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神话三则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提问:同学们从小到大都听过哪些神话故事?(中外皆可)
中国:《盘古开辟》、《女娲造人》、《女娲补天》、《刑天舞干戚》、《鲧禹治水》、《后
羿射日》、《嫦娥奔月》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古代的三则神话《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女娲补天》
二、神话和《山海经》
1、神话是最为古老的一种民间文学形态,是一种集体口头创作。由于远古时代的生产力水
平很低,人们不能科学的解释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就以他们的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
助想象把自然界拟人化,于是产生了神话。现存的中国古代神话,主要保存在《山海经》、
《淮南子》、《楚辞》、《庄子》等几部不同类型的著作中。其中若干最重要的神话故事,
已成为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成语、典故,对后世文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山海经》
《夸父逐日》、《精卫填海》选自《山海经》。
《山海经》: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地理书,主要记载古代传说中的地理,其中保存了不
少古代的神话资料。由晋郭璞为之作注。
三、《夸父逐日》
1、朗诵课文
2、找同学翻译,疏通字词
夸父:夸,大;父,男子的美称。夸父,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巨人。
逐走:逐,竞争、追逐;走,跑,在古文中和奔意义相同,和今义不同。现在白话文中的走,
是古文中行的意思。
入日:①入,进入、赶上。赶上太阳。
②及于日将入也,日入,倒装。
河:黄河,今义一般的河流,词义范围上的扩大。江:长江,今义一般的江流。
北饮大泽:北饮于大泽,省略“于”。大泽,传说中大湖的名字。
1
道渴而死:道,状语,在半路上。而,连词,表承接关系。
弃其杖:其,代词,指人。
化为邓林:邓,桃,古音同。
3、作课后练习一(1)
正面:一个人敢于和太阳赛跑,而且还赶上了太阳,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敢于向大自然
挑战的雄伟气魄。
反面:自不量力
4、思考:夸父死后,其杖为什么化为桃林?
为后人解渴;继承他未竞的事业,继续追逐太阳。
四、《精卫填海》
1、朗诵课文
2、找同学翻译,疏通字词
发鸠之山:发的两个繁体字,纠正字音。
其上多柘木:其,代词,指山。
有鸟焉:焉,语气助词。
其状如乌:其,代词,指鸟。
文首:头上有花纹。文,通纹。
白喙:喙,鸟嘴;也可指人嘴,不容置喙,不容许别人插嘴说话。
其鸣自詨:詨,呼叫。
炎帝:传说中的五帝之一,即神农氏。
溺而不返:溺,淹没在水里。而,连词,表承接关系。
故为精卫:故,所以,表原因。
衔:用嘴叼。
以堙于东海:以,用来。堙,填塞。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则神话故事,《夸父逐日》和《精卫填海》,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
二、、复习课文《精卫填海》《夸父逐日》
2
三、《女娲补天》
2、中国古代有四大神话:
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
3、背景:共工触山
共工与颛顼争为帝,不胜。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
4、就在这个人类生死存亡的关头,女娲挺身而出,力挽狂澜,拯救苍生。
女娲是古代传说中的女神,又称娲皇。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变。
5、朗读课文
6、找同学翻译,疏通字词
往古:远古。往,从前。
四极废:四面极远的地方。极,天柱。废,坏。
九州裂:九州,代指中原。
天不兼覆:兼,包容。覆,覆盖。
地不周载:周,周到、细密,引申为巩固、牢固。
爁焱:大火延烧,火势蔓延之貌。
浩洋:水流广阔洪大。
颛民:善良的人民。颛,善。
鸷鸟攫老弱:鸷鸟,凶猛的鸟。攫,鸟用爪子迅速抓取。
鳌:传说中大海力的大鳖。
济:帮助。
积:堆积,聚积。
淫水:泛滥的洪水。淫,过多。
涸,水干,干涸。
狡虫:凶猛的害虫。古代动物皆可称虫,兽类叫毛虫,禽鸟叫羽虫。
7、经过女娲的一番辛劳整治,苍天总算补上了,地填平了,水止住了,龙蛇猛兽敛迹了,
人民又重新过着安乐的生活。
但是,这场特大的灾祸毕竟留下了痕迹,天还是有些向西北倾斜,因此太阳、月亮和众星辰
都很自然的归向西方;而地向东南倾斜,所以一切江河都自西向东流。
3
8、我们学习了女娲补天的故事,那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关于女娲的神话呢?
《女娲造人》
初一为鸡,初二为狗,初三为羊,初四为猪,初五为牛,初六为马,初七这一天造人。
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絙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者
凡庸者,絙人也。
创造嫁娶之礼,使人类繁衍生息。
9、我们听说了女娲的这么多神话传说,那么对女娲这一个女神的形象,大家有什么认识呢?
首先,她是人类的创造神。
然后,当人类灭顶之灾来临之际,她又成了人类的保护神,采石补天,力杀毒虫猛兽。
最后,当人们安居乐业后,她又开始为人类的生活幸福着想,创造了婚姻制度,使人类可以
幸福的生存下来。
总之,女娲使远古诸位大神中与整个人类关系最紧密的,也是将自己的一切力量无私奉献给
人类的神明,她充满了对人类的慈爱之情。四、总结
我们用了两课时的时间,学习了古代神话三则。这些神话之所以流传至今,广为传诵,是因
为都体现出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在今天仍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是我国文化的瑰宝。
本文发布于:2023-11-07 01:08: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2905142083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古代神话.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古代神话.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