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与传播“晒客”行为的社会学思考

更新时间:2023-11-06 19:17:43 阅读: 评论:0

年度调薪-刷牙歌教案

消费与传播“晒客”行为的社会学思考
2023年11月6日发(作者:文化战略)

402

f

i ti.

Vs

线

行为的社会学思考

沈敏善

(淮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安232001 )

俨然

文字到

'

关键词:

社交

中图分类号:206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2096-5079 ( 2021 ) 02-0171-02

G:A

晒客译自英文“因为中国人喜欢用“

sharer

来自于每个人对自己身体的无限的期望与眷念[1]从少

譬如“ 所以

年到青年再到壮年和暮年。这种“无限的期望与眷恋”

即译为晒客,按照“上的定义即指

sharer

不仅身体的自拍可以用来收

与人分

享自己的价值观以及生活方式的一种群体”晒客在传 表征了

播内容和过程中始终占据着从内容生产到反馈互动的 而这些社交平台对于“来说

耀碎片的方式记录

自己和这个世界,而在选择性纪录中隐藏的是态度、

多数时候,晒可以是一种社交行为,但在看与被看的互

他们消费自身

与他人并在传播中获取收益。

、晒即消费

(

获分享的快感,自己的文字、绪和观点,以至于

不仅是一种传播媒介,更是一种权力空间。

()报

不仅成本低更有精神

甚至金钱的报偿。让普通人以极

低的成本收获了“的关注:用拍照、文字的形式

将自己的生活分享到圈子,完成自己的生活叙事,引起

在看似“日常化”的分享中曝光自

己的隐私,博得了“大部分

是以精神报偿为主,不涉及“部分晒客在

内容生产逐渐优质化后,逐渐由“转向“金钱

,如旅游博主、食博主等。为什么圈子乐于围观

?事,晒客对生活与社会进行了一次又…次“

形成了碎片化的、隐私化的窥探视角,这恰是晒诱

消费主义告诉我们“ •'切皆可消费”晒客亦不例

外,他们在将自己的生活琐碎以文字或图像形式上传网

络造成围观与评价,从而完成一次消费与被消费。在具

体的晒行为中,晒客们既贡献自身以供消费,又通过围

观他人而扮演着消费者的角色。这里的“自身”涵盖了自

圈子里的朋友在窥见隐私的内在冲动下游

我影自我思想,自我生活。在朋友圈“

并因为某一出彩的分享形成狂欢式的

晒健身、文字照片,引来朋友的点赞与艳羡。

这种围观和反馈的多寡与好坏甚至于成了判断

与此同时,晒客们又孜孜不倦地去围观和评价他人。

并对线下社交关系的发展

抖音的公开性、狂欢化的呈现事实上

刺激了晒客们用更情绪化的语言、表情来消费自

己,满足他人。在看与被看之间,晒的一切内容成为了消

费的客体,被围观、甚至于被出售。这种消费是

一场晒客与看客间的“,看者收获了猎奇与窥私的

满足,而晒者同样有所收获,即获得精神和社交上的满

足甚至于经济上的收获,所以说“晒即消费”

与疏离产生着巨大影响。

、晒即符号

()符

如果它与某种社会文化

便伯明翰学派认

亚文化风格的产生,不是在“中创造物体

而是在现有的语境中把己有的物体进行转换

(

从而生成一种

在网络传播中,受众由隐匿走向公开,由接收者变

符号的生产是“们在进行自我展示 [2]

成发布者。晒客注重他人眼中的“,在社交平台的

为了更简单、更俏皮或更有效果地表达 时的附带产品,

并运用不同类型的语

如“解读该符号能 自我情感、

言符号来定义自己的形象,这是一种话语权力的获得。

等同于“如此符 指的关键在“

以自拍为例,自拍是晒的重要内容,一个人既是拍摄者

当然这里扭 号意指就直白地表示“

又是被摄对象,这里有权力的解放与颠覆:自己决定造

只能在一定圈

型、神态与背景,并对自我形象刻意塑造与修饰,再通过

子内形成共识,正如斯图亚特•霍尔认为的那样:“大部

朋友圈的分享,使满足的快感在交互中得以倍增。快感

作者简介:

:

于青亚文的大学生晒客”2017年校级重点项目(201706 )

xjzd

171

线

{

im

402

[3],从这是晒客

意义被不断

可以肯

使

接承认的驱动力,但有研宄显示:网络社会形成了手机

并在缓解社交焦虑和个体孤独感方面起到了重

要作晒客通过内容生产表达自我价值观和

并利用网络进行情绪宣泄,对传者和受者的心理

和行为都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另一方面,晒客常常

并通过好友反馈镜像自

与他人的互动更可以强化深层次的自我认知。晒客

(

认真地在平台上扮演着自己的“且多数角色是

或旅游达 以“

晒客在传播内容上逐渐“ 族群

耀外在的客观

们对网络传播中复杂与细腻的心情表达常会“

如网络

(如蘑菇头

IP

各类奇葩而形象的表情包配以

文字就可以幽默、准确地表达使用者的自嘲与笑虐。

客们尤其擅于拼贴,譬如一个发绿的香蕉意释义为“

绿,意指某种充满了形象的修辞

艺术。

日常的心情表达过于乏味并不够

以至于没有新鲜感和仪式感,用图像化的符号加持

在心情表达中,既是追赶时髦,-

的群体,因为并非所有的人都能理解其意义。

象的修辞变成了具有价值认同的群体内部特有的“

语言,'

(

当前亚被赋予

的原始意义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异化、剥离和消解,而新

的生成意义则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变得更加难以区分

大多数晒客在网络社交媒体复杂的信息环境

使

甚至盗用或分享其他晒客的

内容符这在客观上使得各类符号在不同的语境中

通过使用其他同类晒客的图

表情符号等,既方便又低成本,并直言为^‘

让•鲍德里亚在《中指出:“

不如说它在交流的分段进行过

程中消耗了自身。与其说它生产了意义,不如说它在意

义的分段生产过程中耗尽了自身”晒客间形成了传播

使最后不得

符号和意义的工厂

在庞大的需求面前落入了低水平创新的窘境[5]

、晒即存在

()社

哲学家笛卡尔有句名言:“在今天

网络社交主体内省式思考

尤其是手机成为

正在被大多数

网民认同和身体力行。但排除技术性条件,选择把晒当

即内在的心理

心理需求是多数晒客不愿直

172

传统的面对面社交不

仅成本高昂,效率低下,而晒的社交手段却体现了方

便广这是相当数量的网民选择让自

己成为一名晒客的重要原因。

()话

网络媒体的诞生宣布着传统媒体主导性话语权的

而新媒体本身的跨时空性、交互性的优势进一步

晒第一次真正意义把话

且不说话语本身质量的参差

但平台和空间真真切切

而把这种话语权

充分利用和激活的是带有抵抗性和风格化需求的青年

晒客们。

活跃的青年晒客们对传播中随性

自由的、而对此广泛的

吸收和应用使得晒客群体与大众文化之间形成了经常

网络流行语等,一系列

式的话语体系和“的语言风格将外显

的仪式性抵抗转化为隐性的方式张扬个性、

唤醒了青年人的文化独立意识。晒不仅是个体话

更是某些亚文化得以延续和繁荣的

肥沃土壤。

四、结语

己经成为了空气般的

如此普及的原因显然不是个简单的技术问题,

其背后存在着强大的社会学逻辑:一方面,晒客们的求

虹吸了一代代青年

沉醉于晒行为之中。另一方面,晒行为在消费他人与自

实现了话语权的颠覆甚至形成了商

化的典范。晒还完美地契合了社交互动的补偿

满足了晒客们镜像自我与群体认同的潜在需求。

参考文献:

[1 ]陈一.拍客—[].苏,2018

M

(11):42.

[2] 锋.[].北中国社

M

,2012:114.

[3] 约翰•费斯克等编撰[].关键概念:传播与文研究

M

典(第二版)[].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126.

M

[4] 亚.新媒[].西南大

D

学,2015.

[5] 【}上•鲍德里亚,夏小燕译.形象的修辞.传媒中意义的内

i

[].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00.

M

我佩服的一个人-老虎爬树

消费与传播“晒客”行为的社会学思考

本文发布于:2023-11-06 19:17: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2694638336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消费与传播“晒客”行为的社会学思考.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消费与传播“晒客”行为的社会学思考.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