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卷第l19期
2oo9年6月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m 船n砌0 口乃d 幻,善om c ZZ
% .25Ⅳo.119
Jun.2oo9
社区“自组织":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不可缺失的重要一环
马丽娜宋言奇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江苏苏州2l5O21)
【摘 要】在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社区“自组织”具有因地制宜性、监督成本低、社会资本雄厚等
优势。当前,为扭转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应充分发挥社区“自组织”的作用。为了更好
地发挥社区“自组织”的作用,应采取合理划分政府与社区管理空间、实施环境信息公开、加
强组织建设以及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等措施。
【关键词】社区;自组织;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乃2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0o9—4148(2oo9)o3一Oo45一o2
当前,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中的
焦点问题。目前农村大约有1.5亿亩耕地受到污染,每年
1.2亿吨的生活垃圾露天堆放,3亿农民饮用水安全得不
到保证,甚至出现一些“癌症村”。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不
能仅仅依赖政府,还需要依靠社区“自组织”。
社区“自组织”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优势
农村社区“自组织”是利用村民共同体的力量对农
一
2、监督成本低。与城市生态环境污染呈“点源”不
同的是,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污染基本呈“面源”格局,
监督成本大问题。政府精力毕竟有限,难以实施全面监
督。我国目前环境管理基本上只到县一级,很多乡镇根本
就没有环境管理人员或者人手严重不足。因此,在农村生
态环境保护中,监督问题很大程度上要靠社区“自组
织”,而社区“自组织”在环境监督方面有着成本低以及
、
村生态环境进行“自我管理”的过程——即在政府环境
管理政策与法规的框架内,利用村民共同体的集体决策与
力量,对社区生态环境进行管理与治理。与政府环境管理
的宏观性、权威性等特点相对应,社区“自组织”具有
动机性强等诸多优势。首先,在社区内公共资源使用的监
督方面,由于互动强烈,村民之间的监督通常不是“故
意的监督”,而是一种“顺便的监督”,成本微乎其微,
效果却是事半功倍。就像奥斯特罗姆所引案例那样,早年
取水,社区每户居民分配一定量的水,当一人在取水时,
下一个人就在他后面排队,多取水马上就会被发现,这种
监督成本很低…。因为公共资源关系到社区的未来,在
因地制宜性、监督成本低等优势,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
的作用是其他主体不可替代的。
1、因地制宜性。我国农村地域广大,情况复杂各异,
环境保护与管理难度极大。政府环境管理具有权威性、统
性等特点与优势,但也存在劣势,即具体到社区,环境
管理工作却难以细致入微地展开。而在纷繁复杂的背景
一
人员流动性不强的农村社区,公共资源有着较低的贴现
率,人们关注资源的可持续性,具有十分强烈的监督动
机。其次,对于外来污染转移问题,社区也有着极强的监
督动机,而且监督成本同样很低。农民对生活环境的敏感
下,社区却可以因地制宜开展工作,与政府管理形成互
补。更重要的是,社区居民生于斯,长于斯,他们比外来
人更为熟悉自己的生态环境,比外来人更有发言权,社区
“自组织”的管理更容易契合社区生态实际。而且社区居
程度是相当高的,由于外来污染就在他们眼皮低下,因
此,监督并不耗费过多的人力、物力与财力。
民在历史上不断积累经验,形成本土化智慧,并代代相
传,这些本土化智慧对生态环境保护大有裨益。如我国不
少农村地区的“桑基鱼塘”、“轮种制度”等,举不胜举。
3、社会资本雄厚。社区“自组织”饱含社会资本,
不但能够降低政府环境管理成本,而且能够提高社区的凝
本文发布于:2023-11-06 18:50: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26783120803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社区“自组织”: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不可缺失的重要一环.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社区“自组织”: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不可缺失的重要一环.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