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整体设计
单元名称 第四单元
本单元有四篇课文,一个“习作”、一个“语文园地”和一个“快乐读书吧”。课
文包括《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女娲补天》。《盘古开天
地》体会盘古的奉献精神,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精卫填海》是中
国神话故事的经典之作,这个故事围绕精卫日日夜夜填海的事,让人感受到其坚强不屈、
坚忍不拔的品格。《普罗米修斯》记叙了普罗米修斯为了解除人类没有火种的困苦,勇
敢地盗取天火,从而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智慧,并与宙斯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动人传说,
赞扬了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献身精神。《女娲补天》体会女娲的勇敢精神和乐于助人的
品德,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想象力。“习作指导”让学生在写作中发挥想象。“语文园
地”由“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应用”、“日积月累”组成。本单元的
教学目标主要是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并且感受神话
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从而使学生能够展开想象,写一个故事。
二、单元教学目标:
1.教学内容: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神话故事
2.单元知识结构: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神话故事”这个主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盘古开天地》
《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女娲补天》四篇课文组成。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到古代神
话故事中人物形象,性格特点。
三、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掌握本单元要求会认、会写的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故事的起
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②语言运用:在课堂中积极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敢说、乐说。通过阅读,
培养学生对神话故事的喜爱之情。
③思维能力:能引导学生根据想象描写人物,感受神话故事中人物的神奇。盘古雄
伟、高大的形象,精卫的坚强不屈、坚忍不拔的性格,普罗米修斯的勇敢与献身精神,
女娲的勇敢、善良的品质,都跃然在纸上,展现在我们面前。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发现
四、教学重难点:
1.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
2.能够展开想象,写一个故事。
单元主备人: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
1.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②语言运用:认识“劈、浊、丈”等7个生字,会写“翻、劈、缓”等13个字
③思维能力: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④审美创造:体会盘古的奉献精神,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思政元素: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
2.学习重点难点: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体会盘古的奉献精神,激发
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3.教学准备:PPT 课时预习卡
4.学习活动设计:
环节一:单元导读,发现语文要素
1. 聚焦“单元导语”。
2.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播放音乐)师:在人类悠远的历史1.学生交流自己熟悉的神话故事。
12、盘古开天地
长河里,流传着许许多多动人的故事,这些2.学生:都是神话故事;都是成语;都
故事你知道吗?出示:古代神话故事图片指写了谁干什么?
名回答后出示答案。
师:这些故事之间有什么共同点?指生
进行交流,教师总结
2.今天我们要认识另一位神话中的人
物——盘古,学习他“开天地”的故事。(板
书:12 盘古开天地)
活动意图:
通过复习已经学过的神话故事,让学生感受到神话故事的美丽,从而带着一种美好的
心境来开始今天的学习。
环节二:初读课文,谈话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谈一谈读完课文后的感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注音认读生字。然后,1. 生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
同座互读互查。 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分析记忆字形。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2.学生学习多音字并记录在书上。
筋记忆 3.学生有针对性的分享识字方法及字体结构
3.书写指导。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等。
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4.指名分享生字组词,根据课件提示学生分
4.找出多音字,组词识记。 类认读识记词语,每个齐读两遍。
5.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5.学生在书上或字帖上描红,临写生字。
6.同学交流
活动意图:
四年级的识字教学可以有意识地归类整合后,再进行教学。教学时鼓励学生运用学到
的识字方法,灵活识字,多元识字。此环节除随文识字外,着力于体现本单元语文要素的
训练,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明晰。
环节三:朗读提升
1、朗读课文
2、指名接读课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学生齐读,师点评
1. 指名接读课文,纠正读音。
2.师:同学们读了课文,对课文的题目有了
2.学生画出句子,“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
哪些理解?课文的哪句话是直接写“盘古开
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齐读。
天地的”?
3.指名学生交流: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
3.师:是啊,在盘古开天地之前,天地是怎
没有分开,宇宙混(hùn)沌(dùn)一片,
样的呢?(混沌一片)你能找到课文中的句
像个大鸡蛋。
子说一说吗?
4.同学交流,集体订正。
4.默读课文,划分段落
活动意图
让学生找到文章的中心句,既使整个教学活动能有机地围绕中心句来展开,又使学生初步
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
5.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书写本课生字。
巩固作业:把课文读通顺。
提升作业:找其他神话故事读一读。
6.板书设计
12 盘古开天地
开天辟地
顶天立地
身化万物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12、盘古开天地 课型:新授 课时: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
1.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盘古的奉献精神,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②语言运用:以语言实践活动为主轴,挖掘语言训练点,多渠道进行语文实践活动
③思维能力:体会神话故事充满想象的特点。
④审美创造:引领学生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并积累优美的语言。
思政元素:
体会盘古的奉献精神
2.学习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盘古的奉献精神以及神话充满想象的特点。
3.教学准备:
PPT 课时预习卡
4.学习活动设计:
环节一:激情导入,复习生字
1.师生谈话导入
2.听写生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传说中1.齐读词语,听写词语。
的人物盘古,初读了课文。今天,老师要考考2.集体订正。
大家,咱们来听写几个词语。 3.学生说意思:盘古将黑暗的天地分开,创造
2.谁能把课文的主要意思说一说: 了美丽的宇宙。
3.课文哪一段告诉了我们这个信息? 4.学生先自己读,然后齐读,读出伟大的盘
古。师生交流说说对盘古的印象。
活动意图
这一环节的设计,既巩固了字词,又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环节二:
研读文本,体会伟大
1. 用课件出示,指导朗读。
2. 思考讨论,感知伟大。
3.总结全文,体会情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出示词语: 1.学生自读课文,指名读句子。
混沌一片 黑乎乎 轻而清 2.请同学指名说,句式:很久很久以前,天
重而浊 缓缓上升 慢慢下降 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
(1)找找这些词语在课文的什么地方?是 没有 。
用来写什么的? 3.学生读有关句子,想象盘古顶天立地的样
(2)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子。出示课件,学生看图想象。
A.学生自读课文,指名读句子。 4.交流发现,反馈:
B.这混沌一片的世界是怎样的呢? (1)他的 ,变成了 的 。(举
C.师:这是多么荒凉寂寞的世界。齐读课文例)
第一段。 (2)句子前后有联系。
(3)出示句子: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3)总分段式。
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4)并列句式。……(读读,体会语调的变
了地。引导学生用成语概括段意。(板书:化。教师范读)
5.学生有感情的朗读重点段落。
开天辟地)
(4)齐读。找出其中的反义词。
2.出示词语:拿起 劈 顶 撑
(1)这些词语是表示什么的?它们是用来写
谁的?
(2)引导学生在读懂第3自然段的基础上,
也用成语概括段意。(板书:顶天立地)
3.出示词语:飘动的云 隆隆的雷声
辽阔的大地 奔流不息的江河 茂盛的花
草树木 滋润万物的雨露
(1)找出这些词语在课文的什么地方出现
的,是用来写什么的?
(2)盘古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3)师:盘古临死了还想着为人类造福,
这是多么高尚的品质啊!
4.师:面对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你想说什
么?让我们通过自己的朗读来展示这美丽
的画面。(齐读第五自然段)
活动意图
围绕“混沌一片”,让学生想像当时宇宙的样子,感受到天地分离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
体会到盘古开辟天地的重大意义。
5.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书写本课词语。
巩固作业:完成本课同步练习册。
提升作业:课后寻找其他的英雄神话。
6.板书设计 盘古开天地
宇宙混沌
天地分开
天地成形
化成万物
美丽宇宙
7. 教学反思与改进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改进措施:
检查签字 备课组 教研组 教研室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一课时
13、精卫填海
授课时间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
1. 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使学生初步懂得精卫不畏艰难,持之以恒的精神。
②语言运用:认识“帝、少、曰”等5个生字,会写“帝、曰、溺”等5个字。正确、流
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③思维能力:利用注释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④审美创造: 使学生初步懂得精卫不畏艰难,持之以恒的精神,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探
索、征服大自然的意志和愿望。
思政元素:使学生初步懂得精卫不畏艰难,持之以恒的精神。
2.学习重点难点: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够准确地翻译课文,
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学习图片
4.学习活动设计:
环节一:引入课题
1.图片导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今天老师给大1.根据教师提问回答问题:一只小鸟在辽阔
家带来了一幅图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图上的大海上投石子,扔树枝。
画着什么吧! 2.学生:我想知道精卫是干什么的?精卫精
2.谁能来说说图中画了什么呢? 卫要填哪里的海呀?它把大海填平了吗?精
3.它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卫用什么填海呀?
《精卫填海》这篇课文,从中找出答案吧!
(板书:精卫填海)
4.齐读课题。
师:读过课题之后,你都想知道些什么呢?
活动意图:
创设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环节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2.分析记忆字形,书写指导。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师: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读一读课文吧!1. 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画不认识的生字、
2.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平时我们是怎样学习新词。
生字的? 2. 学生交流:学习生字的方法。
2. 选择你最喜欢、最熟悉的识字、记字的3. 学生以组为单位自学生字。
方法,以组为单位在组长的带领下学习生
4.
生字汇报,小老师领读生字
字。一会汇报,看哪一小组汇报的生字最多。
根据课件的提示小组发言人进行汇报。
5.根据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分享交流。
3.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分析记忆字形。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
脑筋记忆
(2)书写指导。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
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活动意图: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来识字,重视对学生自主识字的引导和交流,可以充分发挥学生
识字的主动性,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
5.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识记本课生字新词。
巩固作业:朗读课文。
提升作业:搜集有关有关神话故事的成语。
6.板书设计 : 13 、精卫填海
帝、曰、溺、返、衔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课型:新授课 课时: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
13、精卫填海
1. 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针对低年级儿童年龄特点,营造和谐、富有童趣的学习气氛。
②语言运用: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词语。
③思维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④审美创造:使学生初步懂得精卫不畏艰难,持之以很的精神,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探索、
征服大自然的意志和愿望。
思政元素:使学生初步懂得精卫不畏艰难,持之以很的精神。
2.学习重点难点:
使学生初步懂得精卫不畏艰难,持之以很的精神,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
的意志和愿望。
3.教学准备:课件
4.学习活动设计:
环节一: 欣赏成语,导入新课
1.讲成语故事导入
2.复习新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同学们搜集了有关神话故事的成语,指名
1. 学生将自己收集的故事分享。
2. 交流上节课的收获:《精卫填海》是一个
讲故事。
2.上节课我们一起初读了《精卫填海》这篇
神话故事。
课文,你们都知道了什么(板书:精卫填海)
活动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对课文有一个总体的感知。
环节二: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1.指导朗读,理解词义。
2.学生自由读,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指导朗读,理解词义。 1. 学生自由读,发表自己的看法。
“精卫”神话中鸟的名字。。
“炎帝”:传说中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
“少女”:小女儿。
“溺”:溺水,淹没。
“故”:因此。
“堙”:填塞。
2.问答方式导读,不添字不漏字。传说很久
2.根据问题填空。
3.师生交流,合作探讨:持之以恒,不畏艰
难
4.全班齐背课文。
很久以前……有一次,是谁到海上游玩,倒
霉被淹死了?后来她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小
鸟,名字叫做——(精卫)。精卫天天从西
山衔来什么和什么,(小树枝和小石子)投
进哪里的大海里?(东海)
(板书:精卫 小树枝和小石子 东海)
3.精卫天天从西山衔来……和……投进大
海里?那么她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你认为
精卫能把大海填满吗?
4.这个故事中,你从精卫身上学到了什么?
5.指导背诵。
活动意图:解释重点词语,从而让学生理解意思。
环节三:总结课文,课外延伸。。
1.教师总结。
2.小练笔书写。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总结:当我们做事情没有恒心、没有毅力,1.学生进行小练笔。
或者没有目标的时候,我们就会赞扬精卫填
海的精神,用来鼓励人们。最后,让我们再
一起把这篇课文读一遍。
2.编新“精卫填海”。
活动意图:通过学文升华情感,让学生领会诗文的含义。
5.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完成本课同步练习册。
巩固作业:听写本课词语。
提升作业:阅读课外书籍30分钟。
6.板书设计 13 、精卫填海
精卫
小树枝和小石子 东海
善良勇敢、持之以恒、不畏艰难
7.教学反思与改进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改进之处:
检查签字 备课组 教研组 教研室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14、普罗米修斯 课型:新授课 课时: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
1. 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心情。学习复述课文。
②语言运用:认识“斯、惨、盗”等12个生字,会写“悲、惨、兽”等14个字。正确、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献身精神。
③思维能力:让学生畅所欲言,然后教师适当加以整合,将读文、感悟层层推向深入。
④审美创造: 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献身精神。
思政元素: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献身精神。
2.学习重点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献身精神。学习概括课文主要
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
3.教学准备:课件
4.学习活动设计:
环节一:激趣导入
1.谈话导入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1.导入:通过前几学期的学习,你已经阅读
1. 师生交流学过的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盘
古开天地》《精卫填海》
了哪些中国古代神话传说?
2. 齐读课题。
2.简介“希腊”神话的特点。今天我们要
在古希腊神话故事中,认识一位带给人类幸
福和光明的神,他的名字叫“普罗米修斯”。
3.(板书:普罗米修斯)让我们一起呼唤他
的名字——普罗米修斯。
活动意图:用问句来设计悬念,引起学生的好奇,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环节二:初读全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学习生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同学们先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标出自1.自读课文。在读文过程中,勾画出自己不
然段,画出自己认为难懂的生字词,做好批明白的地方做批注。
注。 2.同桌互相交流生字。
2.同桌之间交流生字,对于生僻的字词两人3.再次朗读课文。正确流利
结合查字典解决;实在有困难的字词可请教4.根据老师课件提示,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老师。 组词。
3.再读全文,要求学生把生字读准,把句子
读通。也可同桌对读,相互检查,看谁读得
正确、流利。
4.交流自学字词的情况。检查生字的读音,
并组词语。
活动意图:通过随文识字让学生在巩固生字的基础上对课文内容大致了解。
环节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自学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体会重点句子。
3.学生交流。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中讲述了普罗米修1.根据老师提示进行自学,并在书上做批注。
斯一件什么事? 画出课文中的重点句子,体会表达的深刻含
2.指名答,注意引导学生说得简要一些,“抓义。
主去次”。 2.根据课件提示,学生对相关内容进行交流。
3.然后呢?这部分注意引导学生:普罗米修(1)课文主要内容: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
斯所受到的折磨不用一一说出来,可概括了火种。普罗米修斯所受到的折磨不用一一
为:宙斯知道后,用残忍的手段严厉地惩罚说出来,可概括为:宙斯知道后,用残忍的
了普罗米修斯。 手段严厉地惩罚了普罗米修斯。大力神赫拉
4.最后呢?(大力神赫拉克勒斯救了普罗米克勒斯救了普罗米修斯
修斯)
5.把这三部分连起来就是这篇课文的主要
内容了。
活动意图:让学生整体感受课文内容。
5.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完成本课同步练习册。
巩固作业:听写本课词语。
提升作业:熟读课文,思考:课文中的众神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学生练习概括主要内容。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14、普罗米修斯 课型:新授课 课时: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
1.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以课文为中心,通过学生读课文,然后调动生活积累,谈感悟。
②语言运用: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思维能力: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献身精神。
④审美创造: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
思政元素: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献身精神。
2.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
3.教学准备:课件
4.学习活动设计:
环节一: 复习导入新课
1.
复述故事内容
学生活动:
1.复习导入: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
学生指名回答。
事?(指名答)
教师活动:
活动意图:引导学生总结主要内容,为后面的复述故事打下基础。
环节二:学习课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性格。
2.学生自由读,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读了普罗米修斯的故事,我们接触到了几1.学生先小组内交流,后全班交流。
个神:普罗米修斯、众神领袖宙斯、火神、自由读,发表自己的看法。
大力神赫拉克勒斯,不知道这几位神给你们
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能结合课文有关词句谈
一谈吗?
2. 关于“普罗米修斯”:
(1)有感情地读第1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
指导朗读:这一句要读出普罗米修斯盗火的
决心。因为从一开始,他就已经看到了盗火
的后果——冒着生命危险,但他还是毅然决
定去为人类盗火。
(2)普罗米修斯是个真正的英雄,他很有
正义感,认为是对的事,就义无返顾地去做,
3. 关于“普罗米修斯”:
(1)普罗米修斯很勇敢,他是冒着生命危险,
到太阳神阿波罗那里去拿取火种。
(2)有感情地读第1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
指名读,生评价。
(3)宙斯用了哪些残忍的手段?(指名说)
(4)思考:从哪里看出他是善良的神?当他
看到人类吃生东西,在无边的黑夜中度过了
一个又一个长夜,他很同情人类,就决定为
人类盗取火种。
4.关于“宙斯”,你有什么看法?
不怕受到宙斯的惩罚。(板书:真正的英雄) 学生:宙斯冷酷无情,看到人类受苦一点也
(3)普罗米修斯是一个勇敢的神,任凭宙不同情。而且,他还很残忍,就因为拿了一
斯用残忍的手段折磨他,他也不屈服。(板颗火星给人类,他就用那么残忍的手段折磨
书:勇敢的神) 普罗米修斯。
(4)宙斯用了哪些残忍的手段?(指名说) 宙斯作为众神的领袖,太霸道了,他很可怕,
(多媒体播放图片)师:普罗米修斯的双手几乎没人敢违抗他的命令,一旦违抗,他就
和双脚戴着铁环,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会给以最严厉的惩罚。
上。高加索山,到现在都是人迹罕至的地方,
他独自被锁在这里,既不能动,也不能睡,
不光日夜经受风吹雨淋,凶恶的鹫鹰还每天
剖开他的肚子,啄食他的肝脏,他要忍受撕
4. 关于“火神”你有什么看法?
学生:他是一位有正义感的神,他对普罗米
修斯的行为很佩服,并且他想救普罗米修斯。
(指导读第三自然段)但是,他也很软弱,
尽管他知道普罗米修斯没有错,却不敢违抗
心裂肺的痛苦。结合你的理解,再读读第6、
宙斯的命令。
7、8自然段。忍受这样的痛苦,普罗米修斯
5.大力神赫拉克勒斯:力气很大,还很有正
也没有屈服,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义感。
(5)普罗米修斯还是一个善良的神(板书:
善良的神)
(6)普罗米修斯是一个值得敬佩的神,他
的行为让执行惩罚的火神都敬佩。(板书:
值得敬佩)
3.对别的神,你们有什么看法呢?
火神:(板书:火神 有正义感的神)
大力神赫拉克勒斯:力气很大,还很有正义
感。
4、师小结:同学们说得都很不错,我想,
普罗米修斯的神话故事之所以在世界各国
广为流传,大概是他为正义而战,不屈服权
势的原因吧。在人们心中,他是真正的英雄!
(板书:大力神赫拉克勒斯有正义感)
活动意图:引导学生品读、体会不同神的性格特点。
环节三:讲述内容。
1.概括主要内容。
2.教师小结。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讲述故事内1.学生试着添加,教师作引导。
容。
2.学生表达对
普罗米修斯的看法。
2.为了能更准确地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在
理解完了课文的基础上,再回过头来看看我
们上节课所概括的主要内容,你可以怎样适
当地添加一些词语,体现普罗米修斯的无
畏、为人类献身的精神。
3.小结:火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幸福,带
来了希望和理想。现在,当我们读到普罗米
修斯这个名字的时候,不仅仅觉得他是一位
神,一位英雄,更觉得他是人类的理想和希
望。当我们叫着普罗米修斯的名字的时候,
我们就会想到人类充满了希望,充满了理
想。
活动意图:引导学生丰富想象,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再读课文,体会寓意。
巩固作业:完成本课同步练习册。
提升作业:试着编写寓言故事。
6.板书设计 14 普罗米修斯
勇敢的神
普罗米修斯 值得敬佩
善良的神
火神
有正义感
大力神赫拉克勒斯
7.教学反思与改进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改进之处:
检查签字 备课组 教研组 教研室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15、女娲补天 课型:新授课 课时: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
1. 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语言运用:认识“娲、塌、熄”等6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隆、扎”。
③思维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女娲为了拯救劳苦大众不怕危险、不
怕困难的精神。
④审美创造:学习女娲为了拯救劳苦大众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的精神。
思政元素:学习女娲为了拯救劳苦大众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的精神。
2.学习重点难点:
体会女娲的勇敢精神和乐于助人的品德,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想象力。
3.教学准备:课件
4.学习活动设计:
环节一:故事激趣,课前谈话
1.图片导入。
2.理解课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故事激趣,课前谈话
师:大家一定喜欢读神话故事吧? 今天我给
大家带来的见面礼就是和神话故事有关的
哦,请看大屏幕,
这里有几个神话故事里的人物,他们是谁?
你能说出这个故事的名字吗?课件逐一出示
2. 揭示课题,引发兴趣
(1)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走进这个美
丽动人的神话故事——《女娲补天》。(板
书:女娲补天)
(2)题目中哪个词让你感觉到神奇呢?为
什么?
(3)你对女娲还有哪些了解?
活动意图:运用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环节二:感知课文,了解文意。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谈一谈读完课文后的感受。
1.生试着说出人物的名字:盘古、后羿、女
娲
2.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学生:补天让人感觉到神奇。师生交流神
奇在哪里?
4.传说中的女娲是一个人首蛇身的女神。她
用黄泥捏成人,创造了人类。女娲就是人类
的母亲。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整文感知课文(自读课文) 1.学生自学:自读课文。在读文过程中,有
(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弄不懂的地方请做上记号,准备提出。
事?
(2)文中哪些地方使你感动?为什么?
2.检查自学情况(反馈)
3.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说说你为什么受感动?能把这部分内容
读一读吗?(朗读指导)
5.质疑。(师生评议解决)
课文、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环节三:教师点拨,解决疑点。
1.查疑解惑。
2.依据板书,归纳中心。
教师活动:
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解决第一个问题。
(1)默读,想哪些段落分别写补天的起因,
经过。(板书:起因: 天塌地陷 烧起大
火 发洪水)
(2)指导学生从内容去想:
如果你当时在场,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会是
怎样的一种心情呢?
2.指名读第2自然段,体会女娲的心情,了
解她的所作所为及原因。
(1)女娲难过极了。联系课文第一句来体会。
“创造了人类”人类都是她的子女,她的子
民,看到自己的孩子受苦受难,心情当然难
过。
(2)从“立刻,求”等词中进一步体会女娲
焦急、难过的心情。
(3)小结,为救人们,先做了两件事:求雨
灭火;造船救人。(板书:经过: 求雨灭
火 造船救人)
3.学习课文第3、4自然段,了解女娲补天
的经过,解决第二个问题。
(1)结合挂图理解补天这段话,进一步体
会女娲为补天所付出的艰辛。理解第3自然
段中的“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
2.指名读词语、课文。
3.概括课文内容
4.根据自己的文的感受进行交流。
5.学生提问题:女娲为什么补天?女娲怎么
补天?女娲补好天后,将会是什么样的情形
呢?
活动意图:初读课文,使学生对课文先有一个整体的、感性的认识,为学生进一步的自读
学生活动:
1.小组讨论以上三个问题后,汇报学习收获。
学生a:因为天塌地裂、烧起大火、发洪水,
给人们带来痛苦。
学生b:女娲见此情景,很难过,求雨神熄
灭大火。造船救出人们。
学生c:女娲去找五彩石,回来冶炼成水,
把天补好。
学生d:女娲把天补好后,人们又过上安居
乐业的幸福生活。
学生e:人们还记得………
2.讨论交流,学生从内容去想。
3.大声自由读文,找出文中具体补天的句子
读一读,体会女娲的精神。
4.用自己的话说说补天的经过。
5.思考并说一说:女娲是一个怎样的人?
上”。(板书:炼石补天)
(2)指导朗读这两段话。
4.齐读第5自然段,了解大自然的美丽,解
决第三个问题。
(1)后来,女娲补好了天,没有了威胁人们
的大火,人们又可以安居乐业,过上幸福快
乐的生活。(板书:人们又安居乐业)
(2)女娲是一个怎样的人?
5.总结全文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自己阅读课文,已经基本
理解了课文内容。知道女娲是这样一个善良
的、能为大家着想的英雄。(板书:爱心 吃
苦 勇敢)
活动意图:以关键词为突破口,使学生能有针对性地研讨文本。
5.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说一说女娲是位怎样的神仙?
巩固作业:完成本课同步练习册。
提升作业:阅读课外书籍30分钟。
6.板书设计 15 女娲补天
起因 经过 结果
天塌地陷 求雨灭火 人民又安居乐业
烧起大火 发洪水 造船救人
爱心 吃苦 勇敢
7.教学反思与改进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改进之处:
检查签字 备课组 教研组 教研室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一课时
习作:我和 过一天
授课时间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
1.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引导学生根据本单元课文的写法,引导学生进行习作构思。
②语言运用:学会发现童话故事的特点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写作能力。
③思维能力:养成阅读与创新的好习惯。
④审美创造:讲解习作方法,引导学生进行习作构思。
思政元素:学会发现童话故事的特点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写作能力。
2.学习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根据本单元课文的写法,引导学生进行习作构思。
3.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4.学习活动设计:
环节一:导入新课
1. 创设情境
2.审题指导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神话和童话故
1. 根据老师的谈话内容作出相应回复。
事吗?你喜欢其中的哪些人物呢?(多媒体
2.学生说说自己喜爱的人物形象。
出示孙悟空、哪吒、嫦娥、后羿)
2.今天,如果有机会和他们中的某一位过一
天,你会选择谁?我们的习作就是围绕“我
和 过一天”来写的。现在就让我们写
一写“我的一天”吧。
3.审题指导
(1)确定人物,大胆想象。(板书:我和
过一天)
(2)你认为这次作文的重点应在什么上下
功夫?(板书:怎样过一天)
活动意图:
创设情境,有利于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尽快搜集写作的对象及材料。
环节二:讨论交流,创编故事。
1.选定人物、地点。
2.阅读思考
3.明确习作重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选定人物、地点。
(1)如果让你和书中的某位人物过上一天,
你会选择谁呢?为什么要选他?你们会一
起去哪里呢?
(2)教师相机进行指导:
1.请学生根据老师的提问回答,交流。
2.合作交流:针对上面问题,学生合作探究,
讨论交流。
3.根据课件的提示小组发言人进行汇报。
4.根据老师的要求记下要点。
主角——你想写的人物
配角——2到3个(动植物都行)
地点——任意地方
2.确定故事主题。我们编的故事,不能只图
热闹,仅仅写一个打打闹闹的场面,而要通
过讲述一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想一
想,你写的故事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呢?
活动意图
通过具体指导,让学生明白写作对象及具体要求,同时,通过口述,锻炼学生的口语
表达。
5.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试着写草稿
巩固作业:积累好词好句
提升作业:阅读课外书
6.板书设计 我和 过一天
略写人物的特点,运用拟人的手法,把它拟人化
怎样过一天
详写你们之间一天里发生的故事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课型:课时:
习作:我和 过一天 新授课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
1.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引导学生根据本单元课文的写法,引导学生进行习作构思。
②语言运用:学会发现童话故事的特点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写作能力。
③思维能力: 养成阅读与创新的好习惯。
④审美创造:讲解习作方法,引导学生进行习作构思。
思政元素:学会发现童话故事的特点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写作能力。
2.学习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根据本单元课文的写法,引导学生进行习作构思。
3.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4.学习活动设计:
环节一:写作方法指导
1. 讨论故事情节。
2.动笔练习。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引导学生思考:要想使编出来的故事生动1. 学生介绍人物做的事情及原因,为什么这
有趣,吸引别人,有什么方法呢? 样选择?
(1)老师这里有一组大家熟悉的人物和三2.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后在全班交流。
件事,大家想一想这三件事分别会跟哪个人3. 自由习作,写出初稿。
物有关? 4.小组交流,合作评价修改。教师点拨,指
(2)课件分别出示人物:猪八戒、加菲猫、出学生的不足与长处。
哆啦A梦 三件事:斗胖虎、拔牙记、减5.选择典型的文章,集体讨论修改。
肥记。 6.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2.假如给你个机会当编剧,让你选择其中的习作。
一个故事来写,你觉得应该写哪些内容?需
要写清哪些内容?请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
3.师小结:讲清故事的开始、经过和结果,
并设计一两个有起伏或惊险的场面,故事才
会更吸引人。
4.动笔练习
根据你刚才的材料进行写作练习,注意要把
过程写得生动具体。
活动意图:
设计“动笔练习”这个环节,能让学生把理论运用到实践,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5.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修改草稿
巩固作业:积累好词好句
提升作业:阅读课外书
6.板书设计: 我和 过一天
略写人物的特点,运用拟人的手法,把它拟人化
怎样过一天
详写你们之间一天里发生的故事
7.教学反思与改进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改进措施:
检查签字 备课组 教研组 教研室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一课时
语文园地四
授课时间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
1. 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对本单元学习的神话故事的特点进行回顾与整理。
②语言运用:借助拼音识记与花卉有关的词语,进行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训练。
③思维能力:指导学生积累表现人物特点的成语,激发学生积累、运用成语的兴趣。
④审美创造:在读句子中体会想象的神奇,并与同学交流神话故事中神奇的情节。
思政元素:在读句子中体会想象的神奇,并与同学交流神话故事中神奇的情节。
2.学习重点难点:
对本单元学习的神话故事的特点进行回顾与整理。借助拼音识记与花卉有关的词语,进行
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训练。
3.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4.学习活动设计:
环节一:情境导入
1.交流平台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导入:同学们,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神1. 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话故事,现在,就让我们进入语文园地四,2.说一说自己是否有同样的体会,你还有什
有关这一单元的重要知识吧。(板书:语文么独特的见解?
园地) 3.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2.交流平台 4.全班交流。
(1)同学们,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读5.鼓励学生多阅读神话故事,在阅读中感受
了许多神话故事,认识了许多神话人物。这神话的特点。
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自己对神话的认
识吧。请大家看着大屏幕,让我们一起读一
读三位同学的独特发现吧!
(2)课件出示:
神话充满神奇的想象,像盘古开天地、女娲
补天……让我赞叹不已。我们要养成敢于提
问、善于提问的习惯。
活动意图:谈话导入新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帮助学生梳理
学过的课文内容,让学生对本单元的内容有整体的认识。
环节二:识字加油站。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课件出示第一组词语“花圃、花卉、花蕊”。1.请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进行学习。
(出示课件6) 2.出示拼音学生自读。
2.教师领读词语。 3.学生再次认真拼读,说一说这些词语有什
3.课件出示第二组词语“玫瑰、茉莉、牡丹、么特点?(“花”字组成的词语)
海棠”。(出示课件7) 4.男女生对读,与同桌讨论这些词语有什么
4.教师领读词语。 特点?(都是花的名称)
5.出示拼音学生自读。 5.学生说说自己见过的花儿的颜色、形状、
6.课件出示9个生字: 香味等。
7.想一想:你发现这些生字有什么特点?用6.集体读、开火车读、指名读9个生字。
什么方法最容易记住这些字。
活动意图
设计这个环节,能帮助学生弄清词语的特点.
5.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完成识字加油站的生字积累。
巩固作业:积累神话故事知识。
提升作业:阅读课外书
6.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四
课文大意 读句子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二课时
语文园地四
授课时间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
1. 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在读句子中体会想象的神奇,并与同学交流神话故事中神奇的情节。
②语言运用:熟读、背诵古诗《嫦娥》。加强语言积累,激发孩子们学习积累古诗的兴趣。
③思维能力: 指导学生积累表现人物特点的成语,激发学生积累、运用成语的兴趣。
④审美创造:引导学生感受神话故事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中外神话故事的兴趣。
思政元素:培养学生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 。
2.学习重点难点:
在读句子中体会想象的神奇,并与同学交流神话故事中神奇的情节。
3.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4.学习活动设计:
环节一:词句段运用。
1.词句段运用
2.日积月累。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导语:同学们,我们在上节课认识了一些1.读一读,指名读,齐读,男女比赛读。
花卉,这节课我们—起走进“词句段王国”,2.小组交流,读读词语,说一说,看看这些
一起去感受词语和句子的无穷魅力吧。 词语有什么特点。
2.课件出示词语:腾云驾雾 上天入地 3.指导学生在学习小组内选词说话。小组代
神机妙算 各显神通 三头六臂 表发言,全班进行交流。
眼观六路 耳听八方 刀枪不入 4.学生读读背背。学生可采用各种形式读一
这些词语都是描写人物特点的成语。 读,背一背。
(1)师导言:你们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吗?5.根据老师出示的课件,指名,进行作者简
课时教学设计
在小组内说一说吧! 介。
(2)导言:谁能说说你从这些词语想到了6.小组合作完成诗意理解,请一位发言人进
哪些人物或故事,大家能不能选一两个成语行交流汇报。
说一句话呢?
3.课件出示课本上的3个句子:
(1)这三个句子都是神话故事中的语句,
是作者想象的,让我们感受到了想象的神
奇。
(2)想一想:你在其他神话故事中,读到
过让你感到神奇的情节吗?
4.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古诗,学习自由读。
(2)师范读,学生跟读。互相交流识记生
字。自由朗读。
(3)教师简介作者
(4)课件出示词语意思:[注释]
活动意图:
让学生了解古诗大意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助于学生积累并背诵古诗。
5.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背诵《嫦娥》
巩固作业:默写《嫦娥》
提升作业:阅读课外书
6.板书设计: 嫦 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7.教学反思与改进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改进措施:
检查签字 备课组 教研组 教研室
课题 课型:新授课 课时: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
快乐读书吧
1.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了解如何进行课外阅读,在课外开展读课外书的活动,体验适合自己的阅读
方式及感受阅读的愉悦和乐趣。
②语言运用: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词语。
③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交流读书体会,学会分享知识点。
④审美创造:在充分的阅读中,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语
文素养。
思政元素:在充分的阅读中,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语文
素养。
2.学习重点难点:
带领学生感受神话的魅力,激发阅读的兴趣。
3.教学准备:课件
4.学习活动设计:
环节一: 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2.感受神话
教师活动:
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读故事书吗?最
近读了什么书?书中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有没有关于神话的书?快来给老师讲一讲。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快乐读书吧”享
受读书的快乐吧。
二、感受神话故事
引导学生想一想:世界是如何起源的?人类
是怎样产生的?
神和英雄如何生活?这些问题都是很久很
久以前发生的事,我们的祖先用神话的方式
给出解释,并依靠口头讲述使其代代相传。
现在我们就要在书中找到答案。(板书:很
久很久以前)
学生活动:
1.学生将自己收集的故事分享。
2.交流世界是如何起源的?人类是怎样产生
的?
活动意图:通过互动交流,引导学生初步交流读书带来的乐趣,从而乐于阅读更多课外书。
环节二:通过读书,了解故事。
1.指导朗读,理解词义。
2.学生自由读,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提问(1)你读过这本书吗?(2)书里都1小组合作交流:在小组里讲一讲自己喜欢的
介绍了什么? 故事,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谈谈自己对这个
2.通过重点词语把过程记录下来。 故事的感受是什么。如果有同学也看过这个
3.全班交流。 故事,可以进行补充或表达自己的读书感受。
活动意图:设计这个环节,激发学生热爱课外阅读的情感。
环节三:选择阅读类型。
1.教师总结。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除了中国古代神话,我们最熟悉的就是古1.小组交流:向同学介绍你带来的神话故事
希腊神话。 书,告诉他故事主要讲什么,哪个地方最有
2.神话的产生和原始人类为了自身生存而趣。
进行的同大自然的斗争结合在一起。当时生
产工具简陋,变幻莫测的自然力对人类形成
严重的威胁,但原始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也处于极为幼稚的阶段。神话是原始人在那
极为困难的条件下,企图认识自然、控制自
然的一种精神活动,同时也寄托了人类的向
往和宗教的实化展现。
3.神话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开辟神话、自
然神话和英雄神话。3.神话中充满神奇的幻
想,它把原始劳动者的愿望和世界万物的生
长变化都蒙上一层奇异的色彩。神话中神的
形象,大多具有超人的力量,是原始人类的
认识和愿望的理想化。
4.西方的神话更加丰富,古希腊神话是成体
系的,神与神的关系复杂而且完整,主要见
于两部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
还有《神谱》《变形记》等,以及古希腊的
悲剧和喜剧。
活动意图:通过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己读过的故事,学生畅谈自己的读书感受,把自己读到
的故事说给小组里的同学听,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训练了他们的倾听能力。
5.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和同桌之间共同交流自己的读书心得。
巩固作业:班级为单位推荐故事书供大家阅读。
提升作业:阅读课外书籍30分钟。
6.板书设计 快乐读书吧
很久很久以前
开辟神话 自然神话 英雄神话
7.教学反思与改进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改进之处:
检查签字 备课组 教研组 教研室
本文发布于:2023-11-07 02:03: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2938118367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神话故事》核心素养教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神话故事》核心素养教案.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