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社会保障专业介绍
一. 学院内部信息介绍
1.1 学院实力分析
劳动人事学院成立于1983年,由中国人民大学与原国家劳动人事部联合创办,是伴随
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劳动力市场不断完善而发展起来的一所高水平的专业教学研究
机构。2000年隶属关系归为中国人民大学。现任院长为曾湘泉教授。
在我国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的历史上,劳动人事学院创造了多个第一。1985年首创人
事管理本科专业;1993年率先将人事管理专业改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同年首次招收社会
工作与社会管理(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1994年国内第一家劳动经济学博士点在我院诞
生;2001年成为国内唯一的一家劳动经济学重点学科单位;2003年首家设立人力资源管理
硕士点和博士点;2000年以来在国内开启了劳动关系本科以及硕士学位人才培养的先河。
迄今已拥有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劳动关系和职业开发与管理五个系(教
研室);设有中国就业研究所、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领导科学研究中心、
劳动关系研究所、组织行为研究所、人力资源评价中心等研究机构;建有劳动科学学术资料
研究中心、劳动科学实验室和在职培训中心;拥有劳动与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关
系三个本科专业;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和劳动关系四个硕士点;劳动经济
学、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关系四个博士点;与其他学院共享一个应用经济学博士
后流动站。其中劳动经济学为国家级重点学科,社会保障学科为北京市重点学科。
现有教授17人,副教授18人,院聘兼职教授17人,返聘教授8人。其中博士生导师
16人,硕士生导师42人。另有来自美、英、德、日、韩等国和港澳台地区的近20位著名
学者担任学院兼职教授。学院全日制学生982人,其中本科生640人(留学生66人),硕士
生249人(留学生2人),博士生93人(留学生2人)。
“学术立院”和“学术兴院”是新世纪以来劳动人事学院所大力倡导的办学方针和指导
思想。经过不懈的努力和艰苦的奋斗,其在就业、收入分配、劳动关系、人力资源开发和管
理、社会保障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承担了国内外一大批重要的科研课题,包括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项目、国家发改委、中组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北京市委、世界银行和国际
劳工组织资助的项目等;在SSCI收录期刊、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国内外
重要的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多个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
劳动人事学院一贯重视和推动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与北美、欧洲、亚洲等地区的顶级
劳动科学教学和研究机构保持着密切的联系。2012年师生出国出境访学交流增多,目的地
包括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爱尔兰、俄罗斯、韩国、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同时接待了众
多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学者,就学院的学术科研和学生培养深入交流。曾湘泉院长一行4
人访问英国剑桥大学、华威大学、卡迪夫大学、以及爱尔兰都柏林城市大学(DCU)、国立都
柏林大学(UCD)、利莫瑞克大学(Limerick)六所院校,就学生交换、教师交换、合作研究
等事宜达成合作意向,签订本科生交换协议。
通过科研、教学和社会服务等一系列活动,劳动人事学院担负和承载了中国劳动科学知
识创新、人才培养以及为政府和企业决策服务的崇高使命,为各级各类组织培养了大批劳动
经济、劳动关系、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保障的专业化人才。
附1:劳动人事学院2012年各项成果
举办的会议有:劳动经济学双周论坛(13期)、就业季度分析会(4期)、民生名家讲坛(5期)、人力
资源管理系“学术半月谈”(6期)和“社会保障半月谈”(6期)。另外,举办了第六届劳动力市场工资价
位调查研讨会、中国管理科学高层论坛:融合创新,持续发展、2012年吴玉章青年学术沙龙:首届中国人
民大学劳动经济学研讨会、第三届芝加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家庭与劳动经济学国际研讨会、第四届
CIER/IZA劳动经济学学术研讨会、人力资源管理博士生暑期培训班、2013年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新年报告、
中国社会保障史研究专家研讨会、中老年福利制度发展战略研讨会等几十场国内外著名专家参加,在业界
有重大影响的学术会议。
组织相关专家学者研究和制定了劳动关系博士生培养方案,2013年首次正式招收劳动关系专业博士生;
“中国雇主—雇员匹配数据追踪调查”项目第二阶段试调查在全国十个城市顺利开展;成功举办“人力资
源管理专业博士生暑期特训班”和两届“劳动科学名家讲坛”。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2000年获诺贝尔经
济学奖得主詹姆斯•海克曼和康奈尔大学产业与劳动关系学院院长,国际著名劳动经济学与劳动关系专家哈
瑞•卡茨教授先后作客讲坛并做主题演讲;召开“全英文硕士课程建设项目务虚研讨会”,计划开设10余门
全英文授课核心课程;与国际著名跨国公司壳牌(中国)有限公司启动战略合作推动协同创新;与美国康
奈尔大学产业和劳动关系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2013年第一批本科生交流计划全面启动;人力资源管理
系荣获中国人民大学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曾湘泉教授获选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赵忠教授入
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
2012年劳动人事学院共获得纵向科研项目12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
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项目1
项。横向科研项目共计30项。科研经费866万元。共发表中英文核心期刊论文76篇。其中英文核心期刊
11篇,且SSCI中的A类5篇,B类4篇。中文核心期刊65篇,其中A类5篇,B类20篇。出版书籍30
部,其中专著3部,著作7部,教材14部,文集2部,其他4部。获得教育部、北京市等各类奖项13项。
劳动人事学院还参加2012年度美国经济学年会(芝加哥)和美国管理学年会(波士顿)招聘活动,共
招收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霍普金斯大学、夏威夷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和香港大学的5位海外博士。
对外交流不断扩大。师生出国出境访学交流增多,目的地包括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爱尔兰、俄罗
斯、韩国、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同时接待了众多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学者,就学院的学术科研和学生培
养深入交流。曾湘泉院长一行4人访问英国剑桥大学、华威大学、卡迪夫大学、以及爱尔兰都柏林城市大
学(DCU)、国立都柏林大学(UCD)、利莫瑞克大学(Limerick)六所院校,就学生交换、教师交换、合作研
究等事宜达成合作意向,签订本科生交换协议。
2
海研教育—总部位于北大,中国考研专业课权威品牌
附2:劳动人事学院学科结构图
3
1.2 专业信息介绍
1.21学科简介
社会保障专业是公共管理一级学科门类下的一个二级学科专业.本学科综合了管理学、
社会学和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社会保障宏观政策、社会保障管理运行体制、社会保障基
金投资与管理以及社会求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等问题进行研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建
设性。
1.22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社会保障学科的扎实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从事社会保障和
相关专业的科研工作以及社会保障管理、民政工作、社会保险业务经办、非营利组织、员工
福利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1.23学科专业研究方向
● 研究方向一
社会保障理论
● 研究方向二
社会保险
● 研究方向三
社会福利
● 研究方向四
社会救助
1.24人大劳人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力分析
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是在1998年国家教育部颁布《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时新
设置的专业名称,并首次批准全国8所高校(如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
学)从1999年开始招收业的本科学生。到目前为止,全国本科办学层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
专业高校有125所,其中,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属于实力派。
劳动与社会保障研究生实习排名(坊间传言,只供参考)
A等(11个)
排名 学校 等级 排名 学校 等级 排名 学校 等级
1 武汉大学 A+ 5 北京大学 A 9 沈阳师范大学 A
2 中国人民大学 A+ 6 10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A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A
3 北京师范大学 A 7 11 东北财经大学 A 华中科技大学 A
4 8 清华大学 A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A+
4
海研教育—总部位于北大,中国考研专业课权威品牌
B+等 (17个)
复旦大学、辽宁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重庆大学、江
西财经大学、天津财经大学、苏州大学、厦门大学、西北大学、贵州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武汉科技大学
从地理位置上讲,中国人民大学位于祖国的心脏北京。这里资源丰富,名企云集,发展
前景不是其他城市所能比拟的。
从师资队伍上讲,劳动人事学院社会保障专业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4人,讲师4人。
其中包括:郑功成、仇雨临、潘锦棠、孙树菡等一批在响彻社会保障学界的学者。
从科研工作上讲,作为首批开始招收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的学院,劳动人事学院
在这一领域做出了非凡的成绩。如郑功成老师作为中国社会保障、商业保险等学科领域的重
要开拓者之一,其社会保障、商业保险理论及政策研究成果在学术界、政府有关部门有着广
泛影响。一些政策研究成果为国家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背景和依据。
1.3 就业情况/发展前景
1.31就业前景分析
学科的极其重要性
对一个国家而言,社会的安定团结是最重要的事情,而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就需要广
大社会保障学工作者们认真地思考和研究,依据我国具体国情,出谋划策,从而实现我国政
治、经济、文化等全面发展的可持续性。另外社会保障专业属于服务性学科,它的服务对象
是国民,以国民的生老病死为服务中心的,与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就业有保障
随着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专业成了社会“热门”专业,随着
党和政府对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视和完善,劳动和社会保障的就业前景不错,而且多属于公务
员和事业编制系列,一旦真正掌握了过硬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就犹如捧上了铁饭碗,像人力资
源与社会保障部、民政部门、人事部门及其所属的事业单位,如就业局、社保和医保机构、
劳动力和人才市场等。
就业方向
社会保障专业人才是我国全面建立和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急需人才,具有长久稳定的就
业潜力。毕业生可以进入国家各级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政策研究部门、企业与事业单位
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保险公司等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方面的政策制定与组织管理工作,也
可以进入相关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或者进入法院、劳动仲裁机关等部门
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方面的实务工作。
1.32就业情况
劳动人事学院的就业率在中国人民大学一直名列前茅。学生毕业后大多在中央政府、地
方政府、大型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国在华投资企业工作。许多人已成长为著名的教授、
专家和政府的高层领导及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高层经理。
5
附3:2012年劳动人事学院毕业生就业去向
学人就业 升学 出国 二分
历 数
签比例 比例 人比例 人比例 人比例 灵
约数 数 数 活
人就
数 业
132 45 34.1% 本8 6.1% 37 28.0% 39 29.5% 3 2.3%
科
硕 6 5.2% 5 4.3% 1 0.9% 116 104 89.6% 0
士
博 1 8.3% 0 0 12 11 91.7% 0
士
由上图可以看出,在就业压力逐年增大的社会环境下,劳动人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率稳
中有升,绝大多数毕业生都找到了满意的就业单位。
从2007年-2012年的数据看,劳动人事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研究生就业情况存在以下几个
特点:
1、留京比例较高。60%以上的毕业生会在北京就业,回省城的比例一直在25%-30%之间。
2、就业层次较高。主要就业去向是进入国有企业、公务员及事业单位、继续读博及出国等。
其中进入国企的学生较多。这与劳动人事学院的进入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就业传统分不开。
历年来,劳动人事学院学生进入企业大部分是做人力资源管理,已毕业学生在招聘的时候偏
向于母校的师弟师妹,校友回校招聘的比例很高,这一因素对学生的去向影响很大。因此,
劳动人事学院一直保持着毕业进入国企的传统。
排在第二的是进入公务员及事业单位的比例。社会保障专业学生进入公务员及事业单位的比
例一直处于相对较高的位置,这与该专业的特殊性分不开。
3、博士生主要进入公务员及事业单位。
博士生毕业后主要是进入高校或政府部门做研究,因此,就业主要集中在公务员及事业单位,
进入企业的较少。
4、总体就业率高。
几乎达到百分之百就业。
1.4 导师情况
劳动人事学院社会保障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4人,讲师4人,许多老
师都在业界做出了非凡业绩,如仇雨临老师、郑功成老师等。年轻一代老师也在学术上有了
不错的造诣,如韩克庆老师、杨俊老师等。具体可以参阅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网站。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其中几位老师:
1、仇雨临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医疗保险,社会保障国际比较,社会保障制度,员工福利与企业年金
开设课程:社会保障学,社会保险,社会保障国际比较,医疗保险,员工福利与企业年金等
社会兼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社会保险学会常务理事、社会保险学会学术委员会 委
员、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 理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欧盟社会保障合作项目中国社
6
海研教育—总部位于北大,中国考研专业课权威品牌
会保障论坛专家、国务院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评估专家(2007,10-2010,12)
卫生部城市医疗保障制度研究协作委员会 委员
2、郑功成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社会保障理论研究
基本情况:
北京市理论人才百人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
是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和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社会保险学
会副会长、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中国医疗保障研究会副会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首届咨询
委员、民政部咨询委员、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保
险委员会立法顾问、全国博士后流动站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立法顾问、中国人
民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
作为中国社会保障、商业保险等学科领域的重要开拓者之一,郑功成教授的社会保障、
商业保险理论及政策研究成果在学术界、政府有关部门有着广泛影响。在《人民日报》、《光
明日报》、《管理世界》、《中国软科学》等重要报刊发表学术文章300多篇,多篇论文被《新
华文摘》等转载,多篇论文在日、美、德等国发表,多种学术论著获得多届中国图书奖及其
他全国性或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并被广泛引用。一些政策研究成果为国家相关政策的制定提
供了重要的理论背景和依据。
3、潘锦棠 教授
研究领域:劳动与社会保障、女性就业与福利
开设课程:社会保障学、社会保险学、劳动社会学
社会兼职: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妇女研究》顾
问、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
4、韩克庆 副教授 系主任
研究领域:社会福利理论、社会政策和社会发展研究
开设课程:社会福利研究、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福利与救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等
社会兼职: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劳动学会劳动科学教育分会副秘书长、
中国劳动学会理事、美国社会学会会员、中国-欧盟社会保障项目国内专家、亚洲开发银行
(ADB)专家
主持参与了国家民政部等多项重点课题研究,在《人民日报》、《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等多家
重要理论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有著作《经济全球化、社会分层和社会保障》《中
国社会政策的演进及问题》、《中国社会政策》等
7
本文发布于:2023-11-06 09:47: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9923522520797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社会保障专业介绍.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社会保障专业介绍.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