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找妈妈》语文教案

更新时间:2023-11-07 05:27:51 阅读: 评论:0

学业英语-单位证明

《小蝌蚪找妈妈》语文教案
2023年11月7日发(作者:下棋)

《小蝌蚪找妈妈》语文教案

《小蝌蚪找妈妈》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

组成的新词。

2能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内容,把各段连起来,

理解课文内容。

3、从的过程当中,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当中的

几次形体改变,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

4知道青蛙是捕获害虫的能手,教化学生要爱护青蛙。

5、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让学生相识蝌蚪和青蛙,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以及它在

不同阶段的形体改变,知道它对农作物有好处,是我们捉害

虫的好帮手。

教学难点:

懂得应爱护青蛙,并能向他人宣扬爱护青蛙的道理。

教学打算

1、“小蝌蚪、长出前腿的蝌蚪、长出后腿的蝌蚪、尾

巴变短的蝌蚪、青蛙”小图片。

2、幻灯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从的过程当中,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当中

的几次形体改变。

(二)知道青蛙是捕获害虫的能手,要爱护青蛙。

(三)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当中形体上的几次改变。

三、教学过程

(一)以故事引出课题。

1、一只青蛙在茂密的水草中产下了很多卵,卵一每天

地长大,长出来大脑袋、黑身子、长尾巴。你们知道这是什

么吗?(小蝌蚪)

对:小蝌蚪的妈妈是谁?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

《》

板书课题:

1齐读课题。

2、学生自己设教学目标。

问:从课题你知道什么?

学课文你想知道什么?

3、师归纳教学目标。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和小蝌蚪找它们的妈妈去。通过学习,

我们要知道小蝌蚪找了几次妈妈,在找的过程当中它的形体

有什么改变。学习把各自然段的意思连起来想;初步理解课

文内容。同学们还要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讲授新课。

老师配乐范读课文。

思索:

1、小蝌蚪找了几次才找到妈妈?

2、它们都找到了谁?

读后学生回答:小蝌蚪找了三次才找到妈妈。它们找到

了:鲤鱼、乌龟、青蛙。过渡: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5

段)请你们用最快的速度在自然段前标出序号。

(三)看图逐段学习理解。

1、视察第一幅图,说图意。

这幅图画的是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这幅图画的是小蝌蚪在水里愉快地游玩。

哪个自然段是写这幅图的?

(课文第一自然段。

2、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贴出小蝌蚪的图片。

板书:大、黑、长长

它们在水里怎么游呀?

愉快、兴奋。

你觉得小蝌蚪长得怎么样?

(我觉得小蝌蚪长得很可爱。

3)指导朗读。

小蝌蚪长得这么可爱,在水里那么欢乐活泼,我们读这

一段就应当读出它们可爱、活泼的语气来。

试读、指名读、齐读。

过渡:可爱的小蝌蚪在池塘里愉快地游来游去,它们都

在想:我们的妈妈在哪?要跟妈妈学点本事那该多好啊!于

是它们下决心找到妈妈,它们是怎样找妈妈的呢?找妈妈的

过程当中它们自己有什么改变?我们学习第2自然段。

3、学习第2自然段。

1)出示学习方法:读,想,说。

想:

1、小蝌蚪有什么改变?

2、小蝌蚪望见谁?告知了它们什么?

说:

什么样的小蝌蚪?望见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2)小声读第2自然段。

贴出长出两条后腿的小蝌蚪图。

3)投影:

①看清小蝌蚪长出的两条后腿在什么位置。

②迎上去:面对面过去。

③视察小蝌蚪,迎上去时是什么心情?(焦急的心情)

④我们读小蝌蚪说的话就应当读出它们焦急的心情。

指名读、女生读。

⑤我们再视察鲤鱼妈妈回答它们的话是什么语气?(亲

善、可亲)那么我们就用亲善的语气来读鲤鱼妈妈说的话。

分小组分角色试读,请两组分角色朗读。

⑥小结:学习第2自然段时,我们是先读再想这两步来

理解内容,最终说出了这段的主要内容。下面,我们接着用

这种方法学习第3自然段。

4、学习第3自然段。

1)小声读第3自然段。

边读、边想。

2)看投影,视察小蝌蚪前腿的位置。

贴出长出两条前腿的小蝌蚪的图。

演示:追上去。

3)小蝌蚪赶忙追上去叫妈妈什么心情?(兴奋。)他

们怎么叫的?谁试着读一读。

4)乌龟是小蝌蚪的妈妈吗?那为什么叫它妈妈?

5)乌龟怎样回答小蝌蚪的?(笑着说。

6)有语气地读第3自然段。

7)这段主要讲什么?

(又长出了两条前腿的小蝌蚪,错以乌龟为妈妈,从乌

龟的话中,小蝌蚪又知道了它妈妈长得什么样。

过渡:小蝌蚪知道妈妈长得什么样,他们又接着往前找,

这回找到妈妈没有?我们学习第4自然段。

5、学习第4自然段。

1)请同学们自己小声读这段,并找出问题的答案。

2)指名汇报。

(尾巴变短的小蝌蚪。望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

着碧绿的衣裳,露着洁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知道这

就是自己的妈妈。

小蝌蚪最终找到了青蛙妈妈,青蛙妈妈是怎么说的?从

它的话里,你们知道了什么?

做书后练习题2(投影)

填空:

小蝌蚪先长出两条________,过了几天,长出两条

________,又过了几天,________变短了,成了________

3)分角色朗读第4自然段。

这段主要写什么?

(尾巴变短的小蝌蚪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妈妈。

过渡:妈妈见到自己的孩子,又会怎样呢?我们齐读第

五自然段。

贴青蛙图。

指图问:我们现在应当叫它们什么呢?

(小青蛙)

追问:小青蛙怎样到了荷叶上?用了哪些动词?

(蹬、跳、蹦)

这三个动词用的特别恰当,生动、详细写出了青蛙具有

跳动的本事。

小蝌蚪找到了妈妈,他们要做些什么呢?

(跟妈妈一起捉害虫。

青蛙一天捉70个害虫,一个月捉2100个,一年捉15000

个害虫,所以人们都称青蛙是捉害虫的能手,我们肯定要爱

护它们。

学习这篇课文,你们向小蝌蚪学习什么?

(做事不灰心,坚持究竟,直到取得胜利。

(四)朗读全文。

朗读这篇课文,我们应当读出不同角色的语气,下面我

们分角色朗读全文。

(五)总结:你们看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当中,它们

起先是大脑袋、黑身子、长尾巴,不久长出两条后腿,过了

几天又长出两条前腿,然后尾巴变短,最终尾巴不见了,就

变成了青蛙。通过学习,我们还知道了青蛙是捉害虫的能手,

我们肯定要爱护他们。今后我们做事,肯定要像小蝌蚪那样:

遇到困难,不灰心,直到取得胜利。

《小蝌蚪找妈妈》语文教案2

综合课

1、会本课9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

组成的新词。

2、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改变,

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及酷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分角色朗读课文。

学会生字、指导写字

视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小组合作

课件 生字卡片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引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相识青蛙吗?(生:相识!)那大家也都

知道我们的挚友如按好坏来分可分为好挚友和坏挚友。蚜虫

是庄稼的坏挚友,那青蛙就是庄稼的好挚友。你们喜爱青蛙

吗?那又有谁知道青蛙小时候是长什么样儿的?它又是怎

样长大的呢?(幻灯片出示小蝌蚪插图,然后指出这就是青

蛙小时候的样子,它名字叫——小蝌蚪)那么,小蝌蚪又是

怎样变成青蛙的呢?学了今日这一篇课文大家就知道了。

(板书课题)

二、初识图意。

1、提出看图要求:图上画了些什么?它们都在干些什

么?(幻灯出示第一幅插图)(生答)

2、逐图出示另三幅图,引导学生视察小蝌蚪在身体上

有什么改变?再连续播放四幅图,让学生说说小蝌蚪在找妈

妈的过程中分别遇到了谁,揭示这也就是——小青蛙成长的

过程。

3、提问: 大家看到最终两幅图了吗?小蝌蚪最终变成

了什么?它们找到妈妈了吗?它们的妈妈是谁?(生述)

4、小结:

请同学们细致视察四幅图,想想小蝌蚪每次去找妈妈时

身体都出现了哪些改变?开头怎样?过了几天怎样?后来

又怎么样?最终变成什么了?(生述)

三、借助拼音,初读课文。

1、自轻声朗读课文。

思索:小蝌蚪找妈妈找了几次才找到?它都遇到了谁?

2、订正读音(群、捕、迎、裳等)

3、回答思索问题,师生初步分角色朗读课文。(师:

叙述部分;小蝌蚪、鲤鱼、乌龟及青蛙妈妈由四组学生分别

扮演。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习第一自然段,看第一幅图。

提问:课文中是怎样写小蝌蚪的样子的?找出相关词句,

说一说,并用笔划出来。

提问:我们池塘里的小蝌蚪有几只?(生:有一群。

师讲解“一群”的意思,然后再指导生给“群”组词。

指导学生看图,体会小蝌蚪心情如何?问:从图上小蝌

蚪的什么动作可以看出?自然段中哪一些词语描写了小蝌

蚪很“愉快”呢?(师指导生联系小蝌蚪甩尾巴的情景回

答。

2、指导学生看图,师复述小蝌蚪外表。

3、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小蝌蚪好玩、愉快的神

情。

五、课堂作业:

完成课后作业其次题(1)小题

其次课时

一、图文比照,学习其次段。

1、看其次幅图,提问:现在我们的小蝌蚪跟第一幅图

模样有什么不同?

2、读其次自然段,说说蝌蚪有什么改变。

3、再读(指名个别读)

4看图,讲解并描述小蝌蚪是为什么会游向鲤鱼妈妈?

理解“迎上去”意思。

述:因为小蝌蚪们望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于是

想到自己也该有妈妈,但又不知妈妈长得怎么样,所以就游

过去问。

述:正面对前叫“迎”。在这里既表示礼貌,也为了让

鲤鱼妈妈能发觉自己——小蝌蚪。

5、鲤鱼妈妈告知小蝌蚪,它的妈妈有什么特点呢?

6、指导朗读其次自然段。(“我们的”“哪儿”要读重

音;鲤鱼妈妈的回答要用长辈式亲切的语气读出来。

二、看图,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

1、看图,提问:小蝌蚪过了几天身体上又起了什么改

变?

生读第三自然段。

2、学生回答,师板书。

3、小蝌蚪为什么会把乌龟错认为是自己的妈妈呢?课

文中为什么要用“追上去”,而不用“迎上去”呢?(师引

导学生回答:一是,一前一后要用“追”;二是,体现出了

它们以为找到了妈妈时的兴奋、迫切的心情。

4乌龟妈妈告知小蝌蚪,它们妈妈的特点是什么?(让

学生划出文中语句并读一读)

5指导朗读第三段。小蝌蚪“赶忙追上去叫”这一句,

要读出急于找到妈妈的迫切心情。

6轻声朗读第四、五两段,指导生边读边看图,思索:

小蝌蚪过了几天,身体上又起了什么改变?(板书)

小蝌蚪究竟有没有找到妈妈呢?他们的妈妈原委是谁

呢?它们是怎么认出来的?

(生联系图及有关句子回答:回顾乌龟介绍的青蛙妈妈

的特征,还有前面鲤鱼妈妈讲的“四条腿,宽嘴巴”,小蝌

蚪了解妈妈的特征全面了,也就可以找到妈妈了。

7、你从第四段中知道了什么?先读再说。(自由读后再

指导学生说出段意)

“小蝌蚪已经是青蛙了”,为什么加上个“已经”?小

蝌蚪是怎样跳到荷叶上去的呢?(蹬、蹦、跳)

8、小青蛙跟着妈妈干什么?这说明白什么?(是人类

的好挚友)我们们应当怎样对等青蛙呢?(生:我们要爱护

好我们的好挚友——青蛙)

三、巩固练习。

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全文。

2、完成课后第一道题。

3、完成课后第三道题。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分角色看图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按依次说说小蝌蚪是怎样长大的。

(大脑袋、长尾巴——长出两条后

腿——长出两条前腿——脱掉尾巴、换上绿衣裳)

3、指导完成课后其次题。

二、指导有感情地分组朗读课文。

三、识记生字,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观看生字表教学录像带,激发学生爱好。

2、指导学习生字。

3、难写、易错字形分析:

塘:共13画,第八画右边要出头,第10笔一竖上下都

要出头,左边是“ ”。

迎:半包围结构,里面的“ ”不要多写一撇。书空。

龟:共7笔,上边是“ ”,下边是“ ”不是“电”。

书空。

裳:共14画,下边是“衣”。

鼓:右边是“支”不是“ ”也不是“ ”,本课是“凸

起”的意思。

4、运用测试及书写。(师巡察指导并刚好对学生进行表

扬)

四、总结课堂。

板书设计:

34、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 问鲤鱼阿姨 错把乌龟当妈妈 找到妈妈(青蛙)

大大的脑袋

黑灰色的身子 长出后腿 长出前腿 尾巴不见了(变成

了青蛙)

长长的尾巴

教后记:[ ]

《小蝌蚪找妈妈》语文教案3

一、素养教化目标

(一)学问教学点:1.学会“塘、群、灰、捕、迎、龟、

裳、碧、鼓”这9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这

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2.能联系课文内容辨析“迎上去”“追上去”“游过

去”等三个词语及所处句子的意思。

3.理解课文中描写青蛙样子的句子,及句子中的动词如

“披”“露”“鼓”。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实力训练点:1.通过看图学文了解青蛙在生长过

程中形体上的改变,培育学生的视察、思维实力和想象、表

达实力。

2.通过生字的学习,培育学生的.自学实力。

3.课上通过字、词训练及朗读训练培育学生的听、说、

读、写的实力。(三)德育渗透点:让学生知道青蛙是捕获

害虫的能手,是庄稼的好挚友,教化学生要爱护青蛙。

(四)留意体现创新和实践实力:在教学过程中将小蝌

蚪变成青蛙的几个生长阶段的挂图打乱次序,请学生辨析,

依次排列,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小蝌蚪是怎样长成青蛙的。在

课下可到池塘边细致视察小蝌蚪、青蛙的样子,了解它们是

怎样发生改变的,也可将小蝌蚪带进课堂。也可用录像进行

直观教学。

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

(一)重点:

1.学会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二)难点:

1.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2.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的不同用法。

3.理解小青蛙在找寻妈妈过程中心情及身体上的改变。

4.通过老师引导学习其次段,驾驭自学三、四段的方法。

(三)疑点:了解小蝌蚪为什么会把乌龟当成妈妈。

(四)解决方法:通过读鲤鱼妈妈的话及描绘青蛙样子

的句子,使学生了解到乌龟与青蛙不同,不能依据身体的部

分的特征就去推断,也就是说看事物要全面,做深化了解,

同时通过朗读使学生理解小蝌蚪找妈妈的心情非常急迫,所

以错把乌龟当妈妈。

三、课时支配:3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课上协作教学进行小组探讨来解决重点难点。

2.在学习生字词时请学生到前边来进行指导学习、相识。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戴好头饰来讲台前表演。

4.将打乱依次的小青蛙各个生活阶段的卡片排列好并

进行说话训练。

五、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将本课应驾驭的字、应理解的词、句训练到位。

2.进行朗读训练及指导。

3.结合挂图,学习课文内容。解决重、难、疑点。

4.进行爱护青蛙的教化。

(二)整体感知:1.出示整幅的跨页挂图,学生从左至

右视察,边看边想:这课讲了一件什么事?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结合图画看看小蝌蚪是怎样找

妈妈的?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和目标完成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解题:同学们,你们见过小蝌蚪吗?

它长得什么样?(投影出示,相识小蝌蚪),小蝌蚪是怎样

长大的?它的妈妈是谁?学习了这一课我们就知道了。(板

书课题)

(二)看图,了解图意:

1.出示挂图,学生从左至右视察,边看边想:这几幅图

向我们讲解并描述了一件什么事?

2.利用投影出示,看图说说: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看第一幅图着重视察小蝌蚪是什么样的?

看其次幅图说说小蝌蚪遇见了谁?会说些什么?它的

身体有什么改变?

用视察其次幅图的方法自己视察三、四幅图,自由说说

图意,适当进行想象,老师予以指导点拨。

(三)借助拼音,结合图画,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

内容:

1.借助拼音相识生字,标出自然段,用“”在文中画诞

生字新词,练习读并读准字音。

2.在相识生字新词的基础上,借助拼音读课文,要读通

每一句话。

3.检查自读效果,逐段指名读课文,并领读生字词,其

余学生留意仔细听,读后师生争论,予以评价,留意指导下

面几个字的读音:“塘”,“迎”“裳”这几个字是后鼻韵

母,要读准。

群:qn不要错读成q0n.捕:b(,不能读成p(。

裳:读轻声shang,衣裳(shang

4.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索:小蝌蚪是怎样找到

妈妈的?

(四)结合看图,读讲第一段:1.读第一段,看第一幅

图,问:1)小蝌蚪是什么样的?

2)结合课文,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3)自由读第一段,说说你能够读懂那些词?

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留意指导以下几个重点词语:一群:

指很多小蝌蚪聚在一起,结合学生平常生活实际还可以说

“人群,建筑群”。

对“甩着”、“愉快”、“游来游去”几个词的理解要

比照画面,启发学生想象。最好通过视察实物或录像。在朗

读中体会“甩”这里是摇摆的意思,例如“牛甩着尾巴”。

愉快,游来游去能够说明小蝌蚪的心情很兴奋。逍遥自

在地在水中游着。

2.指导朗读第一段,要读出好玩、兴奋的语气。

3.投影出示课后练习2的(1)题,口头填空,齐读句

子。

1________里有________小蝌蚪,大________

________的身子,________长长的尾巴,________地游来游

去。

《小蝌蚪找妈妈》语文教案4

教学目标

1学问目标:知道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正确分辩:

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

2、实力目标:培育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

文的实力;培育学生大胆表演、质疑、想像、表达的实力;

3、情感目标:了解青蛙是益虫,懂得爱护青蛙。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难点:分角色朗读和表演。

教学过程

一、图文比照,读讲其次段

1.出示其次幅图问:过了几天,小蝌蚪有什么改变?再

结合课文,说一说。

2.接着视察:小蝌蚪遇见了谁?它会说些什么?会怎样

想?再结合课文阅读,找出有关句子,再回答。理解这一段

着重领悟“长出了两条后腿”“捕食”“迎上去”以及鲤

鱼妈妈讲的青蛙特征“四条腿”“宽嘴巴”。

1)结合看图,弄清蝌蚪先长出两条腿的位置。

2)捕食:捉取食物。

3)迎上去:正面主动上前叫“迎”,在这里表示有

礼貌,也表示鲤鱼是迎面而来。

3.指导朗读:要读出孩子问话那种天真的语气。鲤鱼妈

妈要读出亲切、长辈式的语气。

过渡语:小蝌蚪听了鲤鱼妈妈的话以后,有没有找到自

己的妈妈?

二、讲读理解第三段

1.用学习其次段的方法试着说说学学第三段,先试说图

意。然后图文比照,读读第三段,说说你读懂了哪些词和哪

些句子?最终小组探讨,沟通看法。

2.体会:“追上去”表明小蝌蚪和乌龟前进的方向相同,

也表现了小蝌蚪知道妈妈的特征和位置后急于找妈妈的心

情。

3.解决疑点:为什么小蝌蚪错把乌龟当妈妈?联系其次

段鲤鱼妈妈介绍的特征来体会。主要缘由是小蝌蚪了解妈妈

的特征不全面。

4.引申扩展:我们平常看事物要全面,做深化细致的调

准了青蛙是自己的妈妈,已对妈妈的长相有了全面了解,信

任自己不会认错了,所以不慌不忙。

3.引导学生思索小蝌蚪是怎样认出妈妈的?回顾鲤鱼

和乌龟所介绍的特征与青蛙妈妈的样子相符合,这回小蝌蚪

了解全面了,所以找到了妈妈。

4.说说这两段主要讲什么?(要多问多想)

5.学生自由读课文,体会思想感情,练习朗读。

6.进行思想教化,引申扩展,通过学习第五段,你懂得

了什么?(进行爱护青蛙的教化)

四、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小蝌蚪找妈妈》语文教案5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青蛙生长过程中几个不同阶段的形体改变,知

道它是捉虫能手,懂得应当爱护青蛙。

2、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相识“矢”字旁,理解“蝌

蚪、脑袋、愉快、鲤鱼、捉食、乌龟、碧绿、肚皮、低头”

等词语的意思。

3、能按问题的提示扩写句子,把句子写详细,通过选

词填空、连句,了解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4、会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最终两个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

课文,懂得青蛙是捉害虫的能手,懂得爱护青蛙人人有责。

2、教学难点:相识蝌蚪和青蛙,了解青蛙生长过程以

及在不同阶段的形态改变。

三、教学时间:3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读通课文,学习本课的14个生字,相识“矢”

字旁,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也许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一)干脆揭题、读题。

学习生字“蝌蚪”。

(二)初读课文。

1、要求:边读边把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把它读正

确。

这是个特别好玩的故事,好玩在哪呢?自己到课文中去

找一找。

2、检查初读状况。

生字词出示:蝌蚪池塘脑袋甩着鲤鱼乌龟披着短了蹲着

碧绿肚皮鼓着

1)根据课文读一读,即带拼音。

2)看着黑板读一读,不带拼音。

3)字形的教学:你记住了哪些字,是用什么方法记

住的?或是你认为哪些字比较难写,须要大家帮忙的?

4)我说你做:师说脑袋生指着脑袋师说甩着生做动

作(可以用手表示)蹲着、肚皮、鼓着、短了

5)送生字回家。

过渡:大家已经能够把生字很正确地念下来了,那能把

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吗?全体起立,假如有错了,你就坐下来

读。

6)反馈读错的状况,集体订正。

7)你能把这些生字根据课文内容组成一段简洁的文

字吗?

生说,也就是故事的也许内容。

(三)完成课后作业:

1题,写出同偏旁的字。师根据学情做进一步的指导。

其次课时

要点:相识蝌蚪和青蛙,了解青蛙生长过程以及在不同

阶段的形态改变。

(一)小蝌蚪的样子。

1、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边读边划。

找出:大大的脑袋,青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

2、读一读句子。

3、画一画小蝌蚪的样子(为了画面的美观你可以加进

一些事物)

4、说一说你自己所画的图。

5、练一练。

小蝌蚪游来游去。

1)小蝌蚪在哪里游来游去?

2)小蝌蚪在哪里怎样地游来游去?

(二)小蝌蚪的形态改变。

1、过渡。

师:小蝌蚪游啊游,身体发生了改变。请你在课文中找

出来,用上自己喜爱的记号。

1)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后腿。

2)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又长出两条前腿。

3)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随机相

识“短”

4)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2、仿造春蚕的不同时期图画一画青蛙的生长过程。

3、沟通,既评一评。

4、改一改。

5、说一说。

参照课后五:

选词填空,说说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又先最终接着

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长出了两条前腿,()

尾巴变短了,()尾巴不见了,变成了一只小青蛙。

6、读一读。

(三)青蛙的样子。

1、读一读,找一找。

师:小蝌蚪变成了青蛙,青蛙长什么样,你能在课文中

找出来吗?用不同于小蝌蚪的记号标出。

生:四条腿,宽嘴巴。

生:披着碧绿的衣服,露着洁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

睛。

生: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服。

2、说一说。

师:能把青蛙的特征连起来说一说吗?

生:青蛙有四条腿,嘴巴是宽宽的,披着碧绿的衣服,

露着洁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3、背一背青蛙的形态句。

(四)作业布置:课堂作业本256

第三课时

要点:指导分角色朗读全问,再次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

完成课堂作业本。

(一)巩固练习:

1、复习新词,听写词语。

2、排列依次:

)小蝌蚪的尾巴变短了。

)小蝌蚪又长出了两条前腿。

)小蝌蚪甩着长长的尾巴游来游去。

)小蝌蚪的尾巴不见了。

)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

3、填空完成。

青蛙四条腿、()嘴巴、披着(),露着(),鼓着()

(二)分角色朗读全文。

1、分组读。

2、抽组读,评议。

3、选择喜爱的角色读。

(三)读了课文,你来猜一猜这个故事为什么要到我们

的课文里来?

教化意义:要爱护青蛙,知道青蛙是捉害虫的能手;看

待事物要正确,不要听到一点就推断事物。

(四)随堂练习。

完成课堂作业本作业。

反思:

在教学中之所以确立这个犯难点,因为文章的绝大多数

篇幅都是写的这个内容,而且同学们对动物的了解不多,简

单混淆一些常识性的内容。在以前教学中只是抓住一些文中

的句子进行读、说,觉得学生的驾驭状况很好。在这一次,

生日赠言-伸出援手

《小蝌蚪找妈妈》语文教案

本文发布于:2023-11-07 05:27: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306071837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小蝌蚪找妈妈》语文教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小蝌蚪找妈妈》语文教案.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