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 小蝌蚪找妈妈9篇

更新时间:2023-11-07 04:08:22 阅读: 评论:0

文明用语宣传标语-我最难忘的事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 小蝌蚪找妈妈9篇
2023年11月7日发(作者:地雷花)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 小蝌蚪找妈妈9

小蝌蚪找妈妈 1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

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小青蛙,并帮助妈妈一起捉害虫。教材图文

结合,适宜儿童阅读。课文中生字不注音,让学生自主学习,鼓励他

们用多种方法学会生字。

学生分析:

经过一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学习生字都有自己的方法,教师

应当相信他们的识字能力。做为农村的孩子,他们对蝌蚪与青蛙都很

熟悉,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教学本课,以朗读为主,特别是分角

色朗读更能受他们的欢迎。

设计理念:

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

者。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教师予以适时的点拨和引导。

2、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

3、使朗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索的重要手段。调动学生朗读积极

性,采用学生喜欢的方式朗读。

教学目标:

1 / 42

1、认识“灰、迎”等8个字,会写“有、在”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知青蛙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老师这儿有一条谜语,想猜吗?

“河边有个歌唱家,一天到晚呱呱呱。身上披着绿大衣,伸出舌

头把虫抓。(青蛙)

你知道青蛙的孩子叫什么吗?(蝌蚪)

谁见过蝌蚪?愿意给大家讲讲它长得什么样吗?(贴出青蛙与蝌

蚪图片,板书课题)

[兴趣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是最好的老师。所学知识越贴近学和生

活,越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二、自主识字,感知课文。

1、这是一篇不注音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你想怎么办?

(学生各自交流自己的方法。鼓励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生

字。有的可以猜测读,有的可以问同学、老师,有的可以做记号,等

老师读时认真听。

2、学生试读,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范读。

2 / 42

4、再次读文,自查朗读情况。

5、出示词语卡片,检查识字情况。

a 你会读哪个词语就大声的读出来。

b 谁愿意当小老师你认识的字词教给同学们?

6、识记生字

学生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教师可适时引导用实物或动作来

识记。

灰:出示灰色的帽子或引导学生说出自己见到的灰色的东西。

追(或迎):谁愿意把追(迎)的动作表演给大家看?

披:我这有件衣服,谁能把它披在身上?

阿姨:你把什么样的人叫阿姨?

7、指导写字(略)

[ 学生朗读不注音课文遇到生字可能无从下手,所以在读文之前

老师就引导学生自己想办法,自主探索、认识生字,这也是引导学生

掌握学习方法。对于低年级学生,联系实物或动作来识记生字效果要

远远好于部件记忆法。]

三、读感悟,体会小蝌蚪的变化。

1、引导学生观察图画,说一说你喜欢哪一幅图?并把与图相对

应的课文内容,读一读(张手让学生自己选择)

3 / 42

2、全班汇报。(学生喜欢哪一自然段就汇报哪一自然段,不必接

顺序来。

第一自然段:引导学生加上动作朗读。

学生的表演欲望很强烈,给他们创造表演的机会,他们会很快进

入情境,体验到朗读的乐趣。

第四自然段,也可采用此种方法进行朗读。

第二、三、五、自然段,结构相似,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小蝌蚪

的关心、爱护、组织

学生会角色的朗读中来,然后选代表分、角色朗读。

3、戴上头饰表演读。

4、填空练习,体会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他们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又

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 ,没过多久,不见了,变成了一只只能

捉害虫的。

四、总结全文: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上完了这一课之后,我对新课改精神又有了新的体会,选择学生

喜欢的教学方法是上好语文课的关键。

1、情境的创设在教学中至关重要。

4 / 42

本课的朗读教学,我采用动作表演和分角色朗读两种形式,尤其

是动作表演,看着学生那天真、一丝不苟的动作和可爱的表情,仿佛

他们就是小蝌蚪、小青蛙了,教师不用任何言语,学生就已体会到其

中的情趣了。

2、让学生自由选择识字方法。

“自己喜欢的就是最好的”。本课中的生字学生,想怎么学习就

怎么学,创设他们喜闻乐见的识字途径,认字活动。同时采用与实物

联系、动作表演等方法,使他们轻松的记住字形、乐于识字。

小蝌蚪找妈妈 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减一笔”、加一笔”“加两笔”三种识

字方法,认识“厂”“甲”等五个生字。

2.会读词语,理解词语含义。

3.读准“主”“祖”等六个字的字音。

4.熟练地读背儿歌,读邮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5.说一说怎样过“六·一”儿童节,体验过“六·一”儿童节的

快乐。

教学重点掌握和运用三种识字方法,认识五个生字,会读字词会

读背儿歌。

5 / 42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河、姐”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本课以感情朗读为基本任务。能通过朗读感知青蛙的变化。

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不断提高自主识字、自主阅读能力。

5.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学生的

观察能力;增强对科学童话的兴趣。

教学重点借助图画或其他手段识字、读书。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课件或挂图、生字卡、文中动物的头饰。

教学过程

教学案例(一)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谜语:“大脑袋,圆肚子,细尾巴,黑身子,变变变,长

出四条腿,去了细尾巴。吃饱了,呱呱呱,抓害虫顶呱呱。”你知道

它是谁吗?

(学生猜谜,开展讨论)

2.课件出示小蝌蚪和青蛙。

6 / 42

3.板书课题:34.小蝌蚪找妈妈

二、创设情境,感知课文

1.同学们知道小蝌蚪去哪找妈妈吗?怎么找的?找到了没有?(观

看动画课件)

2.组织学生自由读课文

1)巡视自读情况,发现学生读文中困难,及时解决。

2)组织学生借助小组互助学习,达到初读的目的。

3)汇报学习结果。

三、合作互助,识记生字

1.(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组织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8

生字。

2.指导学生识记重点字和难点字(教师在巡视时发现各组同学普

遍识记有困难的字)

3.课件再次出现本课要认的“灰、迎、阿、姨、追、顶、披、鼓”

8个生字,教师检查识字效果。

4.巩固识字,找朋友。

可页

四、讨论交流,整体感知内容

1.学生看着图,自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小蝌蚪在找妈妈的

7 / 42

过程中有哪些变化?小蝌蚪的妈妈是什么样的?

2.讨论交流:初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想到了些什么?有什

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五、学写生字培养习惯

1.出示要求会写的6个生字。

2.组织学生交流笔顺。

3.教师范写。(课文中没有口或带口字旁的字)

4.学生描写、临写。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课件出示第一幅和第六幅的内容,说说小蝌蚪和青蛙的样子。

二、角色迁移,体验文本

播放课件,多种形式读好课文。

1.细读第一自然段。

a.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描写小蝌蚪是按怎样的顺序说的?小蝌蚪

可爱吗?你喜欢这些小蝌蚪吗?见过或养过小蝌蚪的学生还可以说说

它们还有哪些地方可爱。指导读出小蝌蚪的活泼可爱。

b.理解“一群”的意思,通过“一只”“一群”进行比较,知道

“一群”数量多,并用“一群”说话。

8 / 42

2.看图读二、三自然段。

指导蝌蚪与鲤鱼妈妈与乌龟的对话。

理解“迎上去”“追上去”的意思。

小蝌蚪:第一次很有礼貌:第二次很热情,但有点着急。

鲤鱼:亲切。

乌龟:和蔼。

学生分角朗读,戴上头饰表演朗读。

3.指导朗读第四、五段。

a.蝌蚪的尾巴发生了什么变化?

b.青蛙妈妈的话应该怎么读?(亲切、慈爱)

4.学生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三、感情朗读

四、巩固练习,理解内容

1.说一说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他们游

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又过了几天,长出两条,没过多久,不

见了,变成了一只只能捉害虫的。

2.我会说

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

9 / 42

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______________已经_______________

五、巧设悬念,课外延伸

小青蛙一找到妈妈,就跟妈妈学捉害虫的本领。他们一天天捉害

虫,一天能捉到多少害虫呢?我们也去探究一下,好吗?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

1.搜集过“六·一”时的照片。

2.祖国各地景色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案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学生自由读,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

2.同桌互听互读,说出自己的发现。

3.指名读,说说三组字各有什么规律,你是怎么发现的?(学生

回答的同时,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一笔”“加一笔”“加两笔”三种

识字方法。

10 / 42

4.以小组为单位,利用三组字的规律自编儿歌,在编儿歌的过程

中识记生字。

5.选出优秀儿歌读一读,在读儿歌过程中识记生字。

二、日积月累

(一)我会读

1.自由读,不认识的字请教同桌。

2.分小组开火车读,看哪组读得又快又好。

3.自由选词说话。

(二)我会连

1.自由练读,读准平、翘舌音。

2.同桌互听,纠正读音。

3.动笔连线。

(三)读读背背

1.教师范读,注意听清“祖”“岭”“盛”的读音。

2.自由练读,借助拼音读准儿歌。

3.教师出示祖国各地景色课件,学生边看边解说读。

4.学生一边看课件,一边跟背。

5.以解说员方式背诵。

11 / 42

6.全班齐背。

三、全课小结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播放幼儿园小朋友庆“六·一”的活动录像,想一想幼儿园的小

朋友在做什么,他们为什么这么快乐?

1.上幼儿园,你是怎么过“六·一”儿童节的照片。

二、点拨启发,回忆过去

2.四人一组,拿出上幼儿园时过“六·一”的照片,把你当时的

表现与大家交流交流。

3.选出代表,展示照片,在全班交流。

三、激发欲望,展望“六·一”

1.教师播放本校近年来“六·一”儿童节活动时的精彩片断,介

绍本校近年来高年级同学“六·一”儿童节活动的内容,激发学生参

与的欲望。

2.同桌互相说一说小学的第一个“六·一”儿童节准备怎样度过?

3.四人一组,合作设计小学第一个“六·一”儿童节的活动方案。

4.各组派代表公布本组的活动方案。

5.把优秀的活动方案放入班级记录袋中。

12 / 42

小蝌蚪找妈妈 3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采用连环画形式,通过文学语言与多

幅连环画面互相依附、互相补充、密切配合来塑造形象,叙述故事的

发生、发展过程。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

不觉变成了小青蛙,并帮妈妈一起捉害虫,情节生动,富有童趣。再

加上采用的是连环画的形式,所以学生应该有比较浓厚的学习兴趣。

教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含了从小

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小蝌蚪是学生生活中比较熟悉和喜

爱的一种小动物。所以教学本课时,有条件的可以事先组织学生观察

蝌蚪和青蛙,把朗读课文和观察生活结合起来,效果更好。学生虽然

熟悉小蝌蚪,但对小蝌蚪的变化过程却未必了解。而且,有可能对一

些问题感到困惑,比如:小蝌蚪的尾巴是怎么不见的?小蝌蚪为什么

和她妈妈长得不一样等等。教学中要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努力发现。

【教学目标】

1、认识“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河、姐”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通过朗读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

学生观察能力及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不断提高自主识字、自主阅读能力。

13 / 42

【教学重点】借助图画或其他手段自主识字、读书。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建议】

本课分为三大教学板块:

一、识字、写字

1、借助图画猜一猜。自己看图、尝试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猜一

猜,实在猜不出来的,做个记号。

2、借助小组学一学。小组里面一起想办法认识生字。互相读,

互相听。

3、借助课文记一记。在读课文时随机识记生字。

在展示小蝌蚪的图片时,通过观察蝌蚪的颜色记住“灰”

通过创设情境表演,辨别、记住“迎”和“追”

观察青蛙的图片或实物,识记“顶、披、鼓”

4、结合语言环境写一写。

二、朗读感悟

1、读课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2、读课文,想想:你知道了些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3、观察青蛙的图片,找出相应的句子读一读,通过做动作等形

14 / 42

式帮助理解。

4、观察小蝌蚪的图片,找出相应的句子读一读,读出喜爱的语

气。

5、看图观察:小蝴斟在找妈妈的过程中有哪些变化?

6、找出相应的段落重点细读。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读一

读;采用表演的形式,自编自演,在情境对话中进行朗读的指导:小

蝌蚪有礼貌、有些关切、有些着急,鲤鱼亲切、热情,乌龟认真、和

气。

三、实践活动

1、实地观察小蝌蚪和青蛙,或在家长的帮助下,抓几只小蝌蚪

养一阵子,观察青蛙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2、通过上网、看书、请教等各种形式,查找关于青蛙是益虫、

小蝌蚪尾巴消失之谜、蝌蚪的生活习性等资料,课间交流。

3、语言的积累活动。

读一读,说一说。

碧绿的衣裳 碧绿的( 雪白的肚皮 雪白的(

长长的尾巴 长长的( 大大的脑袋 大大的(

说出表示颜色的词。

读读说说。

15 / 42

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

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已经(

【本课设计特点】

1、读中感悟。

整堂课,始终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开展个性化阅读。让学生主

动地去读,读懂意思;兴致勃勃地去读,读出情感。教师根据学生的

理解程度和质疑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学生的思维和情感活动

始终是积极的。

2、演中理解。

一年级学生对表演特别感兴趣。通过“小蝌蚪找妈妈”过程的表

演,学生不但了解了青蛙的变化过程,而且对语言文字也有了自己的

理解和感悟。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在兴趣盎然中加深了对课文的

理解。

3、实践中积累。

教师和学生一起开发大量的教学资源,解除学生的困惑,激发学

生的兴趣,培养主动探究精神,并在实践活动中积累语言。

小蝌蚪找妈妈 4

教学目标

16 / 42

1 学会“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有、在”等6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朗读感知青蛙的变

化。

3 增强对科学童话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能通过朗读感知青蛙的变化。

教学具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认识它们吗?(课件出示小蝌蚪)它们的妈妈不见了,

它们要去找妈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蝌蚪找妈妈》(板书课题)

(采用课件出示蝌蚪可爱的形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得知小蝌蚪

要找妈妈,更增强学生的好奇心,也迫切的要进行读书。

二、整体感知,自主识字

1 多媒体播放动画,教师范读。

2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圈出来,请小伙伴帮

忙,把课文读通。

3 小组交流识字情况。读准字音,给生字找朋友,说说记住这

17 / 42

些字的好方法。

4 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学生是识字的主人,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学习习

惯至关重要,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和合作识字,突显出学生的主体

地位)

三、图文结合,读中感悟

1 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 找出与插图对应的自然段,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练习读课文。

3 自由读全文,想一想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

(给学生自主选择读内容的权力,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权,能促进

学生更好的读书。

四、指导写字

1 出示“有、在、什、么”引导认读。

2 观察特点,说说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 教师范写,学生练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水底寻宝:(课件出示)小蝌蚪在水里看到了这些词:打鼓、披

风、阿姨、迎接、追赶、头顶,大家读一读吧!

18 / 42

二、精读课文,深入领会

1 课件出示第一幅图,指名读第一段,想想小蝌蚪是什么样的?

指导朗读。

课件出示填一填:________里有________小蝌蚪,大________

________的身子,________长长的尾巴,________地游来游去。

2、自由读第二、三段,想想你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弄清上蝌

蚪的变化,和从鲤鱼阿姨和乌龟妈妈那里知道了什么?

分角色读课文。

3、小组合作读四、五段。

讨论:你又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了解青蛙妈妈的样子和小蝌蚪

的变化。

课件出示:青蛙四条腿,________嘴巴,________一对大眼睛,

披着________,露着________

朗读这一部分。

4、齐读最后一段。想想这时的小青蛙在做什么?

(文中的插图是重要的学习资源,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教

师进行了有效的利用,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促进学生的理解与感悟,

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阅读能力。

三、演读课文。

19 / 42

1 小组分角色朗读全文。

2 演一演。教师也参与表演。

3 说说青蛙的生长变化过程。

(进入情境,能更好体会内容,获得审美体验。采用学生喜欢的

表演方式,还能促进学生形成多种能力。

四、练习拓展

1 出示课后“读读说说”引导学生多种形式的朗读。

2 练习填一填。

3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生长过程,向小朋友介绍一下吧!

(加强课内外的联系,交流中互相学习,体验成功,享受快乐。

五、指导写字

1 出示“变、条”引导认读。

2 说说怎样写才好看。

3 教师范写,学生练习。

评析:

1、体现师生、生生的平等关系。教师力求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引导者,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以伙伴的身体参与学习活动中,如与学

生一起表演课本剧,实现了师生的平等关系,建立了民主、亲切、和

谐的氛围。

20 / 42

2、教师有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识。课文的插图往往在实际教学中

被许多教师所忽略,本课教师注重了插图的作用,进行图文结合,促

进学生的理解与感悟。

3、注重了语言实践。在学生充分读书的过程中,教师适时出示

相关的练习题,学生形成了自己的积累,培养了语感,发展了思维,

获得审美感受,使三维目标有机的整合。

小蝌蚪找妈妈 5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新词。

2、使学生从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

几次形体变化,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3、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

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重点

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从而培养学生观察能

力。

教学难点

21 / 42

学习小蝌蚪怎样变成青蛙的。

教学准备

1、挂图

2、幻灯片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揭示课题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它们想找自己的妈妈,但又不知道妈妈是

谁?它在哪?我们跟他们一起去找好吗?

(板书:小蝌蚪找妈妈)

二、从图入手指导总观全图

问:小蝌蚪长什么样?我们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三、读全文,理解一、二自然段

1)读准字音。

2)标出自然段。

①问:哪一自然段写小蝌蚪的样子?

②学生再读第一自然段。

问:小蝌蚪什么样?(大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尾巴。

22 / 42

③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问: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三句话)说说每句话什么意思?重

点指导三个问题,要求先谈问题a。过了几天,小蝌蚪有什么变化?

看图观察小蝌蚪长后腿的位置?b它见到了什么,问了什么话?(见

到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c它是怎样得到回答的?(板书:

四条腿宽嘴巴)

师小结:学习这段我们分三步①读全文看有几句话?②想每句话

什么意思?③读问题看图回答问题。

四、再读第二自然段,体会小蝌蚪找妈妈的心情

布置作业:读第三、四、五自然段。

第二节

一、读第二自然段,想想第二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二、三个学生分别读三、四、五自然段

1)问:三、四、五自然段哪两自然段与第二自然段叙述方法

基本相同?(三、四自然段)

2)师扶着学习第三自然段。指导学生分步骤学习。

①读全文,看有几句话?②想想每句话是什么意思?③读问题,

看图回答问题。④再读全段。

3)放手让学生自学第四自然段。把第二个问题改为②它们来

23 / 42

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③小蝌蚪和青蛙妈妈是怎么

说的,怎么做的?

4问:小蝌蚪在看见鲤鱼、乌龟、青蛙妈妈时怎么做的?(迎

上去、追上去、游过去)它们在意思上有什么不同?迎上去:有礼貌,

也为了让鲤鱼发现自己。这与我们问路一样。追上去:小蝌蚪和乌龟

前进方向相同,表现它们找妈妈的心情。这也是急中出错的原因。游

过去:真实地表达出小蝌蚪找妈妈的心情,因为这次肯定不会错了,

于是就高高兴兴地游过去。

三、讲读第五自然段

问:第五自然段有几句话?

1第一句话什么意思?出示幻灯,显示小蝌蚪整个的变化过程。

2第二句什么意思?从青蛙天天捉害虫你想到了什么?

四、小结:同学们看图,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随着不断了解

妈妈的特征,自己的身体也在变化,最后终于找到了妈妈,它多高兴

呀!

布置作业:课后练习2

板书设计

第三节

一、在生字表中标出字的偏旁部首

24 / 42

二、出示生字

1易写错的字:群(第二笔要出头)宽(注意不要加点)甩(第

五笔是)(下部是衣,不要少写亠)(右边是支,不是攵)(下

边不出头)

2、正音:捕(bu)裳(shang

3、组词

脑(大脑)甩(甩开)捕(捕鱼)龟(乌龟)

恼(恼怒)用(使用)扑(扑来)鱼(金鱼)

4、笔画笔顺提示:脑:第八笔是。迎:第二笔是

三、结合课文说说词语的意思

池塘:蓄水的坑,一般不太大,比较浅。

甩:挥动,课文中是“摆动”的意思。

碧绿:青绿色。

捕食:捉取食物。

鼓:本课是凸起的意思。

四、布置作业:1、写生字2、写词3、课后练习

小蝌蚪找妈妈 6

【教学目标】

25 / 42

1、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仔细观察、虚心求教的习惯,培养热

爱自然、观察动物的兴趣,具有热爱生命的情操。

2、学会本课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别”;理解16个新词的意

思,能在句子中找出“发现、孤独、确实”的近义词。

3、能仿照例句,根据规定的内容,用“原来……怪不得……”

写一句话。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5、能有条例地写出青蛙蝌蚪和蛤蟆蝌蚪的不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懂“不合群”,并能了解合群何不合群的蝌蚪的区别。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能读准多音字“调、觉、难、别”的读

音,掌握16个词语。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质疑

1、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请他们把比较有价值的写在黑板上。

如:小蝌蚪为什么不合群?不合群的小蝌蚪是怎样的?作者为什么要

写不合群的小蝌蚪?

二、带着问题读课文

26 / 42

1、学生自己读课文。

2、指名读感兴趣的小节,并纠正读音。(调、别、仍、难、觉)

三、默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题问题

1、默读。

2、同学间交流。

3、集体交流。

四、抓主要问题

1、请学生选择哪些问题是比较重要的。

2、再请学生选择一个次要的问题,带着两个问题到书中寻找答

案。

五、讨论

不合群的小蝌蚪是怎样的?

从形体上看,独游的小蝌蚪比群游的小蝌蚪略微大一点;从颜色

上看,独游的蝌蚪是青灰色的,而群游的却是黑色的。(指导朗读时,

注意读出不同点)请学生讲一讲两类蝌蚪的不同。

课文中哪些地方是写小蝌蚪不合群的?

1、我发现有只小蝌蚪孤零零地在游,好像在跟那些成群结队的

小蝌蚪闹别扭似的。

理解:闹别扭换个词。

27 / 42

指导朗读,读出小蝌蚪那种可怜的样子。

2、不料,那只小蝌蚪又从队伍中钻出来,单独游到一旁去了。

和“孤零零”的意思差不多的词语是什么?

(朗读时,强调“又”和“单独”

3、可是,过了一会儿,他仍旧从队伍中钻了出来,自个儿悠闲

地游来游去。

朗读时强调“自个儿”。说说“悠闲”的意思或做做样子。

4、我们在课文中找到了那么多和“孤零零”的意思差不多的词,

你想怎么评价小作者?(体会汉语的丰富性,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

的词语来表达。

5、作者写得那么好,我们怎样把它读好呢?(齐读12两段)

这就是不合群的小蝌蚪,它跟成群结队的小蝌蚪是不一样的。

教师小结:同学们真能干,在读一篇文章的时候,不仅能提出自

己的疑惑,还能自己解决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仔细分析原因,知道小蝌蚪不合群的

原因。

2、能为青蛙妈妈写一则寻人启示。

28 / 42

3、能用“原来……怪不得……”说写一句话。

4明白生活中有许多科学知识,懂得要学会生活中的科学知识,

需要做到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并虚心求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读词语。

合群 孤零零 成群结队 闹别扭 孤独 不料 队伍 单独

调皮 仍旧 悠闲 略微 难道 疑问 蛤蟆 怪不得

2、你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吗?

二、讨论,解决上节课中的另外两个问题

1、上节课我们解决了第一个问题,知道了不合群的小蝌蚪是怎

样的?

但是,课文中的两位同学和我们都一样,虽然有了这样的发现,

却不知道原因。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我和永明的疑问吗?这个问句还可

以怎么问?

2、如果我们平时碰到不懂的问题,有哪些办法可以解决呢?

(如:查百科全书,上网查询,问老师)

3、书上的小朋友采用了问老师的办法。他们是怎么问的呢?怎

样才能让老师很快地听明白?那么,我们在问的时候,就要求讲清楚,

29 / 42

用一句话说明白,不罗嗦。谁会问?

(先请学生说,在不能说清的情况下,出示两个句式。

句式:老师,我发现有些小蝌蚪……,这是怎么回事?

老师,我发现有两种不同的小蝌蚪,一种……一种……,您知道

这是什么原因吗?

4、小朋友,你们能解释这个原因吗?

用书上的话说说原因,自由说、同桌互说、指名说。

5、小朋友们明白了吗?

书上那个句子说明他们明白了?你能用“原来……怪不得……”

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你明白了什么吗?(指导朗读)

6、讨论到这里,小朋友们有没有找到另一个问题的答案呢?在

325 日,这么一个晴朗的日子里,我们去春游。作者为什么在日

记中不写写小朋友们是怎么玩的,而写这么几只小蝌蚪?

三、综合提高

我们的问题解决了,可青蛙妈妈还在烦恼呢!你看,这只不合群

的小蝌蚪就这样离开家,在外面玩,青蛙妈妈可着急了。你能帮帮它,

为它写一则寻人启示吗?讨论:启示中应该写些什么?(外形特征,

性格脾气)

【板书】

30 / 42

外形特征 性格脾气

灰色略大 独游 变成青蛙

黑色稍小 群游 变成癞蛤蟆

善于观察 虚心求教

小蝌蚪找妈妈 7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2、通过朗读表演,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

程。在感悟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3、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具:多媒体课件,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老师昨天看到一张“寻人启示”,你们愿意帮忙找一找

吗?

出示启示内容,揭示课题:《小蝌蚪找妈妈》

31 / 42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以读汉字为主。

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默读,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3、学生汇报,从哪几个自然段中可以帮助小蝌蚪找到妈妈。

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文章内容。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从哪句话可以帮助小蝌蚪找到妈妈?

2、质疑,提出本段中不明白的词语和句子。

3、理解“迎上去”指名表演。

4、分角色朗读。

(二)、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三、四自然段。用笔标出能帮助小蝌蚪找到妈妈

的有关句子。

2、指名说说青蛙的外部特征。

3、请学生为青蛙画一张像。并将自己的作品贴到黑板上。

4、分角色表演。

四、再读全文,思考:学完本篇课文你还了解了哪些知识?

1、课件演示: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2、指名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几幅图片按顺序贴到黑板上。

3、指名说说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五、课外延伸,培养探索精神。

1、学生汇报课外搜集的资料:其它小动物的成长过程。

2、结束语:大千世界,充满着无数的奥秘,希望同学们能积极

探索钻研,像帮助小蝌蚪那样解决更多的难题。

小蝌蚪找妈妈 8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会写6个字。]

2、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学生

的观察能力及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生字、生词。

2、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插图、教学录像带

教学课时:三课时

33 / 42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启发谈话,引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认识青蛙吗?青蛙小时候是长什么样儿的?它又是

怎样长大的呢?(幻灯片出示小蝌蚪插图,然后指出这就是青蛙小时

候的样子,它名字叫——小蝌蚪)那么,小蝌蚪又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呢?学了今天这一篇课文大家就知道了。

(板书课题)

二、初识图意。

1、提出看图要求:图上画了些什么?它们都在干些什么?

2、逐图出示另三幅图,引导学生观察小蝌蚪在身体上有什么变

化?再连续播放四幅图,让学生说说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分别遇

到了谁,揭示这也就是——小青蛙成长的过程。

3、提问:大家看到最后两幅图了吗?小蝌蚪最后变成了什么?

它们找到妈妈了吗?它们的妈妈是谁?

4、小结: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四幅图,想想小蝌蚪每次去找妈妈时身体都出

现了哪些变化?开头怎样?过了几天怎样?后来又怎么样?最后变

成什么了?

34 / 42

三、借助拼音,初读课文。

1、自轻声朗读课文。

思考:小蝌蚪找妈妈找了几次才找到?它都遇到了谁?

2、纠正读音(群、捕、迎、裳等)

3、回答思考问题,师生初步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讲读第一自然段。

1、讲读第一自然段,看第一幅图。

提问:课文中是怎样写小蝌蚪的样子的?找出相关词句,说一说,

并用笔划出来。

提问:我们池塘里的小蝌蚪有几只?(生:有一群。师讲解“一

群”的意思,然后再指导生给“群”组词。小学教学设 +}

指导学生看图,体会小蝌蚪心情如何?问:从图上小蝌蚪的什么

动作可以看出?自然段中哪一些词语描写了小蝌蚪很“快活”呢?

2、指导学生看图,师复述小蝌蚪外表。

3、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小蝌蚪有趣、快活的神情。

第二课时

一、图文对照,讲读第二段。

1、看第二幅图,提问:现在我们的小蝌蚪跟第一幅图模样有什

么不同?

35 / 42

2、读第二自然段,说说蝌蚪有什么变化。

3、再读(指名个别读)

4、看图,讲述小蝌蚪是为什么会游向鲤鱼妈妈?理解“迎上去”

意思。

5、根据讲读内容,提问:鲤鱼妈妈告诉小蝌蚪,它的妈妈有什

么特点呢?

6、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二、看图,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

1、看图,提问:小蝌蚪过了几天身体上又起了什么变化?

生读第三自然段。

2、学生回答,师板书。

3、小蝌蚪为什么会把乌龟错认为是自己的妈妈呢?课文中为什

么要用“追上去”,而不用“迎上去”呢?

4、乌龟妈妈告诉小蝌蚪,它们妈妈的特点是什么?(让学生划

出文中语句并读一读)

5、指导朗读第三段。小蝌蚪“连忙追上去叫”这一句,要读出

急于找到妈妈的迫切心情。

6、轻声朗读第四、五两段,指导生边读边看图,思考:

2) 小蝌蚪到底有没有找到妈妈呢?他们的妈妈究竟是谁呢?它

们是怎么认出来的?

7、第四段主要讲了什么?先读再说。

“小蝌蚪已经是青蛙了”,为什么加上个“已经”?小蝌蚪是怎

样跳到荷叶上去的呢?(蹬、蹦、跳)

8小青蛙跟着妈妈干什么?这说明了什么?(是人类的好朋友)

我们应该怎样对等青蛙呢?(生:我们要保护好我们的好朋友——青

蛙)

三、巩固练习。

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全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分角色看图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按顺序说说小蝌蚪是怎样长大的。

(大脑袋、长尾巴——长出两条后腿——长出两条前腿——脱掉

尾巴、换上绿衣裳)

二、指导有感情地分组朗读课文。

三、识记生字,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附:板书:

37 / 42

34 小蝌蚪找妈妈

鲤鱼 迎上去

乌龟 追上去

青蛙 游过去

小蝌蚪找妈妈 9

教学要求:

1.认识“蝌、蚪、迎”等13个生字,指导写“甩”字,初步理

解“甩、迎、追、蹲、蹬、跳、蹦”表达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的成长过程,知道青蛙是有益的动

物。

3.分角色朗读课文,试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4.渗透遇事主动探索思想。

教学重点:

1.了解小蝌蚪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变化。

2.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1.青蛙生长过程以及在不同阶段的形态变化。

2.品悟小蝌蚪身上体现出来的人性优点。

38 / 42

教具准备:cai课件(小蝌蚪各个时期形态动画,小蝌蚪与鲤鱼、

乌龟、青蛙对话的动画)

教学时间:两课时,本教学设计为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

(一)情境设置:有一天,池塘里来了一群可爱的小黑鱼,它们

滑溜溜的身子,圆圆的脑袋,长长的尾巴,池塘里面游啊游。导出小

蝌蚪。

(二)揭示课题:17 小蝌蚪找妈妈

(三)指导读课题。

⒈谁找妈妈?小蝌蚪找妈妈(“小蝌蚪”重读)

⒉小蝌蚪干什么?小蝌蚪找妈妈(“找”重读)

⒊小蝌蚪找谁?小蝌蚪找妈妈(“妈妈”重读)

二、了解小蝌蚪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变化。

(一)质疑,激发读书兴趣。

⒈指出小蝌蚪与妈妈区差别。

⒉小蝌蚪是怎样一步一步变成青蛙的。把描写小蝌蚪每个时期外

形的句子划上横线。

⒊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9 / 42

(二)了解小蝌蚪各个时期外形特点,指导学生朗读。

⒈课文写了小蝌蚪有哪些样子?

⒉课件展示学生所描述的小蝌蚪动画。

⒊引导说出小蝌蚪有的特点。

⒋指导朗读,注意引导学生要读出小蝌蚪天真活泼、自由自在、

无忧无虑的情态。

⒌按照这种方法,学生分别说出小蝌蚪另外几种形态和特点,

导学生读时一要读出小蝌蚪身体的变化,二要读出小蝌蚪的快活、

观。

(学生在找小蝌蚪外形变化的词句时,可能不是按生长过程顺序

进行的,不必强求。

(三)理顺小蝌蚪生长过程,分角色演读各个时期的小蝌蚪。

⒈按小蝌蚪的生长顺序排列小蝌蚪的照片。

⒉学生与老师配合读小蝌蚪四个时期形态的句子。

三、了解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

(一)生自由朗读课文,体会小蝌蚪是怎样找到妈妈的。

⒈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小蝌蚪找妈妈时都遇到哪些困

难?他们找谁打听妈妈了,怎么打听的?用波浪线作记号。

⒉学生边读边作记号,教师巡视指导。

40 / 42

(二)生汇报自学情况,注意引导学生体会重点词句的在文章中

的意思,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⒈遇到鲤鱼部分

小蝌蚪是怎样向鲤鱼阿姨打听妈妈的。

分角色朗读,师生配合读小蝌蚪向鲤鱼阿姨打听妈妈的情

景。

学生表演小蝌蚪向鲤鱼阿姨打听妈妈的情景,注意体会“迎”

的意思。

⒉遇到乌龟部分

小蝌蚪是怎样向乌龟打听妈妈的。

分角色朗读,师生配合读小蝌蚪向乌龟打听妈妈的情景。

学生表演小蝌蚪向乌龟打听妈妈的情景,注意体会“追”的

意思。

学生讨论:怎样理解鲤鱼阿姨和乌龟的话。

照样子,说一说。

小蝌蚪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

小蝌蚪看见一只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

看见

⒊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妈妈。

41 / 42

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妈妈,用感叹号说一句能表达小蝌蚪心

情句子。

分角色朗读。

分组讨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蝌蚪长大了。

理解小青蛙外形特点。

四、课文延展,深化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一)小组讨论:你从小蝌蚪身上学到什么?

讲礼貌,任何时候都要有信心,遇事要积极想办法解决,多动脑,

善于观察……

(二)课外思考:要是自己在一个陌生的地方与父母走失了,你

会怎么办?

(三)课外调查:一只青蛙一年要吃掉多少只害虫,我们小朋友

就怎样保护青蛙。

板书设计:

42 / 42

歌手第五季-关于青春的作文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 小蝌蚪找妈妈9篇

本文发布于:2023-11-07 04:08: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30130220844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 小蝌蚪找妈妈9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 小蝌蚪找妈妈9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