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好讼”的社会风气及“息讼”的司法应对

更新时间:2023-11-06 18:28:13 阅读: 评论:0

李践-学习汉字

明清时期“好讼”的社会风气及“息讼”的司法应对
2023年11月6日发(作者:闭幕词)

百家论点

明清时期“好讼”的社会风气及“息讼”的司法应对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江苏苏州215000

要:明清时期,因民间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讼师阶层等客观因素的存在,导致民间百姓“好讼”这一现象越来越明显。传统

官方推行的“无讼”“好讼”的社会现实之间必然会产生冲突。在冲突之下,人们对于“无讼”进行重新思考,其结果体现在司法实

践上就是“息讼”的盛行。

关键词:好讼;无讼息讼

1明清时期“好讼”的社会风气

1.1什么是“好讼”

所谓“好讼”一般主要是指当纠纷发生时,老百姓热衷于选事案件约占全部“自理”案件的50%。从上述史料中可以看

择诉讼作为解决纠纷的方式。好讼”一词最早出现在《宋史》出,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必然导致民间社会纠纷大量的出现,

中,登、莱、高密负海之北,楚商兼凑,民性愎戾而好讼斗。随之而来的是民事诉讼的大量增加,造成了明清时期“好讼”

中关于“好讼”的记载有:四川俗好讼,州县断狱苟会风气的出现。《清史稿》

简,案牍不具,奸民辄翻控,淆乱是非。上述史料诉讼的数量在中国古代社会的早期就已有了朦胧的权利意识的萌芽,

作为衡量好讼与否的一个标准,诚然这是“好讼”的一个方面,之后在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得到了强化。

但对于这一概念本身也应做出妥当的解释。《慎子·逸文》中:一兔走街,而人追之,贪人具存,人莫诽者,

我认为“好讼”的社会不仅仅是指诉讼案件数量的庞大,以兔为未定分者。积兔满市,过而不顾。非不欲兔也,分定之

且其所针对的对象也主要是指提起诉讼的缘由具有不正当的后,虽鄙不争。这里讨论的是兔子所有权的问题,兔子的所有

或者不必要的诉讼行为,并非是指所有的诉讼行为。而正是这权未定,人人都可以追取,而一旦兔子的所有权明确,虽鄙不

些不必要且不应当的诉讼案件因各种因素的推动而与日俱增,争”。这里的“分”说是“权利”的朦胧意识也无不可。

造成了明清时期“好讼”社会风气的盛行。商品经济下的私有财产观念与传统儒家的道德伦理形成

1.2“好讼”社会风气的客观存在

明清时期,好讼”一词在官方史料中出现得尤为频繁。对渐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土地交

二十五史中出现的“好讼”等词语所做统计的结果显示,好”易更加频繁,与此同时,地权关系也日益复杂,绝卖、典卖、

两字连用的记载最早出现于《宋史》其后呈现总体增多的当、永佃、地面、地骨一类的名词就是这一现象的反映。在这种“讼”

趋势,《宋史》中有3处记载,《明史》《清史稿》中一共有10

处,由此可见,好讼”两词在《清史稿》中出现的次数是比清朝系,有了更为深切的认识。可以说,商品经济的产生与发展是

之前的诸部正史的频率要高很多。当然这些词语的出现也可民间社会“好讼”风气流行的一个根本原因。

能和编撰者的喜好有关,但是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明清社会受2是人口极速膨胀和资源严重缺失的后果。纵观历史可

之风的困扰尤为严重。以发现,中国古代的民间诉讼大都集中在财产纠纷和田宅土地“好讼”

在民间的史料记载中,好讼”的社会风气,江南多于江北,纠纷上,这些纠纷很多是由于人口数量大和资源严重缺失的矛

同时江南又以江西最盛。以江西吉安府为例,好讼”大兴,盾造成的。如清代,乾隆三十一年1766中国的人口突破了2

风益肆,近则投词状于司府,日有八九百,远则致勘合于省台,亿,乾隆五十五年1790达到了3亿,到道光二十年1840达到

岁有三四千。往往连逮人众,少不下数十,多或至百千”4亿。而这些新增加的人口又主要分布于东南一带经济较为

外,如福建泉州、浙江绍兴等府均是好讼成风。福建泉州,发达的地区”

牒动以数百计”即使是一直以易治讼简著称的泉州府下的

晋江县,自成化以后,其词讼数量也“一日或投数十百纸”

代的绍兴更是“奸民”辈出,其俗习于刀笔,以健讼为能,每驾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天地之力穷矣。由此

词以耸听。史称每逢放告之期,状纸多则两三百纸,令地方官可知在资源枯竭的情况下,会导致贫穷和生活质量的下降以及

吏十分头疼。血缘关系的进一步淡化等。这些背景下,极容易造成人际关系

1.3“好讼”社会风气存在的原因

1商品经济的发展刺激了民众“权利”意识的觉醒。清人蓝鼎元在《鹿洲公案·兄弟讼田》中记载了这样的一则

讼”的社会现象主要出现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且人们争讼案例,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这个问题:故民陈智有二子,长阿

114

的根本原因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在司法实践中,地方衙门受

理的案件也是以民事诉讼为主。根据学者的估算,清代州县民

了强烈的反差,对于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同时“好讼”则逐

情况下,人们对于设定在土地上的各种权利和义务的法律关

人口数量的激增和资源紧缺的矛盾十分严峻,其情形如清

人汪士铎所记载:人多之害,山顶已殖黍稷,江中已有洲田,

的紧张和纠纷以及诉讼的增多。

乐节-苏轼拼音

明清时期“好讼”的社会风气及“息讼”的司法应对

本文发布于:2023-11-06 18:28: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26649320801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明清时期“好讼”的社会风气及“息讼”的司法应对.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明清时期“好讼”的社会风气及“息讼”的司法应对.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