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训练语文(汇总5篇)
1.阅读训练语文 第1篇
课内课外比较阅读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
谏之路也。——《出师表》
【乙】鲁宗道为谕德①时,居近酒肆②,尝微行就饮肆中③,偶真宗亟④召,使者
及门,久之,宗道方自酒肆来。使者先入,约曰:“即⑤上⑥怪公来迟,何以为
对?”宗道曰:“第⑦以实言对之。”使者曰:“然则公当得罪。”曰:“饮酒人
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真宗果问,使者具以宗道言对。帝诘⑧之。宗道谢⑨
曰:“有故人自乡里来,臣家贫无杯盘,故就酒家饮。”帝以为忠实可大。
①德:负责教育太子的官。②酒肆:酒馆。③微行就饮肆中:这里指鲁宗道乔装改
扮前往酒馆饮酒。④亟:急迫地。⑤即:如果。⑥上:皇上,这里指宋真宗。⑦
第:只。⑧诘:责问。⑨谢:道歉。
请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
饮 酒 人 之 常 情 欺 君 臣 子 之 大 罪 也。
【答案】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首先要结合原文的语境,
弄清基本意思(喝酒是人之常情,但是欺君确实做大臣的犯的大罪),再根据词语之
间的关系(尤其是主谓宾及其附属成分之间的关系,“饮酒”是“人之常情”的主
语,“欺君”是“臣子之大罪”的主语,它们之间是并列关系)划分句子的断句之
处,同时注意一些句首、句尾(也)的虚词。
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①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②醉翁之意不在酒
①盖追先帝之殊遇 ②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①第以实言对之 ②闻之,欣然规往
①帝诘之 ②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虚词用法。对“之”的几种常用用法必须掌握。A中都是“助
词,的”;B中前者是“助词,的”,后者是“代词,它,指这件事”;C中都是
“代词他(皇帝)或它(这件事)”;D中都是“代词他(鲁宗道、徐公)”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斜体词。
(1)以光先帝遗德 光:
(2)尝微行就饮肆中 尝:
(3)使者及门 及:
【答案】(1)发扬光大 (2)曾经 (3)到(至)
【解析】本题考查对重点实词含义的掌握。课内词语解释要准确无误;课外词语要
结合语境和联想学过的课文是否出现过该词语(如“尝”与《伤仲永》中的“未尝
识书具”是相同的,是“曾经”的意思;“及”与《孙权劝学》中的“及鲁肃过寻
阳”是相同的,是“到(至)”的意思)。
翻译下列句子。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即上怪公来迟,何以为对?
【答案】(1)这实在(的确、确实)是危急存亡的时候(时刻、时期、关头)啊。
(2)如果皇上责怪您来晚了,拿什么来回答?(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翻译。句子翻译最主要的方法是“留(保留法,人名、地
名、官职等,以及与现代汉语相同的词语<如“来”>)、组(组词法,如“皇上、责
怪、对答<回答>、换(根据语境替换法,如用“如果”替换“即”;用“您”替换
“公”;用“晚”替换“迟”;用“什么”替换“何”;用“拿”替换“以”)”要注
意不要出现错译、漏译(“也”是语气词,相当于“啊”)情况,再有注意省略、特
殊句式(“何以为对”是倒装句式,翻译时按照“以何为对”句序)。
乙文表现了鲁宗道怎样的品质?
【答案】忠实(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的分析。人物分析要抓住人物的表现,同时注意文中概括
性的词语(“帝以为忠实可大用”中的“忠实”)。
三、现代文阅读
2.阅读训练语文 第2篇
东坡
(宋)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释】①东坡:苏轼在贬官黄州时
居住与躬耕的地方。 ②荦(luò)确:山多大石的样子。
1、前两句诗写出了月光下的东坡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环境特点。
【答案】清幽,宁静
【解析】首先理解前两句“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的意思是“雨点纷
落,把东坡洗得格外干净,月亮的光辉也变得清澈,城里的人早已离开,此处只有
山野中人闲游散步,然后可见环境的特点是“清幽,宁静”。
2、第3、4句诗景中寓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答案】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恬淡旷达(乐观)的思想情感。
【解析】一个“莫嫌”,一个“自爱”,那以险为乐、视险如夷的豪迈精神,都在
这一反一正的强烈感情对比中凸现出来了。这“荦确坡头路”不就是作者脚下坎坷
的仕途么?作者对待仕途挫折,从来就是抱着这种开朗乐观、意气昂扬的态度,绝
不气馁颓丧。
3、第一句中的“清”字用得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案】收到了情景交融的表达效果。实写雨后山冈幽静,皎洁月光透过无尘的碧
空,敷洒在珠水晶莹的万物上,一片澄明的境界;暗写诗人守志僻处而自足于怀的
悠闲。
【解析】这是一道诗歌词语赏析题,这种题型是要求赏析时应联系全诗的主旨,从
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作者炼字技巧的精妙。具体
而言,要分三步回答: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第二步,把该字放入原句
中展开联想,描述景第三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3.阅读训练语文 第3篇
守护人生的原则和底线
①在美国纽约的一座公寓里住着一位叫西蒙的孤单老人,他记性不好,出门经常忘
了带钥匙,走在大街上也时常忘了回家的路,但他有个做人的原则,对帮助过他的
人必须表达了谢意才安心。
②有一次,西蒙老人在邻居的陪同下去了一次医院。第二天邻居有事去了加州,而
西蒙老人想到没有给邻居道谢,于是,他到邮局特地发了一封特快专递,偌大的一
张纸上只有两个字“谢谢”。当邻居回来后对西蒙老人说,不必用特快专递的形式
来表达谢意,而西蒙老人十分认真地说,什么都可以忘,唯独对帮助过我的人表达
谢意不能忘,这是我做人的原则和底线。
③可能有人会说,西方人就是做事认真,而《人民日报》近日就刊载了一位“守住
底线”的东方人。那是国内的几名老年驴友到新加坡旅游,在花芭山观景时,一位
游客拿出一支中华烟递给导游,导游微笑着谢绝了。随后,他拿出自己的烟抽起
来,他抽的烟是十元一包的“万宝路”,明显比中华烟档次低。事后导游解释说,
我知道中华烟在中国是很高档的香烟,但政府有规定,导游不能接受游客任何东
西,哪怕是一支香烟,否则我就对不起国徽,这也是我做人的底线。
④西蒙老人的“谢谢”和新加坡导游的“谢绝一支烟”,从区区小事中让人感受
【答案】 我们要守护好做人的原则和底线。(只答“守护人生的原则和底线”不得
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议论文中心论点的能力。分析文章的中心论点一般从标题、
开头、结尾来考虑,有时还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
文中举了西蒙老人和新加坡导游两个例子,作为文章的论据,能否删去一个?请谈
一下你的观点。
【答案】 不可以删去。因为西蒙老人是西方人,而新加坡导游是东方人,作者列
举两个不同文化背景的事例,使得论证更严密,更全面。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围绕议论文论证严密性这一特点来分
析能不能删去即可。
选文第③段用了__________的论证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举例论证。举了新加坡导游坚守做人底线的例子,具体真切地论证了
“我们要守护人生的原则和底线”的观点。
【解析】本题考查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以及论证方法的表达效果。解答此题的一般方
法为:论证方法+表达效果。先确定论证方法,然后根据第三段的内容来分析表达
效果即可。
试赏析第②段中加点词语“偌大”的表达效果。
【答案】 “偌大”即“特别大”之意,用纸张之大和内容之少形成鲜明对比和强
烈反差,突出了西蒙老人以感谢别人作为自己做人的原则和底线。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词语作用的能力。围绕文章的中心论点来分析作用即
可。
请在对本文的学习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谈谈你的做人的原则和底线。要
求观点鲜明,语句通顺。
【答案】 示例:诚信,是我做人的底线。古语有云:“言必出,行必果”,“君
子一言,驷马难追”。可如今,诚信之花却渐渐凋零。请永远不要忘记“三聚氰
胺”之痛,也请永远记得陈建——为了履行诺言,以自己一生的孤独守在墓前。无
论在哪个年代,诚实守信始终是支撑、人性的基石。
【解析】本题是一道开放题。围绕文章的中心论点言之有理即可。
4.阅读训练语文 第4篇
雪地上的画
孟祥菊
②家中赋闲的日子,我每天除了读书就是看电视,再就是百无聊赖地睡大觉。看着
我日渐消沉的瘦弱模样,上了年岁的父母虽然心疼,却不敢多说什么,只怕为我增
忧伤。
③一个晴朗的冬日,我照例睡到自然醒。睁眼一看,外面竟然是白茫茫的一片。下
雪了。我胡乱吃了几口饭,静静地走到户外去散心。乡村的雪景很美,整个山村都
被一层纯净的银白色覆盖着,变得素雅而清爽。道路两侧落光了叶子的洋槐树上,
零星地挂着一些小雪球,风儿一吹,便有细碎的小花瓣簌簌地落下来,俏皮地钻进
路人脖颈。
④拐过那条熟悉的老街口,我来到村中央处一块狭长的开阔地。记忆中,这里是一
片无人管辖的荒甸子,一年四季,臭气冲天。近几年,却在村支书的带领下,逐步
⑩第二天一早,我欣然辞别父母,径直回到我跌倒过的城市去打拼。多年后,我终
于凭借自己的能力和学识,完成了自身职业生涯的“三级跳”,并径直做到了总经
理助理的位置。
记得一位哲人说过,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而今,每当我在生活
中遇到挫折与困难的时候,我的眼前总会映出脑瘤男孩雪地上留下的那轮残日,它
虽不完满,也不耀眼,但发出的光和热,足以能够将我前行的路照亮……
根据下面的提示,梳理文章的情节:
——户外看男孩雪地作画——
【答案】辞职回家疗伤;离家回城打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层次。注意提示,地点的变化,从城市辞职回家疗
伤,在家的户外看小男孩作画,得到启示,回城市打拼成功。
拼
分析第七段中“他胡乱涂抹的,是一轮残缺的太阳,参差的边缘处,居然透着浅浅
的光芒……”中“居然”一词的含义。
【答案】“居然”有“出乎人的意料之外”之意,一是写出了这个患脑瘤的孩子竟
然能画出太阳的光芒,照应了前文母亲说的“画出内容丰富的画来”, 二是表达
了我看到男孩画作之后的那种惊讶和赞叹之情,三是突出了患病男孩的聪明和坚
强。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要求学生首先
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在具体语境中从表达效果方面分析其含义。“居然”有“出
乎人的意料之外”之意,一是写出了这个患脑瘤的孩子竟然能画出太阳的光芒,照
应了前文母亲说的“画出内容丰富的画来”, 二是表达了我看到男孩画作之后的
那种惊讶和赞叹之情,三是突出了患病男孩的聪明和坚强。
第八段中画线句子“男孩囫囵着说了一句“谢——谢——”,然后乖巧地牵着母亲
的手,簸着右脚,奋力朝着家的方向挪去。”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案】通过对男孩的语言、动作的描写,刻画了男孩懂事、乖巧又很坚强的性
格,表现出“我”的感动及对男孩子的赞赏之情。
【答案】(言之有理即可)示例: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就像文中的男孩和
“我”,逆境中我们要敢于面对挫折,保持一颗乐观上进的心,这样才可能迎来前
面的光明。这个世界没有人能够抛弃你,除了你自己,命运往往掌握在自己手中。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答案不唯一。结合“逆
境”中保持坚强,乐观的心态阐述即可。
5.阅读训练语文 第5篇
1、衬托出她对生命的热爱、心灵的美好和典雅的气质 。
2、起承接过渡的作用,使文章自然转入具体情节的叙述,推动情节发展。
3、四个场景:(4分)
①在电梯发出超载警报时,“她”从人群中主动挤出来,等下一趟;
② “她”帮农民模样的大伯上楼,可是电梯内不少人只是表情严肃,并不回应
“她”的请求;
③热心告诉小伙子口腔科病房的地点;
④“她”帮一位姑娘捡起一枝玫瑰,被人关在电梯外,被某些人称着精神病人。
4、用对比手法表现了世俗的评价,把作为病人的“她”与作为健康人的“大家”
放在鲜明的对照中,暗示并深化了主题。(3分)
5、通过鲜明的对比,表明思想、道德上的欠缺比生理上的疾病更可怕、更危险,
因而更需要治疗
本文发布于:2023-11-07 06:42: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31056320853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阅读训练语文(汇总5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阅读训练语文(汇总5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