面对、彼此给对方关心和鼓励,所有积极向上的力量集合到一起!

于是,她很快就办理了加入手续。

周亚星袁为群

(室内设计师营业员)

在从事安利事业之前,袁为群是个商场营业员。先生周亚星下海开了公司以后,她做

起了全职太太。1995年,袁为群加入了安利。渐渐地,周亚星发现妻子变得更加独立、自

信和漂亮了。这使他对安利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一年后,周亚星结束了自己的生意,全力

投入安利事业。

在工作中,周亚星担当董事长的角色,负责把握大方向,缓解来自外界的压力。而袁

为群则承担着职业经理人的角色,负责管理与执行。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是合作伙伴对他们

的直观印象。而人性化的处事方式、以身作则的行事作风,也令大家对他们充满信任,从而

形成了一种默契的、和谐的工作氛围。

在安利不断创新的环境中成长多年,他们深知要保持基业长青就要与时俱进、不断充

实自己,在工作中他们率先垂范公司高科技产品,在生活中与成功人士密切交流。在持续的

成长中,他们也为自己树立了更高的人生目标,未来他们将会在安利事业里演绎更加精彩的

人生篇章。

(十八)

刘琳黄骏

(私营企业主私营企业主)

在认识安利之前,黄骏和刘琳都曾经在其他行业里经营多年,他们感受过成功的喜悦,但体会更多的

是创业的艰辛。在选择安利的第一天,黄骏已意识到这可能就是一次改变命运的重要机会,因此,他对自

己承诺一定要在安利事业中执着努力,争取拥有精彩的人生。那段时间,黄骏每个周末都是早上5点起床,

从深圳赶到广州学习营销、产品等专业知识,风雨无阻。

在发展安利事业的过程中,黄骏与刘琳相遇相知,并最终结合。通过安利事业,夫妇俩不但拥有了高

品质的生活,还懂得了回馈的责任与快乐。2006年,他们提供经费,帮助了家乡云南省大理市的十位家境

贫寒的大学生完成四年大学教育;他们还参与了为家乡公路建设募捐的活动,支持边远地区的开发与建设;

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他们又在第一时间带领伙伴们给灾区捐款。

从拥有生存保障到感受生活品质,再到品味生命的意义,黄骏、刘琳夫妇16年的安利事业丰富而精彩。

现在,他们将继续努力,以早日实现心目中的重要目标——捐建一所希望小学,帮助更多人实现梦想。

孙东梁丁苏

(五官科医生音乐教师)

1996年,初入社会的孙东放弃了医学专业,投身安利,开始创业。然而,为实现人生价值而奋斗的道

路从来不是笔直的坦途。孙东经常牺牲休息时间努力工作,朋友劝他别这么卖命,孙东总是乐观回答:“安

利为我搭起了创业的平台,为自己的目标奋斗,我很快乐!”

在一场公司业务大会上,孙东的出色演讲吸引了音乐才女梁丁苏。弦外觅知音,一对才子佳人结为连

理枝。十多年来,他们始终坚信安利创办人狄维士先生说过的一句话——“安利是以爱来打造的事业,仁

爱致富是我们的使命。”20085月,孙东从汶川大地震发生的第二天开始,就组织大家投身到抗震救灾

的志愿行动中,无偿献血、组织车队运送救灾物资、捐款捐物。517号,孙东在救灾志愿服务中度过了

自己40岁的生日。

奋斗的脚步从未停止,如今,他们希望帮助更多的人在安利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实现自己的梦想。“想

走得快,一个人走;想走得远,一起走。”他们还想告诉所有心怀理想的人,只要坚持自己的信念,每个

人都可以创造奇迹。

(二十)

张西业祁宁

(外贸公司经理百货公司总经理)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祁宁已是东莞最大的国营百货公司的老总。1995年的春天,朋友介绍她到

广州认识安利。体验了产品的过硬之处,了解了业务计划的可行性之后,祁宁坚信这个生意可以做,并游

说了先生张西业。经过深入了解后,张西业决定和太太一起全力以赴发展安利事业。

进入安利这个大家庭之后,祁宁变得更有亲和力和感染力。在不断提升自我、发展安利事业的过程中,

祁宁也得到了社会的肯定,收获广东省劳动模范、优秀女企业家等荣誉称号。而张西业的雷厉风行、身先

士卒,在安利则得到了更大的发挥平台。做到高级营销经理时,他还亲自开车到广州提货;时至今日还常

亲自带着伙伴参加安利东莞店铺服务顾客值日。

罗斌郑维良

(私营企业主酒店职员)

1995

3月,在澳大利亚留学六年的郑维良决定回国发展安利事业。在澳洲亲眼所见的事实让他相

信,安利事业可以让一个普通人改变命运,这虽然并不容易但很值得努力。

10多年来,安利不仅带给郑维良、罗斌夫妇理想的生活状态,还带给他们太多的震撼与感动。让他们

最难忘的就是,2000年安利创办人之一的老狄维士先生第一次访华,那时候老先生刚做完心脏移植手术,

但他还是坚持要远涉重洋来为中国的营销人员打气:“你们只要还有一个人做安利,安利的工厂就会为你

而开,这是我对你们的承诺!”那天,郑维良、罗斌夫妇和在场的三千多营销人员都又一次被安利的重信

然诺打动,并树立了新的目标。直到现在,郑维良、罗斌夫妇每每想起这个场面,都会非常激动。

时至今日,安利创办人所倡导的价值观早已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开启着一个个美好的愿望,并通过成

千上万的安利人生生不息地传承着,而郑维良夫妇正是这千万安利人中平凡但倍感幸福的一对。

杜国渊沈艳

(土木工程师产品培训讲师)

20

多年前,杜国渊在纽约一家餐馆里遇见了一位安利营销人员,这位营销人员的热情、耐心以及安利

的优质产品给了他良好的印象。不久,杜国渊在美国加入了安利。1995年,杜国渊回到祖国,从零开始一

个一个打电话、一次一次与客户见面、介绍产品,就这样踏上了他在中国的安利之旅。

杜国渊深谙安利是“人”的生意,和客户、伙伴打交道需要用心、用爱。当安利事业陷入困境时,杜

国渊确信好的产品没有理由失去好的市场,他常常开玩笑地说:“我小学是两届上海市的长跑冠军,大概

耐力比较好吧,总能坚持下来”。在杜国渊看来,当内心有了坚定的信念时,就有力量和方法去赢得成功,

成功者将为目标积极地行动,并永不放弃。今天的杜国渊,对安利的专注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无论看

什么做什么,他首先联想到的就是这是否对安利事业、对他的合作伙伴有用。

在安利事业中,杜国渊不断地认识自己、发掘潜能,持久地体会到成长的喜悦――那是一种与物质无

曹洪玉李家贵

(私营企业主 私营企业主)

10多年前的一天,李家贵夫妇经营的卡拉OK厅来了一群言谈充满激情,举止彰显较高素质的安利客

人。他们让曹洪玉接触到安利产品和营销模式,于是,抱着“只想每个月挣些额外收入”想法的曹洪玉加

入了安利的营销队伍。尽管李家贵开始很反对,但当他看到妻子在短短三个月内似乎找到了从未有过的快

乐生活,他开始研究并接触安利,并于1998年正式开始了安利的事业征程。

“安利让我找到了人生的乐趣。”回想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历程,和安利同岁的李家贵颇有感触。如今,

安利早已成为李家贵和曹洪玉生活的一部分,安利是工作,也是一种生活。他们时时刻刻都享受着从事安

利的快乐,他们每天期盼着和伙伴在一起学习、成长,一起展望未来,一起规划人生,从来没有感到辛苦

和劳累。安利所倡导的自由、家庭、希望、奖励的价值理念也深深植入了他们的内心,改变了他们的价值

观。

周朝胜刘艺

(建筑业管理人员教师)

作为一个不甘平庸、吃苦耐劳的安徽人,刘艺曾做过乡村女教师,摆摊卖过磁带,推销

过茶叶,也经营过饲料、药品生意。1998年,通过两年的深入研究,刘艺渐渐读懂了安利

并正式开始投入安利事业。初期的挫折并没有让她对安利的信心产生丝毫动摇,也没阻止她

奋斗的脚步,靠着骨子里的倔劲和勤奋,刘艺顶住了压力,让自己的事业不断发展壮大。

周朝胜,曾是合肥经济开发区的建筑业管理人员,在妻子的影响下,他在2002年辞去

了优越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安利,夫妻同心使他们的事业快速发展。

在安利企业文化的影响下,具有强烈责任感的刘艺夫妇,在经营事业之余积极投身各类

慈善活动。2009年,一直致力参与各项公益活动的刘艺因表现突出,荣获“合肥市优秀志

愿者”的称号。为了让更多的贫困学生得到帮助,刘艺伉俪每年都资助安徽一所中学里的贫

困孩子,受到资助的上百名孩子当中,已有不少人考上了名牌大学。爱心无止境,刘艺夫妇

未来更计划将资助学生的金额逐年加大,让更多孩子完成心中的梦想。

(二十五)

王祥顺蔺频

(外贸公司驻外代表 航空公司管理人员)

王祥顺从小家境贫寒,家人省吃俭用仅能供其念完大学。自然,王祥顺也挑起了改变家

人命运的重担。1991年大学毕业后,王祥顺去了俄罗斯从事外贸工作,通过努力掘到了人

生的第一桶金。

1997年,在多年深交的一位好友介绍下在深圳接触到安利,当他怀着探究安利“真面

目”的好奇走进安利后,却被安利大家庭中互相尊重的氛围、多劳多得的营销制度、积极上

进的营销伙伴以及提倡爱与分享的企业文化所深深打动。于是,王祥顺带着梦想回到成都,

但那时他的决定并没有得到家人的支持与理解。

转眼14年过去了,王祥顺不仅收获了财务自由,更拥有了坚定的信念和目标。最重要的是,曾经极力

反对的家人也通过安利改变了自己的人生,王祥顺觉得这比直接给到他们经济的资助更有价值。

不断提升的事业格局让王祥顺把对家人的爱扩大到对伙伴、对社会的责任中。当汶川大地震发生后,

身处灾区的王祥顺在组织伙伴自救的同时,还投入到浩荡的志愿者队伍中,他说:“是安利让我找到了内

心的目标与坚持”。

(二十六)

谭志波宋杰彬

(家庭主妇自由职业者)

谭志波出生在东北僻远、闭塞乡村的一隅,为了改变命运,她听从了哥哥的劝诫,来到

了广东东莞。由于没有技术与学历,她只能兼职从事家政工作。而十八岁的宋杰彬当兵离开

家,转业后就一直在寻求创业的门路。这一切,终于在他们遇到了安利后得以改变。

因为有梦想,谭志波夫妇一直很坚定。对理想的坚守,最初是为了生存,及至后来,变

化成了一份对事业伙伴的沉甸甸的责任。他们在安利中成长,也在透过安利事业探寻自己生

命的意义。在他们常年资助的敬老院里,老人们一提到他们,堆满皱纹的眼角总是溢出幸福

的笑意。在老人们的心里,他们就是自己的孩子。而谭志波和宋杰彬则在不断的付出与回馈

中更加印证了自己的价值。

当谭志波和宋杰彬刚开始从事安利时,他们的孩子只有两岁,而今,孩子已伴随着他们

在安利的忙碌生活中一天天长大。他们庆幸安利生活方式带给孩子的正面影响,他们更为今

天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而深感欣慰与自豪:“站在安利的舞台上,我们将共同筑建美好的明天!

(二十七)

张金辉刘成

(私营企业主工商局职员)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使张金辉、刘成一直在不断寻觅、打拼。张金辉16岁从农村来

到城市,曾经打过工,开过饭店。刘成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政府部门工作,后来又辞去工作,

自主创业。1997年,张金辉的小学同学将一款小小的“口喷”介绍给他们,让他们初识安

利。也就是从这支口喷开始,他们与安利结下了不解之缘。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如今

已是业绩稳健的资深营销人员。

安利之路中的风风雨雨让他们经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创业初期,由于消费者对公司

和产品的不了解,市场开发艰难。为了先让身边的家人和朋友们接受,他们把雅蜜香皂分送

给大家试用。从陌生到熟悉,从反对到支持,他们就是这样把安利事业一步步开展起来,

美好生活的希望一点点带给家人和朋友。

在安利的每一天,他们都像最开始加入时那样积极奋进,注重学习、善于思考是夫妻俩

一直坚持下来的良好习惯。在他们好学善思的带动下,整个市场都洋溢着积极进取的氛围,

他们热情周到的服务也受到了无数顾客的青睐。

(二十八)

金梅刘德沛

(均为销售人员)

刘德沛大学毕业后进入了一间传媒公司,后来公司因为经营的压力被迫解散了。那段

时间,刘德沛经常被母亲叫去参加安利公司的讲座,不久,他就加入了安利并慢慢地发现了

自己身上的变化。“人的性格里一些根本的特质是比较难改变的,但是潜力却可以挖掘。

金梅是个江苏姑娘,大学毕业后,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安利,于是开始思考:“安利

倡导的自由事业发展空间不正是我想要的吗?我要改变现状!”令她庆幸的是,在安利她还

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伴侣。

“因为在做同样的事情,我们的立场往往会一样,我们比一般的夫妻更能相互理解。

共同的事业所激发出来的责任感也让我们更乐于完善自我。”刘德沛夫妇希望伙伴们都能像

他们一样拥有幸福的家庭。

除了致力于帮助身边的伙伴实现理想外,他们一直不遗余力地帮助弱势群体,如

为太平洋海啸捐款、资助“春蕾计划”的失学儿童等。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体会到的是一种

无法用财富来衡量的成功。未来,他们希望能更多的从事社会公益活动,帮助更多的人。

(二十九)

邓卉茹郑廉明

(翻译银行管理人员)

邓卉茹是一个热爱生活、不甘平庸的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的她,原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但始终不满足于现状。怀着一份对未来的憧憬和梦想,邓卉茹不断寻求一个能尽显才华的机会。

1995年春天,邓卉茹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走进安利的课堂,敏锐的她意识到这就是自己一直在寻找的事

业机会,于是毫不犹豫走进了安利,也从此开始了她崭新的人生旅途。坚持理想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从一

开始兼职做安利的辛苦,到亲人的不理解„„困难接踵而至,但是邓卉茹选择了坚持。

相信自己的选择,珍惜安利这个机会,不断学习成长,真诚与人分享。十数年的安利经历,让邓卉茹

在举手投足间透出从容、自信。这使她更清晰地看到了安利带给她的价值——不只是一份物质上的收获,

更重要的是对自我的全面提升和个人成长的过程。

葛勇芹

(教师)

曾经身为大学讲师的葛勇芹,每当回忆起过去的岁月,不无感慨:“成功、目标、积极„„没有哪一

个词是用自己的生命真正演绎过或者验证过的。”葛勇芹坦言,自己对物质方面的要求其实并不高,之所

以不快乐是因为内心缺乏激情和成就感。而她也一直在企盼和寻找一个新的机会能够突破自我,最终她与

安利结缘。葛勇芹说:“是安利的产品打动了我,是安利事业给了我安全感。”

“没有什么是不可逾越的。”这是葛勇芹一直以来的信念。而持续的学习能力,更令她脚踏实地,走

好事业发展的每一步。美容、护理、健康、营养课程„„每学到一些新知识,她总是兴奋不已,并且将之

运用于实际。自我挑战对于葛勇芹来说,从未止息。

熊红梅洪贤明

(药剂师医生)

熊红梅伉俪原为医务人员,1997年,熊红梅开始从事安利,在她的影响下,丈夫洪贤

明也于4年后辞去了原有职务,与太太一起并肩作战。

在用心分析、挖掘对方潜能后,如今夫妇两人在工作上有明确的分工,是最亲密的合作

伙伴——丈夫负责营养品的课程,太太负责美容化妆课程;丈夫负责制定工作目标,太太则

负责实施和执行;丈夫精于演讲和激励,太太则擅长与面对面沟通。

谈及自己与丈夫经营的事业,熊红梅认为:“如果我们不是一起来做安利事业,而是各

自做着不同的工作,我想我们不会像现在这么有默契。安利有各种夫妻相处之道的课程,

也是讲师之一,这让我不断地鞭策自己,把太太的角色扮演得更好。”

在夫妇两人看来,注重家庭和睦与生活平衡,是安利带给人们最美好的事情。亲子教育、

人际关系、健康管理„„书本以外的生活之道,几乎都可以在安利学到。看到伙伴们在经营

安利的过程中,家庭关系也得到改善,可以说是熊红梅伉俪最有成就感的事情。

美在身边作文-蚕食鲸吞

安利最高级别奖衔,榜样的力量!

本文发布于:2023-11-07 15:20: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34165120878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安利最高级别奖衔,榜样的力量!.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安利最高级别奖衔,榜样的力量!.pdf

标签:刘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