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找妈妈》教学案例与反思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本课以感情朗读为基本任务。能通过朗读感知青蛙的变化。
3.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自主阅读能力。
4.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学
生的观察能力;增强对科学童话的兴趣。
教学重点借助图画或其他手段识字、读书。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课件或挂图、生字卡、文中动物的头饰。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谜语:“大脑袋,圆肚子,细尾巴,黑身子,变变变,
长出四条腿,去了细尾巴。吃饱了,呱呱呱,抓害虫顶呱呱。”
你知道它是谁吗?
(学生猜谜,开展讨论)
2.课件出示小蝌蚪和青蛙。
3.板书课题:34.小蝌蚪找妈妈
二、创设情境,感知课文
1.同学们知道小蝌蚪去哪找妈妈吗?怎么找的?找到了没有?
(观看动画课件)
2.组织学生自由读课文,讨论交流,整体感知内容。
3.课件出示第一幅和第六幅的内容,说说小蝌蚪和青蛙的样
子。
(1).学生看着图,自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小蝌蚪在
找妈妈的过程中有哪些变化?小蝌蚪的妈妈是什么样的?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想到
了些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三、角色迁移,体验文本
播放课件,多种形式读好课文。
1.细读第一自然段。
a.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描写小蝌蚪是按怎样的顺序说的?小
蝌蚪可爱吗?你喜欢这些小蝌蚪吗?见过或养过小蝌蚪的学生还可
以说说它们还有哪些地方可爱。指导读出小蝌蚪的活泼可爱。
b.理解“一群”的意思,通过“一只”、“一群”进行比较,
知道“一群”数量多,并用“一群”说话。
c、小结小蝌蚪的样子:大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
尾巴
2.看图读二、三自然段。
指导蝌蚪与鲤鱼妈妈与乌龟的对话。
理解“迎上去”、“追上去”的意思。
小蝌蚪:第一次很有礼貌:第二次很热情,但有点着急。
鲤鱼:亲切。
乌龟:和蔼。
学生分角朗读,戴上头饰表演朗读。
3.指导朗读第四、五段。
a.蝌蚪的尾巴发生了什么变化?
b.青蛙妈妈的话应该怎么读?(亲切、慈爱)
4.学生齐读最后一自然段。5、说说青蛙妈妈的样子:大眼
睛、四条腿、白肚皮、披着绿衣裳
三、感情朗读
四、巩固练习,理解内容
1.说一说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他
们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又过了几天,长出两条(),
没过多久,()不见了,变成了一只只能捉害虫的()。
2.我会说
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
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______________已经_______________。
五、巧设悬念,课外延伸
小青蛙找到妈妈,就跟妈妈学捉害虫的本领。他们一天天捉
害虫,一天能捉到多少害虫呢?我们也去探究一下,好吗?
教学反思:
我在课前准备好五幅画,分别为小蝌蚪、长了两条前腿的蝌
蚪、长了前腿和后腿的蝌蚪、尾巴变短的青蛙、小青蛙。通过学
生看图引导学生说出小蝌蚪的变化过程,我相机点出对应的图片。
这样学生掌握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时就轻松自如,毫不吃力。
鲤鱼妈妈说蝌蚪妈妈四条腿,宽嘴巴,乌龟却说蝌蚪妈妈长
着大眼睛,披着绿衣裳,到底蝌蚪妈妈长什么样昵?他们俩说得
对吗?问题一抛出,立即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他们积极讨论,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在讨论的基础上,我再引导学生说出
蝌蚪妈妈的样子,并加以引申。通过学生课前资料的寻找以及课
本文发布于:2023-11-07 04:37: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30305320846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小蝌蚪找妈妈》教学案例与反思_教案教学设计.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小蝌蚪找妈妈》教学案例与反思_教案教学设计.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