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研招办的工作设想与建议

更新时间:2023-11-06 22:48:40 阅读: 评论:0

烈士事迹简短-酸甜苦辣咸

你对研招办的工作设想与建议
2023年11月6日发(作者:爱国的名言)

你对研招办的工作设想与建议

近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日益扩大。招生工作作为保证和提高

研究生生源质量的关键环节,对研究生培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目

前研究生招生工作中在招生计划、招生宣传、招生工作体系三个方

面存在一定问题,高校应优化招生结构、发展特色化招生宣传、完

善信息化系统、丰富复试考核内容等,以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招兵买

马生体系流程,提高生源质量。

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使招生管理部门承担的工作量越来越

大,社会对招生流程的规范性、透明度要求越来越高。我国自1978

年恢复研究生招生培养制度以来,研究生招生制度、招生办法已日

臻完善[2],但仍旧存在招生计划的分配不均,招生宣传特色不足、

方式单一,以及招生工作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如何进一步提高招

招生计划分配存在缺乏科学方法指导的问题[3]。招生计划数作为相

对稀缺的资源,是学科、导师都在尽力争取的对象。院系在提出招

生名额的需求时,容易产生“多抢就是多一份资源”的观念,着重

于规模扩张,而未对自身的研究生培养能力进行合理的评估,偏离

招生工作中选拔、培养人才的根本目的。而高校在进行招生计划分

配时,往往是在以往的分配经验上,根据各单位的诉求进行适当机

动调整。这种现象本质上也是一种教育不公平。如何充分引入需求

信息,合理分配学术资源,最大效率地使用研究生教育资源,需要

有科学的决策方法进行指导,以此优化招生结构质量,减少招生布

局不合理的现象。

研究生招生工作周期长,批次较多。一般高校每年9月份会开

展下一年度入学的推荐免试研究生的招生工作。而许多高校在7

份、8月份就会举办暑期夏令营,提前选拔部分推荐免试学生,力

图锁定优质生源。推荐免试研究生的招生工作包含了对硕士研究生

和直接攻博研究生的选拔。对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来说,除了推荐

免试招生,还有每年3月份左右复试的全国统一考试硕士招生。对

于博士招生来说,除推荐免试招生外,每年的招生工作还需开展约

23次,时间跨度几乎覆盖一整年。然而,研究生招生计划下达到

各具体招生单位的时间,一般是在当年度的3月份左右,对比招生

工作启动的时间,存在较长的滞后期。这使得招生单位在招生阶段

前期的对招生计划的整体规划存在不确定性,处于被动状态[2],也

容易让研究生导师及考生产生误解。

(二)招生宣传特色不足、方式单一

我院进行了一次面向推荐免试研究生报考者的问卷调查,有效

参与人数为1801人。问卷调研了影响考生选择报考学校的主要因

素。其中,34%的学生表示学科排名是自己选择读研院校的首要的考

虑因素,而选择学校知名度、导师实力为首要因素的学生分别占比

21%19%。由此可见,学科、学校和导师的综合实力与特色是吸引

生源的重要因素。除了高校本身的硬实力,要提高社会对学校、学

科的认可度,很大程度上倚赖于高校的宣传。一些高校的网站对学

科的介绍不够通俗具体,重点不够突出,没有展现亮点,无法体现

自身与类似院校相比的独特之处,还存在导师资料等信息更新不够

及时的问题,难以提升自身在招生活动中的吸引力。此外,大部分

高校会针对本科招生进行较为广泛的多渠道的宣传活动,但在研究

生招生宣传这方面的投入明显较少,以挂网公告为主,宣传方式不

够多样化,也鲜少提供高校与考生对话交流的机会。刘玉芳[4]、陈

少波[5]等也对招生宣传问题进行过研究,认为招生宣传方式没有针

对性,缺乏新意,将导致宣传工作收效甚微。

(三)招生工作体系不够完善

笔者认为现有招生工作体系中主要存在两点明显的缺陷,一是

越多。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招生工作的配套资源有时并未跟上工

作开展的需要。招生工作人员不仅需要完成固定的对考生进行选

拔、考核的流程,还要解答招生过程前、中、后阶段来自各方面的

各种类型的咨询。解答来人、来邮、来电咨询属于简单重复劳动,

但却需要工作人员在进行招生程序的同时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此

因研究生心理问题、人际交往问题等能力问题导致的恶性事件也时

有发生。目前多数高校的研究生复试,把对非专业知识的考核嵌于

面试流程中,但往往没有建立较为明确的评价体系。要提升研究生

培养质量,在研究生招生选拔时就要进一步对考生的心理状态和一

般能力进行把关。招生工作中应增加针对此部分的考核内容和方

式,進一步完善复试体系。

二、改善研究生招生工作的建议

(一)优化招生结构,加强上下沟通

招生计划的决策要基于高校的学科优势,紧跟国家、地区、行

业需求,同时兼顾高校自身发展需求,还要与考生的选择相呼应

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与各研究生培养单位之间要加强沟通,一面

更好地反映高校对教育资源、招生工作有关支持的需求,一面也更

好地反馈社会需要、传达宏观层面的设计指导理念。

(二)抓住亮点,重视招生宣传

研究生招生宣传不仅要介绍招生流程,还应抓住有关高校、学

科的优势,突出自身的招生特点。可以依据往年录取的研究生生源

情况,锁定主要目标生源市场,并对生源较少的高校或省份进行分

[4],以此确定不同的招生宣传力度以及调整宣传内容侧重点,有

效利用宣传资源。

宣传内容更加生动,学校、导师形象更加立体,以提高对研究生生

源的吸引力。

(三)完善信息化系统,丰富复试形式。

目前智能化发展已渗入办公领域,若能在研究生招生工作中引

入更具有针对性功能的办公系统,能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负荷,也

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为失误。以材料审核为例,其中一些评分条

件是可以按区间设置分值让系统自动评估算分,比如英语水平、学

校学科排名、平均成绩、绩点排名等。目前报考人员资料的筛选多

为高校从报名系统导出的学生简历,用excel表格逐项查看、打

分,有时还要同步核对考生寄送来的证明材料。智能化办公工具的

引入,能增加筛选的便捷度及材料的可读性,提高审核效率。同

时,智能化系统能分担一部分招生咨询工作。招生工作人员可以将

考生、家长常问询的问题进行归类整理,除了发布在平台上方便咨

询者分类查找,还可以利用网页智能搜索、公众号智能问答等形

式,让系统根据咨询者的关键词进行答疑并智能推荐其他相关内

容。

学者就研究生招生的不同学科门类提出了不同的一般能力测试考查

方案,可作为参考。而心理测评的引入,要求有关复试工作人员具

备基本的心理知识,对心理测验有科学的认识。各高校应结合自身

招生标准和考生特点,参考国内外优秀案例,建立合理的心理考评

机制,坚持科学性、公平性[9]。对心理测评结果在考生总体评价的

比重设置要慎重,既要有效利用,也要多维度考虑。同时也要完善

心理测验规章制度,建立规范的监督管理体系。此外,对于最终录

季逸超-血液细胞分析仪

你对研招办的工作设想与建议

本文发布于:2023-11-06 22:48: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2821198353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你对研招办的工作设想与建议.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你对研招办的工作设想与建议.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