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经济•月刊
2021
年第
5
期
公共场所母乳哺育室建设问题研究
—
基于社会福利政策分析框架
—
T
航
(
苏州大学文正学院
,
江苏苏州
215104
)
摘要
:
依据吉尔伯特的社会福利政策分析框架
,
对苏州市公共场所母乳哺育室项目进行政策
产出分析福利内容
。
从受益对象
、
、财务来源四个维度阐述母乳哺育室的建设管理发
输送体系
、
,
现该福利项目在受益对象可得性
、
福利供给多样性输送体系稳定性和财务来源可持续性上存在
、
一些问题
。
从政策价值偏好和适度性讨论问题成因
,
旨在完善项目设计
,
为今后公共场所母乳哺
育室的推广和管理提供参考
。
关键词
:
公共场所
;
母乳哺育室
;
社会福利政策
;
产出分析
一
、
引言
现代社会
,女性已成为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
何设计输送体系将资源送达到选定的受益对象手中;
第四个维度是关于
“
资源
”
的问题
,
政策实施的人财物
资源从何而来创。
这四个维度在大多数社会福利政策
分
。
作为妇女福利的一部分
,
母乳哺育室推广具有促
进人口健康
、推动
缓和代际矛盾
、、
突破职业性别隔离
性别平等等作用
。
为保障女性权益
,
提升地区福利水
设计中相互依存
,
既是社会福利政策设计的不同阶段
和要素
,。
也是社会福利政策分析的重要框架凶
平
,年
苏州市
2016
12
月通过了
《
苏州市公共场所母乳
哺育设施建设促进办法
》
,2017
年
2
月开始实施
,
正
式推进市内公共场所母乳哺育室建设工作
。
本文选
社会政策视角是一个比较宏观的视角
,
其优势在
于能够从总体上解析问题的实质
,
把控其发展进程
,
在一定价值偏好下构建理想的福利供给模式并寻求
实现路径
。
取苏州市某区家母乳哺育室为调研对象
17
,
通过产出
研究中的社会福利政策维度探讨这一妇女福利项目
实施过程中的政策选择问题
。
(
二
)
公共场所母乳哺育室的政策实践
母乳哺育室建设是妇女社会福利政策的体现
,
也
二
、
母乳哺育室建设管理过程中的政策产
出分析
()
一
政策产出分析架构
从政策运行角度看,社会福利政策分析通常有过
就可以用产出分析方法去审视它
。
当我们把公共场
所母乳哺育室视作一项准公共产品时
,
项目的设计与
实施就需要考虑:第一个维度
,
选择母乳哺育室的受
益对象
;
第二个维度
,
母乳哺育室政策要使受益对象
程
、
产出和绩效三种分析方法
。
不同于过程和绩效分
得到什么
?
第三个维度
,
母乳哺育室的资源
(
包括人
析,产出分析法侧重了解动态政策制定过程所形成的
一系列政策选择结果
,
分析造成该结果的原因是什
财物资源
)
通过什么渠道和途径使受益对象真正受
益
;
第四个维度
,
支持母乳哺育室建设的资源从哪里
来
。
下面将依据该理论模型分析公共场所母乳哺育
室这一社会福利项目的实践过程
。
么
。
吉尔伯特运用该方法提出了社会福利政策分析
框架,从分配
、、
供给
输送和财务四个维度解释了福利
因此它属于一项普惠性的福利分配政策
。
调研地区
公共场所母乳哺育室项目自
2018
年
7
月开始推行
,
截
至
2019万人次①
年底
,17
家母乳哺育室使用人次约11.7
,
受益对象广泛
。
尤其是商场
、
医院等公共场所
,
人流
量大
,
使用频率高
,
说明公共场所母乳哺育室的设立
迎合了母婴群体需求
。
2
.
母乳哺育室供给的本质
:
福利的内容
。
这项政
策为母婴群体提供的福利既有经济福利也有精神福
利
,
具体表现为三种方式
。
实物
,
即规划建设的场所
和场所内各类服务设施的提供
;
服务
,
即服务对象有
需要时各设点管理人员为他们提供的帮助
;
幸福感
,
这是由实物和服务提供引出的母婴群体对政策的满
意度
。
如表
1
所示
,
该地区项目启动时以此为基准配
备必要设施
,
各公共场所设点可自愿配备其他服务设
施
。
这是母婴室项目为母婴群体提供的实物福利
。
表
1
公共场所母乳哺育室配备设施
基础设施
是否必须配备
可供哺乳用的座椅
是
婴儿护理台
是
流水洗手设施
是
废物箱
是
安全镜子
是
电源插座
是
其他应当配备的设施
否
公共场所母乳哺育室管理方负责母婴室的日常
运营
,、
以室内外清洁
、
安全巡视
设备维护和咨询答疑
等方式为受益对象提供人力资源服务
。
幸福感主要通过管理方或第三方评估人员与服
务对象现场交流
,
或査阅意见簿上使用对象的反馈获
得
。、
访谈过程中多数服务对象对母婴室的设立推广
各类设施的提供以及工作人员的服务表示满意
,
认为
母乳哺育室这一社会福利政策为其日常生活提供了
便利
,
保障了她们的权益
。
CONTEMPORARY
ECONOMICS
No.05,
2021
3
.
母乳哺育室供给的方式:福利的输送
。
该政策的
福利输送体系通过该地区妇联
、
母乳哺育室管理方
、
第三方非营利组织建构而成
。
其中
,
妇联起主导作
用
,
负责项目的设计与推进
。
管理方负责母婴室的日
常管理和设施维护
,
定期参加妇联组织的母婴室管理
建设会议
。
第三方评估小组每月不定期对各类母乳
哺育室进行绩效考核
,
评估管理过程
,
及时反映管理
中发现的问题
。
妇联通过第三方机构的反馈报告了
解母婴室运营情况
,
针对所提问题要求管理方及时整
改
,
为服务对象提供更好的服务
。
4
.
母乳哺育室人与物的来源
:
福利的财务
。
母乳
哺育室的资金源于政府公共财政和参与建设的管理
方
。,
公共财政主要有两方面的支出
,
一是物的投入
对于新建的母乳哺育室
,
前期投入较大
,
筹建资金由
妇联向财政部门申请获得
,
列入财政预算的文化传媒
旅游与体育支出类
。
资金主要用于为各设点统一采
购设施如婴儿护理台
、
婴儿安全椅等
,
制作引导标识
和意见箱
。
二是拨付第三方非营利组织的绩效评估
资金
,
当地妇联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方式为第三方组
织提供经费支持
,
机构工作者每月对哺育室管理情况
进行绩效考评
。
管理方为该福利服务提供的
“
专门
”
财务支持主
要用于额外配置设施
。
之所以用
“
专门
”
当代经济•月刊
2021
年第
5
期
聚合图②
,,
外围大圈是行政辖区范围
聚合点周围的
小圈是各设点步行
15
分钟的可达域叫
由图
2,
可见
还有较大面积区域未能实现在外步行
15
分钟即可找
到母婴室的目标
。
空间分布不均匀
,
可得性仍待
妇联后
,
管理方未能及时做出回应的情况
,
或管理方
回应较慢
,
调整时间略长
,
这可能会影响母婴群体对
母乳哺育室的使用体验
。
输送体系在实际运行中缺
乏稳定性和高效性
,
资源服务未能及时送达给服务对
象
,,
也就容易发生福利输送系统的无责信问题
实际
表现为公民参与的意见箱机制容易流于形式
。
提高
。
()
四
财务支撑缺乏可持续性
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主要用于购买固定设备
,
因而
建设速度快
,
新增数量多的年份
,
财政支出随之增加
;
建设增速放缓
,
经费支出相应减少
。
这主要和政府部
东
*
5
、
门每年的施政重点有关
。
财务动力不足更多表现为
苏州市
母婴室存续期运作中的经费问题
。
母婴群体需求逐
ZJjr
5
中山生态果园
胃口镇
渐多样化
,
这些非标准化服务实际是由管理方提供
,
但供需矛盾表明目前管理方提供额外服务的动力不
足
。
且现在还是母乳哺育室前期运行阶段
,
未出现政
府财政提供的基础设施损坏更换情况,今后出现这类
情况时资金应由哪方提供
,
并无明确归属划分
,
可能
会导致该福利项目后期财务支持可持续性不足的
图
2
17
家母婴室分布聚合图
问题
。
(
二
)
需求多样与标准化供给间存在矛盾
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关系来看
,
政策制定时就应
考虑清楚福利的供给是无形及有限还是具体及多样
的
,
这样实施环节才能更为有效叫
该项目成立之初
,
设定的目标是为了满足母婴群体基本需求
,
将这样的
结果作为实施目的去倒推政策的制定
。
四
、
问题成因
:
母乳哺育室建设中的价值
选择探讨
产出分析的四个维度主要是在解释福利分配中
的
“
是什么
”
问题
,
其背后包含的
“
为什么
”
则反映了政
策价值观
。
公共场所母乳哺育室作为近年来一项政
表
2
服务对象新需求
反馈类别
提出新需求
府主导的新型母婴福利
,
政府的价值偏好会影响政策
的设计
。
实践表明
,,
这是一项混合福利体系
它的参
具体内容
纸她机热水
、、
(
)
、、
纸杯
桌子或凳子
玩具、、
棉签温奶器、
尿不湿
、
吹风机
与主体有政府
、
公民社会和私营企业如图
(
3
所示
)
,
也就是妇联
、
作为第三方评估的非营利组织和建设管
理方
。
社会市场
经济帀场
伴随福利刚性的出现
,
服务对象需求开始多元
,
且供给还需可持续办法
。
调研发现
,
除
《
》
中包含的基
本设施外
,,
服务对象也提出了一些新需求
如表
2
所
示
。
这些是不包含在
《
办法
》
中的设施
,属于非标准化
服务内容
,
是各设点自愿提供的物品
性不足更多是一个政策问题
,
而非成本效益问题
。
上文中四个维度并不是相互独立的
,
而是在一个
政策系统里相互影响
。
适当性是本文认为影响系统
互动的关键变量
。
适当性指的是提供物质福利合宜
标准的期望
,
其标准根据时间及环境改变冏
。
尽管这
项福利本质上是公共供给和公共经费
,
成本控制仍是
影响政策设计的重要因素
。
成本控制主要反映在供
给和财务环节
。
供给环节需要思考母乳哺育室提供
的服务是有限还是多样
,
无形还是具体
,
是否要满足
表
2
服务对象提出的多元需求
,
这些需求是否应当纳
入基础服务中
。
财务方面
,
如果纳入基础服务
,
政府
前期支出将增加
,,
如果纳入额外服务
管理方要承担
一部分费用
,,
这又会影响资源的输送
各方主体参与
积极性欠缺
,
输送体系缺乏稳定性和效率性
。
其中比
较难调动的主要是私营部门的积极性,他们出于社会
责任感参与了这项公共福利
,
愿意提供场地和人力资
源对项目予以支持
。
但对于私营部门而言
,
分配环节
的成本效益始终是他们更关注的
。
对需要他们付费
的额外服务
,
供给和输送上有选择与异议的自由
。
这
也是服务对象需求回应较慢或无回应的原因
。
如果输送体系中主体间不能良性互动的话
,
可能
会影响母婴室的空间分布,例
形成一种路径依赖
。
如
,
今后新增设点可能侧重属于公共部门的旅游景
点
、
政府办事机构
、
公立医院和交通站点
。
但实际中
商超场所才是母婴群体对该福利需求最大的地方
,
为
母乳哺育室贡献了约
50%。
的人流量
该政策能否随着时间环境的推移始终保障母婴
群体的权益
,
关键在于政策设计中的适度性如何把
握
。
因此,现阶段不能强制要求管理方满足服务对象
提岀的所有需求
,
而是要从政策设计源头去思考
,
今
后到底要提供哪些福利
,
政策选择是供给导向还是需
求导向
,
福利的适度性标准是否要定期调整都是各方
需要考虑的
。
五
、
结语
苏州公共场所母乳哺育室项目的实施提升了地
区社会福利水平
,
在第三方评估和妇联监督下
,各类
设点管理方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
社会效益明显
。
总言
之
,
公共场所母乳哺育室这一福利项目在分配上应遵
循社会效益的价值观
,
继续推进新设点的建立
,提升
母乳哺育室的空间可得性
。
通过可得性的提高
,
真正
CONTEMPORARY
ECONOMICS
No.05,
2021
实现福利的可及性
。
在供给
、
输送和财务环节则应遵
循适当性原则
,,
设立福利供给的基准线
并根据财务
状况实时调整
,
在此基础上允许各设点有选择提供额
外服务的自由
。
项目推行中还应考虑以下几点
:
一是该福利项目
的适度性随时间和环境如何调整
;
二是如何调动管理
方尤其是私营部门参与的积极性
,
如竞争机制或许对
他们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
这就引出了第三点,发挥机
构实务工作者的作用
,
与服务对象近距离接触让他们
更清楚服务对象的需求
,
同时也能起到监管作用
,
从
而使输送体系更加稳定
。
注释
①
通过笔者调研数据估算.
②
精准测量空间可得性应选择该区内所有母婴室可达域
,
该
地区
2019
年已建成公共场所母乳哺育室
21
家
,
文中选取其中
17
家作为调研地点,
包含各类型公共场所
,
具有一定代表性.
参考文献
[I]
苏州市人民政府:苏州市公共场所母乳哺育设施建设促进
办法
[N/OL]
.httpcn/sxqzf?
: szsnnzf7201612
//
www.z&/
.
本文发布于:2023-11-06 18:56: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26820222864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公共场所母乳哺育室建设问题研究——基于社会福利政策分析框架.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公共场所母乳哺育室建设问题研究——基于社会福利政策分析框架.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